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
2023(15)
2022(15)
2021(15)
2020(16)
2019(46)
2018(41)
2017(50)
2016(36)
2015(63)
2014(39)
2013(53)
2012(43)
2011(43)
2010(38)
2009(25)
2008(36)
2007(41)
2006(26)
2005(27)
作者
(226)
(207)
(206)
(203)
(131)
(122)
(100)
(81)
(80)
(76)
(74)
(74)
(71)
(70)
(68)
(68)
(68)
(59)
(57)
(57)
(55)
(55)
(54)
(53)
(53)
(51)
(51)
(49)
(49)
(49)
学科
(297)
油菜(118)
(118)
(117)
油菜籽(113)
(113)
菜籽(113)
(92)
白菜(89)
植物(87)
(87)
(78)
(74)
水产(61)
植物学(56)
(48)
大白(38)
大白菜(38)
(36)
产品(34)
农产(34)
农产品(34)
产品价格(33)
价格(33)
市场(33)
小白(32)
小白菜(32)
(32)
经济(32)
(31)
机构
大学(673)
学院(635)
(589)
农业(521)
业大(391)
农业大学(384)
研究(315)
科学(276)
(275)
(266)
实验(264)
实验室(263)
重点(253)
(211)
研究所(201)
(192)
(184)
技术(171)
生物(170)
作物(169)
(150)
园艺(149)
(149)
科学院(144)
中心(142)
(136)
中国(129)
(125)
南京(124)
国家(118)
基金
项目(584)
(490)
国家(488)
基金(425)
科学(417)
科学基金(370)
自然(350)
自然科(345)
自然科学(345)
自然科学基金(344)
(317)
(294)
计划(275)
科技(247)
基金项目(228)
(227)
农业(188)
(181)
专项(180)
技术(162)
研究(161)
重点(160)
资助(157)
(138)
(136)
创新(129)
产业(121)
(119)
体系(112)
(112)
期刊
(592)
学报(524)
农业(438)
大学(309)
学学(309)
业大(250)
农业大学(248)
科学(235)
(187)
中国(167)
中国农业(134)
农学(103)
华北(103)
农业科学(100)
(99)
南京(96)
南京农业(96)
(88)
水产(84)
自然(82)
自然科(82)
自然科学(82)
(74)
经济(74)
华中(55)
中农(54)
(51)
(50)
湖南(50)
西南(47)
共检索到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隋心意  赵小刚  陈鹏宇  李亚灵  温祥珍  
【目的】光敏色素B(phytochrome,PHYB)是光和温度的受体。通过克隆光敏色素B基因(PHYB)可变剪接体并分析其在高温诱导下的表达模式,探究LsPHYB可变剪接体在生菜响应环境高温中的生物学功能,为培育耐热性生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生菜的基因组数据库搜索获得LsPHYB的cDNA序列的相关信息;对克隆得到的3个可变剪接体LsPHYB1、LsPHYB2和LsPHYB3进行多序列比对、可变剪接方式分析及系统进化树分析;通过在线软件预测PHYB1、PHYB2和PHYB3蛋白分子量、等电点和亲水性、疏水性等蛋白质理化性质,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三者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保守结构域;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PHYB1、PHYB2和PHYB3在高温处理后的表达特征。【结果】克隆获得的生菜LsPHYB的3个可变剪接体LsPHYB1、LsPHYB2和LsPHYB3的CDS长度分别为3 509、3 877和2 690 bp,编码氨基酸长度分别为1 094、960和853 aa。其中LsPHYB1发生可变3′端位点和外显子跳跃类型可变剪接,LsPHYB2发生选择性保留polyA尾和内含子保留型可变剪接,LsPHYB3发生外显子跳跃类型可变剪接。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PHYB2的N端缺少PAS和PHY功能域;PHYB3的N端缺少PAS和PHY功能域,C端缺少HisKA功能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3个可变剪接体聚为一支。qRT-PCR分析表明在高温处理第1天,LsPHYB3的表达量最高;在高温处理第5—9天,LsPHYB2的表达量高于LsPHYB1和LsPHYB3;在高温处理第11天,LsPHYB1的表达量高于LsPHYB2和LsPHYB3,处理11 d内三者表达量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结论】高温下生菜LsPHYB的转录本存在3个可变剪接体LsPHYB1、LsPHYB2和LsPHYB3。LsPHYB3在高温处理前期高表达,LsPHYB2、LsPHYB1分别在高温处理中期、后期高表达,推测生菜3个LsPHYB可变剪接体在抗高温胁迫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生萍  罗玉秀  杜德志  罗春燕  马小岗  赵志刚  许唱唱  张红生  吴鹏  晁文俊  
【目的】克隆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的FCA同源基因(sBnFCA)及其可变剪接体,并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根据拟南芥和芸薹属植物FCA基因的DnA序列和CDnA序列设计引物,用PCR和RT-PCR技术克隆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86号"的FCA同源基因(sBnFCA)及其可变剪接体,对克隆基因及编码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并用qRT-PCR技术检测sBnFCA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根、茎、叶、茎尖中的表达量。【结果】克隆出了sBnFCA基因的全长序列(8 827BP),得到了sBnFCA-γ可变剪接体及一个新的可变剪接体(sBnFCA-5),新的可变剪接体在GenBAnk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戴建军  常缨  张美萍  李彩凤  马凤鸣  
