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1)
- 2023(6594)
- 2022(5508)
- 2021(4934)
- 2020(3994)
- 2019(8840)
- 2018(8218)
- 2017(15001)
- 2016(8418)
- 2015(8784)
- 2014(8333)
- 2013(8092)
- 2012(7253)
- 2011(6482)
- 2010(6285)
- 2009(5614)
- 2008(5372)
- 2007(4506)
- 2006(3882)
- 2005(3118)
- 学科
- 济(30473)
- 经济(30436)
- 业(23187)
- 管理(22797)
- 企(16958)
- 企业(16958)
- 方法(14698)
- 数学(13426)
- 数学方法(13318)
- 农(10953)
- 学(8274)
- 财(8093)
- 农业(7915)
- 贸(7586)
- 贸易(7586)
- 业经(7499)
- 易(7414)
- 中国(7232)
- 地方(6014)
- 技术(5817)
- 环境(5779)
- 务(4954)
- 财务(4953)
- 财务管理(4948)
- 划(4780)
- 产业(4748)
- 企业财务(4737)
- 制(4604)
- 出(4096)
- 银(4049)
- 机构
- 学院(119072)
- 大学(118445)
- 济(46328)
- 经济(45600)
- 管理(43376)
- 研究(43245)
- 理学(39192)
- 理学院(38682)
- 管理学(37852)
- 管理学院(37666)
- 农(34781)
- 科学(32167)
- 中国(29451)
- 农业(28359)
- 业大(27712)
- 所(23926)
- 京(23671)
- 研究所(22740)
- 农业大学(19361)
- 中心(19110)
- 财(18334)
- 省(16210)
- 江(16050)
- 院(15599)
- 财经(15525)
- 室(14817)
- 业(14631)
- 南(14567)
- 科学院(14531)
- 经(14322)
- 基金
- 项目(93409)
- 科学(72030)
- 基金(68659)
- 家(65251)
- 国家(64733)
- 研究(57402)
- 科学基金(53379)
- 省(38338)
- 自然(37964)
- 社会(37784)
- 基金项目(37439)
- 自然科(37167)
- 自然科学(37150)
- 自然科学基金(36533)
- 社会科(35934)
- 社会科学(35921)
- 划(32333)
- 资助(26657)
- 教育(25750)
- 重点(21838)
- 计划(21437)
- 创(20022)
- 发(19864)
- 编号(19789)
- 科技(19745)
- 部(19440)
- 科研(19147)
- 业(18971)
- 创新(18821)
- 农(17168)
共检索到156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晓谦 商叶 刘维成 刘畅 杜国栋 吕德国
南果梨果实萼片宿存率较高,宿萼果通常石细胞较多,口感差,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因此,研究不同外源物质对脱萼率、果实品质和木质素代谢的影响,对于实现南果梨果实品质的提升和优质高效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南果梨为试材,于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GA3、PBO、PBO+钙硼溶液的混合制剂处理,对各处理果实的脱萼果率、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花青苷及石细胞、木质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液相-质谱法(LC-MS)检测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并选取部分木质素代谢相关基因进行表达水平分析。结果表明:50mg·L~(-1)GA3处理宿萼果率可达100%,且导致果实石细胞含量增加;单独使用PBO虽能大幅提高南果梨脱萼果率,降低有机酸含量,但对果实石细胞作用不显著;而PBO+钙硼合剂的处理不仅能有效提高脱萼率,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可使石细胞含量减少12.2%,对果实品质有明显提升。与对照相比,PBO+钙硼合剂处理使南果梨木质素及其前体羟基肉桂酸类物质的含量显著降低,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C4H、COMT和CAD)的表达水平也明显下调,抑制了木质素单体的合成,从而减少了石细胞的积累。因此,PBO+钙硼合剂处理可在提高脱萼率的同时,降低石细胞含量,有效提升南果梨果实品质。
关键词:
南果梨 生长调节剂 脱萼果 石细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兵 朱立武 张绍铃
