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1)
2023(7720)
2022(6332)
2021(5618)
2020(4605)
2019(10030)
2018(9299)
2017(17745)
2016(9711)
2015(10238)
2014(9824)
2013(9694)
2012(8841)
2011(7957)
2010(7626)
2009(6763)
2008(6674)
2007(5669)
2006(4802)
2005(4164)
作者
(29831)
(25100)
(24988)
(23330)
(15743)
(12173)
(11134)
(9906)
(9351)
(8628)
(8401)
(8265)
(7893)
(7757)
(7696)
(7658)
(7658)
(7464)
(7128)
(7076)
(6473)
(6087)
(5874)
(5687)
(5680)
(5489)
(5424)
(5350)
(5107)
(4989)
学科
(42813)
经济(42770)
管理(27770)
(27422)
(21163)
企业(21163)
方法(18420)
数学(16852)
数学方法(16756)
地方(11994)
(11365)
(11108)
中国(10469)
(9006)
业经(8716)
农业(8436)
(7794)
贸易(7793)
地方经济(7706)
(7560)
(7410)
财务(7409)
财务管理(7404)
环境(7185)
企业财务(7152)
(6238)
金融(6237)
(6229)
技术(6226)
(5686)
机构
大学(139236)
学院(138809)
(57757)
经济(56859)
管理(53213)
研究(48491)
理学(47762)
理学院(47145)
管理学(46375)
管理学院(46127)
中国(34968)
科学(33091)
(30971)
(27834)
业大(25686)
(25355)
农业(24846)
(23956)
研究所(23851)
中心(21638)
财经(20262)
(18892)
(18611)
经济学(18388)
(17597)
(17381)
师范(17286)
农业大学(16948)
经济学院(16897)
北京(16653)
基金
项目(105910)
科学(84003)
基金(79609)
(73083)
国家(72504)
研究(69469)
科学基金(61373)
社会(47642)
社会科(45258)
社会科学(45248)
基金项目(43402)
自然(41577)
(40921)
自然科(40639)
自然科学(40622)
自然科学基金(39938)
(35524)
教育(30798)
资助(30630)
编号(25236)
重点(24454)
(23356)
(22978)
(22582)
计划(21595)
创新(21200)
科研(21144)
国家社会(20944)
教育部(19098)
(19038)
期刊
(55011)
经济(55011)
研究(33996)
学报(29777)
(26278)
科学(25724)
中国(22079)
大学(21168)
学学(20502)
农业(17817)
(17530)
管理(16367)
(10612)
金融(10612)
经济研究(10100)
财经(9967)
(9891)
业经(9408)
(8517)
技术(8488)
业大(8172)
(8052)
教育(8010)
资源(7938)
问题(7696)
科技(7634)
农业大学(7036)
商业(7033)
技术经济(6259)
(6117)
共检索到184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彦星  潘石玉  卢涛  晏兆莉  郭旭生  尚占环  盛丽  吴宁  
基于参与式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四川省红原县及甘肃省天祝县纯牧区的158户藏族牧民家庭进行了调查。基于调查资料,以可持续框架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不同区域的牧民生计资本和生计活动的特点及差异,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生计资本对生计活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两县牧区牧民的生计资本都非常有限,且不均衡,总体上来说都呈现出自然资本丰富,物质资本转化难,人力、社会、金融资本偏低的特征;2两个牧区牧民生计活动多样化水平整体都不高,都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本,生计较为脆弱;3不同地区牧民生计资本和生计活动存在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红原牧区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显著高于天祝牧区,天祝牧区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李巍  杨培涛  刘霜  
甘南高原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农牧民采取的不合理生计活动已成为该区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因素,目前亟需塑建可持续生计方式。本文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对甘南高原115户农牧民家庭进行了调查,基于农户调查资料,分析了甘南高原纯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农户的生计资本现状、生计活动特点,阐释了生计资本对生计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纯牧区农户的生计资本总值最高、半农半牧区次之、农区最低,且纯牧区农户缺乏金融资本、半农半牧区农户缺乏物质资本、农区农户缺乏自然资本;②农区农户的生计活动多样化指数最高、半农半牧区次之、纯牧区最低,农区外出打工和从事非农活动的农户比例远高于半农半牧区和纯牧区;③农户的生计资本影...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阳  孟梅  
自游牧民定居工程开展以来,定居牧民生活有了很大变化。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基础,利用北疆地区3个市(县)牧户生计调查所得到的459户样本数据,通过牧户类型划分,运用定序Logit方法分析牧户的生计资本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牧户的生计资本和生活满意度均存在区域差异和个体差异。福海县牧户生计资本指数最高,纯牧业牧户生计资本指数最高;塔城市牧户生活满意度最高,纯牧业户满意度高于兼业户和非牧业户。牧户生计资本对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其中,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增加会提升牧户的生活满意度,自然资本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芳  张峰  郭艳娥  高萍  段廷玉  