以代表性差异分析cDNA-RDA(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ofcDNA)方法获得在低温和长日照诱导甜菜(BetavulgarisL)幼苗茎尖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DP3,并进行了cDNA的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经RT-PCR扩增和基因组DNA中PCR扩增,克隆测序后获得1个全长609bp的cDNA和855bp的DNA序列,分别命名为Ty7Br600和Ty7Br900,并在GenBank注册,登录号分别为AY324115和AY324114。在GenBank中比较未发现同源序列,可能为新基因。序列分析发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锡亮  李英  侯喜林  王枫  
采用RT-PCR、巢式PCR、3′RACE和5′RACE技术,获得了不结球白菜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LDH)基因cDNA2 034 bp全长序列。以苏州青为材料,进行光及黑暗对照处理,观察GLDH活性和L-抗坏血酸含量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数的增加,不结球白菜L-抗坏血酸水平和GLDH活性升高,而在持续黑暗条件下植株的L-抗坏血酸含量和GLDH活性没有发现这种日变化,表明GLDH活性可能受光诱导调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晓辉  陆海  王沙生  蒋湘宁  Yill Sung Park   M.K.Mahedrappa  
甘氨酸甜菜碱是一种非毒性的渗透调节物质 ,在植物体内是以胆碱为底物 ,经两步氧化而合成的 .菠菜中 ,催化第一步反应的酶为胆碱单氧化酶 (CholineMonooxygenase ,CMO) .为了研究胆碱单氧化酶基因的功能以及转基因植物的抗逆能力 ,在 30 0mmol L高盐浓度 (n(NaCl)∶n(CaCl2 ) =5 7∶1)的条件下 ,作者分离纯化了菠菜mRNA ,经RT PCR得到全长 (1.3kb)胆碱单氧化酶 (CMO)cDNA ,与已经报道的基因序列相比较 ,同源性为 99% .根据其核苷酸序列推导得到了氨基酸序列 .将PCR纯化产物与pET 30a+ 连接 ,构建了重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晓丽  杨其长  张馨  马太光  郭文忠  薛绪掌  
【目的】探究不同光照强度以及补光模式的绿光对植物工厂中水培生菜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为绿光的供光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8:00—20:00照射的强度为160μmol·m(-2)·s(-1)的LED白光(W)为基础光,在保证生菜正常生长的前提下,补充3种不同强度(30、60、90μmol·m(-2)·s(-1))的绿光(G),并通过调节绿光的供光时间点使之与基础白光形成重叠(O)和不重叠(N)两种供光模式,分别为W、WG30O、WG60O、WG90O、WG30N、WG90。N共6个处理,各处理间绿光补光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丽红  李式军  
以半耐寒性生菜为试材,采用人工生态箱和田间实验相结合、形态指标与生理生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观察水培和基质培条件下不同根际温度缓解地上部高温伤害的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根际温度改善了根系生长环境,有效提高了地上部细胞分裂素类物质(iPAs)、赤霉素(GAs)及内源多胺的含量,同时使GAs/ABA比值升高:叶绿体结构的完整性及膜的稳定性也均有提高;与高根际温度处理相比,植株生长状况得到改善,叶数增加,叶面积增大,根系增长,单株重和地下部重显著增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丽红  李式军  
研究了生菜再生苗形成及其耐高温生理.结果表明:与实生苗相比,在盛夏生长过程中,再生苗体内具有较高的保护酶系统活性,根尖组织中含有较高的吲哚乙酸(IAA)、异戊烯基腺嘌呤(iPA),较低的叶片温度、气孔阻力和较高的蒸腾强度。试验表明,残茬中贮存蛋白量与再生苗形成有关。残茬根系内源激素水平可能是诱发再生苗形成的又一重要因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浩  赵轶君  李红民  
根据其他植物中已知的光合作用关键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小亚基编码基因(rbcS)及其启动子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生菜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技术获得生菜rbcS上游1 046 bp的序列元件(GenBank登录号:JQ741945)。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元件包含植物启动子所必需的核心元件CAAT-box和TATA-box,同时包含具有参与光应答、茉莉酸应答、脱落酸应答、乙烯应答、热胁迫应答及分生组织激活等相关的多种调控元件。序列比对表明,该序列与菊科、茄科、豆科3种科属多种植物的rbcS启动子序列存在较高同源性。该启动子的获得为开展以生菜作为外源蛋白表达宿主的相关研究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梅高尚  纪德华  李兵  徐燕  陈昌生  谢潮添  
