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6)
2023(5712)
2022(4754)
2021(4282)
2020(3548)
2019(7760)
2018(7292)
2017(13007)
2016(7558)
2015(7959)
2014(7438)
2013(7339)
2012(6722)
2011(6024)
2010(5792)
2009(5289)
2008(5127)
2007(4353)
2006(3618)
2005(2978)
作者
(26852)
(22663)
(22455)
(20969)
(14172)
(11297)
(9809)
(9050)
(8565)
(7800)
(7742)
(7542)
(7405)
(7346)
(7099)
(6949)
(6769)
(6685)
(6515)
(6361)
(6213)
(5689)
(5381)
(5153)
(5099)
(4942)
(4922)
(4902)
(4776)
(4660)
学科
(23432)
经济(23402)
管理(18621)
(18583)
(13993)
企业(13993)
方法(11837)
数学(10817)
数学方法(10757)
(9273)
(7707)
(6821)
(6494)
贸易(6494)
(6356)
中国(6068)
(5616)
业经(5577)
农业(5372)
教育(4913)
环境(4731)
技术(4716)
研究(4537)
(4285)
财务(4284)
财务管理(4280)
(4139)
企业财务(4075)
(3926)
土壤(3912)
机构
大学(109830)
学院(107278)
研究(42677)
(38417)
经济(37568)
管理(36591)
(36120)
理学(33040)
理学院(32540)
科学(32211)
管理学(31729)
管理学院(31578)
农业(29342)
业大(27694)
中国(27440)
(23942)
(22939)
研究所(22728)
农业大学(20057)
中心(17583)
(16679)
(15985)
实验(15552)
(15456)
(15415)
(15318)
(15050)
实验室(14925)
科学院(14343)
重点(14150)
基金
项目(85046)
科学(64461)
基金(62065)
(59977)
国家(59522)
研究(49622)
科学基金(48361)
自然(36041)
自然科(35226)
自然科学(35201)
自然科学基金(34614)
(34402)
基金项目(33700)
社会(30908)
(29993)
社会科(29307)
社会科学(29299)
资助(24420)
教育(22876)
计划(20937)
重点(20238)
科技(19845)
(18370)
(17900)
科研(17851)
(17432)
(17395)
创新(17319)
编号(16849)
(16602)
期刊
(35850)
经济(35850)
学报(33929)
(31417)
科学(25792)
研究(25482)
大学(23440)
学学(22946)
农业(21373)
中国(21027)
(11987)
业大(11330)
管理(10679)
(10538)
农业大学(9805)
教育(8900)
(8498)
科技(7367)
林业(7021)
自然(6749)
(6723)
中国农业(6570)
经济研究(6433)
业经(6311)
(6041)
金融(6041)
财经(5918)
自然科(5732)
自然科学(5732)
技术(5554)
共检索到142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朋朋   胡雯   管增辉   王朝   马学海   邹养军  
[目的]探究陕北榆林山地苹果园种植不同草种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筛选适宜榆林山地气候条件的草种,为山地苹果园生草及土壤有效管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2年生优系苹果为试材,在行间种植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以传统清耕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草处理对苹果园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pH,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含水量,体积质量)、酶活性(β-1,4-葡萄糖苷酶(βG)、碱性磷酸酶(AKP)、纤维二糖水解酶(CBH)和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在0~20和20~40 cm土层,与清耕处理相比,生草处理降低了山地苹果园土壤pH和体积质量,其中紫花苜蓿处理土壤pH和体积质量降低幅度最大,其次是三叶草和黑麦草。在0~20和20~40 cm土层,与清耕处理相比,生草处理提高了土壤含水量以及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βG、AKP、CBH和NAG活性,其中紫花苜蓿处理的效果较佳。在0~20和20~40 cm土层,不同生草处理的OTUs数、香浓(Shannon)指数、辛普森(Simpson)指数、Chao1指数、PD指数均高于清耕处理,其中黑麦草处理各指标均较高,其次是紫花苜蓿。在0~40 cm土层,不同生草处理与清耕处理土壤细菌门和属水平优势菌群相对丰度差异较大;与清耕处理相比,黑麦草处理土壤细菌部分属水平优势菌群相对丰度明显增加,对细菌优势属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紫花苜蓿次之,三叶草作用效果较差。[结论]综合来看,陕北榆林山地苹果园行间种植紫花苜蓿的处理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土壤综合肥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岗栓  邹超煜  邵发琦  杨凯齐  
