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7)
- 2023(7692)
- 2022(6459)
- 2021(5712)
- 2020(4765)
- 2019(10541)
- 2018(10031)
- 2017(18073)
- 2016(10472)
- 2015(11580)
- 2014(10996)
- 2013(10572)
- 2012(9643)
- 2011(8743)
- 2010(8664)
- 2009(7605)
- 2008(7371)
- 2007(6466)
- 2006(5660)
- 2005(4835)
- 学科
- 济(36214)
- 经济(36167)
- 管理(26468)
- 业(25949)
- 企(19921)
- 企业(19921)
- 方法(17486)
- 数学(15716)
- 数学方法(15536)
- 农(11354)
- 学(10831)
- 中国(10078)
- 财(9380)
- 贸(8608)
- 贸易(8607)
- 业经(8441)
- 易(8399)
- 农业(7806)
- 理论(7491)
- 技术(6787)
- 教育(6239)
- 环境(6236)
- 制(6199)
- 地方(5779)
- 务(5588)
- 财务(5586)
- 财务管理(5573)
- 教学(5503)
- 划(5377)
- 产业(5337)
- 机构
- 大学(147215)
- 学院(146603)
- 研究(55986)
- 济(55489)
- 经济(54421)
- 管理(50651)
- 理学(44839)
- 理学院(44259)
- 管理学(43195)
- 管理学院(42985)
- 农(39883)
- 科学(39665)
- 中国(38419)
- 农业(32334)
- 业大(31481)
- 京(31475)
- 所(30943)
- 研究所(29004)
- 中心(24080)
- 财(22624)
- 江(22361)
- 农业大学(21489)
- 院(20817)
- 北京(19242)
- 技术(19160)
- 省(18939)
- 财经(18716)
- 范(18677)
- 室(18319)
- 师范(18223)
- 基金
- 项目(109320)
- 科学(83817)
- 基金(78262)
- 家(74004)
- 国家(73396)
- 研究(70275)
- 科学基金(60115)
- 省(44405)
- 社会(43410)
- 自然(42756)
- 自然科(41796)
- 自然科学(41777)
- 基金项目(41715)
- 社会科(41101)
- 社会科学(41087)
- 自然科学基金(41077)
- 划(38657)
- 教育(33888)
- 资助(31767)
- 重点(26028)
- 编号(25978)
- 计划(24376)
- 创(23659)
- 发(23282)
- 部(23213)
- 科技(22234)
- 科研(22174)
- 创新(22108)
- 业(21342)
- 课题(19800)
共检索到208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卫国 石岭 高雷 莫东发 张正伟 成正 李真和 赵华 罗凤霞
为了促进红掌组培苗的生根,利用不同的生长激素,对红掌组培苗高效生根的生长激素 IAA、NAA 和IBA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红掌不定芽平均生根数量和平均生根率影响较大的生长激素为 NAA。对红掌不定芽的平均根系长度影响大的为 IBA。IAA 对红掌生根,生根迟,根系少,而且根系生长慢;利用 NAA 可有效促进红掌生根,生根早、数量多且根较粗壮,根毛多,有利于出瓶移栽;IBA 可有效促进根系伸长,但根毛少。
关键词:
红掌不定芽 生长激素 生根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木兰 叶炜 赖钟雄 周辉明 尚伟 陈昌铭 江秋萍
以红掌品种阿拉巴马为材料,研究组培苗生根培养与移栽炼苗的相关因子.结果表明:红掌组培苗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改良Nitsch+0.5 mg·L-1NAA+0.3 mg·L-1IBA,最佳的移栽季节为5月份(15-20℃).组培苗最佳的移栽预处理条件为:培养室培养8 d,大棚培养5 d,炼苗2 d;最佳的移栽基质为:泥炭土+水草+珍珠岩(2∶1∶1).在优化条件下,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可高达100%.
关键词:
红掌 组培苗 生根 移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振坚 陈瑞丹 李庆卫 陈俊愉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rooting status of softwood cutting of prunus mume by different cultivars,auxin,and media under automatic mist spray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ooting percentages of 'Meiren Mei','Sanlun Yudie' and 'Xiao Meiren' among 22 cultivars were all higher than 9...
关键词:
梅花 嫩枝扦插 IBA 6-BA 基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增强 徐莹莹 张宁 贾文锁 张潞生
为探究pH对蓝莓生长和元素吸收的影响,以非生根蓝莓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pH梯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pH小于或大于对照(pH 5.4)时,蓝莓组培苗的鲜重和干重都会相应地减小;pH过低(4.5)或过高(7.0)则会抑制蓝莓组培苗的分枝和株高,植株叶片变小,叶片颜色变化显著。适当提高pH水平(6.0和6.5)会促进蓝莓组培苗产生分枝,但叶片会变小、变黄或变淡紫。pH过高(6.0、6.5和7.0),抑制蓝莓组培苗对Cu、Zn、p、K和Mn元素的吸收,而当pH过低(4.5)时,则会抑制蓝莓组培苗对Cu、p、K、Mg和Mn元素的吸收。过低或过高的pH水平都会促进蓝莓植株组织和细胞对na元素的...
