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84)
- 2023(2728)
- 2022(2323)
- 2021(2007)
- 2020(1762)
- 2019(3798)
- 2018(3551)
- 2017(6589)
- 2016(3664)
- 2015(3826)
- 2014(3756)
- 2013(3741)
- 2012(3350)
- 2011(2987)
- 2010(2874)
- 2009(2438)
- 2008(2721)
- 2007(2369)
- 2006(1901)
- 2005(1612)
- 学科
- 管理(14249)
- 济(13530)
- 经济(13516)
- 业(12695)
- 企(11586)
- 企业(11586)
- 财(7457)
- 方法(6661)
- 数学(6032)
- 数学方法(5953)
- 务(5727)
- 财务(5724)
- 财务管理(5715)
- 企业财务(5462)
- 学(3170)
- 制(3153)
- 中国(2953)
- 业经(2945)
- 银(2555)
- 农(2547)
- 银行(2535)
- 划(2532)
- 环境(2391)
- 技术(2333)
- 行(2314)
- 贸(2294)
- 贸易(2291)
- 融(2241)
- 金融(2241)
- 易(2229)
- 机构
- 大学(51446)
- 学院(51346)
- 济(20234)
- 经济(19872)
- 管理(18483)
- 研究(17793)
- 理学(16487)
- 理学院(16313)
- 管理学(15991)
- 管理学院(15911)
- 中国(13312)
- 农(12505)
- 科学(12443)
- 财(11030)
- 业大(10322)
- 京(10254)
- 农业(10219)
- 所(9762)
- 研究所(9087)
- 财经(8926)
- 经(8222)
- 中心(8190)
- 江(7577)
- 财经大学(6894)
- 院(6840)
- 经济学(6761)
- 农业大学(6759)
- 省(6590)
- 经济学院(6255)
- 商学(6101)
- 基金
- 项目(39165)
- 科学(30136)
- 基金(29379)
- 家(27792)
- 国家(27578)
- 研究(23896)
- 科学基金(22932)
- 自然(16350)
- 自然科(16034)
- 自然科学(16029)
- 社会(15998)
- 自然科学基金(15741)
- 基金项目(15698)
- 省(15546)
- 社会科(15332)
- 社会科学(15329)
- 划(13339)
- 资助(12041)
- 教育(10793)
- 重点(9324)
- 计划(8889)
- 部(8522)
- 创(8351)
- 科研(8247)
- 科技(7962)
- 发(7897)
- 创新(7892)
- 业(7827)
- 编号(7689)
- 国家社会(7276)
共检索到71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振坚 王雁 彭镇华 缪崑 王彩云 于耀
该文在探讨春石斛假鳞茎生长规律基础上,研究了GA3和6-BA对高芽萌发的调控效果,PP333对假鳞茎封顶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生长季,假鳞茎节间平均生长长度为3.57 cm,节间日均生长量为0.068 cm,假鳞茎日均生长量为0.28 cm;如需形成50~60 cm高的假鳞茎,需要在1月末至2月间开始留鳞芽,同时需要不能晚于8月底停长,假鳞茎节数可达14~19节,能形成高质量的假鳞茎;PP333可促进假鳞茎及时封顶,50 mg/L灌根处理效果最佳;用6-BA处理有利于高芽和鳞芽形成,植株灌根浓度以200 mg/L最佳;GA3各种浓度处理都不利于高芽和鳞芽形成,导致徒长和落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凤兰 杨伦增
叶面喷施不同水平的多效唑(PP333)、稀土(XT)、高乐(GL)组合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调节锥栗Castanea henryi营养生长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枝条的粗度、长度、节数和节长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叶片的蛋白质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质量分数具有显著差异;对营养生长起主导作用的因子是叶面喷施PP333,经济而有效的生长调节处理应为PP3334.95 g.L-1+XT 2.64 mL.L-1+GL 1.00 g.L-1+比久(B9)2.00 g.L-1+硼砂(PS)2.00 g.L-1。表3参1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红梅 李天来 李云飞
以兰州百合鳞茎为试材,研究2、6、10℃条件下保湿贮藏101d内顶芽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并对内源激素与碳水化合物、酚类物质、游离氨基酸等物质的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处理过程中ABA含量呈下降趋势,GA3、IAA和ZR含量均有升高过程。ABA和GA3含量均随贮藏温度降低而减少,且贮藏温度越低,ABA含量下降越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GA3和ABA无任何相关性。淀粉酶活性、总可溶性糖含量、PAL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均与ABA含量极显著负相关,而与GA3含量和ZR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ABA的负效应是最关键的因素,其次是GA3的正效应,而ZR的贡献率则相对较小。精氨酸含量与AB...
