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
- 2023(1130)
- 2022(954)
- 2021(974)
- 2020(872)
- 2019(1976)
- 2018(1957)
- 2017(3841)
- 2016(2131)
- 2015(2352)
- 2014(2200)
- 2013(2205)
- 2012(2010)
- 2011(1668)
- 2010(1695)
- 2009(1386)
- 2008(1399)
- 2007(1263)
- 2006(1084)
- 2005(1025)
- 学科
- 济(8354)
- 经济(8342)
- 管理(5887)
- 业(5005)
- 方法(4203)
- 数学(3851)
- 企(3847)
- 企业(3847)
- 数学方法(3826)
- 中国(2665)
- 财(2632)
- 农(2028)
- 制(1686)
- 贸(1564)
- 贸易(1562)
- 地方(1561)
- 易(1534)
- 银(1463)
- 银行(1458)
- 业经(1429)
- 农业(1410)
- 行(1383)
- 家(1380)
- 融(1360)
- 金融(1360)
- 学(1310)
- 国家(1302)
- 务(1256)
- 财务(1256)
- 财务管理(1247)
- 机构
- 大学(25128)
- 学院(24468)
- 济(11223)
- 经济(11018)
- 管理(9732)
- 研究(8548)
- 理学(8159)
- 理学院(8077)
- 管理学(7959)
- 管理学院(7905)
- 中国(7183)
- 财(5960)
- 京(5384)
- 科学(4938)
- 财经(4341)
- 中心(4322)
- 所(4184)
- 经(4028)
- 江(3957)
- 经济学(3864)
- 研究所(3707)
- 农(3657)
- 经济学院(3501)
- 北京(3335)
- 业大(3315)
- 财经大学(3245)
- 院(3212)
- 省(3158)
- 州(2971)
- 范(2908)
共检索到41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志昊
案情简介2012年4月,周某应聘进入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从事热处理工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根据甲方(用人单位)工作需要,乙方(周某)同意从事热处理岗位工作。甲方根据生产和工作需要及乙方的身体状况、工作能力和表现,可以变更乙方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2013年11月25日,公司安排另一员工顶替到周某的岗位,以内部调整岗位为由,要求周某到锻造岗位报到工作。周某不同意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俊辉
关于违约金的性质与功能问题,学者大多从两大法系的不同主张进行论说,由此导致了在立法实践中出现惩罚性违约金与补偿性违约金的两难选择。本文从法律制度的目的、功能和价值的角度考察了不同违约金制度所能实现的目的、具有的功能和价值,认为不同的社会现实应该选择不同的违约金制度,而不能简单以法的传统作为标尺。
关键词:
违约金 法的功能 法的价值 制度选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宋春蓉
本文分析《劳动合同法》和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的规定及法理,以帮助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违约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关键词:
劳动合同 违约金 损害赔偿金 竞业限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宪芳
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是在用工实践中十分普遍的现象。为了便于操作,用人单位常常在劳动合同文本中加入“用人单位有权根据生产经营变化及劳动者的工作情况调整其工作岗位”的条款。实践中这一条款的法律效力引起了争议。本刊通过案例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邢颖
案情简介■曹某于1995年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毕业后,到北京某汽车公司工作,并与该公司上级主管单位北京市某县供销社签订了3年期劳动合同。1997年8月经县政府协调,征得供销社和其本人同意后将曹某调至北京中英合资某保安器材公司工作。曹某在保安器材公司先后担任生产部、技术部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杨小强 郭馨
违约金的增值税处理是合同法律关系与增值税构成要件的复杂契合,长期以来国内外税收实务就此认识存在差异。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基层税务局对相关问题的答复,以及参照印度、英国、新西兰等国家对违约金课征增值税问题的判例和法律立场的演变,发现违约金课税标准与规则正在逐渐趋同,并建议以增值税立法为契机,对增值税的基础概念和构成要件进行进一步完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保华 于海红
劳动合同中违约金的设定和支付是个争论比较多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劳动法》没有对违约金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得我国地方立法有较大空间。本文对一些地区关于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情况从社会本位的视角来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两个案例都是用人单位违约,劳动者追究用人单位违约责任,但判决截然不同。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你也可以参加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