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8)
2023(13073)
2022(11617)
2021(10857)
2020(9251)
2019(21395)
2018(21088)
2017(40711)
2016(22291)
2015(24682)
2014(24561)
2013(24604)
2012(22648)
2011(20409)
2010(20217)
2009(18404)
2008(17697)
2007(15376)
2006(13301)
2005(11733)
作者
(67534)
(56243)
(55519)
(52967)
(35645)
(27188)
(25131)
(22157)
(21309)
(20010)
(19029)
(18954)
(17948)
(17723)
(17573)
(17340)
(17026)
(16671)
(16094)
(15991)
(14242)
(13686)
(13591)
(12873)
(12691)
(12544)
(12465)
(12224)
(11457)
(11291)
学科
(85555)
经济(85458)
管理(58866)
(56692)
(46362)
企业(46362)
方法(39410)
数学(34057)
数学方法(33616)
(23687)
(22655)
中国(21503)
(20839)
地方(19845)
业经(18391)
农业(16023)
(14761)
理论(14516)
(14278)
贸易(14270)
(13816)
(13492)
技术(13264)
环境(13157)
(12933)
财务(12865)
财务管理(12842)
企业财务(12234)
(11950)
(11913)
机构
大学(311610)
学院(308440)
管理(118769)
(115252)
经济(112570)
研究(110602)
理学(103357)
理学院(102089)
管理学(99985)
管理学院(99462)
中国(78436)
科学(74645)
(67377)
(62763)
(58221)
业大(54086)
研究所(53783)
(51872)
农业(49936)
中心(49235)
(45531)
北京(42108)
财经(41507)
(41474)
师范(40940)
(39995)
(37890)
(36959)
(36844)
技术(34672)
基金
项目(221057)
科学(171571)
基金(159337)
研究(153944)
(142765)
国家(141635)
科学基金(119108)
社会(93684)
(89247)
社会科(88554)
社会科学(88520)
基金项目(85167)
自然(81814)
自然科(79874)
自然科学(79843)
自然科学基金(78378)
(74914)
教育(69950)
资助(65833)
编号(61385)
重点(50419)
成果(49517)
(47357)
(47349)
(45780)
计划(43818)
科研(43307)
课题(43192)
创新(42788)
大学(40044)
期刊
(124642)
经济(124642)
研究(88061)
学报(61784)
中国(61217)
(57278)
科学(53410)
大学(44497)
管理(42881)
学学(41973)
农业(39685)
(38093)
教育(34488)
技术(25370)
(23560)
金融(23560)
(21198)
业经(20172)
经济研究(19695)
财经(19622)
业大(17010)
图书(16973)
(16631)
科技(16625)
(16610)
问题(16001)
理论(14771)
资源(14554)
技术经济(14205)
林业(14131)
共检索到448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凤龙  李正玲  胡琳  许为钢  
【目的】研究可用于小麦品种特异性和一致性鉴定的SSR分子标记特点,筛选出适合河南省小麦品种DUS测定的SSR分子标记。【方法】以18份来源于河南省小麦骨干品种周麦13和周麦16亲缘关系较近的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选用252对SSR标记进行筛选,分析可用于小麦品种特异性和一致性鉴定的SSR分子标记的特点,对鉴别力较高的标记进行稳定性分析,进而确定出可用于河南省小麦品种DUS测定的骨干引物,并以10份来源于周麦13和周麦16亲缘关系较近的高代品系和41份河南省60年以来的大面积推广品种对骨干引物分辨能力作进一步验证。【结果】SSR分子标记对品种的鉴别力与多态位点数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从252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光远  伍晓明  张冬晓  刘凤兰  陈碧云  高桂珍  许鲲  
【目的】分析中国油菜区试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为新品种审定和品种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近年参加中国冬油菜区域试验的89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筛选确定的15对较好的SSR引物开展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分析。【结果】共获得42个多态性标记。遗传聚类、主成份、分配试验和AMOVA分析结果表明:42个标记能够将89个品种完全区分开;同一个育种单位选育的品种其遗传基础相近,而不同地区或育种单位选育的品种其遗传背景相差较大,揭示的遗传结构与品种系谱来源相吻合;以遗传距离0.1为划分标准,75%的供试品种具备特异性;分配试验中,大部分单株都能正确的分配回到原来的品种,少数品种的单株正确分配率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延智  义鸣放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唐菖蒲 DUS测试指南 ,对国内主栽的 2 1个夏花型唐菖蒲品种的 8个定性二元性状、4 7个定性多态性状和 2 4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田间观测。经变异系数、t检验、系统聚类法等进行分析显示 ,各品种的定性二元性状和大部分定性多态性状的一致性表现较好 ,而数量性状因受环境影响一致性差 ;定性二元性状稳定性较好 ,数量性状最差。经分析共筛选出 4 2个表现好的性状、2 6个较差的性状和 11个很差的性状。 4 2个表现好的性状可用于品种特异性比较 ,能正确、有效地区分 DUS测试品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桑大军  许为钢  胡琳  董海滨  王根松  
