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3)
- 2023(11465)
- 2022(9496)
- 2021(9138)
- 2020(7385)
- 2019(16912)
- 2018(16779)
- 2017(31580)
- 2016(17305)
- 2015(19003)
- 2014(18678)
- 2013(18475)
- 2012(17128)
- 2011(15635)
- 2010(15864)
- 2009(14987)
- 2008(15042)
- 2007(13320)
- 2006(12164)
- 2005(11268)
- 学科
- 济(75113)
- 经济(75004)
- 业(56339)
- 农(50002)
- 管理(46669)
- 企(35022)
- 企业(35022)
- 农业(33151)
- 方法(26798)
- 数学(24295)
- 数学方法(24161)
- 中国(23458)
- 业经(22679)
- 制(22537)
- 财(21504)
- 体(16810)
- 贸(14479)
- 贸易(14469)
- 易(14273)
- 银(13561)
- 银行(13549)
- 发(13497)
- 体制(13224)
- 行(13103)
- 融(12863)
- 金融(12861)
- 地方(12689)
- 农业经济(12504)
- 务(11947)
- 财务(11930)
- 机构
- 学院(242275)
- 大学(240849)
- 济(114858)
- 经济(112992)
- 管理(91333)
- 研究(88253)
- 理学(78275)
- 理学院(77523)
- 管理学(76646)
- 管理学院(76190)
- 中国(71812)
- 财(54745)
- 农(54420)
- 京(50422)
- 科学(46713)
- 所(43496)
- 财经(41961)
- 农业(41040)
- 中心(40040)
- 研究所(38633)
- 经(38473)
- 业大(36736)
- 经济学(36160)
- 江(36049)
- 经济学院(32508)
- 北京(32254)
- 财经大学(30932)
- 院(30482)
- 范(30229)
- 师范(30019)
- 基金
- 项目(154807)
- 科学(124166)
- 研究(120023)
- 基金(115743)
- 家(99763)
- 国家(98842)
- 科学基金(84859)
- 社会(81056)
- 社会科(76630)
- 社会科学(76614)
- 基金项目(60468)
- 省(57622)
- 教育(53823)
- 自然(49983)
- 自然科(48819)
- 自然科学(48807)
- 划(48090)
- 编号(48035)
- 自然科学基金(48022)
- 资助(46198)
- 成果(40095)
- 部(37667)
- 制(36632)
- 国家社会(35269)
- 重点(34694)
- 发(34463)
- 课题(33033)
- 教育部(32804)
- 性(32464)
- 创(32417)
- 期刊
- 济(134653)
- 经济(134653)
- 研究(79781)
- 农(60428)
- 中国(56834)
- 财(42870)
- 农业(41069)
- 学报(34104)
- 科学(33841)
- 管理(31909)
- 融(30895)
- 金融(30895)
- 大学(28544)
- 学学(26981)
- 业经(25502)
- 教育(25268)
- 财经(21992)
- 经济研究(19915)
- 业(19514)
- 经(18897)
- 问题(18850)
- 技术(18820)
- 世界(16785)
- 农村(15331)
- 村(15331)
- 农业经济(15104)
- 贸(14352)
- 版(13307)
- 经济问题(12866)
- 国际(12597)
共检索到384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德山
中国农村改革之所以成功,其根本原因只有一点,就是在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改革形式中,包含着因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彻底分离引发的丰富内涵。而这一内涵的核心则是:农民在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性质的前提下,成为土地实际意义上的“主人”。成为土地的直接受者。由此,我们可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概括为两点,其一是保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其二是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理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基本的利益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俊波
回顾中国农村三十年的改革历程,最成功的经验就是我们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政府的规范和引导,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展望未来,如果我们始终坚持运用这些宝贵经验,中国农村改革必将取得更大的绩效,中国农村必将成为和谐农村。
关键词:
农村改革 主体地位 首创精神 政府引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学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土地流转这一土地制度改革的新形式逐渐在全国发展起来,但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土地股份制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土地制度。
关键词:
土地股份制 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流转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齐荣
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股份合作保险经营模式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广西玉林分公司潘齐荣(一)农村股份合作保险是我国农村保险发展的方向股份合作保险这种模式,是农民比较容易接受的形式,它能最直接与用户接触,非常利于业务承保,对理赔处理起较好的制约作用。这种股份制组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宏
本文对比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产权模式,结合我国现今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实行股份制是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股份制 产权制度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吉礼 严芬芬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提出了几种方案,近年又推出建立股份制的改革。一个又一个改革方案,引起人们更多的争议,理论上的困惑也随之增加,现在试对此作些探讨。一、产权——改革的核心问题产权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包含财产的最终所有权、实际占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和处置权,产权在经济上最终表现为风险和利润。农村信用社50年代初建立时系入股社员按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史丹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在现代公司制度一般性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党的领导为根本前提,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以科学的治理结构为实现形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为文化基础,由国有、民营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形成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源于对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并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程中提出和不断完善,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得以创新和系统化。立足问题导向,通过破立并举、市场化改革、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取得显著成效,形成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中国特色公平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以国有企业改制和民营企业建制为内核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得以建立,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建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促进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现代企业制度,结合企业实际精准施策,并强化制度和文化环境建设以保障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序完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邹进文 姚会元
