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74)
- 2023(4449)
- 2022(3745)
- 2021(3795)
- 2020(3136)
- 2019(7376)
- 2018(7139)
- 2017(13672)
- 2016(7403)
- 2015(8919)
- 2014(8764)
- 2013(8893)
- 2012(8457)
- 2011(7809)
- 2010(7902)
- 2009(7435)
- 2008(7570)
- 2007(6599)
- 2006(6158)
- 2005(5975)
- 学科
- 济(35662)
- 经济(35616)
- 管理(18561)
- 业(17730)
- 中国(16002)
- 方法(14426)
- 数学(13295)
- 数学方法(13152)
- 企(12237)
- 企业(12237)
- 农(10467)
- 贸(10284)
- 贸易(10277)
- 易(10146)
- 财(8352)
- 制(8293)
- 银(6949)
- 银行(6942)
- 行(6724)
- 农业(6655)
- 业经(6198)
- 融(5996)
- 金融(5996)
- 关系(5739)
- 出(5679)
- 学(5504)
- 体(5494)
- 发(5280)
- 环境(5181)
- 策(4879)
- 机构
- 大学(112832)
- 学院(110123)
- 济(58144)
- 经济(57340)
- 研究(46076)
- 管理(38581)
- 中国(38337)
- 理学(31972)
- 理学院(31598)
- 管理学(31237)
- 管理学院(31030)
- 财(26413)
- 京(25452)
- 科学(23916)
- 所(23718)
- 研究所(21107)
- 财经(20624)
- 经济学(19967)
- 中心(19927)
- 经(18971)
- 经济学院(17888)
- 北京(17607)
- 农(16221)
- 院(15962)
- 江(15440)
- 财经大学(15284)
- 范(14458)
- 师范(14397)
- 科学院(14366)
- 社会(13354)
- 基金
- 项目(65714)
- 科学(52485)
- 研究(50550)
- 基金(50258)
- 家(43796)
- 国家(43490)
- 科学基金(36223)
- 社会(34740)
- 社会科(32977)
- 社会科学(32971)
- 基金项目(25094)
- 教育(22766)
- 资助(21977)
- 省(21148)
- 自然(20632)
- 自然科(20174)
- 自然科学(20168)
- 自然科学基金(19840)
- 划(19215)
- 编号(18773)
- 中国(17607)
- 成果(17001)
- 部(16885)
- 国家社会(15911)
- 重点(15209)
- 教育部(14843)
- 发(14695)
- 课题(13774)
- 性(13716)
- 人文(13516)
共检索到184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治君
为较快且更加有效解决目前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必须以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作为我国宏观就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分别从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方面同时采取措施。为此,必须发挥农村劳动力储备库的巨大调节作用;农业劳动力市场和非农业劳动力市场要一起抓,增大投资力度;要将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就业机会增加的启动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明
一、应切实将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作为基本的宏观政策目标。鉴于就业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现实中失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未来改革发展过程中,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应切实将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作为基本的政策目标。首先,仍必须保持国民经济有较高的增长速度,这是扩大就业的基础。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求潜力很大,经济增长的潜力也很大。为了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健全宏观政策体系,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就为扩大就业、实现积极就业政策的目标创造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艳琳
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战略思路杨艳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是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具有长期性、紧迫性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增长与失业同时并存(统称为“增长型失业”)的情况下,有效地解决这一影响改革、发展与稳定的问题,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敏 汪小勤 吕玲丽
当前,我国现实中并存着城市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美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结合这一模型的内容和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的广义工业化的理论,中国现阶段就业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关键词:
就业 人口流动 模型 工业化 农村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加入WTO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既有短期问题,又有长期问题,既有就业机会问题,又有就业环境问题。从近期来看,劳动力的岗位调整要加剧;从远期来看。就业机会总体上仍然是不断增加的。因此,我们在应对加入WTO后的就业问题时,既要抓体制建设,完善政府与市场就业之间的关系;又要抓制度建设,协调劳动与资本的冲突。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 就业机会 就业环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士远 林毅夫
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国将面临严峻的总量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问题。总量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都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长期增长。结构性失业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消除,从而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除了人口基数大之外,赶超战略是我国总量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最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长期和短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失业 发展战略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喻桂华 张春煜
我国近年来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国际数据的比较研究 ,发现就业矛盾的原因在于劳动就业结构滞后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产生了结构性偏差 ,并且偏差的收敛速度慢于国际经验。分别从三次产业看 ,偏差产生的原因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缓慢 ,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了劳动节约型技术 ,发生资本替代劳动 ,以及第三产业增长缓慢和结构失调。基于结构的观点 ,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就业 结构偏差 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彭致圭
用改革的精神和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再就业问题山西省副省长彭致圭按:解决日益突出的就业问题,特别是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解决就业问题,必须要用改革的精神和市场经济的办法,这是我们必须的选择。这是山西省副省长彭致圭在谈到就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淮
一、1998: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为“九五”所始料不及1998年是中国就业形势明显趋于严峻的一年。199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1年2.32%,上升为3.1%,不仅为“七五”以来的最高点;登记失业人数达570万人,失业人口连续5年趋于上升(见表1)...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吕荣侃
随着中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离退休人口的绝对量和相对量也在不断上升。1988年离退休人口已达2123万人,到2000年可能达4000万人以上。因此,老龄人口的再就业问题也就日益突出起来。 对于离退休人口再就业是好是坏,是利是弊,社会上褒贬不一,理论界看法不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宜勇 郜凯英 黄燕东 温鹏莉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是由于历史、地域、风俗习惯和受教育程度等原因,少数民族就业存在多种问题,如失业率较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以及同等条件下就业受歧视等。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就业这些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完善政策立法、提升受教育程度、制定反就业歧视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就业 反歧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龙向东 李矿
现代国家的经济目标通常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在具有二元特征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尤为突出;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经济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原有体制下隐性失业显现时的大量失业问题。中国经济既有二元经济特征,又有过渡经济特征。本文将在这一背景下分析2000年我国的劳动力市场。2000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其原因可以归纳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德琼 许雄奇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老年人口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 ,重点分析了中国老年人口的劳动能力及就业现状、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影响 ,并提出了中国老年人口就业与再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 ,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