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0)
- 2023(9189)
- 2022(7698)
- 2021(6954)
- 2020(5852)
- 2019(12880)
- 2018(12576)
- 2017(23767)
- 2016(13149)
- 2015(14287)
- 2014(13974)
- 2013(13530)
- 2012(12409)
- 2011(11152)
- 2010(11065)
- 2009(10392)
- 2008(10264)
- 2007(9127)
- 2006(7918)
- 2005(7142)
- 学科
- 济(48460)
- 经济(48365)
- 管理(43169)
- 业(39476)
- 企(32795)
- 企业(32795)
- 方法(19136)
- 数学(16744)
- 数学方法(16588)
- 财(16528)
- 制(15099)
- 农(14097)
- 中国(12532)
- 业经(11912)
- 体(11432)
- 学(10882)
- 贸(10330)
- 贸易(10325)
- 务(10072)
- 易(10067)
- 财务(10054)
- 财务管理(10032)
- 企业财务(9566)
- 农业(9302)
- 技术(9088)
- 银(9027)
- 银行(8968)
- 体制(8528)
- 行(8478)
- 融(8433)
- 机构
- 大学(188238)
- 学院(186819)
- 济(76144)
- 经济(74661)
- 管理(69702)
- 研究(66132)
- 理学(61003)
- 理学院(60314)
- 管理学(59229)
- 管理学院(58907)
- 中国(48422)
- 科学(42444)
- 农(41790)
- 京(38614)
- 财(36734)
- 业大(34597)
- 所(34589)
- 农业(33097)
- 研究所(31679)
- 中心(29365)
- 财经(28863)
- 江(28251)
- 经(26254)
- 院(24446)
- 北京(23529)
- 经济学(23427)
- 省(22537)
- 农业大学(22259)
- 财经大学(21550)
- 州(21453)
- 基金
- 项目(133037)
- 科学(103970)
- 基金(98325)
- 家(89604)
- 研究(89443)
- 国家(88882)
- 科学基金(74635)
- 社会(58881)
- 社会科(55815)
- 社会科学(55803)
- 基金项目(52611)
- 省(52062)
- 自然(50438)
- 自然科(49286)
- 自然科学(49264)
- 自然科学基金(48458)
- 划(44497)
- 教育(40637)
- 资助(38804)
- 编号(33077)
- 重点(30639)
- 部(29271)
- 制(28624)
- 创(28533)
- 发(27581)
- 创新(26863)
- 计划(26625)
- 科研(26353)
- 成果(26346)
- 业(25217)
共检索到272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丽娟 刘海轩 吴鞠 李金航 李苹 孙广鹏 李军 徐程扬
目的]探究抑制剂对大叶黄杨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其叶片形态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为灌木绿篱的化学修剪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在北京林业大学林场苗圃采用3种生长抑制剂(多效唑(PP_(333))、三碘苯甲酸(TIBA)以及脱落酸(ABA))对密植成绿篱状的1年生大叶黄杨扦插苗进行叶面喷施,对其生长、叶片形态及光合作用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3种抑制剂均有矮化植株、抑制新梢生长的作用,矮化效果最佳、抑制作用最强的为PP_(333),且高浓度PP_(333)对于高生长的抑制作用持效性较长。叶宽、叶厚以及叶面积在短期PP_(333)处理下高于对照。PP_(333)能提高大叶黄杨净光合速率,主要通过增加叶厚、气孔导度、叶肉导度及叶绿素含量来实现,并且PP_(333)使蒸腾速率提高的同时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TIBA有显著减小叶长、叶宽的作用,但能使叶厚增加,且随浓度的增加作用效果增强,主要通过减小叶面积,降低叶肉导度、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叶绿素含量来降低净光合速率。ABA能增加叶面积(10 mg·L~(-1)处理除外)、叶长以及减小叶片厚度,通过抑制气孔导度、叶肉导度、叶绿素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TI-BA及ABA均通过降低蒸腾速率,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结论]3种抑制剂均有矮化植株、抑制新梢生长的作用,并且影响叶片发育,进而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且800 mg·L~(-1)的多效唑对大叶黄杨具有较好的正向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韩丛蔚 徐程扬 张青
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绿篱植物大叶黄杨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PP333、TIBA对其根系形态及活力的影响,探讨化学修剪对绿蓠植物的养分吸收机理。结果表明:(1)单施PP333极显著提高了大叶黄杨根系形态、细根根系的形态、根系活力,且随着PP333浓度升高而增大。单施TIBA仅对根平均直径、根表面积、细根的各根系形态指标以及活跃吸收面积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均在TIBA50 mg/L时达到最大值;(2)PP333和TIBA的交互作用对根体积、细根根系形态以及活跃吸收面积、活跃比表面积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根系体积、细根根系的根长和根体积在80 mg/LPP333与100 mg/LTIBA配合喷施下达到最大值,而细根根系的表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活跃比表面积则在80 mg/LPP333与50 mg/LTIBA配合喷施下达到最大值。PP333和TIBA通过对细根形态的影响,显著提高了根系的吸收活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彬 杨柳青 李玲
为了了解大叶黄杨在浇灌灰水后的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大叶黄杨在沐浴灰水的浇灌下,其叶片叶绿素、组织含水量、相对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外部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大叶黄杨浇灌沐浴灰水后,植株生长正常,生理变化表现为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先升后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先降后升,表明大叶黄杨逐渐适应沐浴灰水的浇灌;植株的外部形态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表明设置的沐浴灰水浇灌的大叶黄杨与对照组的大叶黄杨植株均能正常生长且不影响景观效果。研究的结果可以为灰水在园林灌溉应用中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叶黄杨 灌溉水 灰水 生理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娅萍 阎晗 王攀 支欣 张嘉琪
