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6)
- 2023(8621)
- 2022(6993)
- 2021(6304)
- 2020(5102)
- 2019(11479)
- 2018(11036)
- 2017(21385)
- 2016(11503)
- 2015(12390)
- 2014(12031)
- 2013(11748)
- 2012(10832)
- 2011(9627)
- 2010(9662)
- 2009(8728)
- 2008(8578)
- 2007(7573)
- 2006(6692)
- 2005(5342)
- 学科
- 济(49597)
- 经济(49548)
- 管理(32116)
- 业(29060)
- 企(21536)
- 企业(21536)
- 方法(21060)
- 数学(19295)
- 数学方法(19197)
- 中国(16371)
- 农(13637)
- 地方(12988)
- 财(12521)
- 学(9643)
- 农业(9636)
- 业经(9560)
- 贸(8963)
- 贸易(8959)
- 易(8679)
- 环境(8468)
- 制(7760)
- 务(7495)
- 财务(7476)
- 财务管理(7471)
- 城市(7331)
- 企业财务(7161)
- 技术(6619)
- 发(6581)
- 银(6378)
- 银行(6342)
- 机构
- 大学(158434)
- 学院(158010)
- 济(66439)
- 经济(65059)
- 管理(59928)
- 研究(55064)
- 理学(52255)
- 理学院(51620)
- 管理学(50761)
- 管理学院(50486)
- 中国(40334)
- 科学(34905)
- 京(33330)
- 农(32517)
- 财(28762)
- 业大(27931)
- 所(27249)
- 农业(25833)
- 中心(25591)
- 研究所(24971)
- 财经(23335)
- 江(23214)
- 经(21465)
- 经济学(20990)
- 院(20444)
- 北京(20273)
- 范(19806)
- 师范(19477)
- 经济学院(19252)
- 州(18328)
- 基金
- 项目(114132)
- 科学(89577)
- 基金(84280)
- 研究(77403)
- 家(76117)
- 国家(75487)
- 科学基金(64249)
- 社会(52313)
- 社会科(49706)
- 社会科学(49693)
- 基金项目(45739)
- 省(44226)
- 自然(42685)
- 自然科(41720)
- 自然科学(41708)
- 自然科学基金(40985)
- 划(37861)
- 教育(34877)
- 资助(32777)
- 编号(28902)
- 重点(25939)
- 部(24810)
- 发(24650)
- 创(23553)
- 国家社会(22607)
- 创新(22163)
- 科研(22129)
- 计划(22075)
- 成果(21613)
- 教育部(20975)
共检索到227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汤淯媚 钟太洋 陈宇琼 徐智颖
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受到包括土地政策制度在内的诸多因素影响,其中用地审批是控制土地用途转用进而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重要制度之一。1995年以来,中国用地审批权配置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审批权上收至国务院、省级政府和适度调整"下放"。为分析用地审批权配置对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中国用地审批权改革历程,采用2000-2013年全国231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用地审批权上收至国务院对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只在局部地区有明显减缓作用,审批权"名义下放"对建设用地增长也只在局部地区产生了影响;(2)用地审批权上收至省级政府对抑制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具有区域差异性,东部和西部地区审批权上收省级政府抑制作用明显但其他地区无明显效果;(3)土地督察制度在全国层面显著减缓城市建设用地增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汤淯媚 钟太洋 陈宇琼 徐智颖
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受到包括土地政策制度在内的诸多因素影响,其中用地审批是控制土地用途转用进而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重要制度之一。1995年以来,中国用地审批权配置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审批权上收至国务院、省级政府和适度调整"下放"。为分析用地审批权配置对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中国用地审批权改革历程,采用2000-2013年全国231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用地审批权上收至国务院对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只在局部地区有明显减缓作用,审批权"名义下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蒋亚平
国务院决定下放用地审批权,是我国土地审批制度改革的一大突破,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实践和进展,也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关于土地资源使用事权的重大调整。本文在对此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只要做好相关配套改革,严格督查、执法,完全能够实现"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的政策预期。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国务院 审批权 中央政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迅 付明明
运用Bankscope全球银行与金融机构分析数据库,实证分析了银行信贷审批权的配置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信贷审批权限对其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信贷审批权的上收并不一定会改进银行经营绩效。银行把信贷审批权上收,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降低代理成本,但是银行信息成本可能会增加。因此,银行在进行贷款审批权的配置时需要综合考虑代理成本和信息成本,不应该搞“一刀切”,一味地把信贷审批权上收。
关键词:
信贷 审批权 效率 实证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成林 胡雪萍
盘活存量和用好增量是缓解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有效手段。利用2005年~2012年30个省以及275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整体上呈下降之势,但效率改进幅度较大,且改进方式存在着空间差异性;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及土地冗余情况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性;配置效率呈现出显著的层级和空间分异特征,省内各市间的配置效率高于省际,且东部地区省际配置效率最高;人均收入、产业结构、人口密度以及土地交易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均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市场交易方式对城市土地初始配置扭曲状态的校正作用存在着显著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婧 方创琳
针对目前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长现象、耕地流失及城市建设用地保障不足的用地现实,本文对国内外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深化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研究、解决现实用地矛盾、正确引导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践行健康城市化之路提供参考。当前,国内外学者已在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时空过程与特征、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模拟预测方面进行了多尺度、多地域的综合性与典型性研究,探讨了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对耕地的占用,并提出了一些致力于城市用地增长调控的对策与方法。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数理统计法、RS/GIS技术、灰色系统分析法、MAS/CA模型等。研究成果对于深入认识和调控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基本国情及当前面临的土地利用问题,未来的建设用地变化研究应逐步向城市与乡村相结合领域转型,研究方法将由一维逐渐向二维、三维甚至多维拓展,并据此为国家制定和完善土地管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此外,未来应强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增长边界控制,以有效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低效、过速扩张,实现精明增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彭山桂 汪应宏 陈晨 魏海霞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用地数量配置对资本回报率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借助一般性的总量生产函数,推导建设用地数量配置影响资本回报率增长的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构建的理论模型,采用199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中国各地区建设用地与资本存量的组合关系是影响地区资本回报率负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2)中央政府在各地区间的建设用地数量配置方式是导致资本回报率增长水平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从建设用地数量配置的视角,为改善中国的资本回报率,缩小地区间资本回报率的差距,实施更为公平的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方案是一个可行的政策安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吉祥 沈坤荣
