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88)
2023(5259)
2022(4469)
2021(4019)
2020(3341)
2019(7176)
2018(7193)
2017(12443)
2016(6347)
2015(6643)
2014(6437)
2013(6216)
2012(5667)
2011(4916)
2010(5015)
2009(4476)
2008(4304)
2007(4025)
2006(3385)
2005(2937)
作者
(18967)
(16125)
(15820)
(14852)
(10094)
(7683)
(6920)
(6282)
(5902)
(5690)
(5458)
(5289)
(5269)
(5210)
(4963)
(4863)
(4837)
(4699)
(4676)
(4613)
(3957)
(3883)
(3840)
(3662)
(3603)
(3559)
(3555)
(3401)
(3372)
(3224)
学科
(29810)
(26889)
企业(26889)
管理(26715)
(21356)
经济(21342)
技术(18740)
技术管理(12923)
方法(9012)
数学(7280)
数学方法(7212)
业经(6709)
中国(6454)
(5534)
(5134)
理论(4614)
(4494)
产业(4411)
农业(4036)
(3931)
贸易(3926)
(3890)
(3866)
(3865)
人事(3644)
人事管理(3644)
(3632)
(3628)
财务(3601)
财务管理(3600)
机构
学院(89764)
大学(87660)
管理(37328)
(36235)
经济(35570)
理学(32733)
理学院(32435)
管理学(31976)
管理学院(31808)
研究(29431)
中国(20807)
科学(19504)
(18400)
(16621)
业大(15729)
(14948)
(14140)
(13904)
研究所(13771)
中心(13554)
技术(13544)
农业(13255)
财经(11321)
北京(11230)
(11039)
(10943)
商学(10697)
商学院(10597)
(10368)
经济学(10368)
基金
项目(65888)
科学(52884)
研究(47238)
基金(47011)
(42698)
国家(42366)
科学基金(36587)
社会(30347)
社会科(28992)
社会科学(28987)
(28588)
基金项目(25256)
自然(24062)
自然科(23641)
自然科学(23637)
(23310)
自然科学基金(23274)
教育(21884)
(21817)
创新(19253)
编号(17311)
资助(17169)
(16923)
重点(15257)
(14929)
(13821)
(13375)
计划(13270)
(13199)
课题(13057)
期刊
(37130)
经济(37130)
研究(23558)
中国(22193)
管理(18042)
学报(15631)
科学(15126)
(14808)
技术(12789)
教育(12559)
大学(11622)
(11203)
学学(11107)
农业(10402)
科技(10149)
技术经济(7468)
(7216)
业经(6313)
(5832)
论坛(5832)
经济研究(5829)
财经(5507)
(5291)
金融(5291)
(4899)
职业(4658)
(4608)
业大(4549)
问题(4167)
现代(4071)
共检索到131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关淑艳  王丕武  刘广娜  刘慧婧  赵丽娜  
【目的】利用反义RNA技术调控玉米淀粉的生物合成过程,创造高直链淀粉玉米材料。【方法】克隆玉米淀粉分支酶(sbe2a)基因片段,以载体pWGLL为基础,构建高效反义表达载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其导入玉米自交系铁7922中。【结果】获得了4株转基因株系,GFP表达检测、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基因组中,且能够遗传。对4株转基因植株进行RT-PCR和淀粉分支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转反义sbe2a玉米淀粉分子酶基因的转录受到了明显抑制,淀粉分支酶活性明显低于野生型,相差最多的降低79.4%;直链淀粉含量也发生明显的变化,最高的提高了84.3%,且总淀粉含量与对照之间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志鸿  张金文  王蒂  陈正华  
【目的】创造块茎高直链淀粉含量的转基因马铃薯材料。【方法】采用RT-PCR技术分别克隆了马铃薯Sbe1基因CDS内300bp的片段SⅠ和Sbe2基因CDS内410bp的片段SⅡ,并将SⅠ和SⅡ顺序连接得到融合片段SⅢ;以载体pHANNIBAL和pART27为基础,构建具有SⅢ反向重复结构的植物表达载体pRNAiⅢ;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马铃薯优良品种陇薯3号、甘农薯2号和大西洋。【结果】获得了融合片段SⅢ,构建了以Sbe1基因和Sbe2基因为靶标的RNA干扰载体pRNAiⅢ,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24个转基因株系,其中21个转基因株系试管薯的淀粉粒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表观直链淀粉含量介于59.3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志伟  钟雨越  吴权明  王文斌  高杰  刘香香  康慧敏  郭东伟  薛吉全  