为了提高渭北旱塬苹果园的土壤水分,降低土壤容重,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本研究以果园清耕为对照,探讨自然生草(繁缕和牛繁缕群落)、清耕+蚯蚓和自然生草+蚯蚓处理对果园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和苹果产量及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生草和自然生草+蚯蚓处理在苹果开花坐果期、幼果膨大期、花芽分化期、果实采前膨大期和落叶期分别提高0~100cm、0~90cm、0~130cm、0~160cm和0~100cm土层土壤水分,且在果实采前膨大期,即雨季对果园土壤水分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清耕+蚯蚓处理仅在果实采前膨大期提高0~160cm土层土壤水分;清耕+蚯蚓和自然生草+蚯蚓处理分别降低果园0~20cm和0~30cm土层土壤容重,而自然生草处理对果园土壤容重无显著影响;自然生草+蚯蚓处理果园土壤中的蚯蚓量高于清耕+蚯蚓处理;自然生草、清耕+蚯蚓和自然生草+蚯蚓处理均提高了苹果产量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但是对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着色面积和果实硬度无显著影响;不同处理中,自然生草+蚯蚓处理对果园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和苹果产量及品质影响最为显著。综上,渭北旱塬应积极推广自然生草+蚯蚓的果园土壤管理模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文权  卢彪儒  程宇阳  魏倩倩  寇建村  
为了解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降解对苹果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在苹果典型优生区—陕西的洛川和旬邑苹果园中进行白三叶埋置降解试验,研究白三叶降解后对不同地区苹果园土壤蛋白酶、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园中埋置白三叶后,除降解3个月时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旬邑降解6个月时的脲酶活性无变化外,其余处理的蛋白酶、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均显著提高(P <0.05);在白三叶埋置6个月后,土壤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幅度大;埋置的白三叶降解后对不同地区苹果园土壤酶活性影响不同,对洛川苹果园的影响较旬邑苹果园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蔗糖酶和脲酶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埋置的白三叶降解可以提高土壤酶的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此作用与苹果栽培地区和白三叶降解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灵芝  李景云  秦嗣军  葛鹏  吕德国  
为研究氨氧化细菌的作用机理及其在预警和调控土壤微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采集2011年5月、7月、9月和11月4个不同生育时期"寒富"苹果园根区土壤,应用富集培养结合硅胶平板方法分离土壤可培养氨氧化细菌;依据氨氧化活性检测,个体形态、培养特征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具有良好硝化能力的优势氨氧化细菌菌株进行筛选与鉴定。结果表明:苹果园土壤中共分离获得33株优势氨氧化细菌菌株,4个生育时期中,11月氨氧化细菌数量最多,7月最少,各时期分离菌株的氨氧化活性随生育时期而各异。从总体上看,11月分离菌株氨氧化活性较为明显。初筛与复筛结果表明:菌株S5-4和S11-10在不同p H值培养条件下均能表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熙  白岗栓  邹超煜  邵发琦  
为促进渭北旱塬果园土壤水分入渗,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促进苹果生产,以果园清耕为对照,探讨不同年限的自然生草(繁缕和牛繁缕群落,自然生草持续12、8和4年)对果园土壤孔隙、土壤保水性能、土壤水分入渗和苹果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生草对果园0~40cm土层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0~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极显著提高了土壤水分入渗速率,且自然生草持续的年限越长其影响越大。自然生草提高了苹果产量、果实着色面积、果实硬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但对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自然生草可改善果园土壤通透性,促进土壤水分入渗,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是改善渭北旱塬果园土壤蓄水保水能力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茂盛  温晓霞  黄金辉  殷瑞敬  廖允成  郑永全  
研究了耕作和残茬覆盖对果园土壤保蓄水能力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以耕作(深松、翻耕、免耕)为主处理,覆盖(秸秆覆盖、无覆盖)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翻耕无覆盖为对照,对比分析了土壤水分贮量、土壤酶活性、苹果产量及品质等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玉米秸秆覆盖与间隔深松相结合,可以增加苹果园土壤的蓄水和保水能力,降水7 d后测定1 m土层贮水量比免耕不覆盖多62.47 mm,苹果收获后1 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比免耕无覆盖多9.2%;土壤酶活性增加,特别是表层土壤,效果更加明显(P<0.01);苹果百果重有所增加,比免耕不覆盖百果重增加了16%。在渭北旱源苹果生产基地,采用秸秆覆盖加间隔深松技术能起到较好的保...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柴小粉  杨雅菲  张杰  韩振海  许雪峰  张新忠  吴婷  王忆  
