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2)
2023(8023)
2022(6652)
2021(6044)
2020(5188)
2019(11898)
2018(11493)
2017(21481)
2016(12419)
2015(13464)
2014(13450)
2013(13326)
2012(12334)
2011(11102)
2010(11208)
2009(10186)
2008(10033)
2007(8898)
2006(7513)
2005(6629)
作者
(40749)
(34018)
(33988)
(31947)
(21469)
(16811)
(15433)
(13589)
(12907)
(12291)
(11680)
(11634)
(11100)
(10836)
(10789)
(10759)
(10404)
(10041)
(9792)
(9619)
(8749)
(8521)
(8337)
(7716)
(7670)
(7576)
(7569)
(7397)
(7242)
(6977)
学科
(49747)
经济(49710)
管理(32373)
(30749)
方法(29065)
数学(26789)
数学方法(26311)
(25489)
企业(25489)
(13472)
(11504)
中国(10620)
(10424)
环境(10003)
业经(8927)
(8350)
理论(8241)
技术(8060)
地方(7849)
(7696)
农业(7602)
教育(7551)
(7109)
贸易(7107)
(6986)
财务(6958)
财务管理(6944)
(6902)
(6690)
企业财务(6689)
机构
大学(180966)
学院(178354)
(65771)
管理(65587)
研究(65154)
经济(64224)
理学(58012)
理学院(57237)
管理学(55522)
管理学院(55220)
科学(46234)
(43725)
中国(43649)
(38554)
业大(37371)
农业(35148)
(34903)
研究所(32658)
中心(28539)
(27746)
(26667)
(23801)
农业大学(23732)
北京(23523)
财经(23045)
(22750)
(22528)
师范(22148)
技术(21227)
(21081)
基金
项目(132678)
科学(102403)
基金(95724)
(88018)
国家(87394)
研究(85165)
科学基金(73132)
(54847)
社会(52591)
自然(51853)
自然科(50692)
自然科学(50670)
基金项目(50440)
社会科(50061)
社会科学(50041)
自然科学基金(49760)
(46050)
教育(41017)
资助(40806)
编号(31166)
重点(31065)
计划(29042)
(27957)
(27728)
(27642)
科研(26687)
科技(26629)
创新(26040)
成果(24079)
课题(23688)
期刊
(64058)
经济(64058)
研究(45856)
学报(42397)
(37969)
中国(35991)
科学(34160)
大学(30483)
学学(29302)
农业(26222)
管理(22005)
教育(20649)
(20609)
技术(15512)
(14717)
业大(13229)
统计(12293)
(11740)
金融(11740)
(11343)
(11104)
农业大学(10932)
财经(10860)
科技(10602)
林业(10350)
经济研究(10343)
决策(10218)
技术经济(9425)
业经(9412)
(9268)
共检索到247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雯莉  李阜棣  周俊初  
生长在氮素含量分别为0、75、150、300和600mg/钵下的盆栽大豆,其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植株干重(r=0.93,P<0.01)、植株全氮量(r=0.87,P<0.01)显著相关。在与之平行的试验中,当共生有效性不同的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分别接种于栽培大豆后,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植株干重(r=0.98,P<0.01)、植株全氮量(r=0.89,P<0.01)和根瘤的固氮酶活性(r=0.95,P<0.01)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利用叶绿素含量对供试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共生有效性进行评估的结果与用植株全氮量的结果相似。研究证明可以用叶绿素含量来间接指示大豆植株的含氮量及根瘤菌的共生有效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雯莉  李阜棣  周俊初  王福生  
