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
- 2023(1590)
- 2022(1296)
- 2021(1257)
- 2020(934)
- 2019(2209)
- 2018(2280)
- 2017(3277)
- 2016(1818)
- 2015(1957)
- 2014(1806)
- 2013(1749)
- 2012(1640)
- 2011(1442)
- 2010(1531)
- 2009(1189)
- 2008(1138)
- 2007(1083)
- 2006(1024)
- 2005(991)
- 学科
- 济(7571)
- 经济(7563)
- 业(4841)
- 劳(4720)
- 劳动(4703)
- 中国(3904)
- 农(3794)
- 方法(3794)
- 管理(3580)
- 数学(3516)
- 数学方法(3495)
- 动(2868)
- 农业(2828)
- 动力(2311)
- 劳动力(2289)
- 企(2286)
- 企业(2286)
- 人口(2227)
- 农业劳动(2112)
- 农业人口(2069)
- 贸(1564)
- 贸易(1562)
- 法(1559)
- 易(1543)
- 业经(1439)
- 教育(1393)
- 财(1226)
- 理论(1222)
- 市场(1121)
- 学(1089)
- 机构
- 大学(25070)
- 学院(24703)
- 济(11486)
- 经济(11322)
- 管理(8414)
- 研究(8347)
- 理学(7281)
- 理学院(7210)
- 管理学(7041)
- 管理学院(6994)
- 中国(6470)
- 京(5155)
- 财(4985)
- 科学(4610)
- 经济学(4205)
- 农(4168)
- 财经(4135)
- 所(4048)
- 经(3857)
- 经济学院(3790)
- 中心(3784)
- 研究所(3665)
- 江(3531)
- 业大(3516)
- 范(3314)
- 农业(3307)
- 师范(3282)
- 北京(3235)
- 财经大学(3160)
- 院(2931)
共检索到38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萬壽點墨
五月,代表"劳动",寓意"奋斗",汇集耕耘、创造、拼搏、智慧,是属于所有劳动者的季节。劳动,既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性劳动,也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造性劳动。斗转星移间,我们身处的时代,知识经济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着劳动形态和劳动观念。然而,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劳动创造价值、奋斗成就梦想的道理不会改变。不论劳动形态和内容怎样变化,伟大的劳动精神价值永恒不变。"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本期"专家视点",针对近期小米发布的招股说明书,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黄世忠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深层次分析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会计处理
关键词:
可赎回优先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勤于劳动、勇于奋斗,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历经沧桑而生生不息。五月,是劳动者的季节,是以梦为犁、不辍耕耘的季节。神州大地处处闪耀着劳动者们只争朝夕、奋力拼搏、开拓创新的身影,在新征程上书写光荣与梦想。“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劳动,通向伟大梦想。党的二十大擘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
关键词:
书写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车伟
本文重点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对经济和就业的影响,认为实施《劳动合同法》从长期来看有利于调整我国目前被扭曲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同时,《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不会严重损害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会增加正规企业的劳动成本,也不会严重加剧失业。但《劳动合同法》对经济社会的最终影响还要靠时间来检验。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力市场 失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党印 李珂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利于引领青少年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全面提升劳动技能水平,从而培育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大军。
关键词:
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 劳动教育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谢鹏鑫 屈萌 冯娇娇 杨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劳动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些老问题和新问题叠加显现。学术界围绕新时代劳动关系领域尚未解决的老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基于劳动关系主体的视角,回顾了新时代围绕劳动者、工会、雇主和政府的研究,将其归纳为弱势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工会改革实践与新就业形态下的维权路径、企业多样化的劳动关系管理策略、政府劳动关系治理方式等方面。在对已有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未来劳动关系研究应关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与争议处理机制、不同层级工会改革与工会工作机制创新、不同类型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策略及其影响、集体劳动关系柔性协调机制与平台劳动关系多元治理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文富 赵秦
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文章提出高职院校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劳动教育合力,筑牢课堂教学阵地、增强劳动意识,创设多元教育实践平台、提升劳动技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通过上述策略全面推动劳动教育,切实提升劳动教育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实施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长发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界定和认识劳动教育的基石,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的逻辑起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需要劳动教育的奠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多元性,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的起始点和凝结点。新时代新实践对劳动教育再发展提出新要求,加强党对劳动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政策保障,确立劳动教育的独立学科地位和课程地位,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管理体系,加强劳动教育的科研、教研活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向劳动教育开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绍明 扈中平