为揭示有机肥施用量对不同树龄果园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在北京市昌平区选择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和种植年限的苹果园,采集0~20cm的土壤样品,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定及分析土壤真菌丰富度、群落组成和群落结构,并与土壤理化性质和果实品质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该苹果园长期施用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特别是碱解氮)含量增加;2)有机肥施用量相同时,随着树龄增加果园土壤真菌丰富度增加;而有机肥施用量对幼龄果园土壤真菌的丰富度和成龄果园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有更多的影响;3)该苹果园土壤真菌包括7个门,其中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优势菌群,并且有机肥施用量使优势菌的占比发生改变,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子囊菌门相对丰度增加,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降低;4)通过RDA分析表明,假霉样真菌属、毛壳菌属和镰刀菌属与果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在果实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上也有正向作用。综上所述,适量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可增加有益真菌组成,从而提高树体长势和果实品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茂盛  温晓霞  黄灵丹  廖允成  刘根全  
为了揭示土壤耕作和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保蓄水性能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设置了以土壤耕作(免耕、翻耕、旋耕)为主处理,秸秆覆盖(秸秆覆盖、无覆盖)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对比分析了各处理果园土壤水分贮量、土壤肥力等性状。结果表明,免耕裸地与翻耕裸地处理的保蓄水效应在果树不同生长期表现不同,在5月份免耕裸地处理1 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高于翻耕裸地处理,而在10月份免耕裸地处理显著低于翻耕裸地处理;秸秆覆盖各处理1 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均明显高于无覆盖各处理,耕作与秸秆覆盖相结合在整个土壤水分测定过程中均以免耕秸秆覆盖土壤贮水量最高且较稳定;耕作与秸秆覆盖相结合显著提高了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肥含量明显增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小同  秦富仓  王迪海  马鑫  台辉  
[目的]研究经营方式对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为果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夏在陕西省永寿县调查了果-蔬(Malus-Brassica)、果-草(Malus-Trifolium)、果-荒(Malus-Wild)和果-粮(Malus-Zea)等4种经营方式下苹果园土壤动物群落的变化,结合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冗余度分析(RDA)等方法,研究4种不同经营方式下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调查区土壤动物为23 811只/m~2,隶属4门11纲23目42科,其中优势类群有等节?科、小杆科、厉螨科和美绥螨科,常见类群有10类,占采集总量的91.26%。较其他3种经营方式而言,果-草经营方式显著增加了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类群数(P<0.05)。在垂直分布上,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特征,随着土层的加深其个体密度和类群数显著下降(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强  魏钦平  刘惠平  蒋瑞山  刘旭东  王小伟  
【目的】探讨土壤营养成分对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和果品优质的土壤营养成分含量优化方案,找出果园土壤营养中存在的问题,为果园土壤合理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两年对北京昌平苹果园的土壤养分含量和果实品质进行调查,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和线性规划等方法,筛选影响果实品质因子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求解富士苹果优质的土壤营养成分含量优化方案,指出调查果园土壤养分存在的问题。【结果】昌平苹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钾等营养成分含量和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其它苹果产区;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氮、有效磷、钾和微量元素间有正相关性,土壤碱解氮与有效硼的相关系数达0.826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年文  刘志  王宏  张秀美  里程辉  
