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2)
2023(9164)
2022(7747)
2021(7018)
2020(5895)
2019(13184)
2018(12582)
2017(23922)
2016(13258)
2015(14230)
2014(13844)
2013(13625)
2012(12645)
2011(11340)
2010(11114)
2009(10110)
2008(9838)
2007(8680)
2006(7401)
2005(6492)
作者
(43395)
(36103)
(36016)
(33841)
(22897)
(17884)
(16174)
(14319)
(13812)
(12672)
(12520)
(12053)
(11789)
(11542)
(11397)
(11395)
(11097)
(10711)
(10504)
(10311)
(9501)
(8854)
(8680)
(8268)
(8246)
(8109)
(7856)
(7809)
(7449)
(7440)
学科
(50687)
经济(50620)
管理(36659)
(36137)
(29262)
企业(29262)
方法(25539)
数学(22917)
数学方法(22636)
(14227)
(14218)
(13353)
中国(12353)
业经(10729)
(10230)
贸易(10229)
(9965)
(9303)
农业(9191)
(9066)
财务(9056)
技术(9050)
财务管理(9032)
企业财务(8674)
地方(8608)
环境(8301)
(7864)
银行(7800)
(7582)
金融(7582)
机构
大学(191641)
学院(188804)
(73788)
经济(72363)
研究(70577)
管理(69941)
理学(61864)
理学院(61084)
管理学(59750)
管理学院(59459)
中国(50310)
科学(50007)
(47742)
(40817)
业大(38755)
农业(38632)
(38570)
研究所(36077)
(32050)
中心(31190)
(27486)
财经(26312)
(26039)
农业大学(25478)
北京(24920)
(24207)
(23421)
(22873)
经济学(22463)
科学院(22356)
基金
项目(141031)
科学(109579)
基金(103923)
(97156)
国家(96420)
研究(89228)
科学基金(79943)
社会(57376)
自然(56693)
自然科(55447)
自然科学(55421)
(55416)
基金项目(55216)
社会科(54496)
社会科学(54475)
自然科学基金(54456)
(48476)
资助(42519)
教育(40148)
重点(32999)
编号(31504)
计划(31288)
(30265)
(29626)
(29412)
科研(28771)
科技(28272)
创新(27673)
(26425)
国家社会(24537)
期刊
(71370)
经济(71370)
研究(48447)
学报(45856)
(41039)
科学(37863)
中国(35138)
大学(32472)
学学(31400)
农业(27895)
(24366)
管理(23531)
(15706)
(14554)
金融(14554)
教育(14140)
业大(13544)
技术(13282)
经济研究(12878)
财经(12877)
(11730)
业经(11470)
农业大学(11358)
科技(11131)
(10977)
林业(9924)
问题(9666)
统计(9223)
资源(9166)
技术经济(9094)
共检索到263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琳琳  常暖迎  庞肖杰  康玉凡  
为筛选最适合芽菜培养的小豆品种,以‘白红8号’为试材,设置3种生长调节物质(乙酰水杨酸、乙烯利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的各6个浓度(0.0、0.1、0.2、0.3、0.4、0.5 mmol/L;0、20、30、40、50、60 mg/L和0、2、3、4、5、6 mg/L)喷施处理,测定其生物特性(上胚轴长度、上胚轴直径、萌发率、鲜重、干重和产出比)、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及抗氧化等特性。结果表明:3种生长调节物质喷施处理都能够提升其营养价值,在乙烯利喷施浓度为50 mg/L,‘白红8号’小豆芽苗菜中各营养成分、酶活性及抗氧化性等均可达到最大值,显著提高了其营养价值。因此,为提高生产中小豆芽苗菜的产量和营养价值,最终确定乙烯利喷施浓度为50 mg/L效果最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涛  丁俊胄  陈芸  谢雯雯  熊善柏  赵思明  
考察浸泡温度、发芽温度和淋水频率等培育条件对绿豆芽的生长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温度、发芽温度和淋水频率对豆芽的生长特性和营养品质都有显著影响(P<0.05)。在较高温度(40℃)下浸泡绿豆,培育的绿豆芽鲜质量大、胚轴长且水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高。在较高环境温度(30~35℃)下培育的豆芽胚轴长,但是轴径小。随着喷淋频率的降低,豆芽鲜质量、胚轴长、轴径逐渐降低,水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增加,游离氨基酸含量先增加后降低,γ-氨基丁酸含量交替式变化。绿豆芽的适宜培育条件为:绿豆在40℃下浸泡5h,发芽温度控制为25~30℃,喷淋水间隔时间为1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邢秀苹  杨欢欢  韦庆勇  吴莉芳  闫磊  全亚男  