【目的】研究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理化特性,为高直链淀粉玉米新品种的培育及高直链玉米淀粉的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源自13份高直链淀粉玉米自交系和1份普通玉米自交系的籽粒为材料,研究了高直链玉米淀粉和普通玉米淀粉的淀粉粒表型特征、热特性、糊化特性、溶解度和膨胀势的差异。【结果】普通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为27.72%;高直链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为44.22%~78.81%,可分为Ⅳ、Ⅴ、Ⅵ、Ⅶ4个级别。SEM结果显示,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A型淀粉粒形态由饱满光滑、有蜡质光泽的球体或多面体变为皱缩无光泽的不规则多面体,B型淀粉粒则由饱满光滑的小球体逐渐变为无蜡质光泽的椭圆形,直至扭曲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桂堂  卢东长城  孙重霞  梁荣奇  杨凤萍  张晓东  
为了研究利用正义RNAi技术提高玉米直链淀粉含量效果,用基因枪法将构建的sbeⅡb正义RNAi表达载体pBAC506和pBAC508(筛选标记基因分别为35S启动子及Adh1-intron1增强驱动的epsps和bar)导入玉米(Zeamays)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经过筛选、分化和再生获得了44株转基因当代植株,经PCR扩增、PCR-Southern检测有30株为阳性。选择9株健壮的阳性植株进行基因组Southern-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7株T0植株整合了目的基因,其中4株整合了1个转基因拷贝,2株整合了2个转基因拷贝,1株整合了3个转基因拷贝。这7株中有2株结实,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洁  李新华  高海燕  
以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和玉米面粉为原料,用RVA(快速粘度分析仪)和DSC(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淀粉的糊化参数,并分析直链淀粉含量与各糊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淀粉的RVA糊化参数和DSC热力学参数有很大差异。其中,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的RVA峰值粘度、破损值、糊化温度与DSC吸热焓值(ΔH)的影响极显著,对淀粉的RVA回生值较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时君友  顾继友  王垚  
将玉米淀粉酸解氧化后,采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与丙烯酸胺接枝共聚,得到复合改性淀粉。通过考察各因素对接枝共聚产物接枝百分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确定接枝共聚反应的条件为:接枝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h;淀粉与丙烯酰胺质量比0.8。通过对复合变性淀粉工艺条件的验证性试验及其的理化性能分析,证明复合变性淀粉适于制备乳液胶黏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时君友  顾继友  王垚  
采用盐酸为催化剂、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制备酸解氧化淀粉乳液。淀粉在酸解的同时进行氧化,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经单因素分析试验,确定优化工艺条件:淀粉乳液质量百分数35%,反应时间1h,盐酸浓度0.5mol·L-1,反应温度55℃,过硫酸铵用量为淀粉干基质量的2.25%。酸解氧化淀粉具有酸解淀粉与氧化淀粉的双重性质。产物具有黏度低、浓度高、抗凝沉性好特点,可用于木材胶黏剂的制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刚  陈敏  张绍英  
以玉米粉为原料通过羧甲基化反应制取羧甲基玉米粉。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羧甲基玉米粉黏度的影响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投料质量比 ,玉米粉∶氢氧化钠∶一氯乙酸为 8 1∶3 5∶4 8,反应温度 5 0℃ ,反应时间 4h。在 2 5℃时 ,产物水溶液 (质量比为 2 5 % )黏度达65 0mPa·s。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飞  张敏  石建高  余雯雯  邹晓荣  周文博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高密度聚乙烯(HDPE)/淀粉复合材料,研究了淀粉含量(w淀粉)对HDPE/淀粉复合材料的流变性、微观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与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淀粉含量为20 wt%时淀粉在HDPE基体中呈微米级均匀分布,淀粉含量增加到30 wt%和50 wt%时呈球状聚集体,其平均粒径从0.6μm增加到0.8μm。随淀粉含量增加,HDPE/淀粉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显著降低。不同淀粉含量的HDPE/淀粉复合材料均被检测到3个转变峰。HDPE低温下的γ转变峰对应为聚乙烯的玻璃化转变峰,对应于非晶态链段的运动,淀粉含量对γ转变峰影响不大。纯HDPE不存在β峰,β转变与淀粉分散相有关,随淀粉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β峰变宽。高温区出现的α转变与聚乙烯结晶区附近受限链段的运动有关,是一个复杂的多重松弛过程。研究表明,引入一定含量的淀粉可以改善HDPE的加工流变性和韧性,为制备高性能可降解淀粉基渔用材料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玉汇  王丽  杨宏羽  余斌  李元铭  张俊莲  王蒂  
