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9)
2023(6893)
2022(5724)
2021(5167)
2020(4356)
2019(9587)
2018(9150)
2017(16655)
2016(9376)
2015(10130)
2014(9602)
2013(9478)
2012(8851)
2011(7987)
2010(7734)
2009(6954)
2008(6743)
2007(5850)
2006(5067)
2005(4415)
作者
(32453)
(27219)
(27198)
(25290)
(17314)
(13469)
(12011)
(10757)
(10519)
(9561)
(9405)
(9049)
(8982)
(8762)
(8612)
(8608)
(8396)
(8150)
(7894)
(7770)
(7290)
(6820)
(6569)
(6250)
(6250)
(6187)
(5968)
(5916)
(5753)
(5737)
学科
(33447)
经济(33400)
管理(24492)
(24263)
(18655)
企业(18655)
方法(15913)
数学(14316)
数学方法(14159)
(11930)
(10241)
(9374)
(8753)
贸易(8752)
中国(8686)
(8560)
业经(7604)
农业(7157)
(5977)
技术(5908)
环境(5875)
(5687)
财务(5682)
财务管理(5669)
地方(5613)
企业财务(5412)
(4893)
银行(4828)
(4818)
金融(4814)
机构
大学(135529)
学院(133514)
研究(53538)
(50908)
经济(50021)
管理(46539)
理学(41276)
理学院(40710)
(40691)
科学(39793)
管理学(39708)
管理学院(39518)
中国(37447)
农业(33093)
业大(31337)
(30569)
(29328)
研究所(28768)
中心(22972)
农业大学(21801)
(21071)
(19712)
(19553)
(19405)
(19134)
北京(18036)
(17956)
实验(17908)
科学院(17800)
财经(17183)
基金
项目(102599)
科学(78261)
基金(75455)
(72718)
国家(72158)
研究(60874)
科学基金(58659)
自然(43332)
自然科(42355)
自然科学(42332)
自然科学基金(41643)
(40464)
基金项目(40417)
社会(38451)
社会科(36386)
社会科学(36373)
(35625)
资助(30535)
教育(27012)
计划(24566)
重点(24208)
科技(22833)
(21615)
(21591)
科研(21335)
(21323)
编号(20683)
创新(20322)
(20237)
(18737)
期刊
(49166)
经济(49166)
学报(39464)
(35736)
研究(32993)
科学(30746)
大学(27462)
学学(26709)
中国(25026)
农业(24105)
管理(15766)
(15438)
(13628)
业大(12465)
农业大学(10319)
(9621)
(9402)
金融(9402)
林业(9358)
经济研究(9211)
科技(8507)
财经(8311)
业经(8177)
教育(8136)
技术(8100)
中国农业(7165)
(7116)
问题(7114)
自然(7095)
(6236)
共检索到188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齐玮  吴宁  杜官本  吴章康  李晓平  徐宝  
关键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宁  肖瑞  许艳萍  杜官本  李晓平  孙飞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鸿彦  郭孟璧  胡学礼  许艳萍  伍菊仙  张庆滢  陈璇  杨明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法,对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的栽培密度及氮、磷、钾肥用量4个关键农艺措施与籽产量和秆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2个数学模型,并对回归模型进行失拟性和显著性检验,证明2个模型皆与实际拟合较好,可靠程度较高。优选出同时获得籽产量1500 kg/hm2、秆产量12 750 kg/hm2的兼用型栽培措施为:行距76.16~83.84 cm,施氮(N)量为80.85~83.82 kg/hm2,施磷(P2O5)量为33.32~41.68 kg/hm2,施钾(K2O)量为54.24~65.76 kg/hm2。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晓平  周定国  徐凯宏  
蓖麻Ricinus communis秆皮部、木质部和髓部的显微构造差异显著,对各个部分的原料特性、各部分对刨花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各个不同部位的工业化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蓖麻秆的各个层次的理化性能差异显著,蓖麻秆中的酯类物质和二氧化硅主要富集于蓖麻秆的皮部和髓部。髓部主要是由薄壁细胞组成,可对蓖麻秆刨花板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将蓖麻秆的髓部去除后,除弹性模量外,板材的其他各项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板材的内结合强度增加3.3%,静曲强度增加19.7%,吸水厚度膨胀率减小18.82%。在蓖麻秆的工业化利用中宜将髓部去除;蓖麻秆皮部对人造板的性能不明显,在蓖麻秆的工业化利用中可以保留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聂书明  杜中平  徐海勤  
