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
2022(2)
2021(4)
2020(3)
2019(4)
2018(6)
2017(12)
2016(8)
2015(6)
2014(5)
2013(4)
2012(10)
2011(5)
2010(8)
2009(5)
2008(3)
2007(7)
2006(4)
2005(4)
2004(4)
作者
(12)
(11)
(9)
(7)
(6)
(6)
(6)
(6)
(6)
(4)
(4)
(4)
(4)
(4)
(4)
(4)
(4)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学科
管理(34)
行政(33)
政法(26)
行政法(26)
(23)
(14)
(14)
经济(14)
工作(13)
法令(12)
理法(11)
管理法(11)
与人(10)
人事(10)
人事管理(10)
国家(10)
国家机关(10)
学校(10)
(10)
机关(10)
机关工作(10)
税法(10)
土地(6)
(5)
税收(5)
(4)
(4)
企业(4)
经济法(4)
行政管理(4)
机构
大学(69)
学院(68)
法学(20)
法学院(19)
(18)
中国(17)
学法(16)
(16)
管理(15)
北京(14)
(14)
师范(14)
理学(14)
理学院(14)
(13)
研究(13)
(13)
经济(13)
(13)
人民(12)
(12)
国家(12)
(12)
师范大学(12)
管理学(12)
管理学院(12)
(11)
政法(11)
中国人(10)
中心(10)
基金
项目(34)
研究(29)
科学(28)
基金(25)
社会(24)
社会科(24)
社会科学(24)
国家(20)
(20)
编号(19)
科学基金(17)
(16)
成果(14)
(13)
基金项目(12)
中国(11)
(11)
(11)
国家社会(11)
发展(10)
大学(10)
(10)
教育(10)
课题(10)
项目编号(10)
14(8)
(8)
专项(8)
(8)
哲学(8)
期刊
研究(36)
中国(27)
(27)
经济(27)
教育(18)
(18)
(15)
(14)
税务(14)
科学(11)
财经(10)
高等(10)
高等教育(10)
国土(9)
土地(9)
(9)
金融(9)
业经(8)
学报(8)
国际(7)
大学(6)
实践(6)
理论(6)
(6)
(6)
问题(6)
(5)
(5)
学学(5)
(5)
共检索到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居南生  
高校管理重心的下移,管理权限下放,增强学院层级的办学实力是大学发展的基本趋势,问题是学院层级的管理权限增大,该如何配置管理权,增强学院层级的治理效益,值得探索和研究。我们的基本观点是,正确认识权力,正确对待权力,正确使用权力,充分认识到权力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正确地"用好行政权、强化学术权、尊重和支持公众权",保障各种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国荣  
高等学校是一个包含了各种学科、专业的学术组织机构,也是一个有序的行政组织系统,具备较为复杂的层次结构和各种隶属关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中的各种关系必将发生变化,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也必将随之发生微妙的变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厦门大学博士生:张德祥导师:潘懋元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1997年7月22日高等学校中主要有两种权力——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这两种权力及其关系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高等学校基本活动方式的特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晓梅  王德伦  
提出了学术权力是具有学术性岗位并依据岗位人所具有的专门、系统的知识体系对学术事务进行判断、评价并作出具有学术性决定的行为;讨论了学术权力的内涵以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辩证关系;阐明了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学术事务和行政事务应由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分别管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  
认识和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去行政化",十分艰难。在大学工作的一些同志认识到,大学的行政化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深受社会、政府的影响,完全依靠学校自身的努力,难以完全去行政化。但是,外部制度和内部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内部制度对外部制度的影响具有放大和消减的双重作用。只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在"去行政化"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学义  
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相互依赖有助于形成最优效率模式。本文提出,高校要合理借助权力相互依赖中对抗、分立和融合所产生的权力机制,确保质量程序化的累进,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英杰  
