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9)
2023(9818)
2022(8748)
2021(8374)
2020(6939)
2019(16160)
2018(16146)
2017(31655)
2016(16952)
2015(19636)
2014(19564)
2013(19350)
2012(17063)
2011(15118)
2010(14754)
2009(13448)
2008(12874)
2007(10895)
2006(9406)
2005(7982)
作者
(48629)
(40101)
(39861)
(37757)
(25449)
(19243)
(18125)
(15887)
(15237)
(14155)
(13803)
(13207)
(12473)
(12404)
(12284)
(12207)
(12032)
(12012)
(11380)
(11311)
(9960)
(9626)
(9566)
(9027)
(8925)
(8868)
(8826)
(8739)
(8065)
(7973)
学科
(65407)
经济(65338)
管理(52115)
(48492)
(41834)
企业(41834)
方法(32590)
数学(28132)
数学方法(27804)
(17697)
中国(16847)
业经(16007)
(14941)
(14526)
地方(13300)
(12769)
贸易(12765)
(12422)
理论(11746)
(11391)
农业(11129)
技术(10758)
环境(10167)
(10165)
财务(10077)
财务管理(10062)
(9995)
(9408)
供销(9391)
(9223)
机构
学院(238290)
大学(237855)
管理(101508)
(90080)
理学(89179)
理学院(88269)
经济(88080)
管理学(86784)
管理学院(86372)
研究(73944)
中国(53184)
(50540)
科学(48107)
(38151)
(37249)
业大(37222)
(36254)
中心(33552)
研究所(33512)
(32463)
财经(31797)
北京(31595)
(30930)
师范(30670)
农业(29362)
(28963)
(27150)
(27125)
经济管理(25751)
技术(25559)
基金
项目(171230)
科学(134607)
研究(125061)
基金(124000)
(107435)
国家(106578)
科学基金(92602)
社会(77148)
社会科(73067)
社会科学(73048)
(67537)
基金项目(66884)
自然(62026)
自然科(60580)
自然科学(60569)
自然科学基金(59443)
教育(56861)
(56334)
编号(51739)
资助(51198)
成果(40357)
重点(37235)
(37007)
(35802)
(35772)
课题(34567)
创新(33304)
科研(32909)
项目编号(32207)
教育部(31688)
期刊
(93954)
经济(93954)
研究(65169)
中国(39550)
学报(37128)
管理(35380)
科学(34205)
(33195)
大学(27793)
(26571)
学学(26036)
教育(25444)
农业(24142)
技术(23290)
业经(17488)
(15187)
金融(15187)
图书(15077)
经济研究(14991)
财经(13938)
理论(12780)
科技(12274)
实践(12082)
(12082)
(12068)
问题(11923)
(11673)
商业(11597)
情报(11471)
技术经济(11441)
共检索到326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龚树生  梁怀兰  
本文认为,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网络大致有三种模式:单个经济体的冷链物流网络、区域内的冷链物流网络和跨区域的冷链物流网络,这三种冷链物流网络各有其特色和适用范围。单个经济体的冷链物流网络多为产、供、销一体化模式,它适合于一些大型的连锁超市或大型的冷藏食品生产企业;区域内的冷链物流网络是在一定区域内自给自足模式,目前在我国尚未成型,配送中心这一环节还处于真空地带;跨区域的冷链物流网络是相互联系的几个区域的区域内冷链物流网络无缝对接而成,多数是从本区域内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转入下一区域内农产品销地批发市场进而打入该区域内的冷链物流体系。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上游、中间环节和下游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区域内农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红丽  张利瑶  张欣  
以生鲜肉类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确定生鲜肉类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然后根据FAHP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并且对相关企业进行了模型实例验证,为提高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与模型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浩雄  王浩  
从消费者网络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了消费者个人因素、生鲜电商平台因素和生鲜食品因素,通过网络发布调查问卷,收集研究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检验和因子分析,建立了生鲜食品网络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然后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影响因素排序,从而确定了生鲜食品网络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慧  田金梅  张光辉  
随着超市营业网点的增多和业务范围的扩大,超市日益成为中国居民日常消费品的主要购买场所,但生鲜食品的销售并未出现大幅增长。英国超市经营生鲜食品由来已久,在生鲜食品的管理和销售方面积累了相当成熟的经验。本文通过收集数据及实地考察,总结了英国超市生鲜食品经营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为中国超市扩大生鲜食品经营提供借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舒旭丽  
主要针对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的规划布局问题展开研究和分析,以农产品产地、预冷站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三个层次为重点,构建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布局的数学模型并应用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冷链物流网络布局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曾美花  王应明  
