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7)
- 2023(9049)
- 2022(8169)
- 2021(7836)
- 2020(6575)
- 2019(15252)
- 2018(15421)
- 2017(29701)
- 2016(16462)
- 2015(18523)
- 2014(18450)
- 2013(18332)
- 2012(16661)
- 2011(14845)
- 2010(14673)
- 2009(13259)
- 2008(12821)
- 2007(10878)
- 2006(9219)
- 2005(7856)
- 学科
- 济(60905)
- 经济(60839)
- 管理(45520)
- 业(42395)
- 企(35925)
- 企业(35925)
- 方法(30788)
- 数学(26686)
- 数学方法(26337)
- 农(15526)
- 学(15416)
- 财(14534)
- 中国(14425)
- 业经(13450)
- 地方(12493)
- 理论(10764)
- 和(10488)
- 农业(10414)
- 贸(10311)
- 贸易(10306)
- 易(9988)
- 技术(9939)
- 环境(9833)
- 务(9729)
- 财务(9672)
- 财务管理(9658)
- 制(9229)
- 企业财务(9073)
- 教育(8777)
- 划(8697)
- 机构
- 大学(230259)
- 学院(228008)
- 管理(92054)
- 济(81889)
- 理学(80735)
- 经济(79925)
- 理学院(79806)
- 管理学(78229)
- 管理学院(77852)
- 研究(75216)
- 中国(52903)
- 科学(51771)
- 京(49479)
- 农(42131)
- 业大(39994)
- 所(38778)
- 研究所(35937)
- 财(35763)
- 农业(33526)
- 中心(33363)
- 江(31423)
- 北京(31038)
- 范(29769)
- 财经(29601)
- 师范(29461)
- 院(27411)
- 经(26924)
- 州(26114)
- 技术(25664)
- 师范大学(23847)
- 基金
- 项目(165614)
- 科学(127969)
- 基金(118873)
- 研究(116953)
- 家(105287)
- 国家(104430)
- 科学基金(88477)
- 社会(70114)
- 社会科(66283)
- 社会科学(66263)
- 省(65842)
- 基金项目(64216)
- 自然(60703)
- 自然科(59241)
- 自然科学(59223)
- 自然科学基金(58118)
- 划(55627)
- 教育(53079)
- 资助(49155)
- 编号(47795)
- 成果(38212)
- 重点(36780)
- 部(35222)
- 发(34512)
- 创(34382)
- 课题(32669)
- 科研(32343)
- 创新(32055)
- 计划(31947)
- 大学(30448)
共检索到314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芮琪 徐朗莱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和梯度凝胶电泳方法 ,研究了小麦旗叶暗诱导衰老过程中内肽酶同工酶的变化。发现用SDSPAGE法几乎检测不到新的内肽酶同工酶 ;用梯度凝胶电泳法则能检测到 6种新的同工酶 ,而且在第一叶自然衰老过程中也能检测到。表明在这两种衰老过程中内肽酶酶谱变化基本相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晴 徐朗莱 叶茂炳 沈文飚
小麦叶片在连体自然衰老和离体暗诱导衰老过程中,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比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力下降得早。当CAT活力处于较低水平时,APX仍然维持较高活力,且APX活力与H2O2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经同工酶电泳分析,离体叶片暗诱导衰老过程中,CAT同工酶带无增减,只是活性改变,而APX同工酶带则有增加。APX在小麦叶片衰老的中后期可能起着比CAT更重要的清除H2O2的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鹏 王飞 张列峰 徐朗莱
研究了黄瓜自然生长期间叶片可溶性蛋白质降解、内肽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变化,并对叶片衰老后期粗提液内肽酶的基本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叶片内肽酶活性在叶片伸出5 d时较低,叶片衰老后期(叶片伸出35d)显著升高,Rub isco蛋白发生明显降解;叶片全展以后叶片蛋白质含量与内肽酶活性显著负相关。黄瓜叶片粗提液总内肽酶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0℃,内肽酶活性可被Ca2+、Zn2+、半胱氨酸等激活。内肽酶抑制剂试验显示,丝氨酸类型的内肽酶活性占内肽酶总活性的57%左右。采用以明胶为底物的内肽酶梯度凝胶电泳活性染色方法,检测到叶片中至少有4种内肽酶同工酶,各同工酶在叶片生长过程中出现的...
