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8)
2023(8320)
2022(7008)
2021(6361)
2020(5552)
2019(12232)
2018(11789)
2017(21953)
2016(12197)
2015(13304)
2014(12909)
2013(12447)
2012(11297)
2011(10141)
2010(10053)
2009(9209)
2008(8830)
2007(7649)
2006(6577)
2005(5702)
作者
(39486)
(33037)
(32818)
(30773)
(21025)
(16121)
(14723)
(13093)
(12680)
(11484)
(11224)
(11084)
(10827)
(10493)
(10405)
(10214)
(10095)
(9966)
(9530)
(9524)
(8627)
(8227)
(7843)
(7585)
(7559)
(7356)
(7269)
(7133)
(6787)
(6759)
学科
(48825)
经济(48770)
管理(34041)
(33289)
(27491)
企业(27491)
方法(27034)
数学(24702)
数学方法(24300)
(12955)
(11820)
(11722)
中国(11280)
(9998)
贸易(9995)
业经(9833)
(9760)
农业(8091)
技术(8003)
(7494)
环境(7408)
(7266)
财务(7247)
财务管理(7233)
理论(7180)
地方(6997)
企业财务(6892)
(6551)
(6542)
(6508)
机构
大学(175793)
学院(173403)
(68553)
经济(67302)
管理(65624)
研究(62733)
理学(58665)
理学院(57961)
管理学(56375)
管理学院(56106)
中国(44828)
科学(44361)
(42931)
(36886)
业大(35551)
农业(34720)
(33935)
研究所(31768)
(27943)
中心(27940)
(24889)
财经(23238)
农业大学(23231)
(22962)
北京(22475)
(21386)
经济学(21083)
(20552)
(20127)
(20035)
基金
项目(130611)
科学(101845)
基金(97104)
(90399)
国家(89719)
研究(81725)
科学基金(75277)
自然(54138)
自然科(52990)
自然科学(52969)
社会(52641)
自然科学基金(52051)
(51474)
基金项目(51282)
社会科(50016)
社会科学(50001)
(44689)
资助(40563)
教育(37708)
重点(30102)
编号(29224)
计划(28998)
(27796)
(27608)
(27122)
科研(26568)
科技(25877)
创新(25870)
(24224)
大学(23119)
期刊
(64600)
经济(64600)
研究(42690)
学报(41759)
(36919)
科学(34276)
中国(31755)
大学(29830)
学学(28902)
农业(25135)
管理(23153)
(20194)
(13929)
技术(13207)
教育(13053)
业大(12821)
(12368)
金融(12368)
经济研究(12057)
财经(11138)
农业大学(10798)
(10494)
业经(10315)
统计(10052)
科技(10024)
(9495)
(9445)
问题(8661)
林业(8658)
技术经济(8599)
共检索到239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明军  陈明霞  郭君丽  洪森荣  张晓丽  徐 鑫  刘 萍  
研究了2,4-D,NAA,PP333以及糖对怀山药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4-D,NAA单独使用时,诱导微型块茎形成的合适浓度均为0.5 mg/L,形成的微型块茎较多且较大;2,4-D与NAA组合中,NAA0.5 mg/L+2,4-D 0.5 mg/L所诱导的微型块茎较多且较大;NAA为0.5 mg/L时,与PP333 0.1 mg/L的组合所诱导的微型块茎较多且较大,微型块茎形成率高达100%;蔗糖较白砂糖诱导形成的微型块茎多且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明军  
对怀山药带芽茎段和无芽茎段的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 :(1)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 ,无芽茎段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但不同的激素及其组合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不同 ,最佳的激素组合为MS +6 -BA 1mg/L(单位下同 ) +NAA 0 5;带芽茎段有利于多芽体的形成 ,在 6 -BA 1~ 2 +NAA 0 1的培养茎上 ,均能形成 3~ 5芽的多芽体 ,在此基础上 ,PP333能够增加多芽体中芽的数目 ,而GA则使多芽体中芽的数目减少。 (2 )通过带芽茎段形成多芽体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繁殖出大量的试管苗 ,为怀山药优良品种的迅速推广种植提供了一条较为实用的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婷婷  柳俊  
马铃薯块茎形成机理不仅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品质的重要保障。早期研究发现,光周期是诱导马铃薯块茎形成的一个关键环境因子,短日照利于马铃薯块茎形成。近10多年来,光周期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成机理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已有研究发现,马铃薯块茎形成与拟南芥等植物的开花过程有较多相似之处。大量参与植物开花的重要基因,如光敏色素、CONSTANS(CO)、FLOWERING LOCUS T(FT)、LOV蓝光受体蛋白家族及CDF转录因子等在马铃薯块茎形成过程中都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外,马铃薯中发现的同源异型框基因POTH1及其相互作用基因StBEL5也在光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书珍  刘灿  苏小军  张美红  彭丽桃  
以菜山药(Dioscoreae rhizoma)为材料,人工造伤后分别在5、15、25、35℃下处理7 d,研究采后不同温度处理对损伤山药采后组织结构、失重和抗病性、活性氧代谢、酚类物质代谢等相关抗病性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5~35℃范围内,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伤口切面积累木栓质聚酚和木质素,以35℃高温处理组积累最早且积累最多;同时35℃愈伤处理的山药块茎失重率和发病程度显著降低,过氧化氢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组;总酚、总黄酮含量、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35℃高温处理采后菜山药可以提高其块茎活性氧代谢和酚类物质代谢水平,有效促进山药块茎采后损伤的愈合和抗病性,减少采后腐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向丽  刘选明  周朴华  易克  朱至清  
