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00)
2023(16082)
2022(13726)
2021(12935)
2020(10777)
2019(24497)
2018(24032)
2017(46808)
2016(25039)
2015(27652)
2014(27041)
2013(26428)
2012(24470)
2011(21888)
2010(21861)
2009(20026)
2008(19504)
2007(17266)
2006(15385)
2005(13248)
作者
(71152)
(60069)
(59413)
(56373)
(37870)
(28861)
(26893)
(23379)
(22734)
(21267)
(20322)
(19918)
(18879)
(18699)
(18459)
(18209)
(17921)
(17527)
(17212)
(16836)
(14877)
(14661)
(14591)
(13780)
(13569)
(13356)
(13119)
(12994)
(11999)
(11898)
学科
(101553)
经济(101428)
(79613)
管理(69847)
(56214)
企业(56214)
(50792)
方法(42648)
数学(37969)
数学方法(37462)
农业(34062)
中国(26826)
(26758)
业经(25620)
地方(22102)
(20468)
(19959)
贸易(19947)
(19485)
(18027)
(17904)
技术(16424)
(16094)
银行(16053)
(15744)
财务(15696)
财务管理(15661)
(15320)
企业财务(14907)
环境(14876)
机构
学院(348295)
大学(343520)
(147090)
经济(144341)
管理(137874)
理学(119841)
理学院(118594)
研究(118007)
管理学(116570)
管理学院(115921)
中国(90430)
(76104)
科学(71818)
(70191)
(66577)
(58804)
农业(58763)
业大(58168)
中心(56585)
研究所(53515)
财经(52757)
(52007)
(48243)
(43830)
经济学(43817)
师范(43318)
北京(43015)
(42091)
(40889)
经济学院(39690)
基金
项目(242040)
科学(190972)
基金(177183)
研究(174867)
(156872)
国家(155259)
科学基金(132640)
社会(112822)
社会科(106778)
社会科学(106748)
(94753)
基金项目(93908)
自然(86360)
自然科(84402)
自然科学(84376)
自然科学基金(82891)
(79571)
教育(79142)
资助(71278)
编号(70129)
成果(55846)
重点(54509)
(53810)
(53272)
(50812)
课题(47539)
创新(47441)
国家社会(47267)
科研(46712)
教育部(45829)
期刊
(161731)
经济(161731)
研究(97492)
(76431)
中国(66334)
学报(57216)
科学(53095)
农业(51453)
(49878)
管理(48301)
大学(44026)
学学(42198)
(36012)
金融(36012)
业经(31987)
教育(31199)
技术(28908)
(25869)
财经(25157)
经济研究(24295)
问题(22621)
(21572)
(18724)
世界(17717)
科技(16820)
技术经济(16550)
(16088)
农村(15891)
(15891)
统计(15668)
共检索到513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贺立龙  杨子瑜  
基于对脱贫农户连续三年家庭人均收入的动态监测结果(2018—2020年收入是否稳定保持在贫困线1.5倍以上)以及扶贫小额贷款偿还能力调查状况来衡量脱贫稳定性。以家庭支柱成员从事生计活动的类型和时间作为农户生计策略的识别与度量指标,利用课题组在四川大小凉山地区实地调研所得的1 133户精准脱贫家庭数据,实证探究生计策略选择对农户脱贫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计策略影响农户脱贫稳定性,相比自主型生计农户,政策依赖型生计农户家庭脱贫稳定性不足;在自主型生计农户中,相比纯农业经营生计,存在非农就业的多元生计策略更加有助于农户稳定脱贫。(2)生计策略的稳定脱贫效果受到家庭人口特征、建档立卡以及帮扶政策等因素调节,其中农户脱贫发展内生动力激发、政策帮扶推动的家庭经营组织化及产业链融入有助于抑制政策依赖型生计、纯农业经营生计的不稳定脱贫效应。(3)生计策略通过家庭收入结构与收入水平两个渠道对脱贫稳定性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晗霖  王志章  刘新智  刘芮伶  
伴随着脱贫攻坚持续深入,中国贫困人口数量急速下降,每年退出帮扶项目的"精准脱贫家庭"以千万数量激增,这部分人口既处于扶贫项目的退出边缘,又兼具风险脆弱性和返贫可能性,其可持续生计已然成为后扶贫时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改良的生计可持续性指数(LSI)并基于BP神经网络评估不同类型精准脱贫户的生计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探讨生计策略对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发现,把非农经营活动作为主要生计来源更有益于家庭生计和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非农主导型生计策略对家庭物质层面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于非物质层面作用并不明显;非农生计规模与精准脱贫户家庭整体可持续生计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成  
本文选取四川省大小凉山彝区为研究地,走访了相关部门和200位农村彝族妇女进行访谈,重点选取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中的23名彝族农村妇女作为深度访谈对象,运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23份访谈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探析影响其贫困的主客观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彝族农村贫困妇女精准脱贫路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潘卓  李玉恒  刘愿理  廖和平  朱琳  