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国家对华经济势力的锲入,欧美各国推行多年、业趋成熟的股份制舶入中国。由于中西间历史土壤有别、经济文化条件不同,西方国家企业中普遍运用的股份制在引入近代中国的过程中发生了某些变异和扭曲,这种变异和扭曲明显地表现在中国近代股份企业中资本所有权的实现方式的不同上,即中国盛行不同于西方的官利制。可以说,“官利制”是近代股份制的“中国特色”之一。然而,史学界对此重要且极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尚未引起重视,有的论著虽有涉及,但名语焉不详。本文拟就清末官利制实行的情况、官利对股份企业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村区地处鲁中,是山东省淄博市市辖区,总面积263平方公里,全区辖6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216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其中农村人口18万,全区整个经济的发展呈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导,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3%以上,全区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由1988年的18.5: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利胤
股份合作制,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民创造出来的又一新型经济组织,是农村改革中的重大突破。这种组织发育于80年代中期商品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是一种集股份制与合作制特征及内涵为一体的崭新的经济组织和财产制度。从广州天河、深圳宝安、浙江温州、安徽阜阳、湖南攸县、山东周村、莱阳等地的实践看,这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适应我国农村现阶段生产力状况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践方式,是完善和发展集体经济很好的思路和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品艳
农业在我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土地制度进行不断的改革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就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制度设计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我国农业更好发展提供理论贡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薛翠翠 陈美景 蔡勇 徐建春 李翠珍 蒋仁开 张冰松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价值、存在问题、改革方向及路径选择。研究方法:在专家座谈的基础上,总结各地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实践经验,探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今后的改革方向与路径。研究结果:(1)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2)当前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存在着土地流转缺乏政策法律支持、股份合作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3)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需要推动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经济身份与社会身份相分离,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妇女权益保护政策等。研究结论: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路径:(1)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切实体现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2)科学合理设计...
关键词:
土地制度 集体土地 股份制 流转 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恩成 王琢 温思美 蒋励 彭力 陈道进 梁剑 周森
广东省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他们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坚持从广东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市场为取向,把改革、开放、开发和创新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村经济高速、稳定、协调发展。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今年九月上旬,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在广州共同邀请了中央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广东省部分专家学者共20余人进行了座谈。王郁昭、林子力、陈吉元、杜鹰、陈锡文、张路雄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并作了发言,本刊将陆续刊发。现将广东同志的发言摘登如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新磊
时代在变,社会之发展依赖于顺应时代潮流的变革。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在人多地少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从我国东南沿海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来看,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无疑是一条较为科学的道路。但我们更应关注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困境,诸如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证书发放、土地大规模流转的合法性支持、成立土地股份制组织的方式、"村民股"、"土地股"概念的建立等。通过从法律角度研究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使得其发展规范化、合理化,真正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土地股份制 改革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毅 张新宝 任洪昌
近年来,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已经是创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形式的主要模式之一。该模式在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和继承权等方面,为今后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方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股改"探索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广东。其后,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四川和湖北等省市陆续展开。尽管各省做法不一、各具特色,成效与问题并存,但是都面临着国家层面的法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