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09)
- 2023(3206)
- 2022(2802)
- 2021(2493)
- 2020(2150)
- 2019(4841)
- 2018(4705)
- 2017(8071)
- 2016(4867)
- 2015(5357)
- 2014(5134)
- 2013(5243)
- 2012(5043)
- 2011(4714)
- 2010(4655)
- 2009(4297)
- 2008(4245)
- 2007(3872)
- 2006(3408)
- 2005(3169)
- 学科
- 济(14631)
- 经济(14610)
- 管理(10513)
- 业(8616)
- 学(8233)
- 企(6858)
- 企业(6858)
- 方法(5993)
- 数学(5162)
- 数学方法(5044)
- 中国(4516)
- 农(4107)
- 法(3624)
- 财(3585)
- 业经(3054)
- 制(3046)
- 融(3030)
- 金融(3029)
- 水产(2952)
- 及其(2654)
- 贸(2624)
- 贸易(2622)
- 农业(2601)
- 易(2533)
- 地方(2486)
- 理论(2479)
- 环境(2463)
- 动物(2441)
- 银(2398)
- 银行(2361)
- 机构
- 大学(72888)
- 学院(70854)
- 研究(33583)
- 农(27387)
- 科学(27071)
- 中国(23495)
- 农业(22483)
- 济(21231)
- 所(20859)
- 经济(20654)
- 研究所(19432)
- 业大(19198)
- 管理(17994)
- 京(17420)
- 理学(15213)
- 理学院(14867)
- 农业大学(14484)
- 室(14384)
- 管理学(14170)
- 管理学院(14087)
- 省(13839)
- 中心(13809)
- 实验(13413)
- 实验室(12925)
- 业(12669)
- 院(12637)
- 重点(12236)
- 江(12084)
- 科学院(11299)
- 技术(11089)
- 基金
- 项目(52494)
- 科学(37816)
- 家(37329)
- 国家(37072)
- 基金(36528)
- 科学基金(28094)
- 研究(27958)
- 自然(22661)
- 自然科(22109)
- 自然科学(22089)
- 自然科学基金(21715)
- 省(21554)
- 划(19768)
- 基金项目(18552)
- 资助(16435)
- 计划(14819)
- 社会(14653)
- 科技(14599)
- 社会科(13747)
- 社会科学(13741)
- 重点(13299)
- 教育(12832)
- 专项(11403)
- 发(11314)
- 科研(11247)
- 农(11142)
- 业(10737)
- 创(10537)
- 部(10318)
- 创新(10053)
共检索到110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巍 孟庆翔 肖训军 夏兆刚
本研究采用严格的厌氧微生物培养方法 ,对 5头生长猪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在生长猪的胃肠道内容物中和粘膜上均有相当数量的乳酸菌、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分布 ,且乳酸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 2种菌(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素芳 郭立辉 骆延波 凌泽春 柳尧波
为阐明发酵床养殖对断奶仔猪消化道菌群的影响,对发酵床和水泥地养殖仔猪消化道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试验期为42d。15头30日龄断奶仔猪分别在试验开始第1天(断奶当天)、第21天和第42天进行扑杀,每次每组扑杀3头,取胃、回肠、盲肠、结肠粘膜层及各段内容物进行2类细菌的分离计数,同时检测相同时间点发酵床表层与深层垫料中的细菌数量。结果发现: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1~42d),消化道大肠杆菌呈下降趋势,如发酵床仔猪结肠段大肠杆菌由开始的6.4×107降低到2.2×105,而乳酸菌先下降后上升,如发酵床仔猪回肠段内容物乳酸菌数量由4.6×109降到2.6×108后再增加到1.4×10...
关键词:
发酵床 仔猪 大肠杆菌 乳酸菌 胃 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世琼 李平兰 张篪
采用平板稀释法 ,用 MRS和 M17培养基从 12头猪的新鲜粪便中分离出 2 0 0个菌株 ,进而初筛得 38株对普通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复筛得 10株对猪源弱毒型大肠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再选出其中抑菌活性最强的 3株 R- 2 1- 1、R- 17- 3和 R- 2 1- 3。生理生化特性试验表明这 3株均为乳酸菌。以多粘菌素 B对弱毒型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所得的标准曲线作为参照 ,测得这 3株菌的抑菌活性分别相当于 12 80 0 ,135 0 0和 30 2 0 IU.m L-1的多粘菌素 B,蛋白酶试验、排除酸等试验判断其产生的抑菌物质中含有细菌素 ;通过抑菌谱试验证明 3株菌不仅对革兰...
关键词:
乳酸菌 筛选 大肠杆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中艳 赵述淼 梁运祥
从健康猪粪便筛选分离到对肠道致病菌有较强抑制特性的3株乳酸菌,分别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体外益生特性研究表明:3株乳酸菌能耐受胃肠道环境,能黏附猪小肠表面粘液,对猪源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139,E. coli O139)、E. coli C83905、E. coli C83524、E. coli C83529、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O4Hi,ST O4 Hi)、金黄色葡萄球菌...
