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8)
- 2023(5615)
- 2022(4689)
- 2021(4163)
- 2020(3485)
- 2019(7541)
- 2018(7216)
- 2017(13262)
- 2016(7449)
- 2015(7821)
- 2014(7353)
- 2013(7062)
- 2012(6375)
- 2011(5519)
- 2010(5184)
- 2009(4756)
- 2008(4511)
- 2007(3865)
- 2006(3179)
- 2005(2539)
- 学科
- 济(24843)
- 经济(24811)
- 业(20606)
- 管理(19624)
- 企(15986)
- 企业(15986)
- 方法(12487)
- 数学(11470)
- 数学方法(11364)
- 学(8449)
- 农(7740)
- 财(7248)
- 贸(6812)
- 贸易(6810)
- 易(6671)
- 中国(6320)
- 业经(5839)
- 农业(5488)
- 技术(4992)
- 环境(4632)
- 务(4590)
- 财务(4588)
- 财务管理(4584)
- 企业财务(4374)
- 制(4133)
- 产业(4057)
- 银(3794)
- 划(3772)
- 银行(3747)
- 地方(3661)
- 机构
- 大学(104048)
- 学院(102843)
- 济(39771)
- 经济(39166)
- 研究(37811)
- 管理(37449)
- 理学(33977)
- 理学院(33554)
- 管理学(32822)
- 管理学院(32676)
- 农(30858)
- 科学(28588)
- 中国(26496)
- 农业(25052)
- 业大(24421)
- 京(21019)
- 所(20899)
- 研究所(19957)
- 农业大学(17155)
- 中心(16640)
- 财(15704)
- 室(14338)
- 江(14320)
- 院(14021)
- 实验(13785)
- 财经(13465)
- 实验室(13183)
- 业(12967)
- 省(12881)
- 重点(12504)
- 基金
- 项目(81924)
- 科学(63294)
- 基金(61306)
- 家(58512)
- 国家(58067)
- 研究(48629)
- 科学基金(48008)
- 自然(35062)
- 自然科(34323)
- 自然科学(34305)
- 自然科学基金(33743)
- 基金项目(33254)
- 省(32459)
- 社会(31937)
- 社会科(30331)
- 社会科学(30323)
- 划(28340)
- 资助(24034)
- 教育(21544)
- 计划(19459)
- 重点(19070)
- 科技(17808)
- 创(17588)
- 发(17177)
- 科研(17137)
- 部(16983)
- 业(16662)
- 创新(16555)
- 编号(16422)
- 农(14975)
共检索到133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征征 黄旭雄 严佳琦 朱剑
以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大溪地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 daxidi)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为实验对象,探讨批次培养过程中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温度处理的藻细胞总ATP酶活性。结果表明:三种微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细胞总ATP酶活性均有显著变化。同一种微藻生长繁殖越快的阶段,其相对生长常数K和藻细胞总ATP酶活性也越大。不同生长阶段亚心形扁藻、大溪地球等鞭金藻和小新月菱形藻的相对生长常数K与其细胞总ATP酶活力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92、0.79、0.82。亚心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柳兰 杨筱珍 吴旭干 王金锋 王小艳 成永旭
采用光镜和电镜的方法,以血细胞所含颗粒与否,颗粒多少和核质比等将成年日本新糠虾血细胞进行分型,并对各型血细胞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利用生化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发育阶段(新孵后0、10、20和30d)日本新糠虾全组织中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酚氧化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日本新糠虾血细胞可为3种类型,它们分别为透明细胞、半颗粒细胞和颗粒细胞。它们的胞体大小依次增大,核质比依次降低。对此3种类型血细胞比例分别统计后发现,颗粒细胞所占比例最多约为47.53%±0.02,其次是半颗粒细胞约为31.23%±0.01,最少的是透明细胞约为21.24%±0.02。日本新糠虾体内磷酸酶(酸性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旭雄 周洪琪 朱建忠 倪勤