【目的】研究豆粕和膨化大豆粉对鲤鱼生长、饲料利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为优化鲤鱼人工配合饲料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利用豆粕和膨化大豆粉替代约60%(质量分数)的鱼粉,以全鱼粉为对照,配制成3种等氮(粗蛋白含量为360 g/kg)、等能(总能为15.2 MJ/kg)的半精制饲料,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对初始体质量为(27.25±0.09) g的鲤鱼进行8周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测算鲤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相关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豆粕组和膨化大豆粉组鲤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莉芳  秦贵信  张东鸣  王洪鹤  孙泽威  孙玲  
【目的】探讨大豆蛋白在鲤鱼饲料中的适宜替代量。【方法】以初始质量为(50.13±0.41)g的健康鲤鱼(Cyprinus carpio)为试验对象,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生长试验,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去皮豆粕分别替代0%(CK),15%,30%,45%和6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蛋白(360 g/kg)等能(15.2 MJ/kg)的半精制饲料,研究大豆蛋白对鲤鱼生长、饲料转化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当大豆蛋白替代15%鱼粉蛋白时,PPV(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GR(特定生长率)、FER(饲料效率)、PER(蛋白质效率)与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慧  刘世彪  唐元桂  刘万云  
以‘米良一号’猕猴桃为试材,用CPPU(12.50 mg/L)和6–BA、NAA、GA3(各设质量浓度50,100,200 mg/L)处理花后2周幼果,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检测成熟猕猴桃单果重、果形指数、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矿质元素等指标。结果表明: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以促进果实的增大,除6–BA的增重效果不显著外,其他处理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但果实的水分含量并无显著增加;CPPU处理对果形指数没有影响,但能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和V–C含量,显著增加Ca、P和Mg含量,显著减少B含量;施用6–BA能提高果形指数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跃群  陈爱华  张雨  闫生荣  王小红  陆德祥  
为研究在培育水产经济动物苗种过程中投喂的营养强化的卤虫幼体,以促进苗种生长及提高存活率,本研究以卤虫(Artemiasp.)为研究对象,利用镜检、凯氏定氮和气相色谱等方法,测定了卤虫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体长、蛋白质以及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并选择采用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小球藻(Chlorella pyenoidosa)强化营养卤虫幼体(三龄期),检测了投喂24h和48h后卤虫幼体体长、蛋白质、EPA和DHA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卤虫幼体的发育,EPA含量在120h时显著降低;3种微藻能促进卤虫幼体的生长,但不能提高其蛋白质含量;微藻强化48h后,可以提高卤虫幼体EPA含量。上述结果说明微藻营养强化有利于提高卤虫幼体生长和EPA含量,其中以扁藻的强化效果最为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珊  高小丽  高金锋  王鹏科  冯佰利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不同品种芸豆营养成分含量和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8个品种芸豆(YD04-01~YD04-08)的脱脂、脱皮和脱皮脱脂粉,以不进行处理的全粉为对照,测定不同芸豆粉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8个品种芸豆粉营养成分含量及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与芸豆全粉的营养成分相比,脱脂和脱皮处理都能使芸豆粉水分含量降低,脱皮处理的影响更大;脱脂和脱皮处理均能使芸豆粉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脱脂处理对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更大,脱皮处理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更大;脱脂处理使芸豆粉灰分含量显著增加,脱皮处理使灰分含量显著降低。脱皮脱脂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丁婷婷  王晓瑜  段廷玉  
