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06)
- 2023(3226)
- 2022(2676)
- 2021(2554)
- 2020(2258)
- 2019(4926)
- 2018(4841)
- 2017(8468)
- 2016(5180)
- 2015(5704)
- 2014(5618)
- 2013(5601)
- 2012(5417)
- 2011(5042)
- 2010(5194)
- 2009(4606)
- 2008(4828)
- 2007(4215)
- 2006(3807)
- 2005(3306)
- 学科
- 济(15757)
- 经济(15734)
- 学(9694)
- 管理(9108)
- 业(8874)
- 方法(6919)
- 企(6777)
- 企业(6777)
- 数学(5874)
- 数学方法(5707)
- 农(4705)
- 中国(4224)
- 财(3598)
- 农业(3191)
- 税(3137)
- 业经(3121)
- 环境(3041)
- 和(2968)
- 地方(2929)
- 税收(2905)
- 理论(2883)
- 收(2874)
- 制(2813)
- 生态(2623)
- 水产(2608)
- 贸(2559)
- 贸易(2558)
- 融(2511)
- 金融(2510)
- 银(2500)
- 机构
- 大学(79181)
- 学院(76634)
- 研究(36699)
- 科学(29681)
- 中国(25736)
- 农(24098)
- 济(22545)
- 所(22446)
- 经济(21932)
- 管理(21562)
- 研究所(21423)
- 农业(19485)
- 京(19081)
- 理学(18494)
- 业大(18215)
- 理学院(18058)
- 管理学(17285)
- 管理学院(17155)
- 中心(15004)
- 室(14874)
- 院(14330)
- 实验(14193)
- 实验室(13649)
- 省(13296)
- 江(13095)
- 重点(13012)
- 农业大学(12384)
- 范(12197)
- 科学院(12093)
- 北京(12038)
- 基金
- 项目(58514)
- 科学(43491)
- 家(42213)
- 国家(41958)
- 基金(41741)
- 研究(33334)
- 科学基金(31936)
- 自然(24996)
- 自然科(24350)
- 自然科学(24338)
- 自然科学基金(23884)
- 省(22461)
- 基金项目(22210)
- 划(21391)
- 社会(18068)
- 资助(17313)
- 社会科(16919)
- 社会科学(16911)
- 计划(15513)
- 重点(15376)
- 科技(15144)
- 教育(14910)
- 发(12694)
- 科研(12625)
- 专项(12314)
- 部(11933)
- 编号(11586)
- 创(11315)
- 创新(10822)
- 农(10749)
共检索到113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荣 毕华兴 焦振寰 王宁 赵丹阳 云慧雅 黄靖涵
【目的】研究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生长季树干液流昼夜变化规律,探究气象因子对刺槐蒸腾的影响,为估算林木耗水和林分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刺槐样地选择8株样树,于2021年5—9月采用热扩散探针(TDP)对样树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并同步监测太阳辐射、气温、土壤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并采用随机森林与逐步线性回归法分析气象因子对树干液流的影响。【结果】(1)生长季各月昼间树干液流速率从小到大依次为9月、5月、6月、8月、7月,昼间树干液流速率对整日树干液流速率的贡献率为88%~93%;夜间树干液流速率从小到大依为9月、5月、8月、7月、6月,夜间树干液流速率对整日液流速率的贡献率为7%~12%。(2)影响昼间树干液流速率的主导气象因子在各月基本一致,主要为太阳辐射和气温;影响夜间液流速率的主导气象因子在各月存在差异,5、6月主要为土壤温度、水汽压亏缺,7月主要为气温,8月主要为水汽压亏缺、相对湿度,9月主要为风速与水汽压亏缺。(3)采用随机森林回归法构建的各月昼夜树干液流速率模型拟合度优于逐步回归法。【结论】昼夜树干液流速率在各月存在明显差异,夜间树干液流对刺槐耗水的影响不可忽视,气象因子对昼夜树干液流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根据气象因子模拟树木蒸腾耗水时应该区分昼间和夜间。图3表6参2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长明 翟明普
Juglans regia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tree species.Observation of its stock sap flow was carried by SF100 heat pulse recorder in dry season(April-July) in area of conversion farmland for forest and surrounding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air temperature,air relative humidity and radiation intens...