以‘砀山酥梨’为试材,于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保花保果剂(PBO)、多效唑(PP333)、氟硅唑(Flusilazole),研究生长调节剂对‘砀山酥梨’脱萼果率、果实品质和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PBO、PP333虽能提高‘砀山酥梨’脱萼果率、果实固形物与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有机酸含量,但使果实石细胞明显增多、硬度增加、果点增大。2 500 mg.L-1 PP333、2 000 mg.L-1 PBO处理果实石细胞含量分别为1.52%和1.47%;果肉硬度分别为6.34和6.36 kg.cm-2;果点直径分别为1.97和1.87 mm,均显著高于喷施清水对照。PBO和Flusilazole...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少珍 蒋慧萍 吴代东 邹瑜 刘盛武 林贵美 龙盛风 李婷
研究探讨细胞分裂素(KT-30)、氯吡脲(cppu)、赤霉素(GA_3)和微生物菌液(Y)诱导野生毛葡萄果实膨大、提高座果率、保花保果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3年生两性花野生毛葡萄‘野酿2号’作为试验材料,以清水为对照,在挂果前期第一次对果穗分别浸蘸各种生长调节剂及其混合溶液,15 d后根据果粒膨大程度喷施相同浓度的各种生长调节剂及混合溶液。结果表明,在所有处理组中,处理d(cppu-2)、处理A(cppu-1)、处理L(cppu-1)和处理G能获得更理想的效果,均能有效促进果粒的膨大、果穗和果粒的增重、座果率的提高。细胞分裂素(KT-30)、氯吡脲(cppu)、赤霉素(GA3)等植物生长调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妮 陶书田 李雷廷 黄文江 张绍铃
以‘砀山酥梨’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了果实萼片脱落期幼果果心和果顶离层部位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含量,分析了果实萼片脱落关键时期内源激素变化及其与萼片脱落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初期IAA含量较高,随之下降,而萼片脱落期萼片宿存果GA3含量较高,萼片脱落果ABA含量较高。‘砀山酥梨’果实萼片脱落由多种内源激素协同调控,幼果果顶离层部位、果心低IAA和GA3水平以及果顶离层部位高ABA水平有利于果实萼片脱落,反之,利于果实萼片宿存。
关键词:
砀山酥梨 萼片 脱落 内源激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珊珊 王雪梅 陈波浪 柴仲平 沈幸 丁阔 赵静
为了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库尔勒香梨(Pyrus brestschneideri rehd.)生产中的施用效果,该田间试验以20 a树龄库尔勒香梨为研究试材,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PbO(增效醚,包含细胞分裂素ba与生长素衍生物Ore)、PP333(15%多效唑)和复硝酚钠对库尔勒香梨果实产量及内外部品质的影响,分别设置不同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清水及空白喷施处理,共计17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产量,可以降低果皮厚度、果实硬度、果实总酸含量,还可以提高果实脱萼率、红晕果率、果实还原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其中以喷施PbO 300倍液效果最佳。与对照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霍珊珊 惠竹梅 马立娜 栾丽英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ABA、GA3和6-BA处理对赤霞珠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改善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欧亚酿酒葡萄(Vitis viniferal L.)品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试材,于转色期前7d分别对果实进行不同质量浓度ABA、GA3和6-BA处理,研究葡萄果实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1)在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100和200mg/L ABA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果实总糖、总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降低总酸、单宁和总酚含量,但2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2)不同质量浓度GA3处理总体上使葡萄果实中的总糖、总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有...
