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2)
2023(1645)
2022(1396)
2021(1408)
2020(1179)
2019(2765)
2018(2657)
2017(4537)
2016(2628)
2015(3084)
2014(3029)
2013(3039)
2012(2994)
2011(2566)
2010(2418)
2009(2384)
2008(2344)
2007(1957)
2006(1717)
2005(1578)
作者
(6921)
(6000)
(5859)
(5549)
(4131)
(2895)
(2717)
(2315)
(2225)
(2208)
(2076)
(2004)
(2003)
(1897)
(1879)
(1815)
(1764)
(1689)
(1684)
(1673)
(1452)
(1443)
(1407)
(1404)
(1398)
(1383)
(1339)
(1333)
(1330)
(1236)
学科
(8721)
经济(8706)
(5441)
(5003)
企业(5003)
管理(4895)
中国(3787)
文化(3730)
地方(3465)
方法(3395)
(3249)
业经(2851)
理论(2677)
教育(2579)
产业(2267)
(2229)
(2209)
市场(2206)
(2138)
农业(2116)
(1864)
数学(1788)
文化产业(1774)
文化市场(1774)
数学方法(1759)
(1740)
经济理论(1684)
企业经济(1668)
(1443)
贸易(1442)
机构
大学(34119)
学院(34068)
研究(12502)
管理(11374)
(11283)
经济(10984)
理学(9549)
理学院(9383)
管理学(9186)
管理学院(9110)
中国(8977)
(8535)
科学(7589)
(7373)
(6940)
(6219)
(6208)
(6038)
师范(6003)
中心(5800)
(5709)
研究所(5541)
农业(5412)
业大(5072)
师范大学(4840)
(4518)
北京(4431)
财经(4317)
(4189)
教育(3951)
基金
项目(22567)
科学(17450)
研究(16937)
基金(15618)
(13536)
国家(13336)
科学基金(11176)
社会(10769)
社会科(10078)
社会科学(10074)
(9567)
基金项目(8346)
(8063)
教育(7986)
编号(7230)
自然(7038)
自然科(6859)
自然科学(6856)
自然科学基金(6731)
成果(6655)
资助(6101)
课题(5331)
重点(5207)
(5008)
(4990)
(4670)
(4550)
(4482)
规划(4359)
项目编号(4357)
期刊
(16451)
经济(16451)
研究(11955)
中国(9694)
(7428)
学报(7354)
教育(6722)
科学(5537)
大学(5432)
农业(4904)
学学(4884)
(4742)
管理(4425)
图书(3074)
(2907)
金融(2907)
(2670)
书馆(2624)
图书馆(2624)
业经(2505)
(2479)
技术(2407)
财经(2406)
(2175)
(2060)
问题(1971)
业大(1942)
(1829)
论坛(1829)
社会(1787)
共检索到58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海英  
生菜会是广州特有的一道民俗盛景。早在汉代,生菜会就作为我国"立春"时的风俗活动而出现,经过不断地衍变,这种民俗活动只在广州被传承了下来。近年来,生菜会在广州得到了民间前所未有的重视,活动规模也大有扩展。文章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就生菜会的源头、传承与变迁及其文化的衍变作一分析与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姣  
大众文化是基于大众传播方式的转变而出现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随着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对乡村文化的影响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事实。大众文化丰富了乡村文化的多元化价值,提升了农民的文化内蕴,更新了农村社会的文化表现形式。以大众文化为契机,在坚守与创新之间探寻当代乡村文化的传承路径。传承意识上以内外多元化融合趋向引领乡村文化发展;传承主体上以农民为轴心,拓展乡村文化空间;传承环境上以市场化为导向,推动乡村文化输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辉  李翠霞  尤田甜  
世界各国的乳文化因历史沿革而变得纷繁多姿,特别是古代乳文化为现代乳业发展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为人民的饮食生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因此,了解各个时期的乳文化有利于未来世界乳业的发展与进步。以时间为经线,将乳文化概括为原始社会的仅供食用阶段、奴隶封建制社会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相互交往阶段、近代乳制品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以及现代乳制品综合利用阶段,其中尤以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乳文化值得深入研究。以地域为纬线分析日本、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及荷兰等国的乳文化,探索挖掘乳文化对现代乳制品的影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班建武  李凡卓  
当前,学校教育开始有意识地主动观照并有选择地吸收部分大众文化进入学校课程体系。学校教育的这种做法,反映了教育关注日常生活,向生活世界回归的价值理念;也是社会民主化发展在教育中的体现,有利于教育创新。同时,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的观照和选择性吸收,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教育的资源,丰富了教育内容,也有利于教师对青少年学生的认识与价值引导。但是,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和消费性将会削弱学校教育的传统价值根基,同时,大众文化的当下性和感官刺激性则容易导致学校教育丧失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涵养与提升功能,而大众文化的犬儒性也不利于学校教育培养具有责任意识的现代公民人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喻春兰  