关键词:
热脉冲 核桃 干季 液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璇 张会兰 王玉杰 王云琦 刘春霞 杨坪坪 潘声雷
运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方法,于2012—2015年8—9月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内3个典型优势木(杉木、马尾松、四川山矾)的树干液流进行测定,并运用微型气象站同步监测太阳辐射(eS)、大气温度(T)、大气相对湿度(rH)、风速(W)、饱和水汽压差(VPD)等气象因子及土壤含水量(SWC),分析3个树种的树干液流在日尺度及典型天气条件(晴、阴、雨)下的差异和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树种间导水能力差异表现为四川山矾>马尾松>杉木,阔叶树种蒸腾速率高于针叶树种;3个树种树干液流日变化规律均呈现"昼高夜低"的单峰走势;液流启动时间和达到峰值时间均为山矾最早,杉木最晚;典型天气条件下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升 容莹 闫妍 黄玉清
【目的】揭示干热河谷地区芒果树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干热河谷地区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及芒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百色市利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和自动气象站,连续监测2020年4-10月的芒果树干液流及环境因子,分析液流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太阳辐射、土壤热通量、气温、降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月份芒果树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总体上呈"几"字型曲线,在晴天为单峰型,液流启动早,停止晚,速率高;在阴雨天为多峰型,液流启动晚,停止早,速率低;不同月份芒果树干液流速率曲线斜率均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树干液流峰值延续时间和月耗水量均表现为夏季高于春季和秋季。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土壤热通量、气温和水气压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且晴天条件下液流速率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强于阴雨天。液流速率峰值出现均早于于太阳辐射峰值、气温峰值和水气压差峰值;在土壤水分胁迫时,液流速率的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且全天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在土壤水分充足时,液流速率为较宽的单峰曲线,维持较高液流速率的时间较长。【结论】芒果树干液流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其昼夜变化呈现单峰曲线,夏季蒸腾耗水量大于春季和秋季;树干液流速率的变化率可用于定量判断液流启动和峰值出现时刻及峰值持续时间,不同月份树干液流速率的变化率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树干液流峰值延续时间和耗水量均表现为夏季高于春季和秋季。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涂洁 胡良 刘琪璟 危骏
运用Granier热扩散法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树干液流速率进行测定,并结合自动气象站同步连续监测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林地水资源的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晴天液流为典型的单峰曲线,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开始启动、到达峰值和保持较大速率的时间不同。雨天液流速率明显低于同时期晴天液流水平,且液流变化节律因降雨时段不同存在差异。2不同月份杉木平均液流速率大小关系依次为:7月(0.001 012 cm·s-1)>6月(0.000 999 cm·s-1)>8月(0.000 941 cm·s-1)>9月(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访军 王兵 赵广东
2009年9月—2010年7月,利用热平衡包裹式茎流计对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站的毛竹进行液流连续观测,并利用自动气象站同步观测气象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晴天和阴天毛竹日均液流速率均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秋、冬季液流速率连日变化波动较小,而春、夏季受降雨的影响,液流速率波动较大;不同季节晴天毛竹液流速率呈单峰曲线,而春、夏两季有时出现双峰曲线,但"午休"现象不明显;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毛竹夜间可能由于根压的原因而存在微弱的液流;不同季节毛竹由于水分吸收方式的差异,影响液流速率的主导因子也不一致,非生长季与空气温度的相关性最强,生长季均与光合有效辐射的相关性最强;毛竹液流速率表现显著的季节变化...