关键词:
猪 乳酸菌 筛选 鉴定 益生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巍 孟庆翔
采用厌氧微生物学方法 ,对 2头育肥猪的胃、小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的固相、液相和粘膜中的总厌氧菌、淀粉分解菌、纤维分解菌和蛋白分解菌的数量分布和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上述总厌氧菌和 3种功能菌群的数量在胃和小肠区段固相内容物中占绝对优势 ,而在盲肠、结肠和直肠内容物中以液相菌群占绝对优势。在胃和小肠区段 ,固相、液相内容物中 3种功能菌群的数量间无明显差异 ,但在盲肠、结肠和直肠段 ,固、液相内容物中淀粉分解菌和蛋白分解菌为优势菌群。在各区段胃肠道粘膜中 ,胃和小肠的 3种菌群的数量相对较低。盲肠粘膜中主要菌群数量分布为蛋白分解菌 >淀粉分解菌 >纤维分解菌 (P
关键词:
胃肠道微生物 微生物分区 育肥猪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云章 杨红玲 马如龙 宋凯
从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消化道分离到3株乳酸菌,通过抑菌试验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2株菌(MM1和MM4),经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MM1菌株鉴定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MM4菌株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进一步研究了MM1和MM4的体外生长特性,及其对不同pH值的人工胃液、含有不同浓度胆盐的人工肠液及高温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MM1和MM4均在培养6h左右进入对数生长期。对人工胃液的耐受能力相似,pH4.0和3.0的人工胃液对2株菌存活的影响较小,而pH2.0的人工胃液对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方向红 王永娟
为筛选合理的中药方剂,应用人工感染耐药严重的猪源大肠杆菌进行治疗性试验。通过体内外抑菌试验,筛选出马齿苋、黄柏、白头翁、椿皮4味效果较好的中药,再对4味中药的水提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黄柏水提物和齿苋水提物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中药 抑菌试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梦美 吕成杰 杨顶珑 赵建民
为探究植物乳杆菌LP HMX-3对仿刺参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免疫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初始体质量为(4.22 ± 0.05)g的仿刺参,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LP HMX-3添加组即10~(5 )CFU/g的LL组和10~(7 )CFU/g的LM组,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①LP HMX-3显著提高了仿刺参的终体质量、增重率以及特定生长率,且LL组的生长指标更优;②LL组的肠道淀粉酶和LM组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C组,说明LP HMX-3可能提高仿刺参的消化利用率;③LL组和LM组体腔液的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LM组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组,此外,LL组和LM组体腔细胞Aj-p105和Aj-catalase表达量以及LM组的Aj-C3表达量显著高于C组,说明LP HMX-3可增强仿刺参的免疫力;④由16S rDNA V4区测序可知,α多样性指数显示LP HMX-3显著提高了仿刺参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均匀度,但LL组和LM组差异不大;β多样性分析显示,LL组和LM组的物种组成结构相似,但明显不同于C组;⑤在门水平上,LL组和LM组变形菌门丰度显著低于C组,LL组厚壁菌门丰度以及LL组和LM组拟杆菌门、蓝藻门和Campilobacterota丰度显著高于C组,属水平上,LL组和LM组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链球菌属和梭菌属的丰度高于C组,说明LP HMX-3显著提高了仿刺参潜在益生菌的丰度。上述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LP HMX-3可以促进仿刺参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仿刺参的消化能力、增强免疫力,并能积极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综上,本研究可为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并为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萍 王加启 卜登攀 刘开朗 李旦 赵圣国 魏宏阳 周凌云
研究日粮中添加纳豆芽孢杆菌对断奶后犊牛瘤胃及肠道中主要的纤维分解菌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白色瘤胃球菌(Ruminobacter albus)、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和脂解厌氧孤杆菌(Anaerovibriolipolytica)数量的影响。选取8头断奶犊牛,处理组犊牛日粮中添加含菌量为1010CFU的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采集犊牛瘤胃食糜提取总DNA,利用种属特异性引物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计算菌群数量变化。结果表明,脂解厌氧弧杆菌是对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立 宁宜宝 张秀英 沈青春 张广川 林树茂 吴好庭 赵晖 高光 冯忠武
近几年在中国东北、华南、华中和华北地区采样,得到鸡泄殖腔拭子292份、饲料和水29份、鸡舍尘土和垫料28份,共349份。用麦康凯培养基分离大肠杆菌,共分离到大肠杆菌241株(东北地区107株;华南地区107株;华中地区12株;华北地区15株),分离率为69.1%。共有血清型67种,每种血清型1~2株,个别血清型有10株左右。呈地区性和多样性分布,有些地区有优势型,有的地区优势型不明显。细菌耐药性非常严重,以多重耐药为主,耐10~19种药物的菌株占50%以上,有一定地区性。总体上耐药率最高的是萘啶酸(88.1%),其它依次为四环素85.7%、磺胺甲基异恶唑81.0%、复方新诺明77.1%、氨苄西...
