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65)
- 2023(16458)
- 2022(13808)
- 2021(12658)
- 2020(10762)
- 2019(24264)
- 2018(23799)
- 2017(46010)
- 2016(25164)
- 2015(27864)
- 2014(27625)
- 2013(27263)
- 2012(25216)
- 2011(22739)
- 2010(22911)
- 2009(21752)
- 2008(22032)
- 2007(20100)
- 2006(17827)
- 2005(16012)
- 学科
- 济(100932)
- 经济(100795)
- 业(80622)
- 管理(75095)
- 企(57190)
- 企业(57190)
- 农(49131)
- 方法(42748)
- 数学(37722)
- 数学方法(37391)
- 农业(32277)
- 财(29996)
- 中国(28246)
- 业经(26576)
- 制(26462)
- 贸(20487)
- 贸易(20481)
- 学(20153)
- 易(20013)
- 银(19825)
- 银行(19769)
- 地方(19021)
- 行(18724)
- 务(18647)
- 财务(18617)
- 财务管理(18566)
- 环境(17696)
- 企业财务(17665)
- 融(17630)
- 金融(17625)
- 机构
- 学院(364363)
- 大学(361241)
- 济(150441)
- 经济(147354)
- 管理(138355)
- 研究(121713)
- 理学(119008)
- 理学院(117769)
- 管理学(115889)
- 管理学院(115242)
- 中国(97316)
- 农(82575)
- 科学(75994)
- 京(74720)
- 财(72134)
- 农业(64381)
- 所(63030)
- 业大(61861)
- 中心(57789)
- 研究所(57075)
- 财经(56666)
- 江(56194)
- 经(51397)
- 北京(46339)
- 经济学(46095)
- 范(44216)
- 州(43917)
- 师范(43639)
- 院(42795)
- 经济学院(41801)
- 基金
- 项目(243223)
- 科学(190261)
- 基金(176944)
- 研究(174302)
- 家(155871)
- 国家(154500)
- 科学基金(131074)
- 社会(112167)
- 社会科(105877)
- 社会科学(105843)
- 省(96579)
- 基金项目(94042)
- 自然(84893)
- 自然科(82874)
- 自然科学(82844)
- 自然科学基金(81395)
- 划(80539)
- 教育(78459)
- 资助(70931)
- 编号(70412)
- 成果(56648)
- 重点(54874)
- 部(53780)
- 发(52673)
- 创(51111)
- 课题(47941)
- 创新(47860)
- 制(47852)
- 科研(47284)
- 国家社会(46616)
- 期刊
- 济(168945)
- 经济(168945)
- 研究(103785)
- 农(81748)
- 中国(72501)
- 学报(63409)
- 财(56717)
- 科学(55763)
- 农业(54419)
- 大学(47607)
- 管理(46006)
- 学学(45684)
- 融(41431)
- 金融(41431)
- 业经(32284)
- 教育(30934)
- 技术(28487)
- 财经(28039)
- 业(27363)
- 经济研究(25488)
- 经(23862)
- 问题(23558)
- 版(20606)
- 技术经济(17725)
- 世界(17266)
- 理论(17025)
- 贸(16947)
- 业大(16902)
- 科技(16726)
- 农村(16092)
共检索到541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朝辉 周乾晨 刘颖
特色林果产品保险是降低农户林果种植风险的重要政策工具,但其落地时间较短,推广程度有限。文章基于南疆四地州的1337份调研问卷数据,结合中介模型和组态构型分析,探究农户特色林果产品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形成机制和多维度要素组态构型,为农户参保行为研究注入新的思路,有助于改进特色林果产品保险险种设计,促进特色林果产品保险的有效供给。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正向影响农户参保行为,回归系数分别为0.5727、0.6610、0.6425和0.6118,物质资本系数为正,但并不显著;环境胁迫感知正向显著,回归系数为0.5778,感知环境胁迫越严重,农户越倾向于通过参保分散风险;保险认知正向显著,保险费用认知、核损偏差认知、赔付流程认知回归系数分别为0.1645、0.3813、0.1584,保险认可度越高,农户越倾向于参与特色林果产品保险。通过中介检验发现,环境胁迫感知掩盖了生计资本对农户参保行为的真实促进作用,发挥遮掩效应的中介作用,遮掩效应占比为21.41%。通过组态分析发现,农户参保行为可由五种组态构型解释,其中覆盖率最大的为“环境胁迫感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主导型,可解释21.88%的农户样本。最后,文章提出简化保险赔付流程、推进保险防灾宣传、促进保险产品改进与服务优化等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歌 汪文雄 毛斌红 冯彦飞 哈元琪
研究目的: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探讨5类生计资本影响农地整治项目农户有效参与的多重并发机理和因果复杂机制。研究方法: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和基于模糊集的组态分析。研究结果:(1)社会资本(β=0.355,p0.05)的净效应并不显著;(2)社会资本是驱动农地整治项目农户有效参与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实现农地整治项目农户有效参与的3种生计资本构型包括:同时具备良好的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缺乏的情景下,具备良好的自然资本;在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缺乏的情境下,具备良好的人力资本。上述3种组态构型的解释一致性(充分性)分别为0.833、0.815和0.806。研究结论:需要以3种构型为基础,针对农户的不同生计资本组态,设计基于生计资本结构的精准农地整治推进机制,拓展农地整治项目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策略。