自玛曲3个放牧强度放牧地取土样,并采集优势植物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子,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3个放牧强度下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真菌对老芒麦生长和白粉病的影响。放牧强度分别为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土壤处理分别为未作任何处理(自然土)、湿热灭菌土、湿热灭菌后还原除AM真菌外微生物土以及湿热灭菌后接种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和幼套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混合菌剂土。结果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进  
本文首先指出牧民集中定居必然带来公共服务的全新课题,然后阐述了目前定居点公共服务管理的现状,最后建议把握"两个"核心关系,培养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健全"四大"保障,增强可持续的公共服务能力;强化"七大"服务,努力提高定居点公共服务水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龚毅帆  曹建军  杨书荣  许雪贇  李梦天  
研究牧民对动物骨头和鸟类数量的认知,有助于了解草地磷源的变化趋势。以青藏高原牧区(玛曲县、碌曲县、那曲县和当雄县)牧民为调查对象,对其关于近20年草地磷源变化的认知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31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324份。结果显示,近20年来,动物骨头数量减少了10%~40%,鸟类数量减少了10%~50%,说明青藏高原草地磷源呈萎缩趋势;地域和性别对磷源变化的认知具有重要影响。与玛曲县和碌曲县相比,那曲县和当雄县牧民认为鸟类数量的下降幅度更大。与男性相比,女性认为动物骨头和鸟类数量的下降幅度都较大。因此,加强动物尤其是鸟类的保护,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区草地磷源持续萎缩的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根伟  李勇  
三江流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严重威胁着中下游地区的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随着西部开发和生态建设的推进,尤其是本地区"香格里拉"旅游热潮的兴起,三江流域已经成为西部开发的重要地区。通过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功能区的界定和划分,科学制定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并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监测和退化过程的预警报,从而在宏观上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管理;通过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模式的研究,特别是功能区的建设示范,把目前的生态恢复工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长林  任爱胜  陈林  
基于生态、教育、收入三个子系统,构建青藏高原社区牧民社会福利指数模型,并根据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四个示范社区牧民基线调查结果,测算2012~2014年牧民参加社区畜牧业试点的社会福利变化。结果表明,四个示范社区牧民社会福利总体水平不断上升,但福利改进水平差异较大;各子系统福利指数中,夏河社区牧民生态福利最高,河南社区牧民教育和收入福利指数最高;墨竹工卡社区牧民生态福利相对较低,白玉社区教育福利和收入福利较低。通过示范社区牧民福利比较,提出加强政策引导、科研技术支持、加强牧民培训、扩宽青藏高原特色畜产品市场等,促进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奋生  赵国华  李勇  梁明剑  闫亮  颜照坤  李敬波  郑立龙  
本文基于ASTER GDEM数据,采用简单数学函数拟合龙门山地区15条河流的河流纵剖面形态,并结合基岩水力侵蚀模型来分析龙门山不同段落的地形形态特征。初步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通过对龙门山地区河流纵剖面的分析,龙门山整体上具有较强的隆升速率,导致这一地区强烈的河流侵蚀作用;(2)龙门山中段和南段的河流双对数图以上凸型为主,说明该区域未达到均衡状态,处于前均衡期;(3)龙门山北段的河流双对数图呈直线形态,说明该区域达到均衡状态,处于均衡期;(4)龙门山中段和南段具有更强的构造活动性、更高的隆升速率,控制了该地区地貌、水系演化过程,并且导致这一地区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转莉  王一峰  
【目的】研究生长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风毛菊属(Saussurea DC.)植物风毛菊(S.japonica)4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方法】利用常规压片技术,对4个风毛菊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分析。【结果】4个风毛菊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迭部腊子口居群为2n=2x=28=16m+12sm,卓尼旗布寺居群为2n=2x=28=20m+8st,车巴沟居群为2n=2x=28=20m+4sm+4st,尼巴乡居群为2n=2x=28=22m+6sm,核型均属2A型。其中,卓尼旗布寺居群较其他3个居群进化地位更高。【结论】在4个风毛菊居群的染色体中均未发现B染色体和随体,且均为二倍体;这4个居群在核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殷悦   周侃   湛东升   张海峰   洪辉  
