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3)
2023(8721)
2022(7344)
2021(6799)
2020(5540)
2019(12820)
2018(13235)
2017(24121)
2016(13423)
2015(14858)
2014(15491)
2013(14694)
2012(13477)
2011(12325)
2010(12928)
2009(12518)
2008(13135)
2007(11996)
2006(11043)
2005(10736)
作者
(37522)
(31033)
(31023)
(29923)
(20051)
(14937)
(14222)
(12013)
(11793)
(11662)
(10717)
(10541)
(10504)
(10178)
(10042)
(9630)
(9149)
(9085)
(9072)
(8994)
(8271)
(7723)
(7547)
(7412)
(7182)
(7105)
(7012)
(6868)
(6286)
(6176)
学科
(52049)
经济(51957)
管理(47424)
(39973)
(38217)
企业(38217)
(19384)
(18767)
方法(16720)
业经(15897)
中国(15359)
(13682)
理论(13625)
(13115)
数学(11912)
数学方法(11704)
体制(11650)
(11586)
(11573)
银行(11571)
(11141)
财务(11105)
财务管理(11066)
(11044)
(10603)
金融(10599)
企业财务(10515)
教育(9963)
地方(9381)
(9039)
机构
大学(197293)
学院(195660)
(78190)
经济(76258)
管理(69918)
研究(64280)
理学(57495)
理学院(56853)
管理学(55986)
管理学院(55581)
中国(51695)
(45825)
(42357)
科学(35642)
(34026)
财经(33743)
(32179)
(30142)
中心(28833)
(28370)
师范(28175)
研究所(27744)
北京(27300)
(26983)
经济学(24767)
(24673)
财经大学(24591)
(22961)
师范大学(22428)
业大(22367)
基金
项目(111147)
研究(89429)
科学(87635)
基金(78527)
(65946)
国家(65291)
社会(56660)
科学基金(56412)
社会科(53470)
社会科学(53455)
(43977)
教育(43304)
基金项目(40148)
编号(37952)
(36112)
成果(34610)
自然(32506)
自然科(31704)
自然科学(31697)
资助(31409)
自然科学基金(31149)
课题(28060)
(27737)
重点(25559)
(25477)
(24624)
(23638)
(23616)
项目编号(23447)
(23245)
期刊
(102925)
经济(102925)
研究(70387)
中国(49635)
(40854)
教育(34372)
管理(30638)
学报(26675)
科学(24204)
(23662)
(22070)
金融(22070)
大学(21565)
学学(19416)
财经(19313)
技术(18464)
(16699)
业经(15629)
经济研究(14841)
农业(14572)
问题(13069)
图书(11449)
(10588)
会计(10436)
财会(10270)
职业(9816)
(9613)
理论(9607)
(9584)
论坛(9584)
共检索到328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修泽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等六单位10学者撰写的《中国改革智库资政丛书》日前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2010年3月)。常修泽教授的专著《产权人本共进论——谈国有制改革》被收入其中。这是一部用新的思维——产权人本共进论的思想来研究中国国有制改革的学术专著,也是作者这些年研究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新成果。概括本书的思想框架,可归纳为"一个基础"、"两个顶层"、"四个支柱"。"一个基础",以"产权人本共进论"作为理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朱光华  段文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是对国有制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改革,以使其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本文的全部分析以下面两条作为前提假定:1.否定私有化选择,严格地在公有制前提下界定企业的产权结构;2.着重就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进行论证,这并不排斥其他权利的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琦  唐文健  
本文根据十六大精神提出了内部产权主体多元化的国有制改革思路;对改革中如何进行产权的初始界定、运用市场机制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配置和正确处理财政收入与国有资产经营与转让收入的关系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适汀  刘凤芹  
“三权分离”是指所有权、经营权、调控权的分离.我国的国有制改革是按“两权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理论构筑的,在一定程度地搞活国有企业的同时也不尽人意.其关键原因是:在寻求国有制的各种改革方式中,只停留在探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框架内,而忽略了国有制关系中存在所有权、经营权、调控权并存的特殊性及其分离的必要.因此提出按照“三权分离”即所有权、经营权、调控权分离的原则,深化国有制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适汀  刘凤芹  
国有制改革的几点思考谢适汀,刘凤芹通过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改革思路,无疑是深化国有制改革的十分有益的探索。现在的问题是国有制的产权关系应该如何明晰,能否形成人们构想的国家(政府)专司国有资产所有权、企业专司全部法人财产处置权的格局。如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卫平,钟东波  
为了满足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多样化的需求,市场上就必然存在着不同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过程。为了降低交易费用,就必然存在多样化的医院组织形式;监督产品质量的困难决定了多数医院要采取非营利性经营;国家和国有医院之间的关系调整的理论基础是委托-代理理论;国有医院的治理结构变革是试图使非营利性医院的运行与市场竞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兼容;国有医院的社会功能目标问题直接和社会安全网相关。因此,对国有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的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尤为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武博  
市场是商品流通和交换的场所,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并借助于价格机制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稀缺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体制,在这个体制中,流通领域的交换起着主导作用,所以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体制改革实际上就是以流通体制改革为主导的体制改革。我国的流通体制是以国有制为主导的,所以国有流通体制是市场取向改革的关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健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以及相关的争论中,是否在国有制下不触及产权改革,而依靠引入像相对业绩比较这些技术手段实现国有制的效率,以往的产权理论尚未回答这类问题。本文论证了在纯国有制或者说集中所有权下,国家调控政策的巨大影响以及国家所有者和政策调控者身份的重合,加上国家无法准确把握政策的影响度,会造成这种判断信息的失真。这也说明,相对业绩比较无法取代产权改革,只能在国有经济比重不高的情况下才能起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伦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前者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后者是以私有制为基础。这就在理论上突破了市场经济必然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公有制不相容的传统观念,是认识的一次飞跃,对推动我国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林  
重组国有制企业产权结构陈林一、深层次的矛盾不容讳言,改革开放到今天,计划经济体制下深层次的矛盾越来越显露出来。矛盾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产权制度改革决非是一件易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竹兰  
关于国有制经济改革逻辑的反思方竹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艰难复杂的工程是国有制经济的改革。要想卓有成效地取得国有制经济改革的成功,在理论上确立正确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客观现实的改革逻辑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事。纵观我国国有制经济改革的实践,我们可以总结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宝均  
社会主义的改革者们决心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建立市场经济,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也是一个世纪性的挑战。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可能,国内外的许多人都表示怀疑,有些人笃信只有私有制才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世纪性挑战的回答,对于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的探索,必将给经济科学的发展以新的推动。在中国首先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历史性结合,必将给人类社会的进步树立起一座新的路标,带来一种新的发展动力,并将给那些致力于追求一种既有较高的社会公平,又有较高的效率的经济体制的人们以新的鼓舞和信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