关键词:
兰州百合 休眠 内源激素 调节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米银法 王进涛 胡海渴
采用花粉离体液体培养法研究了6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毛桃(Amygdalus persica Linn.var.scleropersica(Reich.)YüetLu)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GA3能促进毛桃花粉的萌发,超过一定浓度时起抑制作用,并且随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而其最适浓度是100 mg/L;NAA对毛桃花粉萌发呈现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ABA对毛桃花粉萌发的抑制作用也是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6-BA促进花粉萌发的浓度范围是12.5~25 mg/L,而其最适浓度为12.5 mg/L,超过25mg/L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TRIA促进毛桃花粉萌发的最适浓...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毛桃 花粉萌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荷亮 张德健 太利 卢艳丽
分别用3种浓度的青鲜素、盐酸、氢氧化钠、山梨酸和乙烯利对苹果洋葱鳞茎进行不同的处理(收获前14d叶部喷施、收获后浸根),结果表明:收获前14d经化学药剂叶部喷施后135d时,用盐酸1400mg/kg、氢氧化钠300mg/kg、青鲜素1200mg/kg、乙烯剂200mg/kg,鳞茎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降低20.00%,10.00%,14.08%,20.00%,差异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其对洋葱鳞茎抑制效果顺序为:乙烯剂200mg/kg>盐酸1400mg/kg>青鲜素1200mg/kg>氢氧化钠300mg/kg。鳞茎收获后经化学药剂浸根处理后135d时,用盐酸1800mg/kg、氢氧化钠200mg/kg...
关键词:
化学药剂 洋葱鳞茎 抑制 萌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晓敏 王金政 张安宁 路超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6-苄氨基嘌呤(6-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奈乙酸和多效唑等5种生长调节物质对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方法】采集桃花粉,配制含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6-BA、2,4-D、奈乙酸和多效唑的培养液,用花粉液体培养法培养花粉,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1)较低质量浓度的赤霉素、6-BA、2,4-D能促进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但超过一定质量浓度时起抑制作用,最适宜的质量浓度是:赤霉素25~100 mg/L,6-BA 12.5~25 mg/L,2,4-D 0.5~5 mg/L。(2)奈乙酸对桃花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梅 张静 李雪艳 王寅寅 王春夏 王锦霞
以亚洲百合Elite中外层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光暗不同培养条件下,苄基腺嘌呤(benzylaminopurine,BA)、萘乙酸(1-naphthlcetic acid,NAA)、蔗糖、活性炭(activated charcoal,AC)、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对试管鳞茎诱导效果及诱导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鳞茎共有2种发生途径,1种是从外植体上直接诱导形成小鳞茎,第2种是外植体经诱导产生不定芽,40d后经不定芽基部膨大形成小鳞茎。光培养下小鳞茎的增殖系数高于暗培养,但小鳞茎直径小于暗培养。单因素试验中,蔗糖、AC及PP3...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谭晓风 袁德义 袁军 廖婷
以油茶‘华硕’Camellia oleifera‘Huashuo’花粉为试材,运用琼脂培养基萌发法研究维生素C(AsA)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油茶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质量浓度的维生素(CAsA),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赤霉素(GA3)对油茶花粉萌发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单因素处理AsA质量浓度为20mg·L-1时,花粉萌发率达到最高(65.86%),比对照提高了23.80%;GA3质量浓度为10mg·L-1时花粉萌发率最高,达74.22%;NAA和2,4-D处理花粉萌发率在质量浓度为1.0mg·L-1时最高,分别达到61.33%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琳琳 常暖迎 庞肖杰 康玉凡
为筛选最适合芽菜培养的小豆品种,以‘白红8号’为试材,设置3种生长调节物质(乙酰水杨酸、乙烯利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的各6个浓度(0.0、0.1、0.2、0.3、0.4、0.5 mmol/L;0、20、30、40、50、60 mg/L和0、2、3、4、5、6 mg/L)喷施处理,测定其生物特性(上胚轴长度、上胚轴直径、萌发率、鲜重、干重和产出比)、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及抗氧化等特性。结果表明:3种生长调节物质喷施处理都能够提升其营养价值,在乙烯利喷施浓度为50 mg/L,‘白红8号’小豆芽苗菜中各营养成分、酶活性及抗氧化性等均可达到最大值,显著提高了其营养价值。因此,为提高生产中小豆芽苗菜的产量和营养价值,最终确定乙烯利喷施浓度为50 mg/L效果最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贵禧 梁丽松 宗亦臣
本文研究了板栗贮藏过程中呼吸作用变化和内源激素含量与贮藏温度的关系,确定了板栗的休眠时期,并探讨了通过贮藏温度调控板栗休眠和萌芽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板栗休眠期长短与贮藏温度有密切关系,在室温(20℃~22℃)贮藏条件下板栗的休眠期为2个月左右,在冷藏(0℃~2℃)条件下的休眠期为3个月左右。说明虽然冷藏较室温贮藏能延长板栗的休眠期,但不能完全控制休眠。板栗休眠解除后,在生理上表现为呼吸作用上升和内源激素(IAA、GA3、ZR)含量增加,外观上表现为胚芽萌动生根。冷藏板栗在休眠解除前将贮藏温度降至临界低温(-2℃~-4℃),可有效地抑制呼吸回升和内源激素的合成,使休眠不被解除,从而在整个贮藏过...
