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9)
2023(12164)
2022(9716)
2021(8606)
2020(7109)
2019(15621)
2018(15877)
2017(31058)
2016(16198)
2015(18082)
2014(17948)
2013(17646)
2012(16472)
2011(15007)
2010(15590)
2009(14888)
2008(14316)
2007(13024)
2006(12211)
2005(11280)
作者
(46309)
(38676)
(38524)
(36668)
(24648)
(18058)
(17415)
(14801)
(14475)
(13575)
(13306)
(12595)
(12488)
(12366)
(11985)
(11746)
(11392)
(11107)
(11075)
(10569)
(9805)
(9275)
(9176)
(8853)
(8838)
(8709)
(8436)
(8326)
(7632)
(7522)
学科
(90943)
经济(90876)
管理(49728)
(48564)
(37205)
企业(37205)
中国(28830)
方法(28027)
数学(24503)
数学方法(24378)
地方(23017)
(21492)
业经(18746)
技术(17343)
(15708)
(15556)
农业(15069)
(14211)
地方经济(14180)
(13595)
银行(13571)
(13136)
(12619)
贸易(12605)
(12597)
金融(12597)
技术管理(12330)
(12313)
(12154)
产业(11982)
机构
学院(241798)
大学(241207)
(117015)
经济(114794)
管理(91456)
研究(85782)
理学(77490)
理学院(76652)
管理学(75663)
管理学院(75194)
中国(65865)
(52706)
(50822)
科学(46761)
(41815)
财经(41377)
经济学(38207)
(37439)
中心(37302)
(37217)
研究所(37184)
经济学院(34113)
北京(32459)
(31785)
(30967)
(30653)
师范(30421)
财经大学(30315)
(29525)
业大(29225)
基金
项目(149582)
科学(120216)
研究(113478)
基金(109361)
(93359)
国家(92616)
科学基金(80566)
社会(77605)
社会科(73781)
社会科学(73765)
(58462)
基金项目(57584)
教育(50625)
(47965)
自然(47324)
自然科(46287)
自然科学(46277)
自然科学基金(45459)
编号(44241)
资助(42526)
(36114)
成果(36059)
(35196)
重点(33680)
(33186)
国家社会(33130)
创新(32915)
课题(31742)
发展(29784)
(29384)
期刊
(139967)
经济(139967)
研究(83755)
中国(49294)
管理(39119)
(38772)
科学(30251)
(29913)
学报(28940)
(25902)
金融(25902)
经济研究(24116)
教育(23324)
大学(23301)
技术(22486)
学学(21947)
财经(21597)
业经(21137)
问题(20058)
农业(19892)
(18945)
技术经济(15320)
(14576)
现代(12719)
商业(12539)
国际(12434)
科技(12029)
统计(11769)
(11615)
经济管理(11569)
共检索到382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使我国不得不摆脱原有的经济增长较大依赖外需的模式。由于全球化的修复将需要较长时间,我国经济要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淑清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时要比2000年翻两番。为此,我国需要在未来17年间保持年均8.4%的增长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已经连续20多年保持快速增长,我们是否还有能力把这种势头再延续20年?这个问题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笔者从分析今后20年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出发,提出要提高供给、扩大需求、促进产业增长,需要分别挖掘劳动力转移、消费和第三产业的潜力,而这三者都是要以城市化的发展为前提。所以城市化是一项可以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战略性选择。笔者同时提出,这一战略具有比较强的可行性,而为了更好地发挥城市化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当前应重点加强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巴曙松  邢毓静  杨现领  
过去30多年来,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及国民财富水平的迅速提升都与方兴未艾的城市化浪潮息息相关。展望未来10~20年,中国将有近10亿人口居住在城市,从任何角度讲,中国城市化的巨大规模都将孕育新的机会,并必将成为未来中国长期增长与经济转型的宏大主题。一定程度上,未来中国经济能否继续领跑全球,关键就在于发展中的城市化主题。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城市化问题不但直接决定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并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钟虹芳  刘程军  
文章探讨了技术创新、工业化、城市化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作用机理,并基于2005年~2015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岭回归修正的OLS模型予以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重大关键在于优化经济增长结构,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经济增长质量均具备显著的正向效应。因此,文章建议将强化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效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战略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陈昌兵  张平  刘霞辉  张自然  
在中国低价工业化时期即将结束,高成本城市化已启动的背景下,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化的积聚效应和成本上升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并对中国城市化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基本结论是,城市化的积聚效应对工业和服务业竞争力产生正向效应,工资成本对工业和服务业竞争力产生负向效应,住房成本对服务竞争力产生了负向效应。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应减少城市化成本的过快上升,转变城市化模式,以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高于土地城市化的贡献。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而土地城市化贡献递减。研究结果意味着土地城市化并不能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可靠依赖,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走一条以人口城市化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道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成璧  刘雪剑  李晓晨  
文章从集聚经济的角度,收集并整理了我国2003~2005年287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的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混合模型估计方法与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企业数量的增加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由此提出制定有关公共政策的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家庭  贾晨蕊  
本文从城市化角度出发,利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定量地研究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结合人均GDP、城市人口规模和第三产业比重的Moran散点图和显著性水平图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出现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表现在东部集中偏高和西部集中偏低;城市人口规模已产生规模不经济,这种现象抑制了城市人口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偏小,但是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会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是当今经济发展需要注重的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淑芳  
通过选用全国1978~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别构建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VAR模型,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均呈正向影响关系,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树坤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复合城市化指标,并将其与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发现: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而城市化却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二者之间存在长期正相关关系。采用撤县立市和撤县划区的做法对提高城市化水平没有积极效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改革和创新。改革创新过去是中国经济最大的红利,现在和未来仍是最大的红利。今后若干年我国经济将进入平稳增长时期,一方面是由于要素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则由于我国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在投资与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力减弱的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创造新的动力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开明  
经济增长中技术创新的作用日益突出,城市在专业化与多样性、人力资本积累、信息交流网络形成、交易效率提高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产生及扩散,城市化通过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推动经济增长。时序及横截面数据的相关分析显示,我国城市化水平与技术创新之间高度正相关,投入产出模型证实城市化有利于技术创新;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多模型估计发现,城市化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当前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还不是十分明显,结论对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寿义  范晓莉  
文章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基于1999-2009年我国25个城市面板数据,对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技术创新和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没有显现出来,但城市化水平、物资资本投资及技术创新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经济增长,并且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其中,城市化水平和物质资本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较高,而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并不明显。这一结论对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具有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