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建设新时代教育发展道路、治理劳动教育异化的历史使命和任务。首先,新时代劳动强调非生产性劳动、交换价值和多元矛盾关系,劳动教育成为自主的教育活动,而中国劳动教育有自身发展的逻辑,激发了各级各类劳动主体的活力。其次,新时代劳动教育关系需要从劳动教育分别与自由教育、对话教育、生态教育的对立转化为辩证的统一,综合表现其生态理性、工具理性和交往理性。再次,非物质劳动和数字劳动给劳动教育的主体、内容、形式和效用同时带来巨大发展和挑战,需坚持存在论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探究其产生的超巨剩余价值、新的剥削形式和时空异化等内容。总之,新时代仍需坚持和弘扬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观。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教育 唯物辩证法 数字劳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尧骏 张志萍
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面对“育人育才”相统一的时代要求和“既劳动又教育”的现实需要,高校应进一步明晰劳动教育的建构路向,不断开辟劳动教育的新境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具有较高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教育 时代新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红彬 曹刚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战略举措。高职院校承担着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深入探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石、价值意蕴、实践路径,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体验、行为养成、师德风范、制度评价等方面持续推进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开展,既是高职院校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应然之举,也是德智体美劳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志峰 罗桂
新时代高校和教师构成了契约建制下劳动关系依存和对立的基本主体。在高校人事管理实践中,高校和教师之间的目标冲突和权利失衡成为高校劳动关系的燃点。因此,平衡与和谐的劳动关系成为高校的价值选择、目标追求和实践理性。从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目标、权利维度出发,其劳动关系呈现出双维度差异化管理的规律和特征。在此语境下,高校教师劳动关系失衡冲突的规范化治理路径是政府的规范与保障,院校的筛选与内化,工会的均衡与调控以及教师的履职与增值的有机统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蕾
现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已经到达攻坚期,基于这种情况,对新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正在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当前社会中的劳动关系问题值得思考。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城市化不断加快,再加上巨大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受到了影响。对此,劳动合同制度需要加强其稳定劳动关系的作用,从"中国情况"入手,探寻调整劳动合同期限结构、增强就业的灵活性等途径。
关键词:
劳动关系 新时代 稳定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磊
劳动教育既是"五育并举"育人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方式变革创新的重要路径,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维的限制和束缚,很多高校未能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即便个别院校开展了劳动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机制不健全、形式片面化、观念边缘化、趋向功利化等特征,限制了劳动教育原有功能的发挥和学生的全面成长。文章结合劳动教育在新时期的现实意蕴,针对其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不足,从多个维度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改善措施和有效实践路径,为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效、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现实意蕴 实践路径 新时代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德慧
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是基于党和国家关于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良传统,根据当前我国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和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生成的。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以树立劳动意识、培育良好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为主要内容,以坚持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有机统一为原则,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互为一体为本质要求,以塑造劳动精神,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为目标取向。新时代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应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对劳动者的技术技能培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体制机制,把劳动教育融入国家教育行政规划和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关键词:
劳动教育观 生成逻辑 时代内涵 实践理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秋山 熊龙
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具有综合育人价值,能够加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建设,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在各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应该注重打造劳动特色课程,统筹协调职业院校、社会和家庭,广泛开展劳动社会实践,建立劳动评价机制,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劳动教育 立德树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