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05)
- 2023(6072)
- 2022(5216)
- 2021(4835)
- 2020(4102)
- 2019(9059)
- 2018(8958)
- 2017(16004)
- 2016(9458)
- 2015(10756)
- 2014(10682)
- 2013(10322)
- 2012(9727)
- 2011(8856)
- 2010(9141)
- 2009(8376)
- 2008(8519)
- 2007(7608)
- 2006(6886)
- 2005(6400)
- 学科
- 管理(30619)
- 济(28611)
- 经济(28544)
- 业(25686)
- 企(22205)
- 企业(22205)
- 制(13918)
- 财(12084)
- 方法(9683)
- 农(9138)
- 体(8676)
- 中国(8617)
- 学(7925)
- 教育(7919)
- 数学(7913)
- 数学方法(7800)
- 业经(7646)
- 理论(7455)
- 体制(7405)
- 务(7286)
- 财务(7269)
- 财务管理(7251)
- 企业财务(6903)
- 度(6784)
- 制度(6779)
- 银(6486)
- 银行(6461)
- 行(6112)
- 融(5944)
- 土地(5942)
- 机构
- 大学(134087)
- 学院(133256)
- 研究(49816)
- 济(49232)
- 经济(47783)
- 管理(44945)
- 理学(37605)
- 理学院(37135)
- 管理学(36389)
- 管理学院(36150)
- 中国(35764)
- 科学(30307)
- 京(29321)
- 农(28088)
- 财(27346)
- 所(25991)
- 研究所(23235)
- 江(22877)
- 业大(22570)
- 农业(22101)
- 中心(21605)
- 财经(20196)
- 北京(18528)
- 省(18487)
- 院(18264)
- 经(18175)
- 范(17654)
- 师范(17394)
- 州(17338)
- 技术(16321)
- 基金
- 项目(87567)
- 科学(67345)
- 研究(64082)
- 基金(61275)
- 家(54990)
- 国家(54532)
- 科学基金(45150)
- 社会(38371)
- 社会科(36158)
- 社会科学(36153)
- 省(35768)
- 基金项目(32167)
- 教育(32162)
- 划(30461)
- 自然(29655)
- 自然科(28884)
- 自然科学(28867)
- 自然科学基金(28353)
- 编号(26032)
- 资助(24732)
- 成果(22357)
- 制(21862)
- 重点(21175)
- 课题(20501)
- 部(19888)
- 创(18885)
- 发(18397)
- 创新(17787)
- 性(17217)
- 教育部(16774)
共检索到213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发林 谢南松 郑域茹 郑涛 黄炎和 林晓兰 武英 林智明 蔡志发 林永贤
采用径流小区法,研究自然生草和低、中、高不同施肥水平下人工生草的栽培方式对果园土壤流失量、径流量及氮磷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处理均可极显著降低果园径流总氮、可溶性总氮、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及流失量,且自然生草与人工生草处理间的差异显著,而不同施肥水平下人工生草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2)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处理均可极显著降低果园径流总磷和可溶性磷的含量,不同施肥水平下人工生草处理均可极显著降低径流总磷和可溶性磷的流失量,且低、中、高肥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3)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处理的土壤流失量分别只有清耕处理(对照)的2.44%-2.96%和13.26%,均可极显著...
关键词:
人工生草 自然生草 面源污染 径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开骥 彭嘉宇 周柳强 雷秋良 沈小微 谭宏伟 黄金生 刘昔辉 唐新莲 区惠平
【目的】明确田间生草减肥管理措施对坡地芒果园氮(N)和磷(P)流失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为有效防治坡地芒果园N和P流失协同养分增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百色市坡地芒果园(品种为热农,树龄5年)为研究对象,设生草减肥和常规管理2个处理,在自然降雨条件下测定2个处理坡地芒果园的径流产生量及泥沙、N和P流失量,同时分析芒果的N、P和钾(K)养分吸收量。【结果】研究区降雨主要集中在5—8月,中雨以上等级的降水量占观测期总降水量的77.28%。径流发生于连续中大降雨或单场降水量大于30.00 mm的降雨,且降水量与泥沙、N和P流失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志标 柏兆海 马林 张福锁
【目的】中国畜牧业快速发展,对牧草需求日益增加,种植业结构调改已成为必然趋势。定量研究栽培草地的氮磷流动特征,可为优化牧草施肥和提高牧草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苜蓿、黑麦草和燕麦草为研究对象,建立中国主要栽培牧草氮磷养分输入(输出)数据库,利用NUFER模型定量中国主要栽培牧草氮磷平衡账户、利用率和环境排放特征。【结果】(1)2014年,全国苜蓿、黑麦草和燕麦草草地氮输入(输出)总量分别为1 547、236和67 Gg,磷输入(输出)总量分别为323、44和16 Gg。单位面积苜蓿、黑麦草和燕麦草草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自莲 吴远举