关键词:
蓝莓 pH 组培苗 营养元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安瀛 陈铭秋 林彦 卢万鸿 王楚彪 燕青 罗建中
[目的]通过不同种类培养基及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4个尾巨桉无性系幼苗进行处理,以了解各因素对其生根的影响,为尾巨桉的离体快繁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来自尾巨桉同一杂交组合,亲本相同但生根能力不同的4个无性系(EC262、EC264、EC269和EC272)为试验材料,设4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培养30 d时对其生根率、生根量、平均根长、最长根长等生长指标进行测量,并评估其生根性状,最后利用极差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评价。[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培养基类型及无性系均对植株生根的效果具有极显著影响。4个无性系在不同处理下均可生根,生根率在7.5%~55%之间,平均根数介于1~3.27之间,平均根长在1.95~5.02 cm之间,最长根长在2.18~7.03 cm之间,生根性状评分介于27.78%~75.75%之间。极差分析表明:代表生根前期的根系发生能力的生根率及生根根数,主要受无性系的影响;而代表后续根系质量的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及生根性状评价,培养基的作用超过了无性系起了更重要的作用。[结论]在尾巨桉4个无性系生根初始阶段,遗传因素是其生根差异的主导因素,而在根系发育的后续阶段,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大。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桉树及其它树种的组培扩繁技术体系优化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
关键词:
尾巨桉 组培 无性系 生根率 根系形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振国 黄大勇 梁晓静 李立杰 梁萍
为提高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枝条扦插成活率与生根率,筛选出最佳配方及处理方法,选择1年生麻竹枝条为材料,采用从基质、激素种类及浓度三因素析因设计,研究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麻竹扦插生长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育苗效果。结果表明:1)3个主因素中,激素种类对扦插生根影响最大,各指标均达到显著水平;2)泥炭对扦插苗地上的生长指标影响最大,新梢率、新梢数和叶数达显著水平;3)细沙作为基质可以显著提高麻竹枝条扦插生根率,扦插成活率达62.92%;4)两因素交互作用中,激素×浓度的交互作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最大,愈伤率、腐烂率、平均根长、总根数、根系直径等指标均达极显著水平;5)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对扦插地上指标影响最大,叶面积达极显著水平,新梢数达显著水平;6)三因素交互作用中,仅愈伤率和腐烂率达到极显著水平。由此可见,泥炭显著提高扦插生根率,NAA扦插效果最好,激素浓度处于40~80 mg/L时扦插苗各指标最佳;泥炭+ABT+80 mg/L为最佳处理组合。
关键词:
麻竹 枝条扦插 基质 激素浓度 交互作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邹竣竹 韩蕾 李德颖 孙振元
为研究外源激素对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种子破除休眠和幼苗生长生理的作用,本研究分别设置3个浓度的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野牛草进行浸种处理,浸种后进行发芽试验,对浸种后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内源激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赤霉素浸种可以有效增强野牛草种子发芽力,提高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其中,2 000mg·L-1的赤霉素处理效果最显著(P<0.05);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浸种可以有效增强野牛草种子的生活力。2)赤霉素处理有助于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济明 张兰 武梦瑶 彭靓 吴婷婷 田秀 廖小锋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及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药用植物米槁愈伤组织诱导、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寻找最适宜米槁愈伤组织诱导和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米槁大量繁殖提供技术支撑,加速米槁苗木生产,丰富米槁的无性繁殖体系。【方法】以米槁叶片和不定芽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种类及质量浓度组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米槁愈伤组织诱导和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MS培养基适合米槁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不同质量浓度的2,4-D和6-BA均对米槁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有显著影响,NAA的质量浓度无显著影响,2,4-D和6-BA是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的两个主要因素,当2,4-D质量浓度为1.0 mg/L、6-BA质量浓度为2.0 mg/L、NAA质量浓度为0.3 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了81.25%。1/2 MS培养基适合米槁不定芽组培苗生根,不同质量浓度的IBA和AC(活性炭)均对米槁不定芽组培苗生根有显著影响,NAA的质量浓度无显著影响,IBA和AC是影响组培苗生根的主要因素,当IBA质量浓度为0.1 mg/L、NAA质量浓度为0.5 mg/L、AC质量浓度为0.2 g/L时,组培苗生根率最高,达到了72.38%,且根系生长状况最好,生根较早,根系繁密,有须根,根长较长。【结论】米槁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培养基+2,4-D 1.0 mg/L+6-BA 2.0 mg/L+NAA 0.3 mg/L+琼脂6.5 g/L+蔗糖30 g/L,2,4-D和6-BA比NAA更适合米槁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米槁不定芽组培苗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NAA 0.5 mg/L+IBA 0.1 mg/L+AC 0.2 g/L+琼脂7 g/L+蔗糖30 g/L,IBA和AC比NAA更适合米槁不定芽组培苗生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娟 李中林 邬秀宏 朱学栋 袁林颖 唐敏 胡留杰 张莹
