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4)
- 2023(8398)
- 2022(7161)
- 2021(6653)
- 2020(5728)
- 2019(12472)
- 2018(12256)
- 2017(22902)
- 2016(12988)
- 2015(14222)
- 2014(14355)
- 2013(13968)
- 2012(13351)
- 2011(12103)
- 2010(12400)
- 2009(11597)
- 2008(11905)
- 2007(10875)
- 2006(9521)
- 2005(8948)
- 学科
- 济(44204)
- 经济(44111)
- 管理(41417)
- 业(36998)
- 企(32043)
- 企业(32043)
- 方法(18356)
- 制(17003)
- 财(16761)
- 数学(15341)
- 数学方法(15110)
- 学(14044)
- 中国(12364)
- 农(12017)
- 业经(10967)
- 体(10704)
- 务(10483)
- 财务(10460)
- 财务管理(10428)
- 银(10302)
- 银行(10265)
- 企业财务(10004)
- 行(9752)
- 融(9727)
- 金融(9722)
- 体制(9026)
- 理论(8268)
- 技术(8218)
- 教育(8190)
- 度(8185)
- 机构
- 大学(195542)
- 学院(190708)
- 济(72276)
- 研究(72157)
- 经济(70413)
- 管理(66018)
- 理学(56710)
- 理学院(55866)
- 管理学(54608)
- 管理学院(54255)
- 中国(52096)
- 科学(46688)
- 京(41845)
- 农(41175)
- 所(38813)
- 财(38608)
- 研究所(35275)
- 业大(32716)
- 农业(32615)
- 中心(31060)
- 江(31049)
- 财经(29683)
- 经(26969)
- 院(26183)
- 北京(25756)
- 范(25006)
- 省(24909)
- 师范(24615)
- 州(23904)
- 经济学(22912)
- 基金
- 项目(129444)
- 科学(101327)
- 基金(95409)
- 研究(88511)
- 家(86186)
- 国家(85528)
- 科学基金(71649)
- 社会(55910)
- 社会科(52881)
- 社会科学(52866)
- 省(50530)
- 基金项目(49924)
- 自然(48663)
- 自然科(47578)
- 自然科学(47550)
- 自然科学基金(46757)
- 划(43320)
- 教育(42105)
- 资助(39052)
- 编号(33148)
- 重点(30441)
- 部(29107)
- 成果(28858)
- 制(27562)
- 创(27140)
- 发(26479)
- 创新(25576)
- 计划(25490)
- 科研(25422)
- 课题(25167)
共检索到292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娄志英 王云鹏 袁启明 张露露 顾沁 王暄 伍辉军 高学文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生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 Pf-5菌株的杀线虫活性,以及鉴定其产生的主要杀线虫活性物质。[方法]采用基于sac B基因的蔗糖致死无标记突变体系,构建Pf-5菌株的相关突变体;以模式线虫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为作用对象,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对菌株进行标记,研究菌株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致死效果;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研究Pf-5菌株杀线虫物质的作用机制。[结果]Pf-5菌株对秀丽隐杆线虫具有很强的致死活性,用不同浓度的Pf-5菌液处理线虫,48 h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4.92×10~7CFU·mL~(-1),96 h LC_(50)为3.58×10~6CFU·mL~(-1);处理48 h时,野生型Pf-5菌株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致死率达到73.57%,而突变体Pf-5ΔfitD的致死活性显著下降,只有25.04%; Pf-5菌株fitD基因的Delivery结构域和CROPS结构域缺失突变体对线虫的致死活性也显著下降,表明FitD蛋白是Pf-5菌株的主要杀线虫物质。扫描电镜结果表明,Pf-5菌株及其突变体都不会破坏线虫的体壁;透射电镜的结果则表明,Pf-5菌株导致线虫肠道绒毛变薄和脱落,而突变体Pf-5ΔfitD则没有此效果。[结论]生防假单胞菌Pf-5菌株中杀线虫物质为Fit D蛋白,初步表明其作用位点在肠道部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英英 吉宝丽 张树武 徐秉良