关键词:
黄瓜 内肽酶 叶片衰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军华 张颖 卢之颖 芮琪 徐朗莱
研究了不同盐浓度胁迫下不结球白菜暑绿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内肽酶同工酶及其活性的变化和内肽酶同工酶生化特性。结果表明,暑绿叶片中存在5种内肽酶同工酶(EP1~EP5),其中,EP3和EP5为半胱氨酸型内肽酶,EP1和EP2为丝氨酸型内肽酶,而EP4几乎不被所试的各种内肽酶抑制剂所抑制;内肽酶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50℃;EP3、EP4和EP5的热稳定性较好,在60℃下保温1 h后还保留较高活性。100 mmol.L-1NaC l处理暑绿4 d后,EP4活性增强,其他4种同工酶活性变化不明显;200 mmol.L-1NaC l处理相同时间,叶片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盐胁迫 内肽酶 叶片衰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熹 俞美玉 陶龙兴 黄效林
1989~1992年田间与盆栽试验,研究烯效唑对小麦成熟期间旗叶及下二叶等三片功能叶衰老的延缓作用和增产效果。研究表明:1.烯效唑延缓小麦成熟期间功能叶片的衰老,表现在叶片细胞电解质渗漏率降低,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增高,丙二醛积累减少;2.烯效唑对离休旗叶片有保绿作用;于小麦齐穗期喷施20~40×10-6,烯效唑药液750kg/hm2,可提高小麦千粒重3~4g,增产12%~16%。
关键词:
小麦,叶片衰老,烯效唑,超氧物歧化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昌文 丁志祥 程昌文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柑桔属4个种的6个品种,两个营养系芽变品系和1个杂交后代的成熟春梢的叶片酯酶同工酶酶谱和蛋白质电泳带型。根据酶谱及带型的异同,探讨其彼此的亲缘关系,鉴别芽变品系和杂种。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酶带清晰,种间酶带差异明显,种内不明显。蛋白质电泳带无拖尾现象,清晰而窄,种间和种内不同品种间谱带差异明显;芽变品系具有原品种所有带型,并出现新的谱带;种间杂种带型复杂,谱带条数多。不仅具有双亲所具有的谱带,又不完全表现为两亲本谱带的互补型,亲本所具有的个别谱带在子代中消失,而且出现了双亲所不具有的杂种谱带。柑桔叶片酯酶同工酶分析,可作为探测基因差异和遗传关系的一种手段,其酶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小利 张改生 陈新宏 赵继新 刘宏伟 王军卫
利用小麦种子贮藏蛋白凝胶电泳技术,对簇毛麦(Haynaldiavillosa)、滨麦(Leymusmollis)、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huashanica)、大麦(Hordeumdistichom)以及黑麦(Secalecereale)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簇毛麦、滨麦、华山新麦草、大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与普通小麦相比均有各自的特征带;利用簇毛麦和大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特征带鉴定出了普通小麦中与小麦第一同源群染色体有部分同源的V1和H5附加系;利用黑麦1RS醇溶蛋白标记位点Gld1B3鉴定了1BL/1RS易位系,同时利用染色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勇 牛永春
以小麦基因组DNA为试验材料,探索SSR扩增反应中5种反应组分(模板DNA、dNTPs、引物、Mg2+和TaqDNA聚合酶)对SSR扩增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引物、Mg2+和TaqDNA聚合酶对PCR扩增结果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模板DNA,dNTP对PCR扩增结果的影响不明显。此外,借助该优化的SSR反应体系,对小麦7B染色体上的多对SSR引物进行了多态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SSR扩增体系结合高浓度琼脂糖凝胶能够对显性或差异显著的共显性标记进行高效分离。
关键词:
小麦 SSR 分子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居荣 王洪刚 刘树兵 李兴峰 孔凡晶 陈冬花
在ISTA小麦和大麦种子醇溶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品种的标准程序的基础上 ,对影响电泳效果的各主要因素进行逐一筛选、改进 ,尤其是实验设计的NaOH 醋酸 甘氨酸缓冲系统和先低后高再低的电泳方式使此项技术具有快速、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易剥胶、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等优点 ,适于一般实验室利用小麦种子醇溶蛋白技术对小麦进行大量的快速简捷的筛选、鉴定等初步研究。
关键词:
小麦 种子醇溶蛋白 凝胶电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嵩午 王长发 姚有华
【目的】揭示小麦叶片逆向衰老规律,探讨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方法】从2005年起进行了小麦叶片逆向衰老顺序和正常衰老顺序的比较试验,对冠层温度和一些重要生物学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自然界存在小麦叶片逆向衰老现象,具此现象的小麦其部分茎生叶片的衰老顺序和大多数小麦的正常衰老顺序不同,即最晚衰老的叶片不是旗叶而是倒2叶;和这种叶片逆向衰老状态相对应,在结实后期出现顶层叶黄、邻层叶绿的叶色结构,和一般小麦的顶层叶绿、邻层叶黄完全相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也在生育期向前推进中出现旗叶被倒2叶反超的异常状况,另外,这类小麦结实期的冠层温度总是显示出以冷结尾(冷尾态)...
