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0)
2023(4698)
2022(3813)
2021(3275)
2020(2777)
2019(6028)
2018(6065)
2017(10469)
2016(6367)
2015(7196)
2014(7398)
2013(6994)
2012(6699)
2011(6056)
2010(6111)
2009(5532)
2008(5506)
2007(5137)
2006(4426)
2005(4074)
作者
(22681)
(18876)
(18771)
(17865)
(12074)
(9118)
(8574)
(7462)
(7275)
(6818)
(6477)
(6430)
(6399)
(6370)
(6308)
(5851)
(5848)
(5835)
(5647)
(5372)
(4991)
(4945)
(4743)
(4426)
(4404)
(4382)
(4188)
(4094)
(4062)
(3998)
学科
(19292)
经济(19257)
管理(15802)
(11998)
(10047)
(9551)
企业(9551)
方法(6396)
中国(6255)
(6075)
(5803)
环境(5754)
(5541)
数学(5155)
(5101)
数学方法(5016)
(4801)
金融(4794)
理论(4745)
地方(4614)
(4520)
银行(4481)
水产(4354)
(4351)
业经(4303)
教育(4001)
(3933)
(3758)
农业(3604)
(3591)
机构
大学(91206)
学院(91008)
研究(38495)
(29284)
科学(28458)
经济(28425)
管理(27467)
中国(27136)
(27135)
理学(23035)
理学院(22685)
(22462)
农业(22077)
管理学(21938)
管理学院(21795)
研究所(20962)
(20460)
业大(19972)
中心(16513)
(15916)
(14792)
(14575)
技术(14471)
(14275)
(14187)
农业大学(13894)
实验(12794)
北京(12727)
研究院(12375)
(12336)
基金
项目(64818)
科学(47485)
基金(43342)
研究(42249)
(41766)
国家(41404)
科学基金(32129)
(27885)
(23933)
社会(23504)
自然(22443)
基金项目(22068)
社会科(22046)
社会科学(22041)
自然科(21877)
自然科学(21864)
自然科学基金(21412)
教育(19156)
资助(18617)
编号(16125)
重点(15876)
计划(15574)
科技(15295)
(14813)
成果(14122)
(13506)
课题(13327)
科研(13183)
创新(12801)
(12776)
期刊
(34243)
经济(34243)
学报(26173)
(24373)
研究(24302)
中国(22127)
科学(19165)
大学(17855)
学学(17150)
农业(16342)
教育(12670)
(11049)
管理(10180)
(8460)
业大(8096)
技术(7370)
(7222)
金融(7222)
农业大学(6916)
(6668)
业经(5845)
科技(5725)
林业(5640)
经济研究(5286)
财经(4977)
水产(4529)
中国农业(4411)
统计(4320)
问题(4312)
(4302)
共检索到141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庆恒  张善发  杜晓东  邓岳文  黄荣莲  
2006年4月,从流沙港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中挑选11个纯黄壳色个体为繁殖群体建立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黄壳色选系F1(SG1)。同时,随机选取养殖群体中50个个体作为繁殖群体建立了对照组(CG)。2007年10月,从2个组分别选取相同规格的个体,比较了生长适温(15~30℃)下2个组的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1)马氏珠母贝肝胰脏中具有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活力,在15~30℃条件下,三者活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2)在15~30℃范围内,马氏珠母贝淀粉酶活力随温度升高先上升再下降,在温度25℃时达到最大值;SG1组和CG组淀粉酶活力变化范围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庆恒  邓岳文  杜晓东  符韶  
2006年4月,从湛江流沙港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养殖群体挑选黑色、红色、黄色和白色壳色马氏珠母贝个体为亲本建立建立黑色、红色、黄色和白色壳色选系F1。分别在受精后第8天、14天和21天,从4个壳色系随机各取样50个幼虫,测量每个个体的壳长与壳高,并利用方差分析比较4个壳色系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实验期间4个壳色系的平均壳长和壳高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在第8天、14天和21天,黑壳色系具有最大的平均壳长,分别为(105.77±6.47)μm、(132.20±13.48)μm和(198.17±22.61)μm;白壳色系具有最小的平均壳长,分别为(94.3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庆恒  张善发  杜晓东  邓岳文  黄荣莲  
