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9)
2023(8642)
2022(7293)
2021(6546)
2020(5059)
2019(11608)
2018(11260)
2017(20193)
2016(11002)
2015(12282)
2014(12555)
2013(11923)
2012(11507)
2011(10462)
2010(10801)
2009(9369)
2008(9048)
2007(8320)
2006(7569)
2005(7040)
作者
(30643)
(25541)
(25311)
(23788)
(16147)
(12101)
(11410)
(9882)
(9789)
(9342)
(8676)
(8552)
(8327)
(8181)
(7906)
(7844)
(7553)
(7455)
(7363)
(7280)
(6672)
(6318)
(6105)
(6021)
(5964)
(5764)
(5759)
(5687)
(5234)
(5149)
学科
(46157)
经济(46122)
(34290)
管理(32830)
(27852)
企业(27852)
中国(18901)
技术(18602)
地方(17863)
(13938)
业经(13418)
技术管理(12722)
方法(10668)
地方经济(10092)
农业(9967)
(9664)
(9409)
银行(9394)
(9365)
金融(9365)
(9254)
理论(9039)
(8235)
数学(8235)
数学方法(8138)
教育(7894)
环境(7761)
(7747)
(7455)
产业(7359)
机构
学院(155600)
大学(143825)
(60606)
经济(59172)
管理(55052)
研究(54890)
理学(45899)
理学院(45320)
管理学(44626)
管理学院(44320)
中国(40518)
科学(32705)
(32002)
(27487)
(27054)
(26756)
技术(25082)
(24736)
中心(24674)
研究所(24537)
师范(24535)
职业(23149)
(22857)
(22203)
北京(20909)
财经(20211)
(19987)
业大(19173)
师范大学(19166)
教育(18258)
基金
项目(96553)
研究(79660)
科学(77704)
基金(64042)
(54389)
国家(53751)
社会(48268)
科学基金(46653)
社会科(45710)
社会科学(45706)
(44158)
教育(39800)
(35622)
编号(34759)
基金项目(33834)
(28281)
成果(28154)
课题(27616)
自然(27058)
(26913)
自然科(26475)
自然科学(26472)
自然科学基金(26011)
资助(24243)
创新(23963)
发展(23320)
(23209)
重点(22918)
(22861)
规划(21622)
期刊
(78149)
经济(78149)
研究(50708)
中国(44991)
教育(36729)
管理(25042)
(22831)
技术(20301)
科学(19471)
(19146)
学报(18077)
(16683)
金融(16683)
农业(15949)
业经(14979)
大学(14367)
职业(14312)
学学(13044)
经济研究(11996)
(11374)
论坛(11374)
科技(10424)
财经(9627)
技术教育(9357)
职业技术(9357)
职业技术教育(9357)
问题(9350)
(9001)
技术经济(8655)
(8479)
共检索到254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薛茂云  
"工匠精神"促进高职教师专业成长。用"工匠精神"培养专业精致的学生。"工匠精神"能提升产教融合的内涵发展质量。"工匠精神"甫一提出,立刻成为让人耳目一新的热词之一,随即成为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的话题。实际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工匠精神",凸显了国家树立质量立国的态度,显示了通过创新发展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决心。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通过培育"工匠精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海娟  
作为高职院校文化创新发展旨归的工匠精神,决定了高职院校文化"为什么要创新""创新什么"以及"如何创新"的紧密问题链。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院校文化创新发展需要三核并举、双轮驱动、同中求异,蕴含着主体认同、器物精神、人文情怀培养等要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钱啸寅  
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需要牢牢把握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和本质要求,推动结构优化的规模发展,抓住百万招生这一难得契机。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必须脱离普通教育模式,探索具有自身独特规律的办学模式,构建企业社会广泛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由政府举办为主转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格局,需要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放宽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突出政府统筹管理,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共同体。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国新  
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同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该项工作上升为党中央的重大部署、文化惠民的国家工程。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目标是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先行区、公共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实践区,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为全国公共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建松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推进高校分类管理的重要抓手,国家出台政策措施引导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无论是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抑或是高职院校创新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将这两个议题相结合,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背景与诉求,探讨本科转型对高职院校的现实影响,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繁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新发展理念正是在这个维度上为我们指明了发展观的内在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阮艺华  
近十年来,东部地区高职教育在总体规模、办学模式、产学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也存在着相对发展水平较低、层次不高、民办高职发展缓慢等问题。为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更有效率的技能人力支撑,带动全国高职教育发展,东部地区高职教育应当采取领先发展策略,同时,要探索在教育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业教育方面的创新,以领先发展和创新发展为指导,实现地方经济和高职教育的良性互动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边如欣  杜义强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出现矛盾,高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作为人才供给侧,为适应社会发展,高职教育需要通过改变人才培养方式、创新专业课程建设、开展校企合作、引进技能型教师等一系列措施来改变输出人才结构,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确保所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经济和企业生产需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杰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存在质量效果不佳、结构体系不合理、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措施不够、体制机制改革的活力不足等方面问题。从供给侧改革思路出发,创新高职教育发展,应聚焦内涵建设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服务地方能力,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这次年会以"弘扬优秀文化,引领创新发展"为主题,就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自信",探讨新形势下全面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一、弘扬创新文化,增强发展动力创新文化是影响企业创新活动最深刻的因素,也是创造力最持久的内在源泉,它体现为高度自觉的创新意识、持续活跃的创新思维、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来武  
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正在加快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创新与改革、开放之间始终处在非常紧密的互动互促状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从理论上看,改革开放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引领,而创新为改革开放创造更有利的前景条件,三者共同构成新的广义创新三螺旋结构;而从实践上看,依靠改革开放我国引领和推动创新发展取得了卓著的成就,特别是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持续改善、成效成果不断彰显、潜力空间加快释放;因此,今后仍应继续深化以改革开放引领和推动创新发展为主要抓手,进一步消除制度阻力、市场阻力、政治阻力和社会阻力,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体制,进一步发展实体经济、农村经济、区域经济、健康经济和生态经济,进一步深入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完善一国两制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创新发展新氛围、注入创新发展新动能、开拓创新发展新空间、打开创新发展新局面,为尽快建成创新型国家和成功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提供更大动能和势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这次年会以"弘扬优秀文化,引领创新发展"为主题,就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自信",探讨新形势下全面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一、弘扬创新文化,增强发展动力创新文化是影响企业创新活动最深刻的因素,也是创造力最持久的内在源泉,它体现为高度自觉的创新意识、持续活跃的创新思维、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常静  
《中国高等教育》坚持"思想性、学术性、政策性、前沿性"的办刊定位,担当起"正视听、明学理"的"高教第一刊"的使命,成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良师益友。坚定政治方向,勇于担当使命。作为教育部主管的半月刊,《中国高等教育》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大政方针,始终把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做好社会发展工作,既要保持定力、有所坚持,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制度安排、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工作中应把握好"保、改、促、治"四个方面:保障基本、兜住底线,更加关注基层群众生活;改革公共服务体制,完善社会事业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改善民生与增强经济动力、社会活力的结合;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时文朝  
银行卡跨行转接清算系统是国内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中国银联作为建设者和运营者,始终致力于为经济的平稳运行与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推动转接清算系统的持续优化,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支付产业发展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支付产业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银行牵头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对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