用 3种不同的繁殖技术进行盾叶薯蓣组织培养 ,其中以离体诱导微块茎的形成为最有效的方法 .BA与 KT质量浓度分别为 4.0~ 8.0 ,1 .0~ 2 .0 mg/ L时 ,最有利于盾叶薯蓣微块茎的形成 ,将之接种到含有 NAA的培养基上后易生根形成小植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冬婷  蒋继志  刘洋  王凤春  范继业  边瑞环  
利用苯酚、对氨基苯甲酸和苯甲酸等3种芳香族类化合物作为激发子,对马铃薯块茎抗早疫病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诱导处理后马铃薯块茎中与抗病性相关的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化合物均在较低浓度下具有较强的诱导抗病作用,苯酚、苯甲酸和对氨基苯甲酸分别在1,0.01和5 mmol/L时诱导的保护率最高,分别达到43.21%,40.72%和28.75%,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经上述浓度的3种化合物诱导处理后的马铃薯块茎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均有大幅度上升,明显高于对照,表明这些芳香族类化合物可能通过增加马铃薯体内POD和PAL的活性来发挥其诱导抗病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雁  杨伟波  刘蕊  陈良秋  陈卫军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GA3(赤霉素)、6-BA(6-苄基腺膘呤)、NAA(萘乙酸)浸种及不同温度处理对油莎豆(Cypems esculentus L. var. sativus Beock))块茎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和NAA均能提高油莎豆块茎的发芽率和发芽势;1 mg/L的6-BA和20mg/L的NAA处理效果最明显,不同浓度的GA3浸种处理对油莎豆发芽的影响不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崇坚  谢从华  柳俊  李培武  张文  
对鄂马铃薯 1号 (E1)及南中 5 5 2 (N5 5 2 )在不同光照处理下试管苗的结薯情况及内源生长物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各诱导物质在整个培养期间变化较大 ,其中以块茎大量形成期增加最为明显。试验发现 ,内源GA3 水平负相关于单株结薯数 ,但为匍匐茎伸长所必需 ,JA含量则与块茎形成呈正相关。而GA3 与ABA及JA的比值皆显著负相关于单株结薯数。说明各生长物质为试管苗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而它们之间的平衡水平则可能调控着块茎的形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梅  张静  李雪艳  王寅寅  王春夏  王锦霞  
以亚洲百合Elite中外层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光暗不同培养条件下,苄基腺嘌呤(benzylaminopurine,BA)、萘乙酸(1-naphthlcetic acid,NAA)、蔗糖、活性炭(activated charcoal,AC)、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对试管鳞茎诱导效果及诱导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鳞茎共有2种发生途径,1种是从外植体上直接诱导形成小鳞茎,第2种是外植体经诱导产生不定芽,40d后经不定芽基部膨大形成小鳞茎。光培养下小鳞茎的增殖系数高于暗培养,但小鳞茎直径小于暗培养。单因素试验中,蔗糖、AC及PP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翔宇  李广存  徐建飞  卞春松  金黎平  徐志刚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光照条件对雾培马铃薯块茎形成初期植株生长、块茎形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马铃薯栽培品种‘中薯18号’和‘中薯早35’为材料,在P1L1(光照/黑暗时间12 h/12 h,光照强度150 μmol·m~(-2)·s~(-1))、P1L2(12 h/12 h,350 μmol·m~(-2)·s~(-1))、P1L3(12 h/12 h,550 μmol·m~(-2)·s~(-1))、P2L1(16 h/8 h,150 μmol·m~(-2)·s~(-1))、P2L2(16 h/8 h,350 μmol·m~(-2)·s~(-1))和P2L3(16 h/8 h,550 μmol·m~(-2)·s~(-1))6种光照组合进行试验。[结果] P1条件下,两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匍匐茎数、单株块茎数和单株产量都表现为P1L3>P1L2>P1L1,P1L3处理加速了‘中薯18’与‘中薯早35’的块茎形成,分别比P1L1、P1L2处理提早了10.3、3.1 d和7.4、4.2 d;匍匐茎发生期和膨大期StPHYF、StCO1、StSP6A以及StSWEET-1基因在叶片和匍匐茎中的表达量也随着光密度的升高显著上升。P2L2与P2L3处理的两品种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但都显著高于P2L1。P2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匍匐茎数随光照增强而增加,且显著高于P1。长日照显著抑制了两品种块茎的形成,与P1L1、P1L2和P1L3 相比,P2L1、P2L2和P2L3处理的‘中薯18’和‘中薯早35’块茎形成时间分别推迟了22.3、12.8和13.7 d以及12.4、3.7和3.6 d,并使StPHYF、StCO1在叶片和匍匐茎中表达上调,StSP6A和StSWEET-1的表达被显著抑制。[结论]P2L3和P2L2有利于‘中薯18’和‘中薯早35’地上部生长,但P1L3利于两品种早期块茎的诱导,生产上或可采用在较高光照强度下“前期长日壮苗促进匍匐茎发生,中后期短日诱导促进块茎形成”的方法提高雾培马铃薯生产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温国泉  陆宇明  钦洁  莫江妮  文成忠  吴建明  
