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10)
2023(11997)
2022(9803)
2021(8877)
2020(7145)
2019(15847)
2018(15617)
2017(30165)
2016(16101)
2015(17740)
2014(17661)
2013(17854)
2012(16777)
2011(15162)
2010(15714)
2009(15012)
2008(15011)
2007(13825)
2006(12765)
2005(11909)
作者
(46737)
(39454)
(38999)
(36607)
(24928)
(18938)
(17607)
(15373)
(14913)
(14141)
(13478)
(13004)
(12743)
(12605)
(12261)
(11789)
(11480)
(11394)
(11308)
(11304)
(9832)
(9803)
(9535)
(9314)
(8926)
(8802)
(8795)
(8773)
(7901)
(7826)
学科
(83351)
(81362)
经济(81267)
(65627)
企业(65627)
管理(56493)
(46187)
农业(31083)
业经(30491)
方法(25474)
中国(23203)
(22811)
地方(21030)
数学(17608)
数学方法(17511)
技术(17472)
(17131)
(16689)
财务(16674)
财务管理(16659)
企业财务(15760)
(15438)
(14053)
贸易(14038)
(14033)
(13929)
(13705)
(13603)
(13076)
理论(12722)
机构
学院(242083)
大学(231279)
(108657)
经济(106710)
管理(96862)
研究(82740)
理学(82117)
理学院(81275)
管理学(80401)
管理学院(79944)
中国(67192)
(53727)
(49281)
(48305)
科学(46802)
(41802)
农业(40505)
(40004)
中心(38179)
业大(37657)
财经(37212)
研究所(37098)
(33580)
(31337)
经济学(31173)
北京(31043)
(30307)
师范(30083)
经济管理(29075)
(28897)
基金
项目(150210)
科学(120606)
研究(115995)
基金(108392)
(92397)
国家(91336)
科学基金(80106)
社会(76967)
社会科(72722)
社会科学(72705)
(61972)
基金项目(57619)
教育(50240)
(49029)
编号(48374)
自然(48203)
自然科(47101)
自然科学(47093)
自然科学基金(46306)
资助(41942)
(39306)
成果(37740)
(36465)
(34469)
重点(33104)
(33062)
发展(32781)
课题(32724)
(32266)
国家社会(31683)
期刊
(140071)
经济(140071)
研究(73887)
(57934)
中国(54764)
管理(39188)
农业(38992)
(38571)
科学(33053)
学报(31029)
业经(30164)
(28256)
金融(28256)
大学(25305)
学学(24151)
教育(23005)
技术(22867)
(20302)
经济研究(19606)
问题(18638)
财经(18366)
(15952)
世界(15104)
技术经济(14915)
农村(14772)
(14772)
农业经济(14597)
经济问题(13000)
商业(12902)
现代(12783)
共检索到387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锡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农业综合开发做为国家一项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重要措施,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新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着全球经济的竞争与挑战,因此认清形势、调整政策、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和对农村中介组织的扶持,加快农村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加快调整步伐使全市的现有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最终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提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宏耀  罗丹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贯彻五大发展新理念,明确了到2020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等目标任务,出台了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六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浩然  
坚持把发展农业、繁荣农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本文从新的理念角度出发,全面考虑现代农业发展的状况,主要从工业的理念、城镇的理念和品牌的理念。并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丽  
辽宁省昌图县农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该县紧紧依托资源优势,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走出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奇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号文件),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为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提供了治本"药方"。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落实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效破解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等问题,确保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奇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号文件),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为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提供了治本"药方"。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落实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效破解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等问题,确保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琼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于破解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有着重大理论价值。总结了新常态下农业现代化进程面临增长动力不足、"四化"协同性不足等系列挑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创新是新引擎,协调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唯一途径,绿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开放是扩展农业发展空间的有效方式,共享是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的最终目的的农业现代化新内涵。发展新理念下农业现代化重点任务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和构建国家农业产业链。在此基础上,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厉无畏  王慧敏  
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已远远超过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产业层面上的作用,更在于它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颠覆和创新。农业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产业,运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模式进行创新和发展,能够提升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互融互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锡文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深层问题不容忽视,粮食供求的品种结构存在突出矛盾,缺乏价格竞争力是我国粮食生产的软肋。加快推进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对玉米先行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效益,应高度重视提高我国农业的基础竞争力,大力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和农村新业态对现代农业的双轮驱动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新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绿色发展理念为破解"三农"难题和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指明了方向与道路,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也为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有效路径。本文通过阐释绿色发展理念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进而提出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的设计思路和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虹  王丽玲  马凤娟  
本文基于我国农业结构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发展循环农业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今后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农业结构调整必须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综合利用转变;由单一的农业向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实现循环农业产业化经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敏  杜天宝  
生态农业是适应传统农业实现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业态,其强调生态循环、绿色高效,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立足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农业经济,应贯彻以生态学为范式的生态经济价值观,而生态环保、均衡循环、产能高效是其基本发展模式,整体共生、系统优化是其发展的基本原则。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简小鹰  
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性梯度分布格局,表现在:①宏观上,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发展速度不均衡,呈现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又快于西部的现象;②中观上,以城市为中心,同一区域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结构随距城市的远近不同而变化;③微观上,农业发展水平随地理海拔高度的降低而提高的趋势。本文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朗  杨向阳  
1978年农村经济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初步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结构调整始终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具体测算了结构调整对江苏农业增长的贡献,为新形势下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丽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以来,生态文明理念在我国各行业中广泛渗透与融合,形成了系统化的生态绿色发展理念与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切联系,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要求农业改变传统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实现精准、绿色、智慧化农业生产模式,同时农业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基础的农产品生产,还要尽可能提升农业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建立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能,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