农户脱贫稳定性研究可为深度贫困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论文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进一步厘定了“农户脱贫稳定性”概念,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5个维度构建了农户脱贫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地处深度贫困地区的贵州省天柱县为研究区,测算1295户样本农户脱贫稳定性指数,基于不同方法共同识别影响因素并探究影响机理,提出构建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户脱贫稳定性指数整体水平偏高,脱贫稳定性较强,但农户个体差异性显著,其中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维度的脱贫稳定性较高,金融资本其次,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维度的脱贫稳定性较低,返贫风险较大;(2)农户脱贫稳定性类型主要以一般型或稳定型为主,脱贫稳定性综合指数中各类型占比分布从高到低大致呈“水滴”特征,有12.44%的样本农户处于临界型,返贫风险较大;(3)技能培训、外出务工人口占比、土地流转、转移性收入占比、到乡镇政府距离和到主干道距离是影响研究区农户脱贫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4)构建了能力提升、产业培育、激发动力、完善基础设施和拓展就业“五位一体”的深度贫困地区农户脱贫稳定性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贺立龙  朱方明  张承文  
本文基于脱贫层次与稳定性、实效与真实性、动能与人本性、能力与多维性、结构与协调性五个涵义向度构建巩固脱贫成果的多维动态评估框架,将静态的绝对贫困标准转换为动态的巩固脱贫标准,形成基于巩固脱贫标准的多维贫困指数,考察多维贫困指数变化以评估巩固脱贫成果成效。对秦巴山区和大小凉山地区的研究表明:两地多维贫困指数降幅超过80%,但收入脱贫层次与稳定性有待提升;在职中和高中入学、有效技能培训、老年人照料、因房负债及脱贫动能等维度(指标)上存在不足;居住在山地的家庭、文化技能欠缺家庭、临界脱贫家庭以及半劳动力家庭更易出现返贫风险;劳动力富集区家庭成员进城务工、特色资源富集区家庭开展农业经营有助于巩固脱贫成果。这一研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分析的多维探索,也是多维贫困方法在巩固脱贫成果评估领域的应用与拓展,为做好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推动脱贫地区全面振兴提供方法论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仁伟  方方  刘运伟  
人力资本是构建农户生计的关键要素,从人力资本视角探讨农户生计选择对于推动农户生计转型、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西南贫困山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案例区,采用2018年508个农户样本数据,应用回归模型,估算了人力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是山区农户生计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不同,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教育文化、健康状况对非农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正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健康状况对河谷区农户生计选择影响不显著;非农技能培训对非农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农业技能培训对非农生计策略选择具有负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但其对高山区农户生计选择并不显著;青壮年劳动力倾向于选择非农生计,务农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高山区表现最为突出,二半山区次之,河谷区较不明显。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探讨了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与乡村发展之间辩证关系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轶  尹珂  
[目的]尽管2020年后我国已经全面脱贫,但脱贫农户仍然面临自然、市场、政策等多重生计风险冲击,非常容易再次掉入贫困陷阱。识别与评估贫困山区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农户生计风险,为政府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实证依据,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方法]基于此,本研究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768户脱贫农户调查问卷为样本数据,运用ESI为综合评价指数,识别与评估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农户的生计风险。[结果]结果表明:(1)样本区农业兼业型脱贫农户的户主平均年龄最大、家庭规模最小、劳动力数量最少、受教育程度相对最低;非农业兼业型脱贫农户的家庭规模最大;纯农型脱贫农户的家庭劳动力数量最多,且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最高。(2)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的生计风险总值依次是纯农型>农业兼业型>非农业兼业型>非农业型,呈现出兼业程度越高,生计风险越小的特征;纯农型是所有类型脱贫农户中最脆弱的群体,生计风险和返贫风险都最大。[结论]当地政府一方面应积极帮助脱贫农户增强非农生计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完善农业生产配套设施,营造良好的外部基础设施环境,引导脱贫农户寻求适合自身资源的产业发展方式,提高其兼业水平和兼业质量。同时,继续加大对纯农型脱贫农户的政策帮扶,帮助他们增强现代农业专业技能,扶持他们发展特色精品农产品,引导他们深入农业产业链,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进而提升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蒙媛   陆远权   陈莉  