坛紫菜栽培中经常遭遇高温胁迫危害而产生烂菜现象,为研究坛紫菜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的分子应答机制,分离并克隆高温胁迫应答的相关基因,应用引物退火控制(ACP)技术对耐高温型纯系Z-61叶状体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时,获得一条在高温胁迫条件下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的基因片段,通过5′-RACE技术获得了它的全长,命名为Phrps15a(GenBank登录号:JN991055.1)。该基因序列全长676 bp,包含一个39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30个氨基酸的核糖体S15a蛋白(PhRPS15a),蛋白分子式为C664H1066N188O180S7,由3条螺旋、7个片层及8个环状连接组成,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丽英  李虎  丁玉梅  卜璐璐  侯思明  许俊强  张应华  杨正安  
以四季耐抽薹生菜为材料,PCR扩增并克隆了生菜质体RPo A基因的两侧翼的基因片段,利用该两基因区段作为定点整合外源基因的同源重组片段,构建了生菜质体定点转化载体P BRPo A-GFP,并进行了原核表达分析。结果表明,PCR所扩增的两条基因区段大小为1.2与1.1 kB。进行序列分析后,经酶切、连接和转化,构建成含PRRn-GFP-AAd A-TPsB A表达盒的质体表达载体,酶切鉴定表明,所构建载体符合预期设计;GFP基因能够在质体特异性启动子PRRn及终止子TPsB A的调控下高效表达,表达量约占总可溶性蛋白的45.6%,包涵体占菌体蛋白的47.5%,该载体的构建为后期生菜质体转化体系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静文  程明芳  梁国庆  王秀斌  周卫  
合成植物络合素(PCs)是高等植物减轻重金属毒害的重要机制。通过对镉超积累苋菜品种天星米植物络合素合成酶基因(PCS)的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旨在为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奠定基础。依据同源克隆原理,通过RT-PCR和RACE方法克隆苋菜PCS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苋菜PCS基因cDNA全长1 770 bp,包含完整的阅读框,编码485个氨基酸;苋菜PCs合成酶与拟南芥、遏蓝菜、芥菜及油菜PCs合成酶相似性为91.96%~95.67%,其氨基酸序列N端有1个Pfam:Phytochelatin结构域(功能为催化合成植物络合素)、C端有1个Pfam:Phytochelatin_C结构域(功能为重金属离子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向殿军  殷奎德  满丽莉  徐正进  
【目的】克隆生菜(Lactuca sativa L.)低温胁迫转录因子LsICE1,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和水稻遗传转化,研究超表达LsICE1基因对水稻耐低温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技术获得生菜LsICE1基因保守区域,再通过SON-PCR技术获得LsICE1基因的5′端和3′端,拼接得到全长的cDNA。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半定量RT-PCR研究LsICE1的低温表达模式。最后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水稻进行遗传转化。通过比较低温处理后对照和转基因株系的存活率和生理指标,鉴定超表达LsICE1基因对水稻耐低温能力的调控作用。【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慧  程瑞锋  伍纲  仝宇欣  刘庆鑫  
针对温室单层栽培模式空间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的问题,以阿奎诺生菜为研究对象,探究温室多层立体栽培结合人工补光模式对生菜产量、品质及电能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栽培架中层和下层补光处理能显著提高生菜总干物质量。中、下层补光处理下,每增加1%日光照累积量(Daily light integral,DLI),单位面积产量分别增加0.6%和0.8%。栽培架中层补光处理、下层补光处理和对照上层不补光处理叶片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比中层和下层不补光处理更小,即叶片更厚。高光强下生长的叶片在光合能力及光化学成分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补光处理下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不补光处理。在补光处理下虽然耗电量增加了,但生菜产量也明显提高了,补光处理下的投入/产出值与栽培架最上层不补光处理差异不显著为0.08~0.09kW·h/g,但均明显高于中、下层不补光处理的0.2~0.3kW·h/g,而且温室中采用3层栽培模式后,空间利用率提高了2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凡  李岩  曹鸣庆  
通过对两种生菜及其不同外植体在培养基上不定芽发生能力的筛选,得到“大湖366”叶切片不定芽发生率高达87%的培养体系,并且丛生状不定芽可陆续发生。将叶切片与农杆菌共培养,对经km筛选后所得再生株进行X-Glu染色,兰色反应阳性率为5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