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是一种重要的海产经济微藻,易培养,是海产苗种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饵料微藻。在澳大利亚及以色列等国家,微绿球藻被规模化培养来用于生产高纯度的EPA。微藻的营养价值取决于藻种的遗传因素、生长阶段和培养条件。有关培养条件对微藻营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报道较多,而关于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安丽 张龙岗 董学飒 杨玲 付佩胜
测定了出膜后30 d、70 d、120 d至成鱼4种规格,体重分别为(2.29±0.49)g、(23.16±4.23)g、(88.06±6.73)g、(270.26±9.17)g的宝石鲈(Scorturm barcoo)胃、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的淀粉酶、胃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宝石鲈的生长,淀粉酶在各生长阶段活力均很小,肝胰脏、前肠和后肠中的淀粉酶活力表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胃中的胃蛋白酶活性表现为逐渐增高,至规格3后胃蛋白酶活性趋于稳定;肠道是脂肪消化的主要场所,其中前肠脂肪酶变化趋势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在前肠脂肪酶下降后中肠脂肪酶升高,起到了继续消化脂肪的作用。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黄建华 江世贵 杨其彬 周发林 李加儿 区又君
通过对斑节对虾不同生长阶段蛋白酶、脂肪酶及淀粉酶活性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斑节对虾在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结果表明,根据消化酶活性,可将斑节对虾生长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在体长10~12.5 cm阶段之前,随着个体的增大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不断升高;第2阶段,在12.5 cm之后,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肝胰腺、胃、肠3种不同消化器官的消化酶活性在不同生长期也不一致,大致上蛋白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胰腺>胃>肠;脂肪酶活性:肠>肝胰腺>胃;淀粉酶活性:肠>胃>肝胰腺。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孙彬 谢恩义 马家海 叶道才 陈孝德
大型海藻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对于海藻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比较系统地对宽礁膜游孢子、配子体、配子、合子和游孢子囊进行了电镜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淀粉粒在各阶段细胞中的数量变化、初期合子外的胶质膜对合子的固着作用、游孢子囊的厚壁与其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等都表明各阶段形体的超微结构与其生理功能是一致的。蛋白核的超微结构特征可作为礁膜属种类的一个分类依据,它是对以形态、生活史等为主要分类依据的有力补充。宽礁膜各阶段细胞内均具1个较大的蛋白核,有2条(游孢子囊时有时为3条)类囊体片层穿过蛋白核髓部,外有3~4枚或更多的淀粉鞘包被,籍此可将宽礁膜与其它礁膜属种类相区别。
关键词:
宽礁膜 超微结构 生活史 淀粉粒 蛋白核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曾蓓蓓 黄旭雄 危立坤 刘林林
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对4株微藻(多芒藻Golenkinia sp.SHOU-F56,绿球藻Chlorococcum sp.SHOU-F93,月牙藻Selenastrum sp.SHOUF119和绿球藻Chlorococcum sp.SHOU-F124)生长的影响,并分析了在适宜培养温度和光照条件下4株微藻细胞的生化组成。结果表明:多芒藻,绿球藻SHOU-F93,月牙藻和绿球藻SHOU-F124的最适温度条件分别为29.5、19.3、21.5和24.3℃;最适光照强度分别为35.5、8.3、22.5和19.2μmol/(m2·s)。绿球藻SHOU-F93的色素和总糖含量最...