为弄清辽宁省义县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对义县22个有代表性的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合相关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分析义县苹果园土壤养分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义县苹果园土壤p H平均为6.27,68.18%的果园p H小于6.5;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锌、有效铁、交换钙、交换镁、有效锰和有效硼均值分别为1.78%、0.53 g·kg-1、8.48 mg·kg-1、98.18 mg·kg-1、6.36 mg·kg-1、29.55 mg·kg-1、2653.52 mg·kg-1、987.16 mg·kg-1、16.8 mg·kg-1和0.17 mg·kg-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明江  费丽彬  王贺  孔令霞  王忆  许雪峰  韩振海  
为提高苹果生产中肥料利用效率以及解决大量施肥造成树体旺长、不易成花和果品品质下降的问题,本研究利用自制的生物活性素复合制剂,于2017—2019年在陕西省延安市选择正常管理下的4个不同树龄的红富士果园,采用常规施肥(对照)和增施生物活性素处理,从土壤理化性状、树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等方面,去探究生物活性素对果园氮素利用及红富士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生物活性素处理后,土壤全氮含量提高4.69%~51.35%,其中幼龄树果园中提高效果更为明显;2)处理后幼龄树的花芽数量连年增加,平均增加58.42%,成花树的比例平均提高22%;3)4个参试果园中果实产量均有提高,果实香气普遍提高;4)肥料偏生产力在3个果园中平均提高11.32%,总体呈增加趋势。施用生物活性素,对幼龄树可促进早花早果,对成龄树有一定增产提质的作用。综合来看,生物活性素的施用是黄土高原地区红富士苹果高效利用肥料及高产优质生产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商丽荣  仝宗永  李振松  李硕  苗丽宏  何峰  万里强  李向林  
针对天然羊草草原退化打草场问题,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7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对照组为不施肥处理组(CK);3个蚯蚓粪处理组分别为45(QYh)、30(QYm)和15 t/hm~2(QYl);3个菌渣处理组分别为45(JZh)、30(JZm)和15 t/hm~2(JZl)。结果表明:1)0~10 cm土层中QYh处理下的土壤pH和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JZh处理下速效钾含量较CK显著增加;10~20 cm土层中在QYh处理下速效氮、速效钾和全钾含量较CK显著增加,其余处理间土壤养分不显著;2)土壤脲酶活性各处理间变化不显著;蔗糖酶活性在QYm处理下较对照显著降低24.35%;在QYh和JZh处理的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对照增加。3)表层土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10~20 cm土层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全钾呈极显著负相关;20~30 cm土层中脲酶活性与速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蔗糖酶活性与速效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4)土壤酶活性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综上,蚯蚓粪和菌渣对羊草草原土壤养分和酶活性有积极影响,蚯蚓粪和菌渣高施肥量处理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茂盛  廖允成  李侠  黄金辉  
【目的】揭示不同覆盖方式对渭北旱作苹果园土壤贮水的影响,为该区域改进果园土壤水分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观测,对比分析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生草覆盖及裸地处理果园土壤孔隙度、土壤贮水库容及土壤贮水量等性状。【结果】秸秆覆盖明显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土壤贮水库容及贮水量。覆盖3年后,各处理0—60cm土层平均土壤孔隙度大小为秸秆覆盖>生草覆盖>裸地>地膜覆盖,地膜覆盖降低了土壤孔隙度;在0—60cm土层,秸秆覆盖处理土壤饱和贮水量、吸持贮水量及滞留贮水量分别较裸地及地膜覆盖高2.18、0.84、1.34mm及2.52、1.15、1.36mm,生草处理土壤饱和贮水量、吸持贮水量及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汝亮  同延安  高义民  赵营  
【目的】探讨平衡施肥对渭北旱塬苹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红富士苹果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分析陕西渭北旱塬地区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的此基础上,通过连续3年(2004~2006)的平衡施肥试验,研究了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及其对苹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速效N、K、Zn和Mn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土样占全部土样的比例分别为36.1%,41.7%,80.6%和77.8%,速效P、S和Fe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土样占全部土样的比例分别为13.9%,11.1%和16.7%,表明该区苹果园土壤速效N、K、Zn和Mn含量较低,属于亏缺元素,有效P、S和Fe较丰富,但存在亏缺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