自从利维斯提出将大众文化引入学校课程的主张以来,有关大众文化的课程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众文化课程观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大众文化课程观从利维斯的精英主义大众文化课程观、班托克的社会分层大众文化课程观、泰勒的校外课程大众文化价值观、吉鲁的批判教育学大众文化课程观到白金汉等的媒介素养教育大众文化课程观的演变过程,揭示了人们对大众文化在课程中的价值认识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的历史规律。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毕研文  
大众文化是一种具有教育属性的文化简化形式。现代语文教育不应仅停留在课堂导入环节。相较于语文教育过程中经典科目的知识传递,大众文化具有多元性、时代性、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应加强大众文化与现代语文教育的有机联系,让大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成为一种常态化手段,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语言文化,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迪雅  
以纳西族东巴文化为个案,通过分析该文化传承机制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运用文化资本理论来解读文化濒危现象,说明要真正实现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实现和完善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保证教育公平,就应在教育的评价选拔阶段给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适当权重,赋予其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同时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在教育内容中给予其传承的空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占锋  张红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使得农村劳动力结构处于失衡状态并且对农村社会文化生活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挑战。通过深入剖析陕西关中李村的个案,发现农村劳动力结构变迁已经对原有的村落文化传承机制产生了重要的冲击,致使村落文化传承面临难以为继的处境。基于此,建议强化村级组织在村落文化传承方面的组织、引导功能;鼓励成立留守妇女文化组织;重视村落的文化扶贫,重建村落文化空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常文君  
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在于独有的东方审美。明代服饰是中国传统服饰的集大成者,它留存了明代之前各时期服饰之精髓,同时也形成了别具风格的明代特色。本文围绕明代服饰的变迁历程,探讨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路径,以切实推动传统服饰文化的发扬光大。由蒋玉秋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明鉴明代服装形制研究》一书,系统梳理了明代服饰的形制特征,并根据三百余件服装实物悉心总结了明代服装结构的不同变式,提出“类—型—式”的分类解读方式,展现出有明一代服饰的变化规律。此外还将明代服饰鲜明的制度化特征、勃兴的前现代时期手工业技术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服饰礼俗习惯与服饰勾连,进行比较全面的阐释。为科学还原传统服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程焕文  
《广州大典》是一部搜集1911年前广州出版的关于广州的文献或广州籍人士著作的大型系列丛书,共收藏3000多部作品。文章介绍了《广州大典》的缘起、底本征集、文献收录、编撰体例和出版情况,论述了《广州大典》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城市文化传播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李黎  刘克敌  
伴随着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社区文化近年来其发展状况令人瞩目。本文试图从文化融合及与现代传媒关系角度阐释大众文化在社区成人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阐释如何合理利用大众文化的传播形式更好的服务于社区成人教育,以及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去丰富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最后指出,现代成人教育如何反过来影响大众文化研究并进而影响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这也是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喻春兰  
首次将大众文化引入课程是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从此,大众文化进入了学校课程。本文概括了大众文化在国外课程实践中的六种角色,彰显了大众文化的课程价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连玉  
大众文化迷散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对儿童价值观的构建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是一种不可回避的隐性课程。根据斯图亚特·霍尔的制码解码理论,日常大众文化生成与对儿童作用的过程的三个阶段依次是:"编码"、"话语形成"和"解码"。大众文化解码对儿童成长带来直接影响,大众文化解码的适恰性由大众文化编码的正当性、儿童的先行经验,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匹配性所决定。教育主体需要有干预儿童日常大众文化"意义生产"的意识和能力,要消除视大众文化为"洪水猛兽"的错误理念,主动在正规教学中引入大众文化,并且改善儿童的先行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