目前在大学中出现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冲突日趋尖锐的趋势,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分析冲突的起源,全面解析大学中学术文化和行政文化的差异,并以美国院校的案例说明两种文化冲突在大学中造成的误解与敌意,最后提出校长在探索大学和谐文化中的职责与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章兢  徐少华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克服行政化倾向,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学术界围绕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争论不休,但大多数研究往往集中在理论探讨和现实比较方面。当前,一些大学成立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璨  杨德明  曹伟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国企高管的权力配置结构呈现出过度的控制权与残缺的行政权并存的特点。那么,国企高管特殊的权力配置结构是否会影响腐败行为呢?文章利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相关数据,用高管是否被曝出腐败行为和公款吃喝来度量高管腐败,实证研究发现:控制权和行政权过大是诱发国企高管腐败的重要因素,而且行政权与控制权之间存在互补效应,即一种权力的提高会强化另一种权力与腐败的正相关关系。不难得出,国企改革的"半市场化"特征及由此派生的国企高管权力配置结构是诱发高管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解决国有企业腐败问题,须进行更加彻底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取消国有企业高管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雷爱先  
在司法处置涉及的土地纠纷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是地方法院和土地管理部门共同的难点。原因在于,司法处置中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涉及到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冲突与平衡。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划拨土地使用权在取得、使用和转让上的特殊性,从优先司法权、尊重行政权的视角,提出化解司法权和行政权冲突的解决路径。司法权与行政权的主要差异性质不同。司法权性质上是一种判断权,它是指在诉讼过程中,法官按照预设的法律规则和原则,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事项审理并作出具有确定力、执行力的裁判结论,从而解决争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章兢  徐少华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共存是大学组织的主要特征。建立和完善学术委员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能有效地促进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协调。学术委员会的结构设计和保障其有效运行的制度设计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邓博  
N县根据涉农行政权力运行的规律和当地实际,以规范县长、副县长行政权为核心,采取清理行政职权、规范运行程序、公开职权目录、鼓励农民参与、建立配套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创造了以县长、副县长的行政权为关键,行政职权及运行程序的规范为基础,以人民群众关心和易发生腐败的领域为重点,以配套制度的落实为保障,以保障农民群众"四权"为核心的规范涉农行政权运行的N县模式。文章认为,构建规范涉农行政权运行模式的要素是:在路径上应从上而下;在制度上应构建支撑体系;在机制上应充分发挥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方式上应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在方法上,应注意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静  林哲薇  牛毅  
基于高校学术行政化趋势的加深,选取2008年和2014年共5 128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数据及主持人信息为样本,从"行政化教师"角度出发,利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实证研究了"双权融合"对学术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显示,probit估计发现在控制自身禀赋后,"双权"会对资源配置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倾向得分匹配法发现"双权"会达到约11%的影响效应。研究还发现,行政权力获得优质学术资源概率相较学术权力要高出约3%,但呈现疲软态势;随着行政级别的提升,"双权"对资源的影响程度会趋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历经两年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揭开了专业设置的神秘面纱。据悉,此次改革教育部对62种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进行审批,其余专业均可由高校自主设置。实际上,早在2001年10月,教育部《关于做好高等普通学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中,就已提出要"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次年,教育部最终选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进行试点改革,允许7所高校以备案制的形式,自主设置本科专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熊波  甘涛  
为了探究中心城市扩张对周边区域的经济影响,利用2005—2019年间我国县域行政管辖权上移为准自然实验构建三重差分模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县域行政管辖权上移能够促进区域内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聚,有效推动中心城市扩张;第二,行政管辖权上移推动的中心城市扩张能够显著促进县域内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水平的提升;第三,中心城市扩张对于不同初始规模和区位的县级区域存在差异:初始规模较大的县域更能发挥中心城市扩张过程中的集聚效应,经济总量增加更加显著;东部地区县域相对中西部地区在中心城市扩张过程中更能发挥中心城市的推动促进作用。为此,建议我国应该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核心作用,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助力城市群和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