关键词:
生计资本 土地整治 有效参与 组态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孔森 刘倩 张戬 杨新军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获取研究数据,按照调整的VSD脆弱性评估框架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农户生计脆弱性,应用障碍度模型识别生计脆弱性形成的主要促成因子,并对研究区农户生计适应方式及适应模式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农户生计脆弱性与生计暴露度—敏感性指数整体呈现随农户生计非农化水平增加而减小的特征,适应能力呈现出兼业型(农兼户和兼农户)农户高于专营型(纯农户和非农户)农户的特征;②不同农户的生计脆弱性在各维度主要促成因子具有趋同性,种植业收入比重、人均水资源配给量、饮水质量、人均劣质耕地量、人均非农收入、农技培训应用情况、住房情况与大牲畜资本量等分别从不同维度促进了生计脆弱性的形成;③根据生计脆弱性促成因子与适应行为选择,可将研究区生计适应总结为"节水技术+设施农业适应模式""种植结构调整+节水技术适应模式"以及"种植规模削减+劳动力转移适应模式"等三种适应模式,对农户生计脆弱性具有积极的缓解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芳
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生计风险问题一直被密切的关注。由于资本市场的松散,生计风险可以大幅度地改变农户的资本所有和资本结构。现有文献主要针对生计风险特性研究、生计资本定量评估,而尝试探索生计风险对生计资本影响机制问题的研究仍较少。基于此,本文以石羊河流域为例,通过半结构式农户调查,在分别确定农户生计风险评估体系及生计资本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采取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农户的生计风险(健康风险、环境风险、金融风险、社会风险和信息风险)和生计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状况进行评估;通过建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水太 陈美玲 袁北飞 顾东明
农户是农村人居环境的缔造者和受益者,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顺利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保障。基于感知价值和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理论,从社会资本和感知价值双重视角构建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江西省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及社会规范对农户参与意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社会网络效应最大;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及认知价值对农户参与意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功能价值效应最大。(2)社会网络显著影响功能价值、情感价值、认知价值水平。表明社会网络是影响农户感知价值最为关键的因素。(3)感知价值在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大力培育农户的社会资本,提高农户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感知价值水平,进而提高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尹莎 陈佳 吴孔森 杨新军
适应能力及其评估框架为农户生计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本文在干旱环境背景下,借鉴农户可持续生计和适应能力相关理论,探讨民勤绿洲地区农户适应能力及适应行为。按照适应能力评估框架,构建农户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和实地调查获取数据,在农户适应行为分类的基础上,测量不同适应类型农户的适应能力,分析影响农户适应类型的因素。结果表明:1从农户的适应行为来看,积极主动的适应行为选择较多,减少消费、参加社会保险等适应行为选择较少;农户适应类型中,综合适应型的比重最大,被动适应型最小。2农户的适应能力方面,各维度整体分布较为均衡,但自然能力和社会能力存在显著分异,而物质能力、金融能力、劳动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均衡;不同农户适应类型中,综合适应型农户适应能力更稳定,务工主导型和被动适应型的稳定性较差。在适应能力六大维度中,物质能力在六大农户适应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自然能力最小。3家庭物质资产、非农就业比重、社会网络、人均"退还关压"面积、受教育程度等适应能力指标对农户的适应行为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汉石 乐章
农户的生计风险是当今农村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优质高效的生计资本是农户降低生计脆弱性、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基础。本文以全国十省份千户农民调查数据为基础,以生计资本为视角,对农户在生计过程中的风险状况、生计资本对生计风险的影响作用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农户主要面临大病风险、子女受教育风险和养老风险;农户所拥有的生计资本对其生计风险具有极其复杂的影响关系,生计风险的大小还与农户在利用生计资本基础上所选择的资本搭配及生计策略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生计风险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相泼 孙小婷 李亚 胡新艳