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 )T6(T6)菌株作为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菌之一,尤其发现其对植物线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本试验基于线虫形态和生理等指标评价了不同浓度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行为毒性和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50 μg/mL、100 μg/mL、150 μg/mL、200 μg/mL和250 μg/mL 的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具有不同程度杀线活性,其中250 μg/mL蛋白粗提液影响最为显著(P<0.05)。显微观察发现,浓度为250 μg/mL蛋白粗提液处理后,其可导致线虫体壁透明、溶解、内含物渗出、虫体破裂。同时,与对照相比,其处理后可导致线虫头部摆动频率、身体弯曲频率、向前运动频率、向后运动频率、觅食能力和生殖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分别较对照降低76.00%、79.21%、48.21%、46.15%、63.78%和30.47%,但是其对线虫Omega/U型摆动频率无显著影响。因此,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运动、觅食和繁殖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星桃 王桂堂
从3个方面总结了秀丽隐杆线虫在抗性基因方面的研究进展。秀丽隐杆线虫的先天性免疫系统在抗病原菌、抗氧化应激等方面至关重要,它主要是通过MAPK、DAF-2、TGF-β三条信号途径发挥作用;另外,含TIR区蛋白和抗菌多肽也是秀丽隐杆线虫抗微生物感染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秀丽隐杆线虫的抗药性基因研究方面,发现了许多抗药性相关蛋白,如P-糖蛋白和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MRP在抵抗多种药物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抗驱虫剂相关蛋白也在专门针对各种驱虫剂作用机制的研究中被发现;转录因子SKN-1、信息沉默调节蛋白SIR2、谷胱甘肽转移酶等在抗百草枯等药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还发现遍在蛋白Phb-2等对特定药...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 抗性 信号途径 应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娜 任长虹 刘虎岐 张成岗
秀丽隐杆线虫具有受机械接触、温度、化学物质、离子、外激素等多种环境刺激产生敏感反应的能力,其已被证明是研究行为可塑性的理想模式生物。文章阐述了秀丽隐杆线虫非联合型学习和联合型学习的研究方法、研究模型和相关分子遗传机制,为了解高等动物学习过程、机理及相关疾病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赵秉珍 罗林娇 温泉
动物通过感知不同的感觉信息来介导自己的行为.神经系统如何进行多感觉信息整合仍然是神经科学领域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对秀丽隐杆线虫如何整合温度和盐刺激这两种对其生存至关重要的刺激进行研究.我们设计了一套行为学系统,可以在正交方向同时产生稳定的线性温度和盐浓度梯度.通过将本文中的行为学系统与一套追踪系统和钙成像系统结合,我们对秀丽隐杆线虫趋向行为的行为策略以及参与这一行为的两个主要感觉神经元AFD和ASER的功能进行分析.我们的工作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在精巧的神经系统结构中进行多感觉信息整合的研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胥婷婷 陶明芳 李蓉 徐晓云 吴婷
为研究生姜提取物(ginger extract,GE)对高温胁迫的影响及机制,建立秀丽隐杆线虫急性热应激(37℃)模型,测定了生姜对热应激下野生型线虫的寿命及运动状态、基因缺失株系的热应激寿命以及不同热应激程度下野生型线虫中与热休克反应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CK),30、60、120μg/mL的GE处理组分别显著延长野生型线虫热应激寿命16.96%、18.73%、14.44%,显著改善热应激过程中(1 h、2 h、3 h)线虫的运动状态。GE介导的野生型线虫热应激寿命的延长依赖调控热休克反应(heat shock response,HSR)的转录因子hsf-1。GE的干预显著上调常温(20℃)下野生型线虫HSR相关基因hsf-1、hsp-90和hsp-16.2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HSP-16.2的蛋白表达水平。此外,在不同程度热应激(短暂热应激、持续热应激)状态下,GE对野生型线虫体内参与HSR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都具有调节作用。相比于常温(20℃),短暂热应激使野生型线虫hsf-1、hsp-16.2、hsp-70和hsp-90显著上调,而GE处理后显著下调;相比于常温(20℃),持续热应激使线虫HSR相关基因下调,而GE处理后hsp-16.2显著上调,并且hsf-1和hsp-90具有上调趋势,表明膳食补充GE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参与HSR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恢复至常态水平。以上结果表明,生姜提取物可通过调节HSR缓解秀丽隐杆线虫热胁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梦婷 李斌 田静