陡坡地灌桑垄槽栽培研究结果,免除土壤侵蚀的危害,其50cm、100cm土壤中,比对照区持水量高10.20%~33.67%、8.27%~65.37%,含全氮率为对照的90%,含全磷率高2.9%、26.2%,含全钾率高3.18%、8.01%,而水解氮均为对照的61.5%,速效磷高较对照39.02%、97.72%,速效钾为对照的91.48%、92.54%。公顷产桑叶量和蚕茧量均较对照高5~10倍,经济效益较对照高11.88倍。
关键词:
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灌桑垄槽,桑树栽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颜晓捷 黄坚钦 邱智敏 努尔阿米娜·热合曼 朱旻华 吴家森
为了解生草栽培对杨梅Myrica rubra果园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的影响,在浙江省仙居县杨梅主产区设置了大绿豆Phaseolus radiatus,天然生草和清耕(对照)3个处理,连续处理3 a后采集林地土壤和杨梅果实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 a的生草栽培,杨梅林地土壤pH值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与清耕对照相比,0~20 cm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增幅分别为25.2%~48.9%,7.3%~10.5%,82.1%~291.1%,生草栽培也使杨梅产量提高了1 350~2 250 kg.hm-2,使可溶性固形物增加6.7%~20.0%,维生素C增加42.6%~51.1%,还原糖增加17.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良英 蒋红明 黎梅杰 余超 蔡明 罗富成 薛世明 黄必志
为深入探究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热点方向,利用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CNKI和Web of Science果园生草相关研究文献(1990—2022年)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1)果园生草相关研究的发文量整体上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学科研究主要集中在园艺学、环境学和生态学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期刊是Journal of Ecology、Plos On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版)》;2)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同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有密切交流,且与美国相关机构的学者合作联系最为密切;果园生草研究机构相对分散,中国科学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了大量的果园生草研究,对我国果园生草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3)果园生草多采用控制模拟试验方法,以生草覆盖实践为研究基础,研究主题由早期侧重于草种选择,过渡到杂草病虫害防除再到更加注重果园综合效益。综上,国内果园生草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果园草种选择、病虫害防除、土壤理化特性、果树提质增效和果园生态效应方面,而国外果园生草逐渐倾向于自然生草和果实品质层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政 杨志贤 吕生叠 林炎丽 伍淑婕 李忠芳
研究漂浮栽培和基质栽培蔬菜方式对富营养化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及固碳(降低空气CO2)的效果。试验以油麦菜(Lactuca sativa)作为修复水体富营养化的植物,开展漂浮栽培和基质栽培试验,测定污水中的氨氮、磷酸盐、总磷含量和COD值,分析栽培植物对富营养化污水的净化能力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通过漂浮栽培和基质栽培处理后,污水中的氨氮、磷酸盐、总磷和COD含量14 d后均显著降低,28 d后,漂浮栽培与基质栽培处理对污水中氨氮和磷的净化效果最好,其含量较处理前降低68.1%~89.9%,固碳量较初始值高44.0%~72.8%。漂浮栽培和基质无土栽培两种处理间的净化效果及合成生物量(固碳量)无显著...
关键词:
漂浮栽培 生活污水 油麦菜 污水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义强 刘国顺 习红昂
【目的】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施肥量依据,防止化肥的过量施用从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及烟叶品质下降。【方法】以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为分析工具,在对试验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结果】建立了氮、磷、钾肥及水分4因子与烟草产值之间的经验模型,并对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对模型进行了优化。【结论】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随着施氮量和土壤相对含水量的提高,产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着施磷量与施钾量的提高,产值呈上升趋势。双因素交互效应分析表明,氮肥和水分、磷肥和水分、钾肥水分、氮、磷肥、氮、钾肥间互作中都存在一个值域,低于这个值域时氮肥和水分、磷肥和水分、钾肥和水分、氮、...