2006年4月,从流沙港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中挑选11个纯黄壳色个体为繁殖群体建立了黄壳色选系F1。同时,随机选取了50个个体作为繁殖群体建立了对照组。2007年10月,从两个组分别选取相同规格的个体,比较了不同温度和盐度条件下两个组的耗氧率(OCR)和排氨率(NR)。结果表明:(1)在15~30℃,两个组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黄壳色选系的OCR和NR变化范围分别为0.117~1.009 mg/(g.h)和0.013~0.028 mg/(g.h),对照组的OCR和NR变化范围分别为0.142~0.827 mg/(g.h)和0.016~0.028mg/(g.h)。(2)在15℃,对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琨   张林浩   姚子航   廖永山   邓岳文   王庆恒  
以贝壳棱柱层放射肋条纹颜色与生长性状为育种目标,结合家系选择与群体选择培育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黑色放射肋选育品系(简称黑壳色系, black shell color line, BF)。为了探究黑壳色系的生产性能,本研究比较了选育系F5(BF5)和对照群体(controlgroup,CG)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多项生产性能指标,包括受精率、孵化率、变态率、生长性状、对低温和高盐的耐受性以及育珠性能。结果显示BF5群体的受精率、孵化率、幼虫第10天和第20天的存活率以及变态率均大于CG群体,差异不显著(P>0.05);在20日龄以后, BF5群体的平均壳长均显著大于CG群体(P<0.05),其中BF5群体240日龄、330日龄和600日龄的平均壳长分别比CG群体提高了17.47%、21.34%和20.28%。33℃高温胁迫30 d后, BF5和CG群体的存活率分别为84.4%和63.9%,差异显著(P<0.05); 16‰低盐胁迫30 d后, BF5和CG群体的存活率分别为69.2%和56.7%,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植核后150 d至育珠期结束(270 d), BF5的存活率显著高于CG群体(P<0.05), BF5最终存活率比CG提高了18.92%;BF5和CG的商品珠率和优质珠率差异不显著(P>0.05); BF5的留核率、珍珠层厚度显著高于CG (P<0.05),提高率分别达到18.97%和22.61%,表明BF5具有更好的育珠性能。本研究表明, BF5具有更好的生长、抗逆和育珠性能,为马氏珠母贝育种和产业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静  刘志刚  孙小真  王辉  杜晓东  
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为实验手段,结合形态学特征统计,对经过3代壳色及生长速度群体选育的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Dunker)黑、白、红、黄4种壳色选育系的生长及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马氏珠母贝4种壳色F3选育系的壳色纯化率分别达到黑壳色95.83%、白壳色88.33%、红壳色100%、黄壳色95.0%;各选育系的生长速度均大于普通养殖群体,系间的生长速度也存在显著差异。4种壳色选育系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P)分别为82.51%,81.93%,75.30%,77.03%;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233 ...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顾志峰  黄锋绍  王海  甘凯  战欣  石耀华  王爱民  
为探讨不同环境对珍珠质颜色的影响,本研究将遗传背景相同的马氏珠母贝分布于海南黎安、广东流沙、广西北海和广西防城4个不同的海区养殖。一年后,用CSE-1型成像色度仪测量4个区域贝壳珍珠质的颜色,记录相应的颜色参数Lab值。结果显示,不同海域养殖的贝壳珍珠质颜色显示了不同的特征,其中广西北海、广西防城和海南黎安这3组贝壳珍珠质颜色较为接近,均表现为明度高、偏黄绿;而广东流沙与这3个地区的色差较大,表现为明度低、黄绿杂色浅、偏白色的特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鸣鹤  肖英平  吴志强  胡向萍  