病害是牧草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可降低牧草产量、影响牧草品质,严重时导致植物死亡,从而引致草地早衰和退化,甚至导致家畜中毒,降低家畜生产性能。为此,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霜霉病、锈病、白粉病、褐斑病、根腐病等病害对豆科(Leguminosae)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等光合作用、营养成分及其根瘤影响的研究结果。总体上,病原菌侵染会破坏叶片和根瘤的正常结构,降低牧草的光合和固氮能力,植株代谢功能失调和病原菌毒力物质的合成、释放也会改变植株营养成分,同时分析了病害对豆科牧草生理生长、营养成分、根瘤形成和固氮作用的影响机理,以期为今后豆科牧草病害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晓东   王颖   李红艳   张新峰   冯晓   仲晨   孙元芹  
为挖掘卤虫(Artemia)作为海洋食品原料的潜力,本研究在不同盐度(30、60、90和120)条件下培养卤虫14 d,测定其体长、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矿物质含量,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显示,盐度对卤虫平均体长有显著影响,盐度为30组卤虫体长最长,第14天时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日平均生长速率(growth rate)最高;盐度也显著影响卤虫的营养组成,各组卤虫粗蛋白含量为28.94%~47.27%,粗脂肪含量为5.89%~13.62%,粗灰分含量为24.63%~34.28%,其中,盐度为30组的粗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盐度为120组的粗脂肪与粗灰分含量最高。不同盐度条件下卤虫均检出18种氨基酸,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均超过40%,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模式,总氨基酸含量为16.05~37.22 g/100 g;盐度为30组氨基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3.42%,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9.52%,谷氨酸、亮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较高,氨基酸评分为91.79,第1限制性氨基酸为半胱氨酸+蛋氨酸;不同盐度下卤虫脂肪酸含量为2.06~5.48 g/100 g,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均超过60%。盐度为120组脂肪酸含量最高,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11和1.68 g/100 g,EPA含量为1.13 g/100 g。盐度为60组中Ca、Na、Fe含量最高,盐度为90组中Zn含量最高。研究表明,盐度影响卤虫生长性能和营养价值,盐度为30组卤虫平均体长最长、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最高,盐度为120组脂肪酸含量最高。卤虫在食品领域有巨大潜力。本研究为卤虫资源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晓东   王颖   李红艳   张新峰   冯晓   仲晨   孙元芹  
为挖掘卤虫(Artemia)作为海洋食品原料的潜力,本研究在不同盐度(30、60、90和120)条件下培养卤虫14 d,测定其体长、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矿物质含量,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显示,盐度对卤虫平均体长有显著影响,盐度为30组卤虫体长最长,第14天时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日平均生长速率(growth rate)最高;盐度也显著影响卤虫的营养组成,各组卤虫粗蛋白含量为28.94%~47.27%,粗脂肪含量为5.89%~13.62%,粗灰分含量为24.63%~34.28%,其中,盐度为30组的粗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盐度为120组的粗脂肪与粗灰分含量最高。不同盐度条件下卤虫均检出18种氨基酸,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均超过40%,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模式,总氨基酸含量为16.05~37.22 g/100 g;盐度为30组氨基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3.42%,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9.52%,谷氨酸、亮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较高,氨基酸评分为91.79,第1限制性氨基酸为半胱氨酸+蛋氨酸;不同盐度下卤虫脂肪酸含量为2.06~5.48 g/100 g,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均超过60%。盐度为120组脂肪酸含量最高,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11和1.68 g/100 g,EPA含量为1.13 g/100 g。盐度为60组中Ca、Na、Fe含量最高,盐度为90组中Zn含量最高。研究表明,盐度影响卤虫生长性能和营养价值,盐度为30组卤虫平均体长最长、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最高,盐度为120组脂肪酸含量最高。卤虫在食品领域有巨大潜力。本研究为卤虫资源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静  宋晓玲  黄倢  