关键词:
树干液流 季节变化 气象因子 毛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恒星 张振华 杨润亚 刘继龙 蔡焕杰
The sap flow velocity and the micro-meteorological environment of Sophora japonica f.pendula were measured from Aug.to Oct.2006 with sap flow gauge based on heat balance principle and auto-weather station in Ludong University.The time lag effect of sap flow compared to meteorological factors was an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燕 张树航 张馨方 李颖 刘金雨 范丽颖 刘师源 高倩 王广鹏
【目的】明确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蒸腾耗水特征,为板栗园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分管理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热扩散探针法,对‘大板红’板栗植株全生长季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监测,并同步观测7个相关环境因子: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SR)、水汽压亏缺(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空气温度(air temperature,AT)、空气相对湿度(air relative humidity,ARH)、风速(wind speed,WS)、土壤温度(soil temperature,ST)和土壤湿度(soil relative humidity,SRH),解析板栗树干液流规律和耗水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联性。【结果】板栗树干明显液流启动于5月3日,结束于10月26日,前后历时176 d。板栗全生长季晴天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几”字形曲线,其在6、7、8月每日启动到达峰值时间早于5、9、10月,而下降时间晚于5、9、10月,致6、7、8月份液流速率峰值持续时间长于5、9、10月。板栗全生长季液流速率日均值、日均耗水量和月耗水量由高到低排序均为8月>7月>6月>9月>5月>10月,其中显著性检验表明7月和8月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夜间液流量占比由高到低排序为10月>9月>5月>6月>7月>8月,其中显著性检验表明10月、9月和5月显著高于6月、7月和8月。板栗全生长季树干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水汽压亏缺、空气温度和风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空气相对湿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分别建立了5—10月板栗树干液流速率与7个环境因子的6个回归模型。【结论】板栗树干有明显液流始于5月初、终于10月末;7—8月是板栗的关键需水期;建立的板栗植株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回归模型,可用于通过环境因子估测不同月份及整个生长季的植株耗水量。
关键词:
板栗 液流速率 耗水量 环境因子 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小菲 孙永玉 李昆 张春华 李彬
应用热扩散式探针法(TDP)对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树种大叶相思的树干液流进行了湿季(7—8月)和干季(1—3月)典型月连续监测,并结合自动气象站对周围气象要素进行同步测定,据此分析液流速率的昼夜、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无论是干季还是湿季,大叶相思树干液流均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即呈现"昼高夜低"典型的液流单峰曲线;(2)树干南面液流速率均高于北面,干季南、北方位液流速率最大相差0.003 7 cm.s-1,湿季最大相差0.001 4 cm.s-1;(3)干、湿季液流平均值和最大值具显著差异,湿季树干液流速率平均值和峰值约为干季的2.8倍和2.5倍;(4)大叶相思树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崴 魏天兴 朱清科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乡土树种河北杨的树干液流密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和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法和自动气象监测系统对陕北吴起县河北杨树干液流密度和周围气象条件、土壤含水量等进行连续测定分析。【结果】河北杨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呈宽幅单峰形,液流密度峰值提前于太阳辐射强度峰值约2.5 h,提前于水汽压差(VPD)峰值约4 h。夜间液流活动主要发生在后半夜00:00—06:00,晴天液流密度变化幅度小,雨天变化幅度大;灌水当天干基液流密度峰值出现的时间明显提前,峰值大小比灌水前提高66.66%,冠基处峰值比灌水前提高73.62%,灌水处理后实验组连续两日液流密度均值比灌水前减少2.21%,而对照组减少21.89%,晴天条件下,树干液流密度与太阳辐射、VPD、气温和风速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相对湿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降雨天树干液流密度与太阳辐射、气温和风速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VPD显著正相关(P<0.05);与对照组比较,灌水之后液流密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没有明显增加;河北杨树干储存水的日动态总体表现为上午释放和下午补充,并存在两次较明显的释放-补充周期。【结论】河北杨树干液流密度主要受太阳辐射强度、VPD、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液流密度峰值时间与太阳辐射强度、VPD、气温等气象因子存在时滞,土壤水分的增加可缩短液流密度与气象因子峰值的时间差,上午储存水的持续释放是导致树干液流密度与气象因子时滞效应的重要原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敏 马履一 王瑞辉