关键词:
葡萄 赤霞珠 植物生长调节剂 果实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剑锋 张红艳 彭抒昂
为弄清梨幼果钙动态及生长调节物质对其调控作用,以“黄花”梨为试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AA、GA3处理均增加了采收时果肉中总Ca的含量,但推迟了其含量高峰的到来,使用IAA+CaCl2、GA3+CaCl2的处理其果肉总Ca含量峰值分别高于单独施用IAA或GA3的峰值,它们峰值到来的时间分别早于IAA或GA3单独处理;NAA处理推迟了果肉中总Ca的含量高峰,没有增加果肉中总Ca的含量,使用NAA+CaCl2其果肉总Ca含量峰值与对照和单独施用NAA无显著差异;无论是什么处理,果实膨大期都是果实总Ca含量降低,Ca2+升高的转变时期;还对促进果实对钙吸收的方法及总Ca和Ca2+含量变化的生理意义...
关键词:
梨 果实发育 钙 植物生长调节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殿峰 赵黎明 冯乃杰 杜吉到 李建英
在大田条件下,以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生育后期根系内同化物及内源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SODM调节剂明显提高了大豆根系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根系内游离氨基酸的输出量,氯化胆碱和DTA-6调节剂表现不明显。喷药后5~30 d,氯化胆碱有效地降低了根系中ABA含量,SODM和DTA-6调节剂有效地提高了大豆根系内CTK和GA含量,而对IAA含量的促进并不明显。至喷药后20~30 d,SODM和DTA-6调节剂处理的根系ABA含量才有所降低。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大豆 根系 同化物 激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霞 刘国杰 梁艳萍 艾沙江 杨清
以‘香山水蜜桃’为试材,研究在桃果实迅速膨大期分别采取喷施1 200、1 600和2 000 mg/L多效唑,20mg/L DA-6和20 mg/L DA-6+1 600 mg/L多效唑混合喷施和摘心处理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DA-6均显著提高了桃果实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可显著提高桃果实果皮花色苷含量,但20 mg/L DA-6处理降低了果皮花青苷含量;摘心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含量和果皮花色苷含量,仅对单果重影响不显著。综合比较表明:1 600 mg/L多效唑处理可有效提高桃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品质,促进优质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建伟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朱红梅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配方对水稻氮代谢,籽粒、糙米的全氮、蛋白氮含量和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合理配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水稻在生殖生长前期叶片和茎鞘保持较强的氮素同化能力,在生殖生长后期叶片和茎鞘中氮的降解和转运再利用能力增强;可增强水稻功能叶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蛋白水解酶活性及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提高籽粒和糙米中全氮及蛋白氮含量.籽粒蛋白质产量以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7+吐温80(PGRF7)为最高,其次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6+吐温80(PGRF6),再次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3+吐温80(PGRF3),分别比对照增产17.9%,15.9%...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桂先 荣湘民 刘强 彭建伟 朱红梅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新型玉米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玉米生长调节剂对灌浆期玉米功能叶、茎秆中氮素的转运,功能叶硝酸还原酶与蛋白水解酶活性,功能叶和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与转化酶活性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加玉米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籽粒蛋白质产量.在调节剂的3个浓度中,以PGRC1较合理.PGRC1处理玉米籽粒的蛋白氮含量比对照提高0.83g/kg,籽粒产量比对照增加13.18%,籽粒蛋白质产量比对照增加19.5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杭 王琦 李春梅 邵华 金茂俊 王珊珊 郑鹭飞 佘永新 王静 王怀松 金芬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噻苯隆对设施栽培薄皮甜瓜的感官特征、营养成分、挥发性风味和滋味的影响,为噻苯隆在甜瓜中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薄皮甜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噻苯隆替代人工授粉。