【目的】研究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yp)作用下人结直肠癌SW620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NAC对Gyp作用下SW620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NAC对Gyp处理的SW620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DNA片段生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NAC可以对抗Gyp对SW620细胞的增殖抑制;可解除Gyp诱导SW620细胞凋亡过程中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从而抑制DNA片段生成的增加,进而抑制Gyp诱导的SW620细胞凋亡。【结论】Gyp在诱导SW620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启动了关键因子活性氧,从而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DN...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勇 杨培岭 任树梅
为了探索北方城市绿化常绿阔叶灌木抵御冬季冻害能力的水分、有机抗旱剂BGA的最佳耦合环境,在中国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内,用电导法和冻害调查法测定了小区、盆栽大叶黄杨的抗冻害能力随土壤水分和BGA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土壤水分、BGA用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大叶黄杨的抗冻害能力有极显著的影响.当土壤含水量在60%~75%FC(田间持水量)时,大叶黄杨的抗冻害能力与BGA用量的关系为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其他水分水平,呈线性下降关系;施用BGA时,大叶黄杨的抗冻害能力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亦为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在60%~75%FC时最大.最后,提出了适宜于大叶黄杨抗寒性的土壤水分、BGA...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丽 苏壮 石元亮 王玲莉 李梦娟 赛丹
通过田间埋袋试验,探讨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与不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3-甲基吡啶-1-1羧酰胺(CMP)和4氨基-1,2,4-三唑盐酸盐(ATC)组合对土壤尿素氮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硝化抑制剂DCD、CMP、ATC时,均能不同程度减缓尿素水解,并且可推迟尿素水解5d,增加土壤有效N含量,其中添加硝化抑制剂CMP,对土壤NH4+-N和NO3--含量变化、硝化抑制率和土壤总有效N水平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尿素 氮素利用率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永祥 谢小珍 蔡南通 吴秋云 罗文彬 汤浩
研究了铵态氮肥(NH4)2SO4、硝态氮肥N aNO3及硝化抑制剂双氰铵(DCD)对叶菜用甘薯光合特性、茎叶产量以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类型和施氮量对叶菜用甘薯植株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硝态氮肥对叶绿素a含量、光合速率的影响大于铵态氮肥。施肥量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单独施用铵态氮茎尖产量较其他氮肥类型低。纯氮用量在450 kg/hm2范围内,增加施氮量可提高茎叶产量,但超过此范围继续增加施氮量则增产效应不明显。硝态氮比铵态氮更容易提高硝酸盐含量;施氮量极显著影响硝酸盐含量,在低中施用量(150~450 kg/hm2)条件下,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大约出现在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妹婷 石美 梁东丽 沈锋 党虎玲
【目的】比较不同硝化抑制剂在石灰性土壤上对氮素转化的抑制效果,旨在选择石灰性土壤上较理想的硝化抑制剂,为进一步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依据。【方法】以单纯施用尿素为对照,采用室内土壤培养试验法,将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DMPP)、双氰胺(DCD)、2-氨基-4-氯-6-甲基嘧啶(AM)和硫脲(TU)施入土壤,在培养一定时间(1~50 d)后采样,测定土壤的NH4+-N、NO3--N、NO2--N含量及pH和电导率(EC)。【结果】硝化抑制剂DMPP、DCD和AM不仅能够有效延缓尿素的水解,显著抑制土壤中NH4+-N的氧化作用,而且能够较长时间保持较高的NH4+-N含量,使硝...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洪波 王国英 孙振元 古润泽 赵梁军
应用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方法,构建冷诱导表达的正向抑制差减cDNA文库,低温处理的幼苗为tester,常温处理为driver,通过cDNA宏阵列差异筛选cDNA文库,得到604个低温诱导或表达增强的候选克隆,对其中的84克隆进行DNA测序,去除冗余的cDNA,在GenBank中进行核酸和蛋白质同源性的比较和功能分析,共有36个单一序列,有12个cDNA未找到同源序列,可能为新基因,表明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方法与cDNA宏阵列技术分离诱导表达的基因是可行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婕 黄斌翰 李文杰 周嘉裕 廖海