从湖北省洪湖市土壤中分离纯化了92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用来自8个取样地点的12个快生型典型菌株和1个慢生型菌株的抗血清检测了该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群体的抗原构成。其中65株菌归入15个血清型,20.7%属于USDA205型,15.2%为Ad301(1)型。有27株不与已知抗血清反应,为未知的血清型。对供试菌株质粒进行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各菌株均含有2~6个质粒,其中最大的质粒在500Md左右。含4个质粒的菌株最多,含5~6个质粒的菌株较少。根据质粒图谱分析,洪湖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可分为11个质粒型.菌株的质粒型与血清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正国  周俊初  李阜棣  T.A.Lie  
以快生型大豆根瘤菌标准菌株USDA205为对照,对自我国吉林省和湖北省土壤中分离的15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的培养特性,碳氮源利用、生长速度、耐盐性、pH适应范围、天然抗药性、质粒图谱、G+C克分子%、血清学特性和共生固氮效率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并选择2个随机引物经PCR扩增比较分析了供试菌株RAPDs扩增谱带的多样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喆栋  曾小波  李友国  
利用大肠杆菌S17-1与根瘤菌进行两亲本接合转移,将苜蓿中华根瘤菌Sm1021中的ACC脱氨酶基因导入大豆快生根瘤菌HH103,在苜蓿中华根瘤菌Sm1021中过表达ACC脱氨酶基因,探讨ACC脱氨酶对根瘤菌共生固氮及竞争结瘤的影响。结果显示:接种过表达ACC脱氨酶的重组根瘤菌Sm1021,宿主植物地上部分鲜质量与结瘤数量有所增加;接种外源导入ACC脱氨酶的重组根瘤菌HH103,能够增加结瘤数,提高植物地上部分干质量且竞争结瘤能力增强。但是,接种2种重组根瘤菌后,宿主植物的根瘤鲜质量和根瘤固氮酶酶活性无明显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书琳  毕银丽  齐礼帅  冯颜博  张延旭  王瑾  
为更好地指导矿区进行受损土地的微生物复垦,减少传统监测方法对植物的损害,需要运用快速有效的方法来监测菌根作用下植物的生长状况。对不同生长期的大豆叶片光谱、叶绿素含量、菌根侵染率和菌丝密度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生长期接菌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同期对照,其叶绿素含量与侵染率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且叶片光谱反射率在550nm处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根据叶片光谱可见光区域叶绿素敏感波段选择植被指数,然后建立以植被指数为变量的线性模型反演叶绿素含量,结果发现植被指数MCARI反演叶绿素含量的精度及稳定性(R2=0.67)都优于其他指数,其线性模型反演绝对误差为2.504,相对误差为6.57%。该研究结果说明高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永岗  师尚礼  吴芳  康文娟  张辉辉  阿芸  李兴龙  陈建刚  
以甘农5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Gannong No.5’)为材料,设置未添加硼且未接菌的紫花苜蓿为对照和添加不同硼浓度(0、0.05、1、5、10和100 mg·L~(-1))的两种根瘤菌菌液(Sinorhizobium meliloti LZgn5f和S. meliloti 12531f)接种紫花苜蓿幼苗根部,研究硼处理根瘤菌接种对不同时期根、茎、叶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 mg·L~(-1)硼处理外源根瘤菌12531f和100 mg·L~(-1)硼处理内源根瘤菌gn5f接种后,不同取样时期苜蓿根和茎中可溶性糖含量均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且可以促进不同时期苜蓿体内可溶性糖向根和茎中运输积累。综上所述,适宜的硼处理两菌株均可促进不同生长时期叶中可溶性糖向根和茎中运输积累,保持根、茎、叶中可溶性糖的动态平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思  曾小波  李友国  
以大豆快生根瘤菌HH103中glnK同源基因SfHH103_03182为研究对象,采用pK19mob单插入失活技术构建该基因的插入失活突变体,菌落PCR和测序分析表明突变体构建正确。植物盆栽试验结果显示,与接种野生型菌株HH103相比,突变体接种植株的根瘤数量增多,植株鲜质量和根瘤鲜质量增加,根瘤固氮酶活无显著差异。在不同浓度氮素处理和盆栽条件下,对共生表型的检测表明突变体接种植物的根瘤数量没有显著变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传瑞  章建国  周俊初  