关键词:
烟草 经验模型 肥料 水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云艳 马殿荣 李金英 陈温福
本文以栽培稻沈农265和杂草稻WR04-12为试验材料,研究盆栽试验条件下杂草稻与栽培稻地上部分的营养竞争。结果表明,在完全控制条件下,任何肥力下,杂草稻吸收养分的能力明显强于栽培稻沈农265。杂草稻在与栽培稻的营养竞争中,始终表现出较强的种间竞争优势,杂草稻竞争使栽培稻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显著降低。增加施氮量对杂草稻和栽培稻的营养吸收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相对更有利于杂草稻。
关键词:
栽培稻 杂草稻 营养 竞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廖晓勇 罗承德 陈治谏 王海明
坡地果园水土流失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构成双重压力。以皇竹草篱为纽带间植于坡地果园营建复合生态模式,对草篱拦蓄泥沙,径流的效应进行了长期观测。结果表明:草篱间植的应用能有效减少坡地果园的水土流失,尤以侵蚀量减少更为显著,与传统果园经营模式相比,径流量减少了58.71%~65.74%,侵蚀量减少了70.70%~77.92%。同时,草篱间植的应用对减少养分的流失总量效果也相当显著,对减少库区面源污染,保持和提高坡地果园的土地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为三峡库区坡地果园的利用与保护提供了技术与模式支撑。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草篱 水土保持 坡地果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素军 孙铁军 张胜 武菊英 苏日古嘎
试验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在15°坡地设置作物与牧草径流试验小区,以裸地为对照,在每次降雨之后用全深剖面采样器取样,测量其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定期测定玉米和草地雀麦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玉米与草地雀麦生物学特性变化及其坡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的差异,探索植物种植对坡地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种植玉米与草地雀麦,对坡地水土流失均有一定防治作用,但是,与玉米相比,草地雀麦的叶面积指数和覆盖度可在雨季前达到较高水平,有利于早期坡地水土流失防治。同时,草地雀麦0~10 cm土层根系发达,地下生物量是玉米的2.88倍,可以显著提高自然降水的土壤入渗率,减少地表径流,使坡地年径流量与土壤侵蚀模数减少98.2...
关键词:
玉米 草地雀麦 水土流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炎辉 陈文祥 王果 陈明华 杨舜成 柴鹏
研究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撒施、撒施+草和穴施3种污泥施用方式对赤红壤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施用后的前期(1和18 d)径流中,撒施、穴施与对照(不施污泥)间的径流量差异不明显,撒施颗粒物含量和流失量均达到峰值,分别为5387.7 mg.L-1和82.0 g.m-2,分别是对照和穴施对应峰值的1.1-2.0和1.2-2.0倍,此后撒施径流量、颗粒物含量和流失量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模拟试验期间,撒施+草处理降低径流量,削减径流颗粒物和悬浮物流失的效果最为显著;撒施降低径流量和削减颗粒物流失的效果仅次于撒施+草处理,但撒施径流悬浮物流失最为严重;穴施径流量和颗粒物流失量是3种污泥施用...
关键词:
施用方式 模拟降雨 坡地 径流 颗粒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纪根 牛俊 陈兰
坡地磷素迁移过程与调控机理研究是目前三峡库区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保护库区耕地以及水库水质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总结了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磷素迁移的途径、形态最新进展,介绍了降雨特征、土地利用方式、坡面管理措施等因素对磷素迁移的影响;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磷素流失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紫色土 磷素 迁移 进展 因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雪珊 孔晓蕾 刘杰淋 张强 彭大庆 于利民 刘新鹏
为明确施氮对人工羊草地的生产性能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本研究以人工羊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施氮处理:N0(0 kg·hm~(-2))、N1(42 kg·hm~(-2))、N2(84 kg·hm~(-2))和N3(126 kg·hm~(-2))处理,通过连续两年(2018年和2019年)试验观测,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人工羊草地的株高、干草产量及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氮后羊草的株高和干草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施氮量为84 kg·hm~(-2)(N2处理)时表现最好,随后呈下降趋势。2018年和2019年,在N2处理下羊草的干草产量较N0(对照)分别提高了43.2%(P<0.05)和22.15%。与N0相比,N2处理显著提高了2019年0-10 cm土壤氮磷含量,但对pH值影响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羊草的株高、干草产量与土壤全磷含量、速效磷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综合分析,当氮肥施用量为84 kg·hm~(-2)时,对松嫩平原人工建植羊草地的羊草生产和土壤肥力改善效果最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莲 刘红兵 汪涛 朱波 姜世伟
消落带是三峡库区重要的生态交错带,但自发农用和无序开发可能会造成更多的氮磷流失,进而加剧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通过对库区连续3 a的定位监测(2011~2013年),研究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农用坡地的磷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次降雨事件中常规施肥处理的地表径流、壤中流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0. 848±0. 153、0. 140±0. 006 mg/L,其中地表径流中磷的形态以颗粒态为主,壤中流以溶解态的生物可利用磷为主。常规施肥下,地表径流、壤中流磷素年均流失通量分别为0. 236±0. 004、0. 100±0. 003 kg·hm~(-2),地表径流、壤中流磷素流失通量分别占总流失通量的70. 2%、29. 8%,地表径流是坡地磷素流失的主要途径,但壤中流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量施肥处理地表径流、壤中流磷素流失量分别降低了45. 3%、40. 0%。建议采取减量施肥的方式,以降低营养盐负荷,保护水环境。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坡地 磷素 径流流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