乡村治理有效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石,而"信"是"治"的必要条件,因此研究公平感知对村组织信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利用微观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对村组织信任的基本情况,采用OLS估计和IV工具变量法,探讨农户公平感知对村组织信任的直接性和传播性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对村组织的信任水平处于模糊信任与比较信任之间;农户公平感知的两个维度中,结果公平感知正向促进农户对村组织的信任水平,程序公平感知对村组织信任的直接性影响并不显著;但程序公平感知与村组织信任之间的作用关系,会受到收入水平的正向调节影响。农户公平感知对村组织信任的传播性影响,依然表现出结果至上的特点,即村内感知结果公平的农户占比越多,越提升农户对村组织的信任水平,而且传播性影响强度高于直接性影响。研究表明,当前必须高度重视与农户利益直接性相关的结果公平。但从长远看,随着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必须强调程序公平对于正义伸张的重要性。同时需要避免因分配不公导致的羊群效应,影响其他农户对村组织的信任评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川 乔江方 黄璐 张美微 张盼盼 牛军 刘京宝
为了探明我国玉米主要推广品种郑单958、先玉335花粒期高温胁迫下基因表达及代谢物差异,挖掘玉米响应高温胁迫的关键基因及代谢物,利用Illumina HiSeq~(TM) 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郑单958、先玉335高温胁迫7,14 d的穗位叶及对照叶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测序技术对样品进行高通量代谢物测序。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14.81 Gb干净序列。郑单958高温胁迫7 d后检测到4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4个为上调基因。继续高温胁迫14 d共检测到30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30个为上调基因。高温胁迫7 d与高温胁迫14 d对比组中检测到1 46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647个为上调基因。先玉335高温胁迫7 d后共检测到381个差异表达基因,164个上调基因。继续高温胁迫14 d后共检测到299个差异表达基因,226个为上调基因。高温胁迫7 d与高温胁迫14 d对比组中共检测到2 48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275个上调基因。在郑单958、先玉335高温胁迫7 d后对比组中检测到6 64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 253个上调基因。在郑单958、先玉335高温胁迫14 d对比组中检测到5 95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 110个上调基因。代谢物测序共检测到654个代谢物,郑单958高温胁迫7 d后共检测出28个差异代谢物,共注释到5个代谢通路中。高温胁迫14 d后共检测出54个差异代谢物,共注释到13个代谢通路中,其中9个差异代谢物呈上调表达。先玉335高温胁迫7 d后检测出98个差异代谢物,共注释到24个代谢通路中,其中43个差异代谢物呈上调表达。先玉335高温胁迫14 d后共检测出38个差异代谢物,共注释到13个代谢通路中,其中14个上调表达。郑单958高温胁迫7 d与先玉335高温胁迫7 d对比组共检测出144个差异代谢物,共注释到36个代谢通路中,其中81个差异代谢物呈上调表达。郑单958高温胁迫14 d与先玉335高温胁迫14 d对比组共检测出158个差异代谢物,共注释到40个代谢通路中,其中81个差异代谢物呈上调表达。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玮 赵利 张建平 齐燕妮 王利民 谢亚萍 李闻娟 党照 袁明璐 张艳萍
通过“广靶代谢组+转录组”联合分析方法,对Na Cl胁迫下胡麻(Linure usitatissmum)耐盐种质资源R40和敏感资源R24根部差异表达基因与差异积累代谢物进行共表达分析,以探明代谢物与关键基因的协同变化情况,阐明胡麻的耐盐代谢过程和变化规律,发掘胡麻中可能调控抗盐代谢途径的重要基因。共鉴定出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741个,其中下调409个,上调332个,鉴定出差异表达基因30 233条,其中上调15 827条,下调14 406条,有注释结果的转录因子13 015个。富集前十的代谢物几乎都有相对应的功能转录因子富集,如黄酮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苯丙素的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的代谢、花青素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等通路均有对应的转录因子参与其中。胡麻根部在盐胁迫下调控抗盐代谢途径的重要基因主要以参与调控糖类代谢为主,增强细胞的渗透压,从而有效降低盐碱胁迫的伤害;筛选出的8个候选基因与5个代谢物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每一个代谢物与一个或多个基因相关联,色氨酸–生长素通路发现,GH3基因是一种典型的与植物生长素原初反应相关的基因,在植物的抗逆防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霖 宋炜 谢正丽 王永红 熊逸飞 张惠
