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1)
2023(7271)
2022(5935)
2021(5427)
2020(4285)
2019(9527)
2018(9554)
2017(16591)
2016(9887)
2015(11510)
2014(11727)
2013(10736)
2012(10306)
2011(9524)
2010(9844)
2009(8841)
2008(8793)
2007(8256)
2006(7489)
2005(7020)
作者
(27035)
(22476)
(22356)
(21185)
(14325)
(10729)
(10368)
(8710)
(8681)
(8353)
(7747)
(7527)
(7332)
(7150)
(6962)
(6798)
(6735)
(6675)
(6550)
(6476)
(5901)
(5645)
(5426)
(5423)
(5255)
(5090)
(5083)
(5050)
(4622)
(4529)
学科
(39342)
经济(39307)
管理(20526)
(17994)
中国(17978)
地方(16923)
(13094)
企业(13094)
(12214)
教育(11461)
业经(11285)
地方经济(9418)
(9238)
方法(8702)
农业(8629)
理论(8530)
(7671)
金融(7670)
(7460)
银行(7445)
(7381)
(7120)
(6910)
发展(6867)
(6843)
环境(6538)
(6411)
贸易(6399)
教学(6327)
技术(6251)
机构
大学(134043)
学院(130444)
研究(50239)
(47445)
经济(46102)
管理(41483)
中国(36218)
理学(33634)
理学院(33070)
管理学(32208)
管理学院(31956)
(30741)
科学(30226)
(25519)
(25149)
师范(24966)
(23178)
研究所(22754)
(22351)
(22038)
中心(21989)
北京(20496)
师范大学(19383)
教育(19263)
(19206)
(18332)
业大(18094)
农业(16807)
财经(16191)
技术(16189)
基金
项目(78275)
研究(65300)
科学(60377)
基金(49576)
(41377)
国家(40840)
社会(38406)
社会科(36152)
社会科学(36146)
(34636)
科学基金(34158)
教育(32708)
编号(29339)
(28191)
成果(27325)
基金项目(25556)
(23619)
课题(23294)
(20140)
资助(19633)
发展(19487)
(19097)
自然(18528)
重点(18402)
自然科(18045)
自然科学(18043)
自然科学基金(17667)
项目编号(17629)
规划(17199)
大学(17065)
期刊
(65585)
经济(65585)
研究(49464)
中国(41637)
教育(38469)
(22476)
学报(19604)
管理(17794)
科学(17082)
大学(16750)
(16274)
农业(15983)
(13963)
金融(13963)
图书(13364)
学学(13194)
业经(12453)
技术(12268)
书馆(10322)
图书馆(10322)
经济研究(9842)
(8637)
职业(8620)
高等(8300)
问题(8176)
财经(8110)
(8082)
论坛(8082)
(7868)
(7175)
共检索到231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宣海  
当高校建设重心转向内涵发展之时,应该用大学文化建设来引领。通过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建设,克服大学发展中存在的功利性、趋同性、合力和活力不强等现象。要把大学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在凝练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上,体现在凝聚高层次创新人才上,体现在培养德才兼备的未来创新人才上,体现在完善学校制度设计上,体现在建设富有品味的校园风貌上。这既是把高校领导干部培养成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体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房喻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并不仅是一种物质实体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作为创造知识、传播文化、引领风尚的主阵地和辐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方面,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大学文化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高校内涵发展是一种积极、进步的发展,意指高校功能活动及其结果品位的提升及相关要素品质的改善和优化。高校特色发展和高水平发展、内涵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所指称的却有实质性的差异,内涵发展与转型发展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内涵发展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又是社会公众的关切,也是高校自身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我国高校大都处于创业期和中兴期,存在内涵发展问题是正常的,主要表现在理念层面、功能结构层面和条件文化层面等。之所以存在高校内涵发展问题,既有高校外部的原因,又有高校内部的原因,因此,推进高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必须从内外两方面入手,落实高校自主办学地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转变发展模式,加强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传杰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已获得空前迅速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但是,与此同时伴生的特色欠缺问题也引起了学界的关切和社会的关注,有的学者对此甚至戏称为“千校一面”现象。没有特色,不成其为文化。在多样性、特色性作为价值取向逐步被社会接受的今天,而作为本质上是文化机构的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缺乏特色的忧虑,这的确值得重视,需要研究。否则,缺少特色将有可能不幸成为我国大学的一大“特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冀生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它以大学人为主体,以知识及其学科(专业)为基础,主要凝聚在大学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是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是大学作为人类社会知识权威的文化基础,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主要包括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影响力,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办学和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德广  
文化是社会发展产物,文化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从文化本身的内涵探究,文化与教育密切关联。教育的本质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和大学教育发展的产物。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转型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冲  侯敏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十二五"时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道路模式的切实要求。当前,高职院校对学校文化软实力建设还缺少应有的重视,缺乏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可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维度来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阶段文化软实力建设。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房常华  
在高校规模发展阶段,财务工作的重心是筹资、融资,尽量筹集大量的资金,以为学校迅速增加的学生、教职工提供生活、教学、科研等保障。随着高校硬件设施完全可以满足现有招生规模下学生的学习、生活要求,高校的发展渐渐转入以内涵发展为主,财务管理的重心也随之转移,更加注重内涵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提升预算管理手段、强化会计监督能力、提高会计核算水平、明确资产管理使用权限及加大服务力度等几个方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新民  
"十二五"期间,我国民办本科高校要实现从"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走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学科建设是重要的基础。当前,我国民办本科高校的学科建设相对滞后,为此,本文提出应唤醒学科意识,营造学科文化,选择性地建设重点学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推进民办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洪玲  孙汉文  朱超  顾相伶  贺金玉  
"慕课"的到来,对于我国高等院校是"危"还是"机",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研究表明,"慕课"为地方高等院校真正实现内涵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优化资源;迎接挑战,提升自己;坚定信心,与强校"共舞";在"慕课"大潮的冲刷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劲彪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目前,全国民办高校共有747所(含独立学院),在校生已达628万人,规模庞大,顺应形势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这是时代的要求。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民办高校来说,到底什么是主要的抓手?笔者认为,实现民办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大力加强科研工作。北京师范大学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对2364门大学课程、2291位教师进行科研成果与教学效果的评估分析。结果显示: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新华  
内涵式发展战略是高校可持续发展之必由之路。文章从高等教育管理的实践出发,提出高校内涵式发展必须抓住四个关键环节,完成三个转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小建  
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深入分析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分别从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大学文化建设、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其教育水平和办学实力,推动地方高校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喆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和高校综合实力提升的焦点。如果说"十五"、"十一五"是以规模为主兼顾内涵发展的话,那么"十二五"则是以内涵建设为主兼顾规模发展,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这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重点的一个大转移,也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策略措施的一个大调整。未来高等教育的竞争中,高校之间综合实力的比拼最根本的无疑将是质量和特色的内涵发展。对于一所地方大学来说,要想在激烈的竞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谭明刚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实现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原则和主要职责。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和学校党组织的建设。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更加注重以质量提升谋求内涵发展,也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是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