关键词:
微藻 生长 温度 光照强度 细胞组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夏涛 刘纪麟
研究了玉米Mo17背景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T.C.S)及正常细胞质(N)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药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ATP含量及其变化。发现各不育胞质系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及ATP含量的下降。讨论了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能量亏损现象。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姚雁鸿 余来宁 何文辉 李谷 罗晓松
研究了淡水常见养殖品种银鲫(Carassius auratus)在有毒微囊藻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以及微囊藻毒素在鱼体内的积累情况。实验分为添加有毒微囊藻的实验组和不添加微囊藻的对照组2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10尾银鲫,实验周期42 d。结果表明,有毒微囊藻能够极显著的抑制银鲫的生长(P<0.01),添加微囊藻实验组的增重率为38.6%,不添加微囊藻的增重率为87.70%;有毒微囊藻能显著降低银鲫的消化酶活性(P<0.05),添加微囊藻的实验组的银鲫的肠、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和肠、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分别是对应不添加微囊藻的对照组活性的60.6%、71.3%、65.4%、68.2%;而且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谷金妮 陈武 姜代勋 于同泉 路苹 穆祥 张冰 刘婕
【目的】以茶碱为参照,观察中药成分牛蒡子苷对原代骨骼肌细胞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活性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探讨中药通过抑制PDE促进肌肉生长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分离1~3日龄ICR小鼠四肢肌肉用于骨骼肌原代细胞培养,在培养至第5~6天时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牛蒡子苷和茶碱,以不含牛蒡子苷和茶碱的培养基为阴性对照,继续培养24h,采用HPLC、ELISA以及考马斯亮蓝法分别测定骨骼肌细胞cAMP PDE的活性、细胞内cAMP水平以及细胞总蛋白质合成。【结果】牛蒡子苷终浓度达到2.5μg·ml-1、茶碱终浓度为20μg·ml-1时均能极显著抑制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小苹 赖钟雄 黄浅
试验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不同的光质处理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对生长有不同效应,蓝光对愈伤组织生长有促进作用,而白光则有抑制作用;在光照和黑暗2种培养条件下,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均有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龙眼 胚性愈伤组织 光质 生长量 酶活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玮蔚 孙雪 王冬梅 沈佳 徐年军
为探讨小球藻中碳酸酐酶对环境调控的响应规律,提高小球藻的生物量及对无机碳的利用,实验采用生化和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盐度和2种无机碳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胞外碳酸酐酶(CA)活性及3种亚型碳酸酐酶基因(c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培养至第9天时盐度15和30培养藻生长较快,盐度45藻细胞密度降为盐度15的0.83倍;CA活性随着盐度增加而降低,盐度45长时间处理酶活性降低更为明显,3种亚型ca基因表达量则随盐度升高而增加。2倍空气CO2浓度培养藻密度可达空气CO2浓度的1.23倍,但CA活性较低,第8天为空气CO2浓度组的0.41倍,α-ca和γ-ca基因表达量比空气CO2浓度组略有升高。在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爱玲 曹支敏
将总状炭角菌分别与鸡腿菇、平菇、香菇、黄伞进行平板对峙培养和出菇试验,并测定不同浓度鸡腿菇培养滤液对总状炭角菌胞外酶活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状炭角菌仅与鸡腿菇有很强的伴生关系,有鸡腿菇生长的地方才能生长总状炭角菌;在供试体积分数(10%-40%)范围内,随着鸡腿菇培养滤液体积分数的增加,总状炭角菌的生物量增大,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漆酶(Laccase)和邻苯二酚氧化酶(Pyrocatechase)的活性增高,对照及体积分数40%鸡腿菇培养滤液高温处理和未高温处理的总状炭角菌生物量分别是3.22,5.00和6.57 mg/mL;对照与体积分数40%鸡腿菇培养滤液高温处理的总状...
关键词:
总状炭角菌 鸡腿菇 胞外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泽宇 李晓丽 宋玲君 魏海霞 由学策
于2006年3-5月在大连沿海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a(Lyngbye)Link]的繁殖期内,采集具有多室配子囊的成熟萱藻,采用阴干刺激方法获得配子并在室内培育形成盘状体。观察结果显示,在20℃和15℃下,盘状体表面细胞生长出丝状体和叶状体。叶状体经生长后沿藻体纵轴裂开又形成了丝状体。丝状体上与基质接触的细胞进行放射状分裂形成盘状体,未与基质接触的细胞在继续分裂增加藻体长度的同时,在丝状体上形成了许多节状细胞团,节状细胞团与基质接触后向周边分裂又形成了盘状体。由丝状体形成的盘状体在15℃和10℃下培养2个月后形成了单室孢子囊。单室孢子囊成熟后经阴干刺激可放出游孢子,游...
关键词:
萱藻 生活史 盘状体 丝状体 叶状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洪琪 S.M.Renaud d.L.PaRRy K.C.Woo
作为虾、蟹、贝幼体以及海水仔鱼的生物饵料,新月菱形藻和铲状菱形藻提供的必需脂肪酸主要是20∶5(n-3),杷夫藻提供的主要是22∶6(n-3),在本试验条件下既能使微藻快速生长,又能合成较多脂肪以及(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最适温度因藻种而异,新月菱形藻为20℃、铲状菱形藻为15℃、杷夫藻为20℃。
关键词:
微藻,生长,总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温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