为了研究在非耕地区域种植蔬菜的问题,以菇渣、麦秆、菊芋杆、油菜杆、河沙、牛粪、羊粪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基质配方设计对设施内番茄的生长特性和光合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A(纯牛粪)、C(菇渣∶麦秆∶河沙=4∶4∶2)和L(牛粪∶羊粪∶河沙=4∶4∶2)3种基质配方的番茄植株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在各生育期都较高,明显好于其它基质配方。因此,利用本地农业废弃物菇渣、麦秆、河沙、牛粪、羊粪等材料配置不同基质配方可完全满足设施番茄的生长,A、C和L 3种基质配方可作为青海省非耕地设施番茄栽培基质推广应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兆朋  谢方平  吴明亮  魏宵  刘剑锋  
为了给苎麻切割器的设计及切割动力学分析提供茎秆的力学性能参数,以苎麻成熟期底部茎秆为材料,对茎秆及其木质部进行了弯曲和扭转试验,得到其弯剪模量分别为155.7、252.9MPa,剪切模量分别为42.1、44.8MPa;对木质部和韧皮部进行了拉伸和压缩试验,得到其拉伸弹性模量分别为1876、481MPa,压缩弹性模量分别为154.2、50.9MPa。运用复合材料的微观力学研究方法,确定了茎秆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552MPa、压缩弹性模量为102.4MPa、同性面泊松比0.22及异性面泊松比为小于0.099;木质部的同性面泊松比为0.72、异性面泊松比为小于0.068;韧皮层弯剪模量为72.3MPa...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海东  李继波  廖庆喜  
以华苎4号苎麻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收获期其茎秆底部切割区的剪切机械物理特性与参数。结果表明:苎麻底部茎秆最大抗剪强度平均值为64.1 MPa,最大剪切破坏力平均值为6 435 N;剪切破坏力随茎秆直径增大而增加,但直径相近时,其剪切特性主要受苎麻成熟度、含水率等因素的影响;苎麻茎秆的剪切机械物理特性和参数与其木质部力学特性和参数有差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唐晓莉  马灵飞  
参考了国家木材物理性能和造纸原料化学组分分析标准,对大麻Cannabis sativa秆芯的主要物理性能和化学组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麻秆芯壁和秆芯的气干密度分别为0.240g·cm-3和0.193g·cm-3;大麻秆芯壁的弦向气干干缩率为5.68%,大麻秆芯的弦向气干干缩率为7.37%;大麻秆芯壁和秆芯的吸水率都随时间递增,12d后基本达吸水平衡;大麻秆芯的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为799.1g·kg-1,酸不溶木质素质量分数为191.6g·kg-1,热水抽提物、冷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10g·kg-1氢氧化钠抽提物质量分数分别为56.6,42.6,57.2,308.1g·kg-1,灰分为14.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莉  宿福园  李长林  裴忺  姚延兴  王燕  陈卫东  杨守坤  
[目的]研究不同葡萄盆栽基质的理化性质,为筛选适合葡萄盆栽的基质及田间葡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扦插藤稔葡萄为试材,以不添加任何基质的园土为对照(Control),将园土、蛭石、椰糠、菇渣按不同体积比混合配制成7种有机栽培基质,分别为园土:蛭石为5:1(P1)、园土:蛭石:椰糠为4:1:1(P2)、园土:菇渣:蛭石:椰糠为3:1:1:1(P3)、园土:菇渣:蛭石:椰糠为2:2:1:1(P4)、园土:菇渣:蛭石:椰糠为1:3:1:1(P5)、菇渣:蛭石:椰糠为4:1:1(P6)、菇渣:蛭石为5:1(P7),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不同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盆栽葡萄生长的影响。[结果]①菇渣能够有效降低基质容重,增加毛管持水量,增加基质的有机质、磷、钾和氮含量,同时促进盆栽葡萄植株地上部分生长和地下部分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尖数。②7个不同基质配方的处理中,P6处理在葡萄植株种植前,有机质、磷、钾、铵态氮、硝态氮等营养元素含量都显著最高,种植后,各营养元素仍然显著最高,且前后降低幅度最大;P6与P7的容重显著最小,但P6的EC值又显著小于P7;且P6处理对根系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尖数的促进效果均表现最为显著。[结论]综合比较不同基质配方基质营养元素、理化性质、微生物含量及其对盆栽葡萄生长量、根系特征等指标的影响,认为菇渣、蛭石、椰糠按4:1:1体积比混合最适宜于盆栽葡萄生长。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梅  余纪柱  金海军  
研究了偏低温弱光条件对5个黄瓜品种苗期植株下胚轴、真叶数、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光化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偏低温弱光造成黄瓜下胚轴、真叶数以及叶长叶宽的生长量减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光化学效率降低。不同品种受低温弱光逆境影响的部位和程度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江海霞  郭栋良  李玉环  闫文亮  杨亮杰  谢丽琼  