为研究碳交易机制对生鲜食品订货策略的影响,在考虑存储成本和运输成本时,同时考虑了存储与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建立了碳交易机制约束下的库存模型,通过遗传算法求解得出碳交易机制约束下成本最优时的订货量、碳排放量及总成本。研究结果表明,碳限额增大能有效降低企业的总成本,对最优订货量和碳排放无直接影响;碳交易价格与排放量负相关,而对总成本的作用则取决于给定限额的范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乔颖丽  
厂商中间层理论的市场均衡观有别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存在着内生的价格决定机制,这就是厂商。本文从这一视角分析中国超市生鲜食品经营面临的市场竞争结构、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超市的短期均衡,解释了不同类型超市生鲜食品经营现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勇  
生鲜食品是连锁超市的“金矿”□周勇上海连锁超市在经历了初创期和扩张期之后,由大型连锁超市公司主导超市业态的竞争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未来3~5年内,超市业将会出现三大竞争热点:一是加盟市场,大型连锁超市公司通过转换式特许经营(转换成上市公司、合资公司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袁彦彦  王兴芬  
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的方法对零售商生鲜食品的货架期预测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货架期预测模型,以速冻水饺为例,在Matlab环境下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值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得到的货架期与实际值有更好的拟合度,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为生鲜食品的货架期预测提供了新途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慧慧  
针对生鲜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过程中的不合理运作而产生不必要浪费的普遍问题,对冷链物流网络进行上下节点指派关系的优化。以湖北省为例,结合惩罚函数,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备选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确定7个备选配送中心地址,利用遗传算法,采用MATLAB进行编程实现备选地址的确定和各节点之间的指派。研究中心优化的重点在于成本,避免了冷链运输存储过程中的浪费,有一定的实践借鉴价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岩  陈传军  闻琦  
阐述了"冷链物流"及生鲜市场全程冷链概念,指出在生鲜食品存储领域,自动化立体冷库相比于传统型多层冷库具有多种优势,并从多个角度介绍了自动化立体冷库的建设方案,最后进行了简要的建设展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于杰  张旭凤  
探讨了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如何应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保鲜货物在库及在途的实时监控,主要讨论了如何通过因特网、3G网、RFID与WSN集成网络及智能节点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保鲜货物监控的实时性、可视化,方便管理人员、顾客查询与反馈信息,进一步保证保鲜食品质量安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奕娟  何利芳  张诚一  
文章是在生鲜食品销售过程中考虑新鲜度对生鲜食品需求的影响,然后构造新鲜度函数,以零售商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一个考虑新鲜度的生鲜食品动态定价模型,并证明了动态定价策略的利润高于单一定价策略的利润。在算例中对基本需求、价格弹性因子和新鲜度对时间敏感因子等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最后给出具体算例说明了动态定价模型优于单一定价模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建鑫  王可山  
在借鉴国内外物流能力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生鲜食品物流活动的特点及评价现状,筛选构建了由仓储管理能力、运输配送能力、建设管理能力、员工素质、风险控制能力5个准则层指标和19个具体指标组成的电商生鲜食品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加入风险因素的电商企业生鲜食品物流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A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电商生鲜食品的物流能力尤其是肉类产品物流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准则层指标来看,仓储管理能力、运输配送能力、建设管理能力略偏向于较强状态,而员工素质、风险控制能力略偏向于较弱状态。电商生鲜食品物流能力的提升要着重关注企业风险控制能力和员工素质方面,同时要兼顾建设管理能力、运输配送能力、仓储管理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润  彭洋洋  
由于生鲜食品具有时鲜性、易腐性等特点以及生鲜电商的快速发展,其供应链的双渠道协调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文章以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对象,构建了生鲜食品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微分对策的最优值函数表征双渠道供应链双种群演化的支付矩阵,并进行演化稳定性判断与系统演化路径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传统渠道市场份额、渠道价格系数、渠道交叉价格系数对演化稳定策略均衡概率的影响,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一定的管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