从居民主观感知视角的宜居性评价及影响因素解析是精准提升农牧区宜居水平、增进农牧民福祉的科学前提,对青藏高原农牧区人地关系可持续调控具有重要价值。论文构建包含基础设施、环卫设施、社会服务、政策支持4个一级指标及12个二级指标的青藏高原农牧民宜居性感知指标体系,基于877户农牧民家庭问卷调查刻画宜居性感知特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主体需求侧和客体供给侧定量测度宜居性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青海省农牧民对宜居性基本满意,且牧民家庭满意度高于农民家庭,各要素满意度呈政策支持、环卫设施、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依次递减。(2)青藏高原农牧民宜居性感知受交通出行、公共服务与家庭特征等主客体因素综合影响。家庭健康状况和民族属性主体因素对宜居性感知呈显著影响。交通出行和公共服务两大客体因素均显著正向影响宜居性感知,且交通出行通过中介变量公共服务间接影响宜居性感知。(3)公共服务和交通出行对农牧民家庭宜居性感知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农民家庭主要受饮用水供应设施、快递物流服务和基础教育服务影响,牧民家庭则对快递物流服务、生活污水处置设施、基础医疗服务、饮用水供应设施、通讯设施配置更敏感。研究结果可为精准优化农牧民宜居性感知体验、整治提升高原农牧区人居环境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谭宇尘  韩天虎  许国成  魏彦明  蔡志远  王缠  姚宝辉  郭怀亮  苏军虎  
啮齿动物对抗凝血剂类药物的抗性通常与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亚单位1 (Vkorc1)基因变异有关。本研究检测了青藏高原东缘8个地区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 Vkorc1基因3个外显子的核苷酸变异情况,测序鉴别其基因型,并结合已知突变分析其抗药性。结果发现,在PCR结果检测中成功获得高原鼢鼠Vkorc1基因3个外显子区,并检测出多态性的存在。870只高原鼢鼠个体中,有197只个体的Vkorc1氨基酸序列与其野生型有差异。地理分布上,有5个种群的Vkorc1基因检测出了突变,共界定了4个基因型。高原鼢鼠Vkorc1氨基酸存在4个错义突变位点,其中在4个高原鼢鼠种群中检测到了Phe63Cys氨基酸突变与抗药性相关的基因型。对比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氨基酸序列,发现高原鼢鼠Vkorc1基因有18个错义突变位点。研究为青藏高原东缘高原鼢鼠抗性(地理)种群的管理及其抗药性的治理提供了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以胜   汪勇   陆林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中国乡村居民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分析方法研究2006—2020年中国乡村居民生计资本的区域差异及其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乡村居民生计资本及各维度生计资本整体保持增长态势,具有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公共资本依次降低的特征,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2)中国乡村居民生计资本的总体差异以及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差异均呈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超变密度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3.889%,63.536%,12.642%,区域间差异是中国乡村居民生计资本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中国乡村居民生计资本的地区差异呈下降态势,不同区域的乡村居民生计资本的组间流动性较低,难以实现跨越式跃迁,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中国乡村居民生计资本的空间分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昌丽  张继飞  赵宇鸾  刘春艳  
山地生态系统受地形因素影响在垂向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厘清山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是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以青藏高原东缘典型流域岷江上游为研究区,将2000、2005、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及DEM数据作为数据源,运用地形位指数、相对变化率和敏感性系数,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地形梯度效应。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60%和30%;2000~2010年,1~4级地形位上除未利用地外的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指数变化较为明显,林地和耕地不断降低,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不断升高。(2)研究期内岷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和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随地形位的升高均呈倒V形变化;2000~2010年,研究区1~12级地形位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13~20级地形位上呈减小趋势。(3)2000~2010年,各地形位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与研究区一致;除1级地形位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幅度略高于研究区外,2~20级地形位上的变化幅度与研究区基本一致。(4)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系数均小于1,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2000~2010年各地形位上水域、草地和荒漠敏感性系数不断上升,林地和耕地敏感性系数不断下降。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地形梯度效应进行定量测度,明晰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随地形梯度变化所呈现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变化特征,为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建军  
草地承包制度落实后,玛曲出现了两种草地经营模式,即单户经营(小尺度放牧)和联户经营(大尺度放牧)。采用野外试验方法,对两种不同放牧尺度草地的生物量、盖度和物种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小尺度放牧更容易引起草地退化。基于这一研究成果,建议在青藏高原相似地区发展适当规模的联户经营,以增大放牧半径,从而缓解草地践踏压力。与此同时,在研究高原草地退化原因和制定保护恢复对策时,要充分考虑小尺度放牧对草地可持续利用带来的各种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