为探索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试验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研究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对南方地区淮山药叶片营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CC和CC+NAA在较低浓度时对淮山药叶片全N含量影响不大,而增加浓度却可以保持叶片生长后期具有较高的N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喷施CCC 2250 mg.-1提高了淮山药块茎膨大中期叶片P含量,并减缓块茎膨大中后期叶片K含量的下降,淮山药产量达到33 255.15 kg.hm-2,比对照及仅喷0.15%KH2PO4处理增幅为15.20%和13.22%;结薯比例最好,结单薯、双薯比例总和达到94.66%;块茎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济明  张兰  武梦瑶  彭靓  吴婷婷  田秀  廖小锋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及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药用植物米槁愈伤组织诱导、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寻找最适宜米槁愈伤组织诱导和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米槁大量繁殖提供技术支撑,加速米槁苗木生产,丰富米槁的无性繁殖体系。【方法】以米槁叶片和不定芽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种类及质量浓度组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米槁愈伤组织诱导和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MS培养基适合米槁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不同质量浓度的2,4-D和6-BA均对米槁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有显著影响,NAA的质量浓度无显著影响,2,4-D和6-BA是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的两个主要因素,当2,4-D质量浓度为1.0 mg/L、6-BA质量浓度为2.0 mg/L、NAA质量浓度为0.3 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了81.25%。1/2 MS培养基适合米槁不定芽组培苗生根,不同质量浓度的IBA和AC(活性炭)均对米槁不定芽组培苗生根有显著影响,NAA的质量浓度无显著影响,IBA和AC是影响组培苗生根的主要因素,当IBA质量浓度为0.1 mg/L、NAA质量浓度为0.5 mg/L、AC质量浓度为0.2 g/L时,组培苗生根率最高,达到了72.38%,且根系生长状况最好,生根较早,根系繁密,有须根,根长较长。【结论】米槁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培养基+2,4-D 1.0 mg/L+6-BA 2.0 mg/L+NAA 0.3 mg/L+琼脂6.5 g/L+蔗糖30 g/L,2,4-D和6-BA比NAA更适合米槁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米槁不定芽组培苗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NAA 0.5 mg/L+IBA 0.1 mg/L+AC 0.2 g/L+琼脂7 g/L+蔗糖30 g/L,IBA和AC比NAA更适合米槁不定芽组培苗生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琰  张朝红  崔宏安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2,4-D,NAA,IBA,BA,KT或其组合,研究杜仲嫩茎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3种生长素均可100%诱导出愈伤组织,以0.5mg/L2,4-D,0.5~1.0mg/LNAA,1.0mg/LIBA效果较好;2,4-D和BA及KT的组合均不利于愈伤组织诱导,低浓度的BA与NAA和IBA组合能促进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其中1.0mg/LNAA+0.3~0.5mg/LBA,1.0mg/LIBA+0.5mg/LBA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生长旺盛,富有光泽,适合进一步继代培养,而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KT的加入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均起抑制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温国泉  刘永贤  农梦玲  梁云涛  
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以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为供试药剂,探索不同种类及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南方地区淮山药生长中后期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2250 mg·L~(-1)矮壮素(CCC)能延缓淮山药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趋势,提高叶片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有利于加速淮山药块茎干物质的合成和积累。说明喷施矮壮素能有效改善淮山药中后期生长的光合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温国泉  农梦玲  刘永贤  吴永官  
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以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为供试药剂,探索不同种类及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南方地区淮山药叶绿素含量及淀粉分解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CCC能延缓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显著提高叶片淀粉酶活性,有利于光合碳水化合物从源(叶片)向库(块茎)转移。喷施CCC 1750、2250 mg·L~(-1)及羟季铵·萘合剂(CC 225 mg·L~(-1)+NAA 20 mg·L~(-1))均可提高淮山药块茎膨大末期鲜薯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有利于鲜薯淀粉合成及产量提高,相互之间有正向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