对河南省50年来大面积推广的30个小麦品种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与Pm2,Pm4,Pm8,Pm13,Pm21及Pm24紧密连锁的PCR标记对这些主推品种进行抗白粉病基因鉴定。其中仅有3个品种抗白粉病,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品种几乎没有上述抗白粉病基因,80年代以后利用Pm8较多,Pm2,Pm4和Pm24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而Pm13和Pm21没有在这些品种中得到使用。同时利用这些标记对2005年在河南省收获面积大于6.67万hm2的14个品种进行鉴定。采用回交育种及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将Pm13,Pm21,Pm30和Pm33等抗性基因导入了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小麦品种郑麦9023之中,获得了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青林  张云  原雅玲  彭隆金  
对北京、西安、柞水、昆明四地的 2 2个百合品种 (种、变种 )的 11个间断型二态性状、5 5个间断型多态性状和19个连续型性状进行了观测 ,并进行了一致性、稳定性和特异性的分析 .结果表明 ,各品种的间断型二态性状和大部分品种的间断型多态性状的一致性均较好 ,而连续型性状的一致性受环境影响显著 .各品种间断型二态性状的稳定性相对较好 ,间断型多态性状较差 ,连续型性状变异最大 .经一致性、稳定性分析 ,筛选出了 34个间断型性状 ,用于品种特异性的判定 ,可将供试品种正确、有效地区别建议在进行品种测试时 ,尽量减少连续型性状的数量 ,并在温室栽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曦  刘太国  向文胜  陈万权  
【目的】研发简单、快速、准确的分子检测技术用于小麦秆锈菌的准确诊断和秆锈病的早期预警。【方法】采用FIASCO法构建秆锈菌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分离微卫星DNA序列,设计合成小麦秆锈菌的特异性引物。【结果】根据小麦秆锈菌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设计1对小麦秆锈菌特异性微卫星引物Pgtfssr1(f/r),可在来自中国不同麦区的20份小麦秆锈菌分离物基因组DNA中扩增出395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在小麦条锈菌、小麦叶锈菌和其它麦类病原真菌中未扩增出该特异性片段。病菌侵入寄主30 h后便可检测到特异性DNA片段的存在,灵敏度达到1 ng.μL-1模板DNA浓度水平。【结论】成功研发出小麦秆锈菌的特异...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陈建   孙玉兰   王玉祥   陈爱萍   张博  
植物品种DUS (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测试是植物新品种审定、登记的必要环节。DUS测试指南是品种审定机构开展DUS测试的基本依据。本研究按照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技术文件《TGP/7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的研制》规定的程序要求,以90份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品种资源为试验材料,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展了两年的田间试验,经过多次同行专家论证修订,完成了红豆草DUS测试指南报批稿。指南规定了红豆草DUS测试的31个测试性状及其观测方法和判定标准,13个标准品种,并详细介绍了红豆草DUS测试指南研制的过程及指南的主要内容。指南的制订为国内红豆草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提供了技术依据,对加强我国红豆草新品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红豆草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臧德奎  马燕  杜淑辉  孙居文  
遵循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及我国的相关规定,分析木瓜属植物品种的性状变异规律及其稳定性和相关性(DUS),探讨标准品种和测试性状的选择。筛选31个测试性状和12个标准品种用于新品种DUS测试;其中,质量性状10个、数量性状6个、假质量性状15个,"*"号性状24个、非"*"号性状7个,每个性状的表达状态给以相应的代码。"*"号性状主要有株型、花色、花径、重瓣性、果实形状及果皮皱缩状况等。提出木瓜属植物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判别标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买合甫来提·坎吉  刘翔平  王燕  
本文分析了不同文字记录语言方式的差异,并根据这一差异,对不同文字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发生及其不同表现和不同类型进行了综述。发展性阅读障碍是跨文字普遍存在的现象,又具有一定的文字特异性;不同文字阅读障碍在语音加工、阅读速度和亚类型方面均存在一致性和区别性。针对不同的语言文字特点,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并结合双语者阅读障碍的研究有助于得出关于阅读障碍的跨文字的一致性和特异性的更为可靠和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利锋  李会勇  唐保军  程泽强  王振华  铁双贵  
