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06)
2023(4114)
2022(3322)
2021(3331)
2020(2670)
2019(6311)
2018(6068)
2017(11009)
2016(5931)
2015(7095)
2014(6661)
2013(6891)
2012(6573)
2011(6134)
2010(5838)
2009(5365)
2008(5312)
2007(4414)
2006(3924)
2005(3634)
作者
(17361)
(14748)
(14597)
(14072)
(9403)
(6978)
(6626)
(5787)
(5623)
(5159)
(4986)
(4901)
(4827)
(4739)
(4718)
(4596)
(4396)
(4200)
(4191)
(4001)
(3659)
(3616)
(3416)
(3306)
(3266)
(3240)
(3213)
(3062)
(3006)
(2952)
学科
(28540)
经济(28510)
方法(13034)
管理(12885)
数学(12207)
数学方法(12154)
(11680)
中国(11426)
(8577)
贸易(8569)
(8495)
(7908)
企业(7908)
(6731)
(5559)
(5459)
(5185)
(5176)
关系(5173)
(4920)
银行(4907)
(4786)
环境(4748)
(4581)
金融(4581)
(4354)
业经(4254)
农业(4179)
(4159)
出口(4158)
机构
大学(90673)
学院(86884)
(46660)
经济(46241)
研究(38874)
中国(30913)
管理(29296)
理学(25198)
理学院(24856)
管理学(24565)
管理学院(24406)
科学(22033)
(20390)
(19978)
(19081)
研究所(18445)
经济学(16627)
中心(16308)
(16044)
财经(15619)
经济学院(14996)
(14614)
(13640)
北京(13568)
农业(12845)
科学院(12829)
业大(11997)
财经大学(11847)
研究中心(11267)
(10823)
基金
项目(58952)
科学(47562)
基金(46908)
(42510)
国家(42263)
研究(41490)
科学基金(35038)
社会(28990)
社会科(27662)
社会科学(27658)
基金项目(23752)
自然(21752)
自然科(21273)
自然科学(21268)
自然科学基金(20941)
资助(19630)
(18441)
教育(18244)
(17533)
中国(16287)
(15025)
国家社会(14057)
重点(13904)
编号(13674)
(13160)
教育部(12880)
(12034)
成果(11826)
重大(11811)
科研(11644)
期刊
(46724)
经济(46724)
研究(29409)
中国(18576)
学报(16219)
科学(15241)
(15011)
(13741)
大学(12043)
学学(11429)
管理(11233)
农业(10606)
经济研究(9356)
(8742)
金融(8742)
财经(8559)
(8520)
世界(8272)
国际(7884)
(7550)
(6956)
问题(6761)
教育(6063)
技术(5479)
业经(4706)
技术经济(4332)
统计(4185)
(3991)
(3959)
贸易(3959)
共检索到134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震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近代以来历代中国人的夙愿,反映了中国人民希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生活幸福的共同心声。经由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之后,得到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解读。但怎么样才能使"中国梦"这个核心目标理念成为凝聚人民群众、激发创新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理论概念和思想体系,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廉  王若菡  黄海娟  
话语体系是由多个话语因子组成的,其表达逻辑是“全覆盖”和“全方位”效用。东方话语体系与西方话语体系的对峙在“普世价值”的推进逻辑上。文章在从研究中国为主的话语表达方式与逻辑,探讨找到解决东西方语系的隔膜、差异、纠缠、共荣、互鉴和纠偏的方法,以及效用重点的同时,提出了“新普世价值”话语体系。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学亮  王永友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中国话语国际表达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目前,中国话语国际表达面临"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存在"话语贫困"的现实问题,呈现"表达滞后"的客观境况。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重视中国话语的国际表达,就要善于打造融通中外的普适性新话语,构建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的主体合力,创新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的传播形式。在增强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实效性中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臣  徐严  
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物"的界限内阐释资本,把人自身也理解为资本,得出劳资平等的结论,最终无法解释现实中存在的贫富差距。当代西方经济学在"要素"的界限内理解资本,把资本的流动性推向全球最大化程度,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也未曾超越古典时代"物"的界限。马克思通过阐述"资本历史使命的完成"~①的观点,论述了资本在资产阶级社会中必须注意的四个界限,主张"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总结"中国话语"的资本界限,对于既利用资本加快发展,又要防止资本本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更可以使资本服务于"中国道路"的发展,总结出"中国话语"的理论体系。
[期刊] 求索  [作者] 卢衍鹏  
文艺评论的中国话语,是指在文艺评论领域建立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遵循中国文艺发展规律、彰显中国审美特质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既能够针对中国文艺做出有效阐释和指导,又能为世界提供独特的审美经验和话语实践。话语建构需要坚定的文化自信,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文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话语创新是建构中国文艺评论的关键,要塑造精神品格,对中国文艺创作的内在规律进行概括挖掘,从中国精神的高度去反思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文艺理论史和中国文艺批评史。要打破学科壁垒,强化评论意识,从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宏观视野下发展文艺评论,在相应的学科领域强化评论话语建构。要提高主体性、自主性、主动性和预判性,面对新时代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业态、新格局,能够做出新判断,提出新思路,展示新气象。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郭璇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到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习近平主席多次向世界阐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使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成为中国在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的背景下,全面参与全球治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大力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思路。本研究旨在通过话语实践和社会现实互为建构的理论框架,分析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话语实践对中国全球治理基本理念的建构过程,进而总结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包容性发展"话语、"创新"话语和"主导者"话语这四个方面对全球治理"中国方案"基本理念的建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话语不只是一种思想表达的工具,还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思维,全球化时代,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权力与地位。