本试验筛选了茶树诱导培养基及继代培养激素条件,并研究了不同氮素浓度总量及不同氮源比例对茶树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初代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出芽快慢依次是B5>WPM>MS。培养基MS+2.0 mg/L 6-BA+0.1 mg/L IBA+0.2 mg/LGA3较适宜茶树继代苗的增殖及生长。茶树组培苗继代培养时,培养基中NH4NO3含量在1.24 g/L时茶树组培苗生长最好;而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n(NH+4-N)∶n(NO-3-N)=30∶30较适于茶树组培苗继代生长。
关键词:
茶树 氮素营养 组培苗 生长 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永华 史吉平 商振清 李广敏
在土壤干旱过程中,叶面喷施2×10-5mol/L的生长素(IAA)或5×10-4mol/L的赤霉素(GA3)可阻止小麦幼苗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且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似。对于超氧物歧化酶(SOD),IAA使其活性强化,而GA3则对其起着抑制作用。IAA还能提高干旱条件下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但对气孔阻力和叶水势影响不大;而GA3对叶绿素含量、气孔阻力和叶水势均无明显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曲明山 李玉峰 贺建德 宋卫堂
研究激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红掌断根后再生根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充氧周期、营养液浓度对红掌再生根系水培驯化的影响,探求红掌水培时根系耐弱氧的较佳驯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经激素(根旺)处理后,断根后红掌的生根能力显著增强,其中最适根旺浓度为0.25 g/L,处理时间为3 h;另外,营养液浓度和充氧制度对红掌根系耐弱氧的驯化均有影响,其中营养液浓度对根长的影响显著,最好效果浓度为1.5 C,而充氧制度对根系总量影响显著,其较好的方式为充氧1 h停止2 h间隔式充氧制度。
关键词:
红掌 断根 静水培 驯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小环 彭向永 李青 张开春
研究了基本培养基(1/2WPM,1/2F14,1/2MS)、培养方式(液体培养、根部黑暗、两步生根法)和生长素浓度对甜樱桃(PrunusaviumL.)品系"6-7"组培苗生根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2F14为最适基本培养基;液体培养对组培苗的生根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根部黑暗条件培养次之,两步生根法作用不明显;生长素质量浓度配比以IBA1.0mg/L+NAA1.0mg/L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89.7%。据此认为,要提高组培生根困难的木本植物的有效生根率,以岩棉为支撑物的液体培养是一项有效措施。
关键词:
甜樱桃 组织培养 生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慧萍 庾韦花 张向军 蒙平 陈少珍
以铁皮石斛分化苗为供试材料,采用常规瓶式培养方式和袋式培养方式进行生根培养。结果显示,两种培养方式生产的组培苗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均表现出生根快且根系发达,生根率达到100%,苗健壮,质量好,移栽成活率高达90%以上;但在培养基灭菌和接种效率、污染率、移植成活率、培养空间利用率和炼苗效率等方面,袋式培养优于常规瓶式培养,可提高生产效率,达到节能增效目的。
关键词:
铁皮石斛 袋式组织培养 生根 效率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瑞丰 尹光天 杨锦昌 李荣生 邹文涛
采用温室盆栽方法,设置0(对照)、50、100、150、200、300、400、600 mg.株-18个氮素处理,研究氮素供应对红厚壳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供氮量的增加,红厚壳幼苗高、地径、叶面积及整株生物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200 mg.株-1时达到峰值,分别为22.06 cm、0.65 cm、327.27 cm2和10.43 g.株-1,是对照的1.59、1.25、2.58、1.90倍;地下生物量N5显著高于N7、N8处理,但与其余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根冠比随供氮量的增加呈现单调递减趋势;红厚壳幼苗叶绿素a、b及总量随供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红厚壳幼苗的净光合速率、...
关键词:
红厚壳 氮肥 生长特性 光合特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志刚 崔瑾 焦学磊 丁为民 李式军
以自行研制的组培苗光合速率测量系统检测了叶用甘薯无糖组培苗的光合速率 ,定量分析了外环境中CO2 浓度和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 (PPFD)对无糖组培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透气封口材料和自然换气 ,间接合理调控PPFD和外环境CO2 浓度对组培苗净光合作用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仅提高PPFD或外环境CO2 浓度不能有效促进光合作用。当使用透气率为 0 4的封口材料时 ,甘薯无糖组培苗的光合作用在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 2 5 0 μmol·m-2 ·s-1 和外环境CO2 浓度 8735 μmol·mol-1 时最为适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