基于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调研数据,本文考察精准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1)精准扶贫政策对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农户家庭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就消费结构而言,精准扶贫政策使脱贫农户家庭居住和交通通信支出占总消费的比例提高,而教育和医疗支出占比降低。就消费类型而言,精准扶贫政策对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均有提高作用,生存型消费作用突出。就扶贫政策而言,产业就业扶贫政策作用最大,而保险扶贫政策作用最小。通过分位数回归、安慰剂检验等方法检验,上述结论仍成立。(2)异质性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对不同地区、民族和收入的脱贫农户家庭消费有明显差别,其中对湖南省、少数民族和低收入脱贫农户的刺激作用最大。(3)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因病致贫、因教致贫和脱贫边缘户这三类特殊家庭,他们通过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就业扶贫等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政策综合发力,家庭消费水平得以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本文旨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伍艳  
以四川省阿坝州、甘孜州和凉山州的农村贫困退出家庭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分析,识别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户的稳定脱贫。引入贫困退出的持续时间临界值以及多维度脱贫临界值,对稳定脱贫进行动态测度。研究发现,随着稳定脱贫持续时间的延长,贫困退出发生率、稳定脱贫广度指数以及动态的稳定脱贫指数均有所下降,且存在区域差异。从稳定脱贫指数的分解看,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维度对稳定脱贫贡献较大,人均纯收入、医疗保障和收入结构等三项指标是当前农户稳定脱贫的的主要贡献因素。因此,农户家庭长期稳定脱贫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永伟  侯升万  符大海  
文章将时间概念引入贫困分析,进而发掘农村家庭的脱贫速度及脱贫稳定性,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拟合加速失效时间模型与二元选择模型研究发现:(1)农村家庭脱贫存在久期相依性,37.2%的贫困人口在持续1年后可快速脱离贫困,但随时间延长,持续5年后能够脱贫的人口占比下降至8.6%。(2)多数家庭在脱贫后人均收入会增长到同期贫困标准的2倍以上,但也有近15%的脱贫人口在间隔3~5年后会出现返贫现象。(3)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或转变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来提高自有土地资产价值,可提高家庭快速脱贫的概率,也会提高家庭在脱贫后持续获取更高收入增幅的概率,但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脱贫速度更慢,脱贫后的收入增幅更低。(4)政府对贫困家庭提供的收入补助在帮扶脱贫、抑制返贫中的作用不显著,还会降低家庭在脱贫后赚取更高收入的概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澍原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长期落后于内地发达地区,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是中国贫困地区发展现状的缩影。探索并发挥金融在凉山地区扶贫工作中的先导和杠杆作用,对于做好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凉山彝族自治州贫困原因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民族类别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州面积60123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楠  张磊  伏绍宏  
基于凉山彝区812户农户的调查,分析脱贫户的生计资本及风险。结果发现:精准扶贫促进了脱贫户居住水平的提升,但其人力资本、金融资本、自然资本等因素水平仍较低;部分脱贫户仍面临大病致贫、环境致贫、习俗支出致贫和市场冲击致贫等风险冲击。政府应重点对生计不稳定脱贫户实施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方面的追踪支持,同时不断加强村级公共服务建设、拓展非农生计策略,以提升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均华  刘璨  
研究目标:农户脱贫的决定因素与反贫困策略。研究方法:采用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和回归分解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贫困标准下农村贫困发生率呈现差异化的变化趋势。家庭储蓄、支农政策、社会保障、通信设施和家庭教育支出对农户脱贫有全面性影响;人力资本、耕地和林地、农业经营劳动投入、非农经营劳动投入和社会网络对农户脱贫有结构性影响。诸因素对农户脱贫贡献率达76.25%。研究创新:从回报率和贡献率视角,分析农户脱贫的决定因素、路径及贡献。研究价值:为政府制定更有效的农村反贫困策略提供可靠的实证数据,也为农户脱贫决定因素提供量化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蓝红星  
借鉴国外慢性贫困最新研究理论,提出了一个分析贫困代际传递的框架,并以四川大小凉山彝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父辈贫困的家庭,陷入慢性贫困的概率大大增加;而父辈不贫困时,即使家庭现在已经陷入贫困,这些贫困往往属于暂时性贫困或者短期贫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来缓解慢性贫困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美  张昌柱  李春根  
在阐释生计脆弱性与脱贫户返贫风险生成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农村脱贫家庭返贫风险的测度指标体系并测算其返贫风险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全国农村脱贫家庭的返贫风险较低,西部地区农村脱贫家庭的返贫风险较高,且同时面临外源风险和内源能力较弱双重困境;风险适应能力强弱是引致返贫风险的主要指标,五项资本贡献率不尽相同,其中金融资本、人力资本是增强风险适应能力的主要贡献因子。在此基础上,可从信息收集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判断预警级别、预警等级情况核查、预警措施介入、预警措施评估五个方面构建返贫风险预警机制。可聚焦易返贫地区,预防外源返贫风险,提升农村脱贫家庭抗风险能力,完善落实防止返贫预警帮扶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