【目的】决明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1(Cassia obtusifolia Kunitz trypsin inhibitor 1,CoTI1)是一类具有β-三叶草结构的功能多肽,探究定点突变对其抑制活性的影响,对CoTI1的结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CoTI1结构分析,分别将位于顶部盖子β2和β3折叠之间的Cys44,以及位于底部β-桶β9折叠内的Tyr134和Lys135这3个位点的氨基酸残基突变为丙氨酸(Ala),将各突变体进行蛋白表达之后再检测其对牛胰蛋白酶和菜青虫类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结果】与野生型CoTI1相比,CoTI1~(C44D)对牛胰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升高41%,CoTI1~(Y134D)和CoTI1~(K135D)对牛胰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分别下降45.66%和36.73%;CoTI1~(C44D)、CoTI1~(Y134D)和CoTI1~(K135D)对菜青虫类胰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分别下降46.94%、49%和38.11%。【结论】Cys44、Tyr134和Lys135参与了β-三叶草结构的形成,是稳定CoTI1的空间结构及抑制活性的重要残基,为CoTI1的结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春燕 王雪峰
【目的】树木叶片表面的滞尘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试验对光谱检测中叶面滞尘的干扰进行初步定量探讨,为叶面滞尘对光谱反射的影响评价及建立修正模型提供方法参考。【方法】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内大叶黄杨叶片为研究对象,采集叶片样本保鲜并速回室内进行试验。使用0.000 1 g高精度电子分析天平称叶片除尘前后的质量,计算叶面滞尘量;采用美国ASD公司生产的Field Spec3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测量叶片除尘前后的反射光谱,得出其差异。分析除尘前后叶片反射率、一阶导数光谱及红边参数特征的差异,比较不同滞尘量的叶片反射光谱,建立叶面滞尘量与叶片反射光谱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叶片除尘前后的光谱...
关键词:
雾霾 叶面滞尘 反射光谱 大叶黄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旭春 顾洪如 张霞 董臣飞 许能祥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为南方优质的禾本科牧草,由于其在收获期易倒伏,种子产量较低,而生产中应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可调节植物生长,降低倒伏率,提高种子产量。为此选用3种生长抑制剂对多花黑麦草进行喷施,结果发现,多花黑麦草生殖枝数增加,穗长缩短(多效唑除外),倒伏率降低,种子实际产量增加。当多效唑施药量为200g·hm~(-2)时,种子实际产量最高,为2 267kg·hm~(-2),较对照提高了3%;抗倒酯施药量为423g·hm~(-2)时种子实际产量最高,为2 842kg·hm~(-2),较对照提高了29%;稀施保施药量为1 770 mL·hm~(-2)时种子实际产量最高,为2 508kg·hm~(-2),较对照提高了14%。3种生长抑制中,抗倒酯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在抑制节间长度、防止倒伏方面效果显著,增产效果最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健 严善春 王琪
为研究植物营养与其抗性的关系,对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在不同结实情况下针叶内PAL、PPO、TI和CI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落叶松都表现为在结实量较少或无时,其防御酶及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较高,且与结实量中等或结实量较多时的防御酶及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落叶松抗虫性的强弱与其结实量有直接的关系,但与种类关系不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周园 周骏辉 梁英梅
为预防无机盐类融雪剂对城市道路绿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不同浓度氯盐融雪剂对大叶黄杨的亚急性毒理试验,分析植株的生理变化,统计种群致死率,并结合建模分析,确定种群半致死剂量。结果表明:在污染前期大叶黄杨的叶绿素a、b总量与氯盐融雪剂累积剂量呈显著正相关,污染后期则呈显著负相关;在污染毒害全程中,植物组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融雪剂的施用累积剂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污染前期与融雪剂累积剂量相关性不显著,而在后期则与之呈显著负相关性。氯盐融雪剂对大叶黄杨的种群30d半致死剂量为5kg/(L·m2)。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闻汉 陈照明 张金萍 林海忠 何杰 张耿苗 赵钰杰 王强 马军伟
【目的】为探究硝化抑制剂对土壤硝化作用及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选取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宇宙培养,研究尿素配施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对水稻土pH、无机氮、N_2O排放以及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加尿素和硝化抑制剂(ck)、单施尿素[氮(N)200 mg·kg_(–1),U]、尿素+DMPP (添加量为氮量的1%,DMPP)和尿素+CP (添加量为氮量的2%,CP) 4个处理。【结果】添加硝化抑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P<0.05)。与ck相比,施用尿素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NH_(4+)-N质量分数(P<0.05),而两者之间硝态氮(NO_(3–)-)N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DMPP和CP处理的NO_(3–)-N质量分数处于较低水平,且2个处理的净硝化速率都显著低于ck和U处理(P<0.05),有明显的硝化抑制效果。与ck相比,施用尿素显著提高了土壤N_2O排放(P<0.05),而配施硝化抑制剂显著降低了N_2O的累积排放(P<0.05),说明土壤pH、AOB丰度和NO_3–-N质量分数是影响土壤N_2O排放的关键因素。【结论】在中性水稻土中,AOB主导了土壤N_2O的排放和硝化作用,DMPP和CP可通过有效降低AOB丰度来抑制硝化作用和减少N_2O排放。图4表3参3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