为探究绿茶和红茶中的代表性组分对秀丽隐杆线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作用效果及机制,试验设置0.25、2.5、25μmol/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茶黄素(theaflavin,TF1),测定线虫在4℃和35℃条件下的存活率,进而测定在4℃、20℃和30℃条件下经25μmol/L EGCG和TF1孵育后线虫体内脂肪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显示,25μmol/L EGCG将热应激线虫的最大寿命和中位寿命分别提高了8.15%、22.44%,将冷应激线虫的最大寿命和中位寿命分别降低了20.25%、17.94%。25μmol/L TF1对热应激线虫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将冷应激线虫的最大寿命和中位寿命分别提高了9.43%、19.01%。在4℃条件下,EGCG和TF1孵育均提高了线虫体内的脂肪含量,TF1孵育降低了线虫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在20℃条件下,EGCG和TF1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长时间孵育可显著提高衰老线虫线粒体活性。在30℃条件下,EGCG和TF1提高了线虫体内的脂肪含量。以上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TF1通过促进线粒体产热而非脂肪动员提高了线虫的存活率,而EGCG孵育可诱导线虫死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冰纷 陈俊梅 李文鹏 宋希磊 王博文 张成 赵素雅 牛秋红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鉴定出对松材线虫有较高杀灭活性的放线菌,并确定其毒力因子。【方法】以藤黄八叠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3个敏感菌株为抑菌检测对象,从南阳师范学院校园内、白河边、宝天曼、卧龙岗等地采集的土壤样品中筛选有抑菌活性的放线菌,采用形态学观察以及基于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抑菌活性最高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将该菌株进行杀松材线虫活性测试,并分离纯化出杀线活性物质。【结果】筛选出4株有抑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C611、C612、C614、C619,其中C611菌株对藤黄八叠球菌、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较高抑制活性。结合该菌株形态学、生理学特征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结果,将其初步确定为链霉菌属。将C611发酵液处理松材线虫7 d后,线虫死亡率高达85%,空白对照组死亡率为0,对C611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后,初步确定活性成分为呋喃它酮。使用含量为0.1%呋喃它酮纯溶液测试杀线虫活性,作用于线虫5 d后其死亡率高达96%。【结论】本研究筛选到的生防放线菌C611,鉴定出其活性物质为呋喃它酮,丰富了松材线虫生防菌的种类,本研究首次发现呋喃它酮对线虫有较强毒杀作用,为松材线虫生物防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利 王宇 董林林 左元梅
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是一种分布广危害严重的植物寄生线虫,有关该线虫发育和侵染植物的分子机制报道较少;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第一个模式动物,对其功能基因组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因此,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寻找和鉴定二者高度同源的基因可为深入阐明寄生线虫侵染植物的分子机制和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最新公布的南方根结线虫的9 165个Contig序列分别和秀丽线虫的361 207个EST序列、23 973个蛋白质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获得了2种线虫高度同源的基因,通过gene ontology分析2 793个高度同源基因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茆振川 唐文华 王汝贤 张力群
分离戈壁土壤样品 ,获得 1株芽孢杆菌菌株B2 4 14 ,经 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苏云金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sis)。用乙醇分级沉淀和紫外扫描方法 ,提取B2 4 14菌株的 β 外毒素。用细胞培养板法检测其对松材线虫 (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的毒杀效果 ,结果表明 :在 4mg·mL-1质量浓度下处理 8h ,线虫的杀死率可以达到93 75 % ,致死中质量浓度为 5 74 μg·mL-1;随处理时间延长和外毒素质量浓度的提高 ,毒杀效果也明显增强 ;6种质量浓度的 β 外毒素处理线虫 ,其死亡率与毒素质量浓度的自然对数呈正...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β-外毒素 植物寄生性线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博光 梁波 徐梅 赵林果
