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1)
2023(6770)
2022(5784)
2021(5512)
2020(4598)
2019(10458)
2018(10281)
2017(19126)
2016(10785)
2015(12070)
2014(12276)
2013(11925)
2012(11142)
2011(9528)
2010(9812)
2009(8778)
2008(9355)
2007(8173)
2006(7057)
2005(6474)
作者
(28062)
(23593)
(22774)
(22378)
(14851)
(11219)
(10779)
(9052)
(8775)
(8731)
(8078)
(7873)
(7645)
(7467)
(7401)
(6993)
(6906)
(6782)
(6645)
(6550)
(5711)
(5656)
(5594)
(5360)
(5287)
(5247)
(5203)
(5131)
(4679)
(4590)
学科
管理(38985)
(36563)
经济(36512)
(33103)
(29629)
企业(29629)
(29448)
(15750)
财务(15734)
财务管理(15671)
企业财务(14922)
方法(14192)
(13866)
财政(13185)
(12135)
土地(11879)
(11876)
贸易(11870)
数学(11773)
(11729)
数学方法(11647)
(11263)
中国(10882)
(10714)
(9937)
(9573)
(8857)
银行(8852)
体制(8664)
(8237)
机构
学院(139014)
大学(136621)
(52425)
管理(51359)
经济(51083)
研究(43190)
理学(42512)
理学院(42063)
管理学(41446)
管理学院(41201)
中国(39141)
(38939)
(29849)
财经(25967)
科学(25187)
(24131)
(23451)
(21755)
(21717)
中心(21447)
财经大学(19000)
业大(18875)
北京(18509)
研究所(18471)
(18365)
(17542)
(16732)
农业(16613)
经济学(16597)
师范(16596)
基金
项目(84246)
科学(65294)
研究(64602)
基金(60392)
(51962)
国家(51496)
科学基金(44123)
社会(40279)
社会科(38033)
社会科学(38020)
(32587)
基金项目(31930)
教育(30168)
自然(27797)
编号(27571)
自然科(27056)
自然科学(27053)
(26696)
自然科学基金(26542)
资助(24508)
成果(23240)
(19593)
课题(19147)
重点(18921)
(18442)
(18168)
(16932)
教育部(16873)
大学(16777)
国家社会(16624)
期刊
(64391)
经济(64391)
研究(45302)
(39164)
中国(37620)
学报(19835)
(19655)
科学(18576)
管理(18263)
(16346)
金融(16346)
大学(15764)
教育(15721)
学学(14734)
财经(13440)
农业(12821)
财会(11876)
会计(11521)
(11455)
技术(11127)
经济研究(10101)
业经(10085)
(8891)
问题(8655)
通讯(8303)
会通(8281)
(7948)
财政(7948)
(7807)
(7549)
共检索到230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冲  
本文分析了中央政府管控地方政府土地出让以及地方政府的行为反应。基于中国土地市场网微观数据和城市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和工具变量法的研究表明,反腐查处推动强制竞价出让改革,增强了单位租金水平对土地出让的反向影响;而2009年后单位用地投资规模考核则通过省内城市用地锦标竞争和投资生税示范效应,对本地土地出让产生正向激励。单位用地投资规模考核遏制了单纯扩大投资总规模和工业企业数量的冲动,促使地方政府"腾笼"和"培育"齐进行,最终提高了辖内户均工业企业投资规模,这既能符合考核目标又能提高工业财政收益。研究表明,纵向垂直控制(包括反腐治理和中央政府管控地方政府建设用地)与横向锦标赛体制相结合已对地方政府行为产生影响,其成因包括政治激励和财政收益,而最终结果则高度依赖于"任务规则"及相应机制变量设计,这为理解央地之间用地治理结构,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及绩效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岳龙  邹秀清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括房地产部门、制造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内的土地出让模型,考察了居住-工业用地价格剪刀差效应、要素禀赋效应-土地供应结构-土地出让模式之间的传导机制。本文认为一个地方的工业用地比例取决于要素禀赋效应和居住-工业用地价格剪刀差效应的权衡取舍,当要素禀赋效应占主导时,实行的是工业用地偏向型土地供应政策,对应着"招商引资"的土地引资模式。反之当居住-工业用地价格剪刀差效应占主导时,则实行的是居住用地偏向型土地供应政策,对应的是"以地生财"的土地财政模式。基于105个重点城市2008-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上述两种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东部地区的土地财政模式在统计上不显著,中西部地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中原地产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一线城市宅地平均楼面地价环比大幅回落34%。CRIC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10个典型城市5月份土地出让金收入为578亿元,环比下降20.3%,同比下降24.6%,这是20个月来首次落入同比负增长区间。数据表明,多地土地出让金收入情况明显弱于去年同期。土地市场不景气致使地方政府压力增大。根据财政部数据,2013年全年地方本级收入为68969.13亿元,而2013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41249.52亿元,占地方财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文彦  巫文强  
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是长期困扰我国农村城市化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收益分配权利纠纷的根源、起因、实质和相关规制的缺失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解决农民土地出让收益分配问题的关键在于做好分配权确认、构建考虑土地依赖系数的农村土地收益分配模型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分配形式。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美涵  
从财政学角度考察分析我国土地出让金这个土地财政问题。揭示了土地出让金实质是一次性收取未来几十年的土地地租收益,具有是租非税、似税非税性质;透视现行的土地出让金已成为"第四财政",评价"第四财政"的功过得失,特别指出土地出让金在为政府带来巨额收益的同时,也暴露出短期行为、"寻租"温床、利益分配不合理等深层次弊端,建议当前在我国宏观调控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应对土地出让金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和整顿;最后还从理论上对"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这个新理财理念进行了辨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小敏  徐盈之  
基于2003—2015年258个地级城市的数据,通过细分不同的土地出让方式,使用系统GMM方法检验了财政压力的土地出让效应。研究发现,财政压力越大,"以地引资"的效应就越强,协议出让和挂牌出让是地方政府"以地引资"中偏好的方式。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地方政府会采用低价出让方式在区域间展开空间竞争,且中西部地区的竞争更为激烈;控制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行为后,财政压力的"以地引资"效应会减弱,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美涵  
一、土地出让金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土地出让金,顾名思义,它是一个与土地和土地使用权相联系的新范畴,是一个土地财政问题。土地出让金,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中具有双重功能:一是调节土地的利用,改进和调整产业结构,包括一二三产业结构、各业内部结构等,制约或促进经济发展:二是土地出让金的分配,作为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经济杠杆,调控在国家、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之间合理分配土地收益,调节市场竞争关系等。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作为所有者,要收地租。土地出让金,实际上就是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若干年限的地租之总和。简言之,现行的土地出让金的实质,可概括为它是一个既有累计若干年的地租性质,又有一次性收取的似税非...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骏川  