【目的】创造块茎高支链淀粉或纯支链淀粉含量的转基因马铃薯材料。【方法】以构建的由Patatin启动子驱动的pBI121g-PgABI为干扰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马铃薯优良品种甘农薯2号。用PCR、Southern blotting、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转基因植株,并对转基因植株的微型薯进行淀粉含量的测定。【结果】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10个转基因株系。PCR和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目的基因已被整合到基因组中,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转基因株系中GBSSI的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且在6个转基因株系中检测不到mRNA的表达。进一步通过real-time...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宇  姚英政  何文铸  陈克贵  
分析了四川地区已广泛推广的26个玉米品种,结果表明,Y07是最适合于作为羟乙基淀粉代血浆用淀粉的玉米品种,022其次,012、S08、S11、Z01再次之,其它品种不适于作为代血浆用淀粉的原料。分析了5家国内的支链淀粉生产(销售)厂家提供的样品,结果表明,DC的支链淀粉含量在95%以上,满足代血浆产品对淀粉原料支链淀粉含量的要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时君友  涂怀刚  王淑敏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不同工艺路线制备ZJS-1、ZJS-2和ZJS-3三种酯化交联型变性淀粉,以能满足API木材胶黏剂使用要求为目标,对其理化性质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工艺路线制备的变性淀粉性质存在差异,ZJS-1变性淀粉交联度最高,酯化取代度较小,在PVA水溶液中易于分散,成膜性较好,形成的糊液黏度热稳定性一般,但透明度差,容易凝沉,作为API主剂稳定性差;ZJS-3变性淀粉交联度最低,酯化取代度最高,在PVA水溶液中不易分散,成膜性差,形成的糊液黏度热稳定性差,但透明度好,不易凝沉,作为API主剂主要成分,压制的杨木胶合板胶合强度不合格;ZJS-2变性淀粉取代度最小,分散性、成膜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喻春莲  兰发盛  张寒飞  
以玉米骨干自交系和优质地方种质材料为基础,通过筛选鉴定、杂交、辐射处理和定向培育,选育出综合性状好、配合力高的高淀粉玉米自交系华自109,再与西南地区广泛使用的骨干玉米自交系18-599杂交,组配出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的高淀粉玉米杂交种华试99。华试99属中熟杂交组合,在四川省区试中平均产量7870.5 kg/hm2,比对照川单13增产9.1%;在重庆市区试中平均产量8049 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4.95%;籽粒粗淀粉含量达76.8%,超过国家高淀粉玉米一级标准。该品种于2007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和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平坝、丘陵区种植,既可作为优质高淀粉工业原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学慧  申顺先  李玉玲  曹雯梅  杜红  
以普通玉米自交系8984与高油玉米自交系GY220为亲本组配得到284个F2:3家系群体,利用185个SSR标记构建玉米遗传连锁图谱。通过包含母体效应的种子性状QTL作图方法对玉米籽粒淀粉含量进行QTL定位和效应分析,共检测到7个与淀粉含量相关的QTL,分别位于第5,8,10染色体上,除qSTA8-3的遗传作用方式表现为加性外,其余QTL作用方式为部分显性。单个QTL贡献率为5.87%~10.93%,累计贡献率为53.37%。所有QTL的增效基因均来自普通玉米亲本8984。淀粉含量QTL qSTA5-2贡献率较大,可以作为进一步精细定位的主要目标QT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振华  刘文成  张新  张前进  
通过播种期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对高淀粉玉米品种郑单21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河南夏播条件下,随着播种期的推迟,郑单21的产量逐渐下降,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逐渐降低,叶面积系数最大值、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减小,生育进程加快,但6月15日以前播种差异不大;适宜生态条件为:全生育期积温2 596.2~2764.5℃,至2 307.7℃产量严重下降;全生育期日均温度为23.2~24.0℃,至22.6℃产量严重下降;全生育期光照514.9~603.2 h,至425.3 h产量严重下降;全生育期日均光照为4.6~5.3 h;至4.3 h产量严重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