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于4—8月对刺槐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刺槐边材液流速率日变化呈宽峰曲线,每日6:50左右启动,13:00左右达到峰值,19:3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没有明显的液流停止界限,夜间有较高的液流存在;夏季液流每天启动的时间早于春季10min左右,达到峰值的时间早于春季1h左右,迅速下降的时间晚于春季1h左右,即夏季液流高峰维持的时间长于春季,但是夏季的峰值、日平均液流速率和液流通量小于春季;树干液流速率与直径关系不大,但日周期单木耗水量随树干直径的增大而增加,与树干直径和边材面积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和0.999。
关键词:
刺槐 树干液流 耗水量 热扩散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东烨 余新晓 李旭红 蒋涛 贾国栋
【目的】探究华北坝上地区退化和未退化小叶杨蒸腾耗水规律,合理配置生态用水,为小叶杨退化林的修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未退化、退化小叶杨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探针(TDP)测定树干液流量,同时监测气象因子,研究两种小叶杨在不同天气下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分析生长旺季(7、8、9月)两种小叶杨树干液流与蒸腾量。【结果】(1)在不同天气条件下,退化和未退化小叶杨晴天树干液流速率大于雨天与阴天,晴天时两者差距最大,且未退化小叶杨树干液流的启动时间总是早于退化小叶杨;(2)生长季内两种小叶杨树干液流速率差异显著,未退化小叶杨蒸腾耗水量是退化小叶杨的3倍;(3)大气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小叶杨树干液流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未退化小叶杨对环境因子响应更敏感。【结论】退化小叶杨较低的蒸腾量难以维持正常生理所需,导致生理衰退,对环境因子变化的敏感性增加,进一步削弱了其应对未来干旱事件的能力。建议对已经发生退化的杨树林分进行更新改造。
关键词:
小叶杨 树干液流 退化 环境因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崴 魏天兴 朱清科
为探究半干旱黄土区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树干液流密度变化特征,利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监测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河北杨和油松人工林生长季(6-10月)树干液流密度的变化过程,并同步测定气象因子、林下土壤含水量和树木茎周长变化。结果表明:(1)2种树种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表现为"昼高夜低"单峰或双峰型曲线,油松比河北杨晚1 h左右到夜间水平。河北杨各月日均液流量大小为7月(3.69 kg·d~(-1))>6月(2.90 kg·d~(-1))>8月(2.63 kg·d~(-1))>9月(1.47 kg·d~(-1))>10月(1.16 kg·d~(-1)),油松为7月(5.74 kg·d~(-1))>6月(3.30 kg·d~(-1))>8月(3.29 kg·d~(-1))>10月(2.06 kg·d~(-1))>9月(1.76 kg·d~(-1))。2种树种晴天树干液流密度变化幅度较大,而雨天变化幅度较平缓。(2)观测期间,2种树种均存在夜间液流活动,主要发生在0:00-6:00,在1:00点开始逐渐上升。河北杨和油松夜间液流量占全天总液流量最大比例分别为23.8%和16.6%,观测期间平均比例分别为12.1%和10.0%。(3)相关分析表明:河北杨液流密度与太阳辐射和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风速显著正相关(P<0.05),与相对湿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油松液流密度与太阳辐射、风速、气温和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相对湿度和气压显著负相关。2种树种液流密度日变化与茎周长日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液流活动能够指示树干茎周长白天收缩和夜间膨胀的日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任启文 忻富宁 李联地 尤海舟 毕君
依据组织热平衡原理,运用热扩散探针法,于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对冀北山地小五台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的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监测,并同步观测气温、相对湿度、净辐射、总辐射、风速等环境因子的变化,研究其树干液流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小五台地区,华北落叶松树干液流启动于4月下旬,结束于10月上旬,前后历时160多d。晴天条件下,不同月份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均呈典型的单峰曲线,且液流的启动、到达峰值、结束时间以及液流升降速率存在差异。(2)生长季华北落叶松树干液流速率峰值以7、8、9月最高,都达到0.034 kg·h~(1)cm~(1)以上;日均值以7、8月最高,达到0.014 kg·h~(1)cm~(1)以上。(3)华北落叶松树干液流速率与空气温度、净辐射、总辐射、水汽压亏缺、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环境因子对树干液流速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净辐射>空气温度>总辐射>空气湿度>风速。(4)整个生长季华北落叶松单株总耗水量为2 145.73±379.30 kg,其中以7、8月耗水量最大,分别为517.23±54.60和515.01±71.58 kg。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超 竹万宽 杜阿朋
为正确认识桉树的耗水规律,为桉树栽培及抚育提供指导,采用热扩散茎流计(德国,SF-G)对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其旱雨两季特征差异,并同步测定林分气象条件,分析旱雨两季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旱雨两季树干液流日变化均呈典型单峰曲线,雨季启动时间和达到峰值的时间(7:15,11:30)均早于旱季(7:45,13:00),雨季峰值是旱季的1.3倍,维持峰值的时间雨季大于旱季;夜间液流密度及变化幅度旱雨两季均是前半夜大于后半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