关键词:
鸡源大肠杆菌 血清型 耐药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凤奇 李景梅 李成玉 杨桂连
【目的】比较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肠道黏膜免疫调节作用的差异。【方法】以C57BL/6小鼠为受试动物,分别灌胃嗜酸乳酸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7d后取材,采用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对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细胞亚群、结肠PP结中TLR2+和TLR4+细胞、结肠组织中IFN-γ和IL-4水平及小肠sIgA水平进行检测,明确2种乳酸杆菌对肠道黏膜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2种乳酸杆菌对小鼠体质量无显著影响。2种乳酸杆菌均可显著提高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CD3+CD4+和CD3+CD8+T细胞比例,...
关键词:
嗜酸乳酸杆菌 植物乳酸杆菌 肠道黏膜免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凤奇 李景梅 李成玉 杨桂连
【目的】比较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肠道黏膜免疫调节作用的差异。【方法】以C57BL/6小鼠为受试动物,分别灌胃嗜酸乳酸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 7 d后取材,采用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对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细胞亚群、结肠PP结中TLR2+和TLR4+细胞、结肠组织中IFN-γ和IL-4水平及小肠sIgA水平进行检测,明确2种乳酸杆菌对肠道黏膜免疫调节的作用。【结果】2种乳酸杆菌对小鼠体质量无显著影响。2种乳酸杆菌均可显著提高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CD3+CD4+和CD3+CD8+T细胞比...
关键词:
嗜酸乳酸杆菌 植物乳酸杆菌 肠道黏膜免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俊杰 叶星 李新辉 简清 罗建仁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 ,从猪脑垂体总RNA中扩增出编码猪生长激素 (GH)成熟肽基因序列 ,定向克隆至质粒pUC18。序列分析表明 ,克隆的猪GHcDNA长 5 73bp ,不含信号肽序列 ,并在该序列之前加入一起始密码子ATG。将猪GHcDNA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BV2 2 0 ,构建成重组猪GH基因表达载体pBVpGH7。SDS PAGE和薄层扫描分析表明 :经 42℃诱导 ,pBVpGH7在大肠杆菌中可表达一分子量约 2 2 0 0 0的特异蛋白 ,表达量约占细胞总蛋白的 2 0 .5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莉 虞徳夫 王超 丁立人 朱伟云 杭苏琴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制剂对苏淮断奶仔猪肠道黏膜营养素转运体、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微生物菌群数量、短链脂肪酸及乳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胎次和体质量(9.34 kg)相近的28日龄健康苏淮断奶仔猪144头,按饲喂日粮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抗生素)、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基础日粮+植物乳杆菌制剂),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预饲期3 d,仔猪32日龄开始试验,59日龄试验结束时屠宰采样。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及黏膜样品分别用于黏膜营养素转运体和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分别收集盲肠和结肠食糜,测定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RT-qPCR分析微生物菌群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上调十二指肠PepT1、空肠SGLT-1和PepT1以及回肠SGL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上调十二指肠Occludin、空肠和回肠Occludin和ZO-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增加盲肠丁酸、结肠丁酸和乳酸的含量(P0.05);显著减少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结肠乳酸杆菌和梭菌ⅩⅣa群的数量(P<0.05);相较于抗生素组,植物乳杆菌制剂可显著提高盲肠乳酸、结肠乳酸和丁酸含量以及盲肠和结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结论]仔猪断奶时饲喂植物乳杆菌制剂可调节肠道黏膜营养素转运体及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提高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促进肠道有益菌如乳酸杆菌、梭菌ⅩⅣa群的增殖,减少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数量,从而促进肠道健康,缓解断奶应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田娟 谢宁宁 肖文富 喻丽娟 汤立 邓桂芳 文华 李雪平
为了评估不同浓度灭活植物乳杆菌及其代谢物(LPM)对草鱼生长及肠道健康的影响,实验配制4组分别含0 (对照组)、300、600和900 mg/kg植物乳杆菌及其代谢物(LPM)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草鱼幼鱼[初始体质量(80.47±1.04) g] 6周,结果显示,草鱼增重率和饲料效率在LPM添加量为300 mg/kg时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9.09%和8.57%。LPM添加组肥满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添加量为900 mg/kg时,脏体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8.84%。全鱼粗蛋白质含量、饲料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在添加量为300 mg/kg达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4.40%、11.97%和7.64%。LPM添加组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LPM添加量为600 mg/kg时,草鱼肠道的绒毛数量、绒毛长度和绒毛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LPM对草鱼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无显著影响。LPM添加量为300 mg/kg时,乳杆菌属和梭菌属的细菌丰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嗜水气单胞菌、诺卡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对LPM极度敏感。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随着LPM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LPM添加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综上,饲料中添加300~600 mg/kg LPM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改善肠道功能,调节免疫功能,保障肝胰脏的正常功能,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进而提高草鱼生长性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