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04)
2023(13005)
2022(11124)
2021(10301)
2020(8745)
2019(19833)
2018(19737)
2017(38481)
2016(21019)
2015(23536)
2014(23252)
2013(22805)
2012(20976)
2011(19009)
2010(19261)
2009(18168)
2008(17853)
2007(16479)
2006(14426)
2005(12707)
作者
(60119)
(50931)
(50582)
(48069)
(31624)
(24358)
(23092)
(19828)
(18874)
(17889)
(17143)
(16900)
(15747)
(15718)
(15678)
(15656)
(15546)
(14758)
(14670)
(14509)
(12658)
(12611)
(12393)
(11660)
(11570)
(11393)
(11272)
(11092)
(10351)
(10242)
学科
(84902)
经济(84808)
(62698)
管理(55898)
(47811)
(41669)
企业(41669)
方法(35297)
农业(31557)
数学(31052)
数学方法(30770)
(22635)
中国(22488)
业经(22123)
(19294)
(17374)
地方(17258)
(15467)
贸易(15463)
(15040)
(14519)
银行(14483)
(14169)
(13823)
(13647)
财务(13611)
财务管理(13576)
(13391)
金融(13383)
理论(12920)
机构
学院(298033)
大学(291975)
(121881)
经济(119266)
管理(112450)
研究(99252)
理学(96738)
理学院(95750)
管理学(94065)
管理学院(93548)
中国(77231)
(70659)
科学(62131)
(60836)
(55253)
农业(54952)
业大(51281)
(51156)
中心(47609)
研究所(46422)
(46326)
财经(43702)
(39637)
(38627)
师范(38211)
北京(37286)
经济学(36657)
(36353)
(34575)
农业大学(34323)
基金
项目(197786)
科学(154471)
研究(146707)
基金(141335)
(123117)
国家(122032)
科学基金(103597)
社会(92278)
社会科(86910)
社会科学(86879)
(80003)
基金项目(75185)
教育(66794)
(65934)
自然(65489)
自然科(63942)
自然科学(63923)
自然科学基金(62750)
编号(62635)
资助(56487)
成果(50435)
重点(44539)
(43810)
(43652)
课题(42191)
(41404)
创新(38628)
(38193)
科研(37884)
国家社会(37753)
期刊
(139043)
经济(139043)
研究(82475)
(71530)
中国(59948)
学报(49391)
农业(48133)
科学(44178)
(43122)
大学(37015)
管理(35543)
学学(35176)
教育(30930)
(30101)
金融(30101)
业经(29209)
技术(25229)
(23864)
财经(21172)
经济研究(20720)
问题(19543)
(18211)
(16842)
农村(15128)
(15128)
世界(14632)
农业经济(14577)
技术经济(14494)
资源(13708)
图书(13704)
共检索到440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旭锐  高建中  
基于陕西、江西省林业经营农户的调查资料,对用材林、经济林和竹林三种不同林业经营类型农户的生计资本和林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算,实证分析生计资本总量及结构对农户林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商品林经营类型农户的纯技术效率都普遍高于其规模效率,综合效率存在差异且差异明显;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不同商品林的林业生产效率都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不一。此外,生计资本结构中,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数量、林地块数和林地面积、家庭固定资产、林权抵押贷款和能人数量指标对不同林地经营类型农户的经营效率起关键影响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流涛  许立民  
在SLA框架下,从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两方面探讨农户生计资本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00-2009年全国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定量分析生计资本不同方面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大小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的兼业状态和农村劳动力素质两方面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人力资本的兼业程度与土地利用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农户适当的从事非农兼业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但兼业过度(家庭非农劳动力比例超过0.480)会导致土地利用效率的下降,因此,应适当地鼓励农户从事非农兼业活动,并创建促使过度兼业农户真正向非农产业转化的制度环境;人力资本素质对土地利用效率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军以  周小曼  王腊春  王晓锋  
[目的]明晰中国城乡要素双向加速流动背景下,农户生计转型和耕地利用转型的作用关系。[方法]文章在基于农户视角的耕地利用转型分析基础上,分别从城乡和乡村农户两个维度,解析了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转型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展望了乡村振兴下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转型的研究主题。[结果]城乡层面存在着基于“产业→人口→生计→耕地”链条的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转型时空耦合;乡村层面存在着基于农户“生计—生产—耕地”链条的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转型时空耦合。农户生计转型分化及乡村发展主体多元化引起的价值诉求差异化,进一步驱动了乡村耕地利用多功能转型与乡村的多功能转向。基于耕地利用在生态产品供给、休闲康养、文化传承等方面多功能边界的拓展,加速推动了耕地利用、农业生产及乡村发展的多功能转型。[结论]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农户生计视角应关注多尺度多梯度分异下的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转型耦合,注重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转型发展的“格局—过程”研究,加强基于耕地利用社会生态反馈的、乡村多元主体协同发展下的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转型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琳森  张旭锐  
基于陕西省5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基础上,构建林农生计资本指标体系,运用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林农生计资本对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不同类型的林农生计资本结构差异会影响其对林地利用方式的选择;第二,在林农林地利用方式的选择上,各生计资本要素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金融资本要素是改善林农生计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从林农生计资本要素出发,提出了鼓励林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加快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丽芳  王波  
在福建农户林地经营数据分析基础上,用DEA模型对样本农户杉木林经营投入产出相关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测算农户林地经营的产出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评价不同经营规模的林地与农户经营投入产出效率之间的关系、农户间林地经营规模效应的形式,认为林地经营面积在3.33 hm~2~6.67 hm~2之间的中等户是能够充分发挥林地经营各要素的潜力,实现较高的林地产出,满足社会需求,并适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给农户带来合意经济回报激励的适度规模。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帆  李兰英  宋淑颖  何卓京  邓伟芬  江丽娟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利用熵值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生计资本细分指标对农户林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拥有的生计资本差异较大,其中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丰富,而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相对匮乏;生计资本对农户的林地流转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其中自然资本对农户的林地流入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金融资本对农户的林地流入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物质资本对农户的林地流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资本对农户的林地流出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为促进林地流转,提出加大林农金融资本投资、提升林业劳动力素质、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促进林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凡斌  廖文梅  杜丽  