近年来,中国房价上升受地价推动、而地价上升受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推动这一假说广为流传,但并无实证支持。基于对财政压力之下的政府行为模式的分析,采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0—2016年城市面板数据,本文对这一因果链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通过推高土地出让收益来缓解自身财政压力,而提高土地交易价格又是推高土地出让收益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区别对待不同用途的土地,财政压力对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明显高于工业和商业服务业用地;财政压力对房价的上涨起重要推动作用,地价是连接两者间的中间变量;最后,财政压力对房价的影响在2004年"招拍挂"制度施行后有所减弱。文章的实证结果在考虑内生性以及城市控制变量后仍然稳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克竞  
进入21世纪以来,土地出让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既有效刺激了我国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也逐渐引发了"土地财政"、"房地产依赖"等威胁到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负面效应。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现有文献多集中于财政体制改革深化、房地产政策调整和土地出让方式与税收制度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但缺乏系统性的实证分析与佐证。本文采用2000~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由地方财政土地依存度、地方产业结构、地方财政收支缺口、地方债务增长四个内生变量组成的联立方程,展开对彼此间关系的检验与估计。研究结果表明,现行财政体制并非是引发地方土地财政与产业结构失调问题的核心要素,而城镇化发展规律则是主因。同时,房地产行业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乃铭  金澎  
研究目的:分析比较土地出让方式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差异性影响。研究方法:博弈分析和经济计量分析。研究结果:(1)不同的土地出让方式在价格上存在较大差异。(2)通过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对政府财政税收存在正向影响,该影响的长期效果显著;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对财政税收短期内存在正向影响,该影响的长期效果不显著。研究结论:协议出让土地对政府的短期回报较低,但可创造长期稳定的税收收益,并带动该区域内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招拍挂"出让土地可为政府带来较高的短期税收收益,但长期回报率较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燕萍  罗娟  
在现行财政体制和土地制度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地方财政土地出让金偏好得以形成,但这种财政收入方式带来了巨大的财政风险和社会风险,破坏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议从完善财政体制和土地出让制度两个方向来逐步降低地方财政土地出让金偏好,规避风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晓虹  席鹏辉  
以201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为准实验,利用土地出让的微观数据进行双重差分回归,实证检验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压力显著地降低了土地出让宗数。同时,财政压力也引起了土地出让面积的减少和土地出让价格的上升。这主要是源于地方政府倾向于出让商住用地,明显降低工业用地的出让比例,并优先采用易得高价的“招拍挂”市场竞争方式出让土地。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财政压力引起的土地市场中商住用地占比增加将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国工业化过早过快下降这一现象很可能与地方财政压力及其诱发的政府供地策略密切关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智颖  钟太洋  
近年来,中国土地财政问题引发的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已受到较多关注。探究央地政府间土地收入分配与耕地资源流失的相互作用机制,能为进一步完善土地财政政策提供决策建议。本文在梳理中国20世纪80年代起耕地占用税和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央地分成政策的基础上,利用协整检验、VEC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央地分成比例变化与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的时间序列数据。结果表明,耕地占用税与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的央地分成比例在1987-1999年间变动频繁。耕地占用税及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分成变化与建设占用耕地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存在从分成变化到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变化的单向因果关系。这说明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蒲方合  
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环节的缴纳主体和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缴纳主体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环节的法律责任不够明确。出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所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很难确定。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环节的缴纳主体应为土地所有权人。应进一步明确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缴纳主体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环节的法律责任。按出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所取得的净收益,对缴纳主体超率累进征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蒲方合  
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环节的缴纳主体和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缴纳主体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环节的法律责任不够明确。出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所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很难确定。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环节的缴纳主体应为土地所有权人。应进一步明确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缴纳主体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环节的法律责任。按出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所取得的净收益,对缴纳主体超率累进征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