【目的】亚麻在快速生长期其韧皮纤维细胞发育在SP(the snap point)点上下端分别经历细胞伸长和次生细胞壁加厚2个不重叠时期。研究亚麻快速生长期不同组织、不同时期、不同器官中与细胞壁形成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Lu BGALs)、纤维素合酶(Lu CESAs)等家族基因的表达谱,探讨快速生长期亚麻韧皮纤维细胞细胞壁的发育模式,为改善亚麻纤维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长45 d的亚麻根、茎韧皮纤维、叶为材料,用透射电镜观察并测量茎韧皮纤维细胞细胞壁结构和厚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静  李春俭  江荣风  张福锁  
以普通结瘤大豆Braggcv.[Glycinemax(L.)Merr.]及其超结瘤突变体nts382为试验材料,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缺硼对大豆植株生长和根瘤固氮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硼条件下,植株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变粗变短,颜色加深;地上部生长点坏死,使植株长得矮小,干重降低;根系结瘤能力和根瘤固氮活性明显下降,说明硼不仅对维持植株的正常生长,同时对根瘤的形成及其固氮活性都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周平  刘涛  蔺姗姗  李天来  
以土壤栽培为对照,采用山崎番茄营养液配方研究了雾培对番茄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培番茄植株长势旺盛,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增加,每穗果的单果重和单株产量提高。而茎粗和单株结果数变化不大。此外,果实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有机酸含量,以及糖酸比均下降,风味降低。这说明雾培可促进植株叶片光合作用的提高,并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转,增加番茄果实产量,但不利于果实的品质的改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卜柯丽  傅卢成  王灵杰  栗青丽  王柯杨  马元丹  高岩  张汝民  
【目的】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茎秆快速生长与PeATG1和PeATG4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以毛竹笋竹茎秆为材料,采用透射电镜监测笋竹快速生长期不同时间(10:00、 14:00、 18:00、 22:00、 2:00和6:00)和不同部位(第4、 7、 10、 13节)的自噬活性,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技术测定第7节PeATG1和PeATG4基因表达量。【结果】对毛竹茎秆24 h自噬活性监测,22:00和2:00在第7节和第10节观察到自噬体;第4节和第13节没有观察到自噬体。在夜间,PeATG1和PeATG4转录水平表达增强,PeATG1表达量在22:00最高,分别是18:00和6:00的3.0倍和1.3倍(P<0.05)。【结论】毛竹茎秆不同时间段的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夜间有自噬体形成,PeATG1和PeATG4基因表达量较高,茎秆生长迅速。图4表1参4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一兰  付爱斌  刘唐兴  
为探明双季稻区不同氮(N)肥运筹模式对双季水稻植株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早稻和晚稻均不施N肥为对照(CK),系统比较研究了早稻施N 120.0 kg/hm~2+晚稻施N 210.0 kg/hm~2(N_(120∶210))、早稻施N 150.0 kg/hm~2+晚稻施N 180.0 kg/hm~2(N_(150∶180))、早稻施N 180.0 kg/hm~2+晚稻施N 150.0 kg/hm~2(N_(180∶150))、早稻施N 210.0 kg/hm~2+晚稻施N 120.0 kg/hm~2(N_(210∶120))5种N肥运筹模式条件下双季水稻植株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N水平下,早、晚稻各个生育时期植株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降低;早稻和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时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大小顺序均分别表现为N_(150∶180)>N_(180∶150)>N_(210∶120)>N_(120∶210)>CK和N_(150∶180)>N_(180∶150)>N_(120∶210)>N_(210∶120)>CK;早稻和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时期叶片气孔导度(Gs)分别表现为N_(210∶120)>N_(180∶150)>N_(150∶180)>N_(120∶210)>CK和N_(120∶210)>N_(150∶180)>N_(180∶150)>N_(210∶120)>CK。各处理间水稻植株的千粒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早稻和晚稻产量均以N_(150∶180)处理为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 849.5,1 879.5 kg/hm~2。因此,早稻施N 150.0 kg/hm~2和晚稻施N 180.0 kg/hm~2的施肥模式,有利于提高双季水稻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和光合特性,改善产量构成因素,从而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