采用盆栽结瘤实验法对从 6省市采集的 18份土样中分离的 16 0株大豆根瘤菌进行了结瘤与共生固氮效率的比较测定 ,从中筛选出固氮效率较高的菌株ZX2 0和SMH12。通过测定 2株菌的竞争结瘤能力 ,确认其可以进入小区田间试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镇  戴经元  周俊初  
以自东北地区分离的 8株大豆慢生根瘤菌为供试菌用交叉凝集反应比较了它们与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 15株大豆慢生根瘤菌标准血清型菌株之间的血清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菌株 93H10F5和HJ15不与供试标准血清型菌株发生交叉凝集反应 ,分别命名为O14 和O15血清型。 (2 )菌株HJ19、HJ2 8、93F42与标准血清型菌株USDA94有交叉凝集反应 ,进一步的抗原吸收试验结果表明 :HJ19和HJ2 8的抗原组成完全相同 ,命名为O3bcd血清亚型 ;USDA94仅与HJ19有交叉反应 ,命名为O3ab血清亚型 ;93F42也与HJ19有部分共同抗原 ,命名为O3de血清亚型。 (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鸣超  刘丽  姜昕  关大伟  李俊  
【目的】胶质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ucilaginosus)和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作为微生物肥料的生产菌种,凭借其良好的解钾溶磷促生效果及共生固氮功能,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目前对其单一菌种促生或固氮效果及机理已有较多报道。本研究旨在开展胶质类芽孢杆菌与慢生大豆根瘤菌复合接种研究,评价其接种效果,并对作用机理初探,为开发功能复合型微生物菌剂,丰富微生物肥料产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田间小区试验在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院邱家店科研基地进行。设T1(空白对照),T2(胶质类芽孢杆菌3016单接种),T3(慢生大豆根瘤菌5136单接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晓丽  王敏  岳爱琴  郭数进  王鹏  王利祥  杨婷婷  张海生  张永坡  高春艳  张武霞  牛景萍  杜维俊  赵晋忠  
为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接种大豆根瘤菌对大豆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以大豆品种Williams 82为试验材料,采用蛭石法种植,设置无氮、低氮和高氮3种浓度的硝酸盐处理,接种USDA110大豆根瘤菌,研究不同氮素水平对大豆结瘤及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根瘤数目、根瘤干质量和根干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施加高氮营养液会抑制大豆结瘤,而无氮处理则促进了大豆结瘤;根干质量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无氮处理的根干质量最小,高氮处理的根干质量最大。不同施氮水平下,大豆不同器官氮含量在接菌和不接菌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高氮处理下的氮素含量显著高于低氮、无氮处理,不同器官氮含量整体表现出叶>根>茎的现象;不同氮水平条件下,不同叶位叶绿素值(SPAD值)在接菌与不接菌间无明显差异。叶形态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高氮处理下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和叶宽均显著高于无氮处理;无氮接菌后叶面积和叶周长显著大于无氮不接菌处理,表明接菌不仅促进了根生长,还刺激了叶片增大。由此可知,不同氮素水平下,接种根瘤菌对大豆幼苗的结瘤固氮和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不同,适当增施氮素营养、配合根瘤菌剂的使用可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及氮素利用吸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鸣超  姜昕  王鹏辉  关大伟  李俊  