以体质量(0.015±0.004)g克氏原螯虾幼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50、100、300、600、900尾/m25种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消化酶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周期为30 d。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幼虾的终末体质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表现出减小趋势,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在5种养殖密度下变化规律不显著(P>0.05)。克氏原螯虾幼虾体内水分含量在5种养殖密度下差异较小(P>0.05);粗蛋白含量随养殖密度的升高呈增高趋势,由54.02%增高至60.75%(P<0.05);粗脂肪含量不断减少(P<0.05),由26.19%...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天凤  蔡云川  张殿昌  江世贵  
利用RAPD标记技术检测了广西省北海市、海南省三亚市、广东省深圳市等 3个地理种群养殖合浦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基因组DNA的多态性 ,并对其遗传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从 4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3个10bp引物 ,它们在 3种群中共扩增出了 14 0条DNA片段 ,3种群共有片段 16条 ,DNA片段数分别为 5 8、91和 71条 ,多态性位点比例分别为 4 1 4 % ,6 5 0 %和 5 8 4 %。遗传距离分析表明 ,广西种群与广东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近 ,而与海南种群亲缘关系较远。 13个引物中 ,引物S11和S3 58扩增出的 3种群指纹图谱差异显著 ,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小玉  喻达辉  黄桂菊  郭奕惠  龚世园  王爱民  
用AFLP标记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印度家系的亲本及其子一代(F1)进行了遗传分析。27对引物共扩增出1 013个位点,其中835个位点在F1代分离,178个位点不分离,多态位点比例82.4%。分离位点中,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的位点458个,占分离位点数的54.9%。偏孟德尔分离规律的位点377个,占分离位点数的45.1%。分离比为3∶1的位点共有482个,占分离位点数的57.7%,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的位点251个,占52.1%(占分离位点数的30.1%);分离比为1∶1的位点共有353个,占分离位点数的42.3%,符合孟德尔规律的位点207个,占58.6%(占分离位点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程鹏  杨爱国  周丽青  吴彪  刘志鸿  李霞  李德军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群体存在2种壳色个体,简称白贝和褐贝。本研究通过近交和杂交方法建立了褐贝(♀)×褐贝(♂)、白贝(♀)×褐贝(♂)、褐贝(♀)×白贝(♂)和白贝(♀)×白贝(♂)4个家系,分别用1F、2F、3F和4F代表,每家系设3个平行,共12个家系。对各家系的卵径、幼虫的孵化率、成活率和生长性状等生物学参数进行了比较,建立了各个家系幼虫壳长、壳高的生长方程,并利用微卫星标记比较4个家系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壳色家系间卵径大小、幼虫的孵化率、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家系4F幼虫期壳长和壳高日生长速率均高于1F、2F和3F,且差异显著(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波  叶满  陈娈娈  邓思平  朱春华  师尚丽  李广丽  
以金钱鱼为对象,测定1龄雌、雄个体日摄食量(IDF)、特定生长率(SGR)、食物转化率(FC)、性腺成熟指数(GSI),及不同年龄阶段(1龄以下、1~2龄和2龄以上)金钱鱼胃、肝胰脏和肠等组织中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比活力。结果显示:雌性金钱鱼日摄食量、特定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均显著高于雄鱼(P<0.05);3-5月期间雌、雄金钱鱼GSI均上升,且实验结束时(5月底)雌鱼GSI显著大于雄鱼(P<0.05)。对不同年龄阶段雌、雄金钱鱼消化酶比活力的研究发现,1龄以下和1-2龄组金钱鱼,雌鱼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后肠除外)、肝胰脏和前肠淀粉酶比活力均显著高于雄鱼(P<0.05),而2龄以...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炳谦  谷伟  贾钟贺  赵吉伟  牟振波  范兆廷  