关键词:
板栗,贮藏温度,休眠,萌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旭盛 郑雷 杜友 郭玉海
以梭梭、肉苁蓉为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促进剂赤霉素和抑制剂矮壮素对梭梭和肉苁蓉生长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赤霉素促进梭梭地上部生长,单株梭梭生物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总量分别提高30.8%和69.3%,却使肉苁蓉生物量降低10.7%;2)矮壮素抑制梭梭地上部生长,单株梭梭生物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总量分别降低19.7%和18.7%,但能提高肉苁蓉生物量86.6%。结果显示矮壮素对提高肉苁蓉生物量具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
梭梭 肉苁蓉 赤霉素 矮壮素 同化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锋 董扬 赵富阳 侯晓敏 李清泉 王立达 胡继芳 范国权 刘凯
为筛选可有效降低谷子株高、提高其抗倒伏能力的化控剂及其最佳喷施期,探讨不同化控剂对谷子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苗期和拔节期分别对嫩选17喷施4种化控剂(多效唑、缩节胺、矮壮素、烯效唑),于灌浆期和成熟期测定各处理植株干物质积累量、SPAD、净光合速率、茎秆特性以及产量构成等指标。结果表明:谷子苗期和拔节期喷施烯效唑、矮壮素、缩节胺、多效唑都能不同程度矮化植株,增加茎粗,提高抗倒伏能力,达到增产效果。其中,在苗期施用多效唑株高和节间长分别相比于CK降低6.76%,25.43%,苗期喷施矮壮素增加茎粗效果最显著,比CK增加22.89%,多效唑喷施处理下的谷子抗倒伏性最好,苗期喷施多效唑增产效果最显著,比CK增产17.51%;4种调节剂均能显著提高谷子叶片SPAD值及净光合速率,苗期喷施多效唑处理对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的提升效果最好,分别比CK提高了35.29%,30.37%;与CK相比,苗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谷子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影响显著。喷施化控剂对谷子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CK相比影响不显著。总体来看,苗期喷施多效唑效果最好,可作为谷子高产栽培适宜的化控抗倒伏措施应用。
关键词:
谷子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长发育 调控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栋 王金政 张安宁 翟衡
以凯特杏为试材,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研究了3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GA3、6-BA、NAA)对其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GA3、6-BA处理显著促进果实生长,果实纵横径、单果重、果实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GA3处理效果最为显著,细胞学研究表明其对果实增大的原因在于增加了果实细胞数目,NAA处理对果实生长促进效果不明显,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3种处理均提高了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以6-BA处理效果最为明显,各处理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凯特杏 生长 发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原雅玲 张延龙 赵锦丽 张俭
【目的】研究朱顶红(Amaryllis vittata)鳞茎切块繁殖方法,提高其繁殖能力。【方法】以国内外10个朱顶红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鳞茎切块数量、鳞茎年龄、基质种类、基质含水量、切块时间等因素对朱顶红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不同品种的朱顶红鳞茎切块繁殖率差异较大,自然繁殖率高的朱顶红,其鳞茎切块繁殖率也高。当鳞茎切成质量≥1.0 g的繁殖体培养时,成活率较高。鳞茎年龄对繁殖率有影响,1至2年生鳞茎切块繁殖率较高,多年生鳞茎相对较低;培养基质以蛭石、珍珠岩为好,含水量的大小对蛭石来说影响不大,而珍珠岩的含水量以体积分数9%为最好。切块最佳时期为12月份。【结论】朱顶红鳞茎切块繁殖是...
关键词:
朱顶红 繁殖方法 鳞茎繁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俊蓉 蒋彧 王海蛾 卓碧萍 唐可玲 文丽
本试验利用B5培养基和外源激素TDZ促进根状茎分化,根状茎的分化率能达到100%。结果表明:在B5+6-BA 1.0mg/L+NAA 0.1 mg/L培养基中,每0.01 m根状茎平均出芽数能达到4.49个。根状茎分化过程中,POD的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都呈上升趋势,且上升数值与芽分化数目呈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