关键词:
小麦 叶片逆向衰老 冠层温度 生物学参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曾旭 张怀琼 罗培高 任正隆
为探明多效唑(PP333)对小麦叶片衰老生理生化及产量的影响,在小麦拔节期,以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和400 mg/L)的多效唑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分别测定扬花后不同天数小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蛋白质以及与产量性状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适当质量浓度(100,200 mg/L)的多效唑处理能有效地延缓小麦灌浆至成熟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效地抑制了膜脂氧化,从而使得小穗数、穗粒重、千粒重等性状比对照明显提高。
关键词:
多效唑 小麦 衰老 叶绿素含量 光合速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春江 康书江 王纪华 郭晓维 李鸿祥
对小麦灌浆期不同叶位叶片的 5大类激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正在衰老叶片的乙烯和脱落酸 (ABA)含量明显增加 ,前期和中期的功能期叶片细胞分裂素 (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 ,Z +ZR)和赤霉素 (GA3)含量较高 ,生长素 (IAA)在功能期和后期衰老的叶片中含量较高。因此可以将这 4种激素分为 2大类 ,即乙烯和ABA诱发和促进叶片衰老 ,另一类的Z +ZR和GA3则维持叶片功能 ,抑制衰老。但IAA表现了具有前期保持叶片生长发育和后期促进衰老的双重作用。在不同叶片中 ,春 6叶 (旗叶 )则比较复杂。旗叶与其他叶片相比表现了特殊性 ,这可能与其特殊的功能有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四平 刘轶倩 王春祥 魏建昆 郭秀林 马春红 于淑池
研究用砂培盆栽法,选用抗旱性较强的621及抗旱性较弱的中麦9,在正常水分供应条件下,对不同施肥水平处理,整株水平的不同叶位间,叶片衰老的时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叶片的自然衰老具有明显的时空顺序特点,符合细胞调亡的特征。本研究为冬小麦叶片自然衰老是细胞凋亡类型的推断提供了间接证据。
关键词:
冬小麦 叶片 衰老 凋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新海 焦少杰 傅骏骅 张世煌 袁力行 李明顺
利用 35个SSR引物和 14个玉米自交系直接比较了 3%Metaphor琼脂糖凝胶和 1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SSR位点多态性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凝胶系统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目和基因多态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12 %聚丙烯酰胺凝胶在区分微小差异片段能力上明显高于 3%Metaphor琼脂糖凝胶。另一方面在两种电泳检测系统下 ,14个自交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相关性 (r =0 516)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P
关键词:
玉米 SSR标记 遗传变异 多态性信息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扬 高小丽 张东旗 妙佳源 刘凤琴 赵涛
【目的】研究不同年限连作荞麦功能叶片衰老和活性氧代谢特性,探讨连作荞麦叶片衰老机理和产量形成的内部生理机制。【方法】以‘西农9920’苦荞品种为材料,在连续4年定位试验基础上,以轮作荞麦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荞麦功能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及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氧自由基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收获时测定不同连作年限和轮作荞麦的产量、千粒质量、株高和主茎节数,最后对荞麦生育后期功能叶片生理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荞麦开花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移,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OD活性、MDA和氧自由基含量持续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