利用5个不同遗传背景的虹鳟养殖群体(以A、B、C、D、E分别表示虹鳟的渤海、丹麦、道氏、挪威、加州养殖群体)为材料,采用单因子和多因子两种交配策略,于2004年12月14日,建立了虹鳟不同亲本的杂交系和自繁系,由20个正、反交组合与5个自繁群组成,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近两年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开食到1+龄鱼阶段(2005-03~2006-10),各杂交组合成活率的平均值与渤海、丹麦、道氏、挪威和加州自繁系相比分别提高了25.21%、2.34%、7.18%、4.18%和5.92%;各杂交组合饲料系数的平均值比渤海自繁系降低了19.74%,与其他养殖群体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A♀×B♂...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范飞龙  游伟伟  战欣  骆轩  陈楠  柯才焕  
在"东优1号"杂色鲍养殖群体中,实验发现了少量的黄壳色变异个体,为得到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新品种,实验通过自交和杂交的方法分别建立了正常壳色♀×正常壳色♂(BB)、黄壳色♀×黄壳色♂(YY)、黄壳色♀×正常壳色♂(YB)和正常壳色♀×黄壳色♂(BY)4组家系,对各家系的卵黄径、受精率、孵化率、变态率、存活率和生长性状等生物学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杂交家系的杂种优势,并利用16个微卫星标记比较了4个家系的遗传差异。结果发现,黄壳色家系的卵黄径显著大于正常壳色家系的卵黄径(P0.05),幼体壳长和壳宽在不同的发育时间里,表现的杂种优势不...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纯  马旭洲  王武  
对瓦氏黄颡鱼胃、前肠及肝胰脏的3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胃、前肠和肝胰脏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2.30、8.50和8.90,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8.0、7.6和7.9,淀粉酶的最适pH分别为7.2、7.9和7.6。同时研究了在最适pH条件下,不同反应温度对3种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胃、前肠和肝胰脏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50℃、50℃和65℃,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45℃、50℃和35℃,淀粉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30℃、30℃和35℃。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3种消化酶的活力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最适反应温度与最适pH条件下,瓦氏黄颡...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馨  徐东坡  周游  游磊  杨彦平  刘凯  
为研究中华绒螯蟹生殖洄游途中渔获规格、性腺成熟度及消化能力的差异特征,于2014年洄游汛期内(10—11月)在长江下游8个断面采集样本并进行生物学调查及消化酶活力测定。共随机采集样本261只,其中雌蟹127只、雄蟹134只。壳宽变幅为44. 46~96. 06 mm,均值为(64. 28±9. 45) mm;体质量变幅为34. 9~312. 9 g,均值为(131. 65±57. 79) g。壳宽和体质量呈显著的幂函数相关,雌蟹关系式为y=0. 000 8x~(2. 859 6)(R~2=0. 951 2),雄蟹关系式为y=0. 000 4x~(3. 031 5)(R~2=0. 960 1)。性腺指数(GSI)变幅为0. 71~10. 84,均值为4. 94±2. 59;肝胰腺指数(HSI)变幅为2. 46~20. 04,均值为7. 92±1. 89。淀粉酶比活力变幅为0. 02~5. 45 U/mg prot,均值为(0. 84±0. 76) U/mg prot;脂肪酶比活力变幅为0. 28~1. 13 U/g prot,均值为(0. 68±0. 14) U/g prot;胰蛋白酶活力变幅为117. 21~78 897. 26 U/mg prot,均值为(10 947. 64±12 663. 57)U/mg prot;纤维素酶比活力变幅为0. 74~2. 59 U/g prot,均值为(1. 32±0. 27) U/g prot。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洄游途中较少摄食,洄游早期主要由肝胰腺中贮备的脂肪供能,后期摄食强度则逐渐增大。在其生殖洄游通道上,渔获规格呈递减趋势,且雄蟹总体大于雌蟹;肝胰腺指数与性腺指数表现为消长的变化特征;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力呈递降趋势,纤维素酶活性变幅较小,而脂肪酶活性则逐渐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