用荧光染色显微生测法检测液体培养基的无细胞滤液毒性,研究从松材线虫虫体上分离鉴定的荧光假单胞GcM5-1A菌株在寄主体外培养的产毒现象。结果表明:GcM5-1A液体培养的无细胞滤液对黑松细胞的毒性随培养天数增加而增强,培养到第4天时,无细胞滤液的毒性开始进入相对稳定期。因此,在进行该菌株毒素的分离鉴定工作中,可将4d作为其培养时间。使用DM-36透析膜对培养4d的GcM5-1A无细胞滤液透析后的毒性测定结果显示:其膜内和膜外组分生测毒性分别与对照培养基的无细胞滤液毒性之间的t检验差异显著,证明其透析膜内、膜外组分均有毒性。该结果表明:GcM5-1A菌株的毒素不是单一化合物,而是由比较多的物质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岳东霞 张要武
研究了番茄根际促生菌——假单胞菌在黄瓜根部的定殖能力以及对黄瓜灰霉病和枯萎病的生防作用。结果表明,假单胞菌在浸种和灌根两种情况下均能够定殖在黄瓜根部。拮抗测定表明,一些株系对黄瓜灰霉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分别达到89.1%和65.6%。离体及盆栽试验表明,CBT1、CBT3、CBT6对黄瓜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51.1%~62.4%和44.0%~67.7%;CBT1、CBT6、CBT7对黄瓜枯萎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55.3%~59.3%和47.7%~55.4%。
关键词:
假单胞菌 生防作用 根际促生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军勇 汤金梅 汤细彪 杨明柳 赵战勤 吴斌 陈焕春
将猪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genicPasteurella multocida,T+Pm)增菌后经超声波破碎,用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200处理,提纯天然多杀性巴氏杆菌皮肤坏死毒素(Pasteurella multocidatoxin,PMT)。经Western blot和细胞毒性试验证实,该毒素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且7 ng/mL的PMT能使Vero细胞病变。用该毒素制成的类毒素菌苗免疫2头健康断奶仔猪,同时设T+Pm灭活苗和PBS对照组。4次免疫后,琼脂扩散试验检测类毒素菌苗组毒素抗体效价达1∶16,而灭活苗组未见毒素抗体产生。用200μg提纯的PMT和5...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来燕学 杨忠岐 张慧丽 王小艺 张彦龙
[目的]目前有关松材线虫与伴生细菌的关系及伴生细菌的病原作用是松树枯萎病研究的重点。为了揭示松材线虫与伴生细菌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作者对松材线虫L_Ⅳ幼虫携带的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方法]根据培养性状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以及系统发育学等方面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确定L_Ⅳ幼虫携带的是香茅醇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citronellolis),携带率为100%;每条L_Ⅳ幼虫携带量在1.4×1054.5×105。L_Ⅳ幼虫生活在松褐天牛体内,是引起松材线虫病侵染流行的唯一虫态;新发现的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茅裕婷 马涛 蓝来娇 温秀军
松材线虫病对森林生态健康有显著影响,可以导致松林大面积死亡,有效预防松材线虫病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伊氏线虫菌是一种松材线虫的内寄生真菌,具有作为松材线虫病生物防治的天敌的潜力。近几年,对于这种鲜为人知的真菌的研究增多。本文从该菌的发现、形态学、培养、侵染机制、分子层面研究和生物防治应用等方面较系统全面地介绍该菌。伊氏线虫菌共有6个菌株,能产生月形孢子和杆状孢子2种类型的孢子,月形孢子能黏附到松材线虫体表并寄生于体内将其杀死。伊氏线虫菌能在松树和松树分泌的树脂中存活,通过产生宿主松树的香味而引诱松材线虫。培养条件对伊氏线虫菌生长、产孢、孢子侵染活力的影响较大,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甘氨酸等增强其对环境的抗性。伊氏线虫菌基因组已被完整测序,还克隆出1个对松材线虫具有强毒力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同时在菌株细胞内发现内生细菌的存在,可以通过分子方法检测该菌。在温室和野外采用树干注射、树冠喷洒和伤口接种等不同方法施用含有该真菌的生防菌,均显示其能降低松材线虫对松树的侵染。目前对于该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对于林间防治应用也有研究,但还是较少。关于该菌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几方面开展:1)分子层面弄清其侵染机制;2)商品化生物制剂; 3)野外防治方案; 4)松褐天牛与伊氏线虫菌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伊氏线虫菌 松材线虫 生物防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