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0)
2023(5448)
2022(5031)
2021(4502)
2020(4165)
2019(9873)
2018(9803)
2017(19315)
2016(10891)
2015(12588)
2014(12947)
2013(13026)
2012(12398)
2011(11277)
2010(11421)
2009(10809)
2008(11027)
2007(10227)
2006(8585)
2005(7691)
作者
(34205)
(28811)
(28585)
(27531)
(18178)
(13928)
(13304)
(11386)
(10657)
(10212)
(9649)
(9572)
(9261)
(9104)
(9086)
(9036)
(9026)
(8555)
(8432)
(8262)
(7218)
(7086)
(7000)
(6615)
(6514)
(6470)
(6469)
(6458)
(5954)
(5858)
学科
(50012)
经济(49967)
管理(29497)
(29208)
方法(28514)
数学(25682)
数学方法(25350)
(23196)
企业(23196)
(12627)
(12552)
(11261)
中国(10960)
(9251)
贸易(9250)
(8972)
地方(8548)
业经(8406)
(8385)
农业(8250)
(8091)
财务(8069)
财务管理(8044)
企业财务(7593)
(7569)
理论(6899)
(6727)
银行(6700)
(6446)
金融(6444)
机构
大学(167570)
学院(165218)
(68777)
经济(67267)
管理(62979)
研究(55902)
理学(54347)
理学院(53727)
管理学(52596)
管理学院(52294)
中国(42024)
科学(36070)
(35664)
(32266)
(30897)
(29944)
业大(27446)
研究所(27354)
中心(26480)
农业(25988)
财经(25042)
(24984)
(22572)
北京(22468)
经济学(21836)
(20723)
师范(20472)
经济学院(19971)
(19583)
(19429)
基金
项目(108439)
科学(84006)
基金(78471)
研究(75646)
(69126)
国家(68601)
科学基金(57708)
社会(46724)
社会科(44280)
社会科学(44262)
(42360)
基金项目(40994)
自然(38644)
自然科(37740)
自然科学(37725)
自然科学基金(37045)
(36175)
教育(35189)
资助(34227)
编号(30876)
成果(25371)
重点(24662)
(24542)
(22972)
(21630)
科研(21572)
计划(21143)
课题(20958)
教育部(20492)
创新(20369)
期刊
(70371)
经济(70371)
研究(45522)
中国(28970)
学报(28948)
(27946)
科学(25071)
(24807)
大学(20911)
管理(20048)
学学(19818)
农业(18578)
技术(14923)
教育(14217)
(13203)
金融(13203)
财经(12298)
经济研究(11676)
统计(11264)
业经(11040)
(10513)
(10181)
问题(9886)
技术经济(9719)
(9538)
决策(9038)
(8587)
理论(8532)
图书(8022)
(7868)
共检索到236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萍,郭汉英  
近20年来中国生育率的普遍下降,是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广泛开展、避孕知识及方法的普及密切相关的。宣传普及先进的避孕方法,提供使用避孕方法的服务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避孕方法的使用量与生育率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分析现有避孕方法使用模式与生育率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战捷  
本文利用 1997年国家计生委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抽样调查数据,对 90年代中期中国城乡育龄夫妇的避孕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育龄妇女对避孕方法构成的研究,发现中国城乡育龄妇女的避孕方法并未达到最理想的模式。本文对改善城乡育龄妇女避孕方法构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涂平  
70年代以来,我国在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4‰。降至1990年的21‰,平均每年少生2000万人左右。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差异悬殊,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很不平衡。在广大农村地区,避孕药具种类落后,型号、规格单一,严重地影响了避孕节育效果。此外,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依靠行政管理措施,离真正做到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还有一定的距离,其工作方法和服务质量有待改进。 为了探索如何在我国引进和推广安全、可靠、高效和群众欢迎的新型避孕药具,提高服务质量和避孕效果,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改进工作方法,贯彻和落实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逐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友华  
本文根据1982年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和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着重对中国已婚妇女未避孕原因进行分析。文中分析所借用的主要指标是已婚育龄妇女的未避孕率(下面简称妇女的未避孕率)。它是指在调查时点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包含离婚、丧偶)在已婚育龄妇女中所占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一、中国妇女未避孕率状况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青  
文章针对现有人口抽样数据的特点和缺陷,通过对总和生育率指标的分析和改进,测算了1994~2004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探讨了影响该指标变化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1994~1996年的1.80左右下降到2001~2004年的1.62左右,其中2000年为1.66;影响中国总和生育率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生育率、生育年龄和城镇化进程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尔生,涂晓雯,袁伟  
本文根据1995年在上海3个市区和2个郊县婚前体检的大青年及其未婚夫调查数据,对该地区未婚女青年的避孕方法应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提示,在目前未婚青年中,性行为发生率高、未婚人工流产率高、而首次性行为避孕率低;有必要加强未婚青年性教育,包括学校教育、计划生育部门的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等,尤其是加强恋爱中大龄青年及定婚同居青年的避孕教育,以避免早婚、早育,并达到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的目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靖华  