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PC024是一株分离自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养殖环境,且能够提高对虾免疫力和抗病力的益生菌。本研究优化其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单因素优化结果:最佳接种量为2×106 CFU/g,最佳料水比为1∶0.8,最佳发酵时间为90 h,最佳发酵温度为37℃。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4个因素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为39.0℃,发酵时间为100 h 18 min,料水比为1∶0.96,接种量为3.84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华  周建平  彭荷花  
为了给桂东花豆的深加工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桂东花豆的主要营养成分与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测得花豆蛋白质含量为 18.06 %,脂肪含量为 1.20 %,淀粉含量为 46.72 %,100 g 花豆中钙、铁、磷含量分别为 65.89,7.42,265.8 mg;花豆皮壳率为 10.03 %,种皮中粗纤维含量较低,为 15.93 %,蛋白质含量较高,为 9.75 %.花豆淀粉粒平均直径 14 μm,直链淀粉占总淀粉量的 23.28 %,糊化温度高达 76 ℃,峰值粘度为 980 mPa·s,95 ℃时的粘度为 725 mPa·s,冷却到 50 ℃时的粘度为 5 200 mPa·s.淀粉糊透光率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田静  唐国建  彭建宗  阳成伟  张建国  
旋扭山绿豆(Desmodium intortum)是一种优良的多年生热带豆科牧草,本研究分析了其营养成分和乳酸菌、葡萄糖添加对其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青贮试验设有6个处理,即对照(无添加),添加乳酸菌(LAB)、1%葡萄糖(1%G)、2%葡萄糖(2%G)、乳酸菌+1%葡萄糖(LAB+1%G)和乳酸菌+2%葡萄糖(LAB+2%G)。结果显示:旋扭山绿豆的粗蛋白含量(20.75%)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7.19%)较高;青贮60 d后,对照处理发酵品质较差,pH在4.7以上;单独添加乳酸菌显著降低了pH和氨态氮含量,增加了乳酸含量(P 0.05),但均显著降低了氨态氮含量(P 0.05),因此添加乳酸菌和1%葡萄糖是改善旋扭山绿豆青贮发酵品质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苌淑敏  陈茗  赵天瑶  庞肖杰  康玉凡  
为确定适宜蚕豆芽苗菜生产的浸种和光照时间,以小蚕豆品种‘监利’为材料,设置不同浸种时间(12、16、20、24和28 h)和光照时间(8、9、10、11和12 h/d),分析对蚕豆芽苗菜生长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浸种时间增加,蚕豆芽苗菜苗长、茎鲜重和可食率均增加;浸种16 h时,蚕豆芽苗菜的生长指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12 h;除16 h外,其他浸种时间的左旋多巴含量均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佑成  赵天瑶  苌淑敏  李少华  庞肖杰  郑琳琳  康玉凡  
为筛选出生产富硒绿豆芽最适宜的喷施浓度,采用不同浓度(0.00、0.06、0.19、0.38和0.57 mmol/L)纳米硒喷施处理绿豆芽,测定其生长指标(根长、下胚轴长和下胚轴茎粗)、营养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抗坏血酸)、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酚类含量(总酚和总黄酮)、ABTS自由基清除力及硒含量。结果表明:纳米硒对绿豆芽生长具有双重效应,低浓度纳米硒能够促进生长,高浓度纳米硒对绿豆芽有毒害作用,会抑制其正常生长。0.19 mmol/L浓度纳米硒喷施处理绿豆芽的效果最佳,其下胚轴茎粗比对照提高2.91%,下胚轴长提高38.70%;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抗坏血酸含量分别增加31.67%、 51.18%和44.3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提升108.04%和59.45%;同时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88.37%和26.81%。而且0.19 mmol/L纳米硒喷施处理绿豆芽中硒含量为3.04 mg/kg,在安全标准范围内。因此,生产富硒绿豆芽以0.06~0.19 mmol/L纳米硒浓度喷施最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