本文以福建、江西、湖南、四川、浙江、广西、河南、山东、辽宁等9省份18个县(市、区)2420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衡量林地地块数量、面积、距离和细碎化综合指数等,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的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及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以S指数衡量,中国集体林地细碎化程度已达到0.41,且空间分布由高到低依次顺序是浙江、江西、湖南、辽宁、四川、福建、广西和山东,自然地理因素是影响林地细碎化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丽霞  张旭锐  
根据陕西省和江西省65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基础,运用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区位要素与资本禀赋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选择林地利用方式的行为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是否有收购商、是否靠近旅游区、村经济水平、木材市场价格和林业雇工价格等区位要素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具有显著影响;农户的年龄、是否加入合作社、社会关系网络、林业收入能力、融资渠道、耕地面积等资本禀赋要素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具有显著影响;农户年龄和耕地面积对竹林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是否加入合作社、社会关系网络、林业收入能力和融资渠道对农户经营用材林具有较大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钦萍  杨建州  
如何减少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日益引发关注,作为农业的参与主体农户,无疑会对碳排放量的产生造成影响。因此,从碳排放视角出发研究农户农地利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决策单位,采集福建9个县市257份调查数据,测算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和翻耕六种碳源的排放量。结果表明,户均碳排放量的地区差异和农户间差距都较大,而产生碳排放的最主要行为是农户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为探究农户农地利用主要碳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这两个行为的各个显著因素,发现对这两个行为的影响因素虽有不同,但经营者状况、农业政策与服务则是共同、主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许凯  张升  
从人力资本、资源禀赋、机会成本、制度约束、政策扶持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集体林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基于理论分析,采用辽宁、湖南、江西、福建、云南、陕西和甘肃7省3500个农户样本数据,选取相应变量构建二元Logit计量经济模型,分别对影响农户林地转入和林地转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林地转入模型结果表明,在户主个人特征和家庭生产资源禀赋方面,户主是否为干部、户主个人年收入、家庭留守劳动力、家庭林地面积对林地转入具有正向影响;家庭非林收入比重、家庭耕地面积对林地转入具有负向影响。在制度约束方面,林权证、林权纠纷和采伐指标等对林地转入具有显著影响。在林业扶持政策方面,造林补贴、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均对农户林...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秀英  任腾腾  陈高杰  赵娜  李朝柱  
林地流转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林地投入是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农户调查数据,比较分析流转户与非流转户、流入地块及非流转地块在林地投入方面的差异。比较发现:流转户单位面积林地投入高于非流转户,流入地块的单位面积林地投入大于非流转地块。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林种实证分析了林地流转(流入)对农户林地投入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林地流入对经济林地块投入具有显著的(P0.1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云彦  赵锋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是一种甄别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主要限制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集成分析方法和建设性工具。本文借助于这一研究框架,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地调查数据,对库区农户生计资本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库区农户生计资本整体脆弱,生计资本的社会融合程度低。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外力冲击作用下,库区农户必须借助移民开发政策与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计资本的优化和转型;同时,应重点着眼于以人力资本为主线的生计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为生计模式向可持续转化创造条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伍艳  
以四川省阿坝州、甘孜州和凉山州的农村贫困退出家庭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分析,识别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户的稳定脱贫。引入贫困退出的持续时间临界值以及多维度脱贫临界值,对稳定脱贫进行动态测度。研究发现,随着稳定脱贫持续时间的延长,贫困退出发生率、稳定脱贫广度指数以及动态的稳定脱贫指数均有所下降,且存在区域差异。从稳定脱贫指数的分解看,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维度对稳定脱贫贡献较大,人均纯收入、医疗保障和收入结构等三项指标是当前农户稳定脱贫的的主要贡献因素。因此,农户家庭长期稳定脱贫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文清  张莉琴  
集体林地确权的核心目标是明晰林地权属,激励林地投入行为。利用9省区1200个样本10年的面板数据,用双重差分法剖析集体林地确权对农户林地管护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确权对农户林地管护投入有积极影响,并会随年限增加而增强,且对南方的影响高于北方;确权对超大规模农户的资本投入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中等规模农户的劳动力投入有显著激励。鉴于此,应继续完善集体林地确权工作,对不同区域和规模的农户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并注重发挥大户对中小农户的带动效应,实现中小农户林业经营与现代林业的有机衔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廖文梅  
以江西省8个县602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统计方法,分析集体林分权条件下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农户投入水平及与林地产出的关系,以验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农户林地细碎化经营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实证结果表明:以S指数衡量,江西省样本县林地细碎化的程度达到0.55,受访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与地貌特征之间未出现明显的关联性;以户均数据衡量,受访农户从家庭收入中用于林业投资的比例维持在30%左右,且传统林业重点县的农户林业投入比例要明显高于非林业重点县。计量模型计算结果表明,S指数衡量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林业投入和林地产出水平均构成负向影响趋势;曲线模型临界值分析表明,当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低于0.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