【目的】分析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改良利用提供合理方案。【方法】利用表型和SSR标记基因型,对88份有代表性的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这些地方品种农艺性状表现出较大差异,表型聚类将其划分为7个类群,大部分品种聚在一个类群内,但仍有部分品种独立成群。SSR分析表明,每对引物可以稳定检测到2~10个等位基因,4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9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4.95个等位基因,遗传相似系数为0.63~0.89。SSR标记聚类分析同样将此材料划分为7个类群,大部分品种仍主要集中在一个主群内。Mental测验结果表明,表型同基因型距离矩阵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战玲  沈阿林  寇长林  马政华  王守刚  
选择近年来在河南推广的8个小麦品种,在低氮和高氮2个水平下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氮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品种的产量都有所提高,提高的幅度与品种对氮的敏感性有关。在2个氮水平下,8个小麦品种氮效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郑麦004号、太空6号、郑麦9023、周麦16号和豫麦50号在2个氮水平下的氮效率都较高。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氮水平下,氮效率主要由氮吸收效率决定,在高氮水平下则由氮吸收效率和氮利用效率共同决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亮  虞富莲  姚明哲  吕波  杨坤  堵苑苑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简称DUS)测试是新品种保护的技术基础和授权的科学依据。DUS测试指南既是指导测试机构开展DUS测试工作的技术手册,同时还是审批机关审查新品种DUS的技术标准。茶树是原产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木本经济植物。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茶树新品种DUS测试指南是中国为UPOV制订的第一个DUS测试指南。本文详细地论述了UPOV茶树DUS测试指南的适用对象、测试性状的选择与确定、性状分级与标准品种的选用、茶树DUS判定标准,并提出了开展茶树新品种保护的设想。UPOV茶树DUS测试指南的制订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建珍  李大琪  李涛  马恩波  郭亚平  
【目的】研究稻蝗属特异性DNA分子标记,为稻蝗属物种的分类鉴定提供快速有效的分子检测方法。【方法】基于稻蝗属物种及其近缘属种的大量RAPD-PCR结果,筛选出稻蝗属物种特异性的RAPD条带,对该特异RAPD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基于所测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稻蝗属不同物种和蝗总科其它物种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随机引物S823可在稻蝗属不同物种扩增出约650bp的RAPD条带,经对该条带的克隆、测序,发现在3个受试的稻蝗属物种中序列同源度达92.3%—96.6%,序列G+C含量大于15%,并富含大量的A、T重复区;基于已知序列设计的特异引物对稻蝗属7个物种可以扩增出目的条带(5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步云  冯晶  王凤涛  蔺瑞明  陈万权  徐世昌  
为评价2008-2011年河南省参加全国小麦区试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和抗条锈性,采用亲缘系数(Coefficient of parentage,COP)分析方法,对参试的91个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我国当前或曾是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和新的致病类型的混合菌系进行抗条锈性鉴定与评价。结果显示,在供试的91个品种(系)的4 095个组合中,约46.13%的品种(系)间存在遗传相似性,所有供试品种(系)的COP值为0.000 0~1.000 0,亲缘系数总和为423.966 2,平均值为4.659 0;通过COP值的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10大类,抗病品种占61.54%。4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武洪涛  郭佳伟  郑朋涛  
以河南省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从影响冬小麦产量的干旱暴露程度、敏感性和适应性入手,利用熵权法确定反映其暴露程度、敏感性和适应性的指标的权重,构建干旱脆弱性评价模型,计算冬小麦的干旱脆弱性,分析2001—2015年河南省冬小麦干旱脆弱性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干旱脆弱性分为5个等级,东北部的干旱脆弱性最高,山区、平原区零星分布有重度脆弱区域,北部、西部山区和信阳所辖市县有中度脆弱区,豫东平原的大部分区域及豫西部和北部山区的部分地区属于一般脆弱区,河南中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属于轻度脆弱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