中国教育学应该具有中国的话语体系,但考察中国百年教育学建设的历程,教育学一直存在着中国话语的缺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学话语体系,既是中国教育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变中国教育学对西方的依附状态,使中国教育学走向世界并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的有效途径。中国表达、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中国文化,是教育学中国话语的四个要素。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深入教育改革与实践,立足传统文化精神,寻求与西方理论的对话,是建设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基本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王晓丹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研究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尚缺乏大教育学的建构视野。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学人,应进行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使教育学既成为面向所有教育领域的教育学,又成为能涵盖各教育领域的大教育学,在每个教育领域,都形成独特的教育学中国话语。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进行大教育学建构亟待突破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突破学校教育、基础教育领域;突破教育学学科界限;突破西方话语;突破抽象形式。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应当通过四方面路径:聚焦终身教育体系;立足大教育学学科视野;回归中国文化传统;扎根中国教育实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尚轩  
由于西方国家长期主导公司治理的议程设置和评判标准,使得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公司治理变革承受国外博弈和国内转型的双重压力。虽然中国经营传统商事公司的历史颇为久远,但无疑是探索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后来者。中国的公司治理制度框架深受西方范式的影响,既体现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初始公司治理法律和政策实践的显著路径依赖,也体现在机制移植与本土制度情境的融合匹配密切相关。中国宜以西方公司治理理论话语的祛魅为起点,以公司治理演变历史的考察为支撑,以中国公司治理本土挑战的剖析为线索,立足本土确立中国公司治理的价值支点,系统推进平衡国外经验和本土实际、推进合规体系建设、厘清企业社会责任边界、衔接公司治理与证券监管等实践路径,藉此审慎探索公司治理的中国话语体系构造和表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钱民辉  薛芳璿  张阳阳  
《民族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刊发了关于"构建民族教育研究的中国话语"的一组笔谈,袁同凯、丁月牙、巴战龙和陈学金四位学者针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钱民辉提出的"意识三态观"进行了讨论,各自的议题是:"意识三态观"能否与现行诸理论进行对话;"意识三态观"能否作为民族教育研究范式的一个补充;"意识三态观"不应从空间(宏观、中观、微观)而应从场域(政治、文化、心理)上提出问题和解释问题;"意识三态观"应增加历时性演化视野,等等。对此,钱民辉、薛芳璿、张阳阳三位作者读后对"笔谈"有不同的看法,故也以笔谈的形式进行讨论和商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志中  
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也不断增强,美欧等发达国家在国际经贸规则中的领导地位受到了挑战。为此,美欧等发达国家希望重塑国际经贸规则,重新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领导权,抑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日益上升的影响力。面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贸新规则,中国应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经贸新规则的制定,提升在国际经贸新规则中的话语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单世联  
在回答如何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时,论者们普遍认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重要方面,这里的文化产业,当然包括流行文化。但在约瑟夫·奈和亨廷顿等人的论述中,流行文化是否为"软实力"的资源,是一个需要论证的复杂的问题。在充分认识到流行文化可能发挥"软实力"的作用,也可能瓦解一国文化根基的多重性质后,中国文化软实力理论应当在五个方面提供新论:必须在民族精神传统与当代普遍价值之间寻求平衡;必须发展有内容、有意义的流行文化;必须从国内做起;必须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和公民行动;不能过分夸大文化的作用以至于形成文化决定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袁同凯  丁月牙  巴战龙  陈学金  
本刊于2018年第1期刊发了钱民辉等学者撰写的"‘意识三态观’与民族教育研究"专题论文,引起了民族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民族教育的理论建构和理论创新,是一个亟待深入开展的学术议题。"意识三态观"提出从宏观(意识形态)、中观(意识生态)和微观(意识心态)相互联系的整体性和共时性视角,来认识和理解民族教育问题。这一理论框架和研究路径,对于丰富和深化中国民族教育的理论探讨,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民族教育中的"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意识三态观"的优越性、局限性和发展前景何在?"意识三态观"能否成为民族教育研究中的一种理论范式?它和现有的民族教育理论范式是什么关系?更重要的是,能否从对"意识三态观"的讨论中,更好地回顾、反思、总结和展望中国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本土理论建构问题?本期我们特邀袁同凯、丁月牙、巴战龙、陈学金诸学者,围绕钱民辉教授提出的"意识三态观",探讨"构建民族教育研究的中国话语"问题。通过此组笔谈,相信会对中国民族教育研究的理论对话与理论创新有所裨益。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怡维  
清末民初未经历过启蒙运动造成的社会变革的中国的知识界将"自然权利"翻译成"天赋人权"是不符合其本意的,但"天赋人权"的说法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却蕴含着远比"自然权利"本义深邃得多的内容。先秦社会以君权为代表的国家权力就经历过"民赋"说到"天赋"说的演变。而先秦时已流传的"民本主义"思想就包含了对现代人权中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肯定。汉董仲舒在"独尊儒术"中对"君权天赋"说进行再建构,在先秦时期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敬天保民"思想基础上演绎出"天人感应"理论,为民众以"天赋民权"制衡"天赋君权"提出了儒家的方案。"儒术独尊"之后,君主能否顾及民众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成为社会與论判定王朝有"道"或是无"道"的重要依据,对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演进以及民族心理特征的构成,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凯音  
如何在以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复杂国际环境中加快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中的话语权状况密切相关。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话语权在复杂国际环境中也面临严峻困境。如何走出困境、应对挑战,有效地扩展和增强中国话语权,推动中国更自信地走向世界,支持和保障中国的国家利益及国有和民间的涉外权益,不仅是有关加强与全球化相适应的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也是对加快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