通过测定甜瓜的感官特征(横径、纵径、单瓜重、硬度和色泽)、营养成分(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有机酸和糖)及基于电子鼻的香气性状和基于电子舌滋味性状,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评价噻苯隆的使用及浓度水平对甜瓜风味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甜瓜中噻苯隆的残留量。【结果】在感官特征方面,噻苯隆的使用能够显著提高甜瓜的纵径、单瓜重和硬度,当噻苯隆使用浓度为4 mg·kg~(-1)时,甜瓜的纵径和单瓜重达到最大,分别为136.81 mm和322.44 g,较对照组增加了32.2%和28.2%。甜瓜的硬度与噻苯隆的使用浓度呈正相关性(r2=0.8183)。噻苯隆的使用能显著降低果皮亮度及黄色色泽,但不同浓度间无显著差异;甜瓜外部果肉的绿色产生差异与噻苯隆的使用浓度存在相关性。在营养成分方面,噻苯隆的使用能够引起甜瓜中维生素C和柠檬酸含量的大幅降低,随着噻苯隆使用浓度的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逐渐减少,当噻苯隆使用浓度为8 mg·kg~(-1)时,甜瓜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对照小区甜瓜样品下降了59.8%,仅为5.20 mg/100 g;而柠檬酸的浓度下降20.0%—65.0%。但噻苯隆的使用对甜瓜水分没有显著影响。甜瓜中可溶性固形物、果糖含量的变化与噻苯隆的使用浓度有关,低浓度的噻苯隆能引起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和果糖含量的增加,高浓度则反之。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经过不同浓度噻苯隆处理的甜瓜在挥发性风味和滋味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并且与浓度之间呈一定相关性,噻苯隆使用浓度越大,差异性越大。噻苯隆在甜瓜中残留量符合国家的限量标准。【结论】不同浓度的噻苯隆会对甜瓜的感官特征(横径、纵径、单瓜重、色泽和硬度)、营养成分(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有机酸和糖)、挥发性风味组成和滋味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高浓度的噻苯隆能够大幅降低甜瓜维生素C和柠檬酸的含量,对挥发挥发性风味组成和滋味影响较大。与使用高浓度的噻苯隆相比,低浓度的噻苯隆(4 mg·kg~(-1))使甜瓜的风味更接近人工授粉甜瓜的风味。
关键词:
噻苯隆 电子鼻 电子舌 主成分分析 甜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守阳 汪有科 赵霞 魏新光
【目的】针对旱作条件下梨枣坐果率低的特点,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梨枣节水增产效益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山地红枣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提供指导。【方法】以梨枣为试验对象,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在陕北米脂县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赤霉素+多效唑(GA3+PP333)、萘乙酸(NAA)和芸薹素内酯(BR-481)在旱作(雨养)条件下对梨枣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芸薹素内酯、赤霉素+多效唑处理能显著提高梨枣的坐果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坐果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对照提高64.9%,77.6%,111.8%;122%,120%,118%;89...
关键词:
梨枣 植物生长调节剂 真实节水 化控节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彦肖 王亚茹 刘树海 王永博 李晓 李勇 王迎涛
以黄冠梨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冠梨果实糖、酸含量及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处理果实中糖、酸变化趋势与套3层袋的对照果实一致。在花后60~70 d,IAA和GA4+7处理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的对照果实,但果实成熟时,没有显著性差异。GA3和GA4+7处理蔗糖含量从花后100~110 d显著高于套3层袋的对照。果实成熟时,GA3处理果实苹果酸和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实,NAA、IAA和GA4+7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果实中莽草酸含量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梨 植物生长调节剂 酸 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伦 王超 姚改芳 王德孚 吴俊
[目的]研究外源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梨杂交后代的花芽分化、成花相关基因表达及营养物质积累的影响。[方法]以5年生的‘满天红’ב砀山酥梨’杂交后代中尚未开花的实生个体为材料,在花芽分化期进行6-BA和乙烯利(Eth)喷施处理(100 mg·kg-16-BA,1 000 mg·kg-1Eth,100 mg·kg-16-BA+1 000 mg·kg-1Eth),以清水为对照。[结果]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均能促进杂交后代实生苗成花,成花数量显著增加,其中6-BA和乙烯利混合液处理形成的花芽个数最多。各处理均促进了花芽分化期间成花相关基因FLOWERING LOCUS T(FT)和LEAFY(LFY)的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