为探讨大黄鱼对低温和饥饿氧化损伤的响应机制,实验将体重为(21.38±2.46) g的大黄鱼在低温(8°C)或/和禁食条件下饲养。实验组可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C组)、低温组(CC组)、饥饿组(F组)和饥饿+低温组(CF组),每组3个平行。低温和饥饿胁迫30 d后,计算成活率;采取肝脏样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利用化学荧光法和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处理组间活性氧(ROS)和代谢产物的差异。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CC组、F组和CF组的成活率显著降低,而ROS含量显著升高,且肝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和核萎缩现象,表明低温和饥饿胁迫对大黄鱼产生了氧化损伤。大黄鱼低温应激后,从CC vs. C和CF vs. F组中分别筛选出84种和154种差异代谢物,有5种重要的重叠代谢途径:甘油磷脂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生物合成和自噬等,表明细胞膜流动性和自噬在大黄鱼低温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黄鱼饥饿应激后,从F vs. C和CF vs.CC组中分别筛选出184种和50种差异代谢物,有4种重要的重叠代谢途径:甘油磷脂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生物合成、ABC运输体和自噬等,表明能量代谢和自噬在大黄鱼饥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CF vs. C组中筛选出差异代谢物126种,主要富集在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氧化磷酸化、淀粉和蔗糖代谢、FoxO信号通路、自噬和谷胱甘肽代谢等,表明细胞膜流动性、能量代谢、自噬和抗氧化系统在大黄鱼适应低温和饥饿联合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低温及其诱导的饥饿对大黄鱼生理功能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芳 殷娅娟 尚海洋
以典型生态脆弱区石羊河流域为例,开展农户生计风险感知调查与分析,辨识影响农户生计风险感知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揭示农户生计风险感知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从整体上来看,受访农户的生计风险感知水平并不高,生计风险感知能力与水平仍较低;所确定的影响农户风险感知水平的因素来看,受调查户生计资本禀赋、性格特征、代际因素、生计方式等因素,与生计风险感知密切相关;物质资本的提高对于提升农户生计风险感知有着显著的正效应,金融资本的提高对于非农户的生计风险感知有着显著的负效应。而无论是农户或是非农户,金融资本的提高对于生计风险感知的提高均是显著或是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岩
文章旨在研究客户参与如何促进新产品开发。通过对相关文献综述分析,发现客户参与在新产品开发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开发团队正积极地让他们的客户参与到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文章考察了三种形式的客户参与对新产品结果的影响:传统形式的作为信息源的客户参与;积极形式的作为联合开发者的客户参与;更高级形式的客户参与企业创新。研究表明客户参与能促进新产品开发,并根据客户参与促进新产品开发的具体途径,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提高客户参与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
客户参与 新产品开发 开发团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立娟
基于英国国际发展署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内蒙古灌区农户的调研数据,比较分析参与和未参与灌溉管理改革农户的生计资本状况。结果表明:2种类型农户5种生计资本存在显著性差异,改革地区农户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指标明显高于未改革地区农户,自然资本两种类型农户没有差别,几乎相同,而未改革地区农户金融资本略高于改革地区农户。总体看,灌溉管理改革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状况好于没有实行灌溉管理改革地区的农户,但要进一步改善灌区农户的生计还需要得到多方面的帮助。
关键词:
灌溉管理 农户生计 生计资本 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帆 李兰英 宋淑颖 何卓京 邓伟芬 江丽娟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利用熵值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生计资本细分指标对农户林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拥有的生计资本差异较大,其中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丰富,而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相对匮乏;生计资本对农户的林地流转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其中自然资本对农户的林地流入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金融资本对农户的林地流入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物质资本对农户的林地流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资本对农户的林地流出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为促进林地流转,提出加大林农金融资本投资、提升林业劳动力素质、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促进林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计资本 林地流转 意愿 可持续生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