【目的】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是微生物肥料重要的功能菌种之一,可通过生物固氮为大豆生长提供氮素,实现节本增效,菌株5873作为其典型代表,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筛选并鉴定其特异引物,建立大豆根瘤菌5873菌株水平的快速检测方法,对微生物肥料生产菌种鉴定、产品质量检测和功能评价至关重要。【方法】以商业化菌株大豆根瘤菌5873为供试材料,基于其全基因组序列和NCBI数据库中大豆根瘤菌种内参比菌株相关序列,以及与其高度同源(基因组ANI值大于99.95%)的大豆根瘤菌USDA 6T差异片段,通过多重序列比对,进行特异引物设计和筛选,获得特异性引物对,并通过对PCR反应条件/体系优化、特异性及灵敏度检测,建立大豆根瘤菌5873的快速检测方法。然后,采用盆栽试验,将大豆根瘤菌5873与其他根瘤菌菌株混合接种于大豆根际,应用上述方法对大豆根瘤菌5873竞争结瘤能力进行评价和方法验证。【结果】筛选获得了一组特异引物4-4和Q1(4-4-F 5′-GATAAGGCCACGGGTGAACA-3′/4-4-R 5′-CACTCGATAAGCTCCGCTGT-3′和Q1-F 5′-CCGGTCGTGACTGGAATGAT-3′/Q1-R 5′-TCGAGGCCTACAAGAACGTC-3′),优化并建立了PCR快速检测方法,即反应体系:Premix Taq~(TM) 12.5μL,引物各1.0μL,基因组DNA 15 ng左右,加ddH2O补足至25μL;反应条件:95℃预热5 min,94℃变性45 s,61℃退火45 s,72℃延伸60 s,30个循环,再72℃延伸10 min。通过凝胶电泳检测目的条带的有无(355和218 bp),即可实现大豆根瘤菌5873的快速检测,该方法检出灵敏度为1 850 CFU/μL。此外,借助该方法可以成功地评价大豆根瘤菌5873竞争结瘤能力,与传统BOX-PCR评价结果一致。【结论】大豆根瘤菌5873快速鉴定方法的建立实现了以菌体发酵液或根瘤破碎提取液为模板,直接进行PCR扩增的鉴定操作,省去了根瘤的分离、根瘤菌分离纯化、培养、DNA提取及测序鉴定等繁琐的环节,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只需短短几个小时便可准确检测大豆根瘤菌5873,为微生物肥料中根瘤菌菌剂的产品质量检测和竞争结瘤能力评价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文新  汪恩涛  陈文峰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的根瘤或茎瘤固氮共生体系在农、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0 0多年前 ,在根瘤菌研究的起始阶段 ,人们提出的“宿主专一性”及“互接种族”2个概念一直流传至今。 2 0世纪 4 0年代 ,有学者根据实验室内豆科植物的交叉结瘤结果否定过“互接种族”的观念 ,70~ 80年代又发现某些根瘤菌在实验室条件下有广谱共生现象。但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体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却很少被涉及过。本文在对大量根瘤菌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宿主植物及其区域地理环境的综合分析 ,揭示出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关系因其所处的区域地理环境不同而具多样性 ,并指出豆科植物根瘤菌接种剂的筛选和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丽梅  陈恭  隋新华  张世晨  杨亚东  龙金成  胡跃高  曾昭海  
在盆栽条件下,对加拿大豌豆品种M.P.1824接种8株豌豆根瘤菌菌株,研究其对豌豆生育特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接种根瘤菌可以延长豌豆生育期,促进后期豌豆植株生长,提高产量,增加籽粒粗蛋白质、粗纤维含量,以及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其中,接种菌株ACCC 16058豌豆初花期、盛花初荚期、盛荚期及成熟期分别推迟3.1、5.2、4.8及12d,盛花初荚期分枝数增加45.5%,成熟期株高增加16.61%,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籽粒干重及单盆籽粒干重分别提高76.67%、85.54%、65.13%和36.71%,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接种商用菌株F98,可显著提高籽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怡  张超  杨艳杰  于洁  季慧佳  陈红  刘文婷  李晓博  李蒙  李成伟  
为了进一步研究发掘新的根瘤菌资源库,采用平板划线分离的方法从大豆根瘤中分离纯化根瘤菌,并且将获得的菌株进行盆栽回接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大豆根瘤菌菌株均可在大豆和苜蓿上结瘤,具有结瘤能力。根据已公布大豆根瘤菌共同结瘤基因nod A、nif H、16S r DNA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并且对nod A、nif H、16S r DNA序列进行扩增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由此鉴定分离的根瘤菌为费式中华根瘤菌,从而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了对大豆根瘤菌的快速鉴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