本文致力于构建一个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理论,并基于这一理论框架讨论中国"人口、土地和住房"的空间错配机制及其后果。制度背景分析表明:中国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受制于从中央到地方的指标分配,依次包括了"总量指标的地区配给"和"区县指标的用途配置"两个阶段,住房市场因此受到多级政府指标配置行为的叠加影响。理论模型揭示了财政激励下区县政府对指标的用途配置逻辑以及城市化激励下省级政府对指标的地区配置逻辑。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房地产市场上上演的"中国故事"可概述为:逆人口集聚方向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地区配给模式,叠加偏向工业的用途配置模式,对居住用地供给和住房市场产生了显著的挤压效应,导致"人口、土地和住房"的空间错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铭
本文基于1990~2006年的城市统计数据研究了地理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关系。本文发现,在1990~2006年,总体上来说,对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到大港口(香港、上海和天津)的距离越远,其负面作用越大。在2006年,距离大港口500公里左右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要比大港口附近地区低大约50%。在距离大港口450公里以内的范围,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张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在更远的内地,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张有降低平均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放松政策管制,实现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跨区域再配置,能够为中国经济的下一轮增长提供新的动力。而限制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跨区域再配置有可能在中长期导致效率和...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率 地理 城市化 距离 集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秋志 马少华 邓启辉 马经纬
山地城市快速扩张致使其建设用地爬坡现象日趋普遍,深入认识该现象将有助提高山区国土空间管控科学性。以中国西南典型山地城市贵阳为例,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和2000—2020年五期建设用地数据,构建建设用地密度、建设用地爬坡热度等指标,基于网格单元和坡度区段单元开展统计分析,探究该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坡度梯度效应。结果表明:(1)建设用地面积的增长总体伴随着建设用地平均坡度的趋陡,各相邻时段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先增大后减小,但新增建设用地平均坡度却一直在变陡;(2)各时期建设用地的现状密度和新增密度均随坡度上升而减小,在坡度梯度上体现出强烈的“择平而建”效应;(3)建设用地密度对建设用地爬坡热度有显著线性影响,且该影响随着背景地面平均坡度上升而增强。研究认为,建设用地爬坡现象通常更多出现在建设用地加密时期,这有利于促进山地城市实现更为集约紧凑的空间增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王鸣 李玮 祁巍华
近年来,浙江省城市建设用地在总量和人均水平快速增长的同时,地区差异逐年减小。针对用地变化的时空特征,探寻其形成的原因,并对其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为今后的对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增长特征 分析与思考 浙江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雅楠 王成新
文章以1991-2015年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两者之间的动态关联,结果表明:两者存在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城市建设用地每扩张1%,GDP就会增长1.83%;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不能证明经济增长是建设用地扩张的原因。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一个标准差的影响具有连续波动的正效应,且作用力较大;经济增长对城市建设用地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反应微弱,甚至出现负向效应。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度达到67.26%;而经济增长对城市建设用地
关键词:
建设用地 经济增长 动态关联 山东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可 张安录 马爱慧 苏向学
为考察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中国1981年-2007年的两者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会偏离长期均衡,城市建设用地长期对短期偏离均衡的调整力度为44.9%,而经济增长偏离长期均衡时,仅以9.4%力度被调整到均衡状态;②经济增长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Grange原因,而反向关系得不到实证支持;③经济增长带来的冲击能够解释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50%以上,而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解释水平仅仅保持在10%左右。城市政府应该改变过去城市发展"摊大饼"的模式,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效率,积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田志强 郭思岩 彭爱华
研究目的:从土地督察实践出发,对现行城市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改革建议。研究方法:实践调查法和制度分析法。研究结果:现有城市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存在供应环节多、程序复杂、周期长、地方政府多报用地量、审批时间跨度大、规划调整和供地主体不明确、征地拆迁耗时长和考核期限短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研究结论:以明确国家与地方的权利和职责、明确各级分工和发挥督察作用为整体设想,提出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用地审批制度的改革建议:适当增加报批次数,合理界定考核征地率、供地率期限以及加大批而未用土地清理力度,切实提高供地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熙彦 林坚 蒙吉军
碳排放是一个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建设用地亦是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中国1996-2007年建设用地与碳排放的变化,在扩展KAYA恒等式的基础上,基于LMDI分解法,探讨了12年间中国建设用地对碳排放增长的影响,以及不同省份间所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的碳排放以2001年为拐点,呈现稳中有降到快速增长的两阶段变化,空间上则呈现出东高西低格局,环渤海地区为全国碳排放高值地区。LMDI分解结果显示建设用地对碳排放增长存在正向影响,且省际间差异突出,影响较为显著的地区集中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新疆和青海也较为明显,其他地区普遍较弱;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省份经济发展、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