避孕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措施,因而深入了解中国已婚妇女使用各种避孕方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妇女选择避孕方法的趋势,寻找出使用的规律,将对今后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提高避孕有效率,指导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本文根据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数据,主要介绍中国已婚妇女目前正在使用和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富德  
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生育率发生持续转变,分析影响转变的主要因素,并对各因素的作用程度作出定量对比,对于预见生育率发展的未来趋势,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具有战略意义。 一、从生育率的地区差别,看经济因素在生育率转变中的显著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与资源分布不匀,各地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对比各地总和生育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谭晓青  
目前,在对中国生育率变化的研究中,激烈争论的焦点是导致生育率由高向低迅速转化的原因。近些年来,中外人口学家用大量的文章和专著描述和分析了30年来我国妇女生育的现状和变化,对计划生育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在生育率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分别给予了评价。本文试图用孩子需求一供给理论模式和现有数据阐述现代化与生育率转化之间的概念联系,指明现代化必须通过一组介入因素对生育行为产生影响。这组介入因素的引进将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社会经济体制和文化条件下,会存在着不同的生育行为。然而,短缺的资料和数据限制了文章的深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尔生,顾杏元,郑训载,丁祥泳,徐根娣  
为了评价上海县的计划生育工作,我们于1981年2—3月在七一公社进行了一次育龄妇女生育率调查。七一公社1980年年底人口为18608人,文化经济及计划生育工作在上海县均属中上水平,有一定代表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云  
作为男性避孕方法之一的避孕套在中国育龄人群中的使用率始终在 5 %左右。艾滋病和性别在中国已呈上升发展趋势 ,在人群中宣传和促进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起到良好的避孕防病的作用。本文通过检索已有的相关文献 ,研究和分析了避孕套在我国的出现、宣传和推广使用的过程。发现这一方法从国外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 ;推广这种方法的人群在扩大、倡导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法律法规的引导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介入与协作对宣传使用这种方法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顾兴林,倪尚芳,周时英  
由于人群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及行政制约的影响,尚有相当数量的已婚育龄夫妇不能知己知彼地、自由地选择避孕措施,限制了药具的充分利用,影响了生殖健康的质量。为此我区从1993年开始,一手抓联合社区力量,加强计划生育健康教育,保障生殖健康,另一手抓知情选择避孕措施的试点,探索深化计划生育的新路子。 截止1995年底,全区共有52个单位,13862对夫妇采用了知情选择避孕措施,基层干部都比较满意。本文根据我区的做法,作一分析讨论。 1 步骤和方法 1.1 开发领导,统一思想。明确计划生育是做人的工作,为育龄人群提供生殖健康终生服务、提高其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是深化计划生育改革的方向。1.2联合社区力量,包括卫生、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民政、计生协、工、团、妇等部门,共同参与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并以联席会议研讨工作。1.3区、镇、村、企业建立领导小组并确定负责人,指导社区开展工作。1.4建立咨询服务基地。在试点基础上,1994年区人民政府发文建立区、镇、村、企业的生殖卫生保健服务中心、服务站,并规定职责。截止1995年底,借用初级卫生保健网络,全区已建立区生殖卫生保健服务中心1所,镇生殖卫生保健服务中心18所,村生殖卫生保健服务站262所,企业生殖卫生保健服务站51所。1.5分层次培训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二力,陈建利  
根据中国计划生育和避孕方式选择的特点,本文在胎次持续时间生育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避孕因素,建立了考虑避孕因素的胎次持续时间生育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模拟避孕因素对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的影响及出生数的预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世琨,莫丽霞,包凤云,杨书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风雨,王海东  
本文根据1992年国家计生委在全国进行的“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首次调查”的数据,运用带Huber方差校正和多项分类的Logit模型,对我国农村育龄妇女避孕使用水平及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育龄妇女的避孕使用水平随年龄、婚后年数、教育程度和现有子女数的增加而升高,社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越高,避孕使用水平也越高;最小子女为女孩、少数民族地区的育龄妇女的避孕使用水平显著较低。在避孕模式的选择上,相对于无措施而言,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绝育措施的使用显著较低,现有子女数、计划生育服务和工作力度可使绝育使用增加,但发现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对绝育无影响,居住在平原或丘陵地区的育龄妇女的各种措施使用水平均较高,在控制了其它措施的使用后,男、女绝育水平对比分析发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社区经济状况较好的社区中,男性绝育的使用低于女性绝育,并发现距计划生育服务越近男性绝育水平越高。此外,本文显示,育龄妇女的个体特征对男性绝育的影响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