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2)
- 2023(10446)
- 2022(9383)
- 2021(8782)
- 2020(7305)
- 2019(17013)
- 2018(17000)
- 2017(33234)
- 2016(18035)
- 2015(20258)
- 2014(20149)
- 2013(20062)
- 2012(18209)
- 2011(16247)
- 2010(15969)
- 2009(14417)
- 2008(13784)
- 2007(11791)
- 2006(10230)
- 2005(8727)
- 学科
- 济(72802)
- 经济(72715)
- 管理(51283)
- 业(49901)
- 企(40876)
- 企业(40876)
- 方法(37311)
- 数学(32794)
- 数学方法(32464)
- 农(19417)
- 中国(18907)
- 财(16910)
- 学(15804)
- 业经(15403)
- 地方(14417)
- 农业(13404)
- 贸(12775)
- 贸易(12769)
- 易(12359)
- 理论(11989)
- 和(11542)
- 制(11324)
- 技术(11146)
- 环境(11099)
- 务(10903)
- 财务(10843)
- 财务管理(10828)
- 企业财务(10294)
- 划(9991)
- 教育(9548)
- 机构
- 大学(255501)
- 学院(252159)
- 管理(104760)
- 济(99527)
- 经济(97418)
- 理学(92264)
- 理学院(91261)
- 管理学(89652)
- 管理学院(89220)
- 研究(81919)
- 中国(58554)
- 京(53933)
- 科学(52143)
- 财(43275)
- 所(40713)
- 农(39611)
- 业大(39324)
- 研究所(37559)
- 中心(36517)
- 财经(36044)
- 江(34393)
- 北京(33895)
- 范(33325)
- 师范(33043)
- 经(32963)
- 农业(31191)
- 院(29871)
- 经济学(29612)
- 州(28292)
- 财经大学(27173)
- 基金
- 项目(181652)
- 科学(143139)
- 基金(132945)
- 研究(131535)
- 家(115680)
- 国家(114732)
- 科学基金(99088)
- 社会(82947)
- 社会科(78561)
- 社会科学(78541)
- 基金项目(71381)
- 省(70280)
- 自然(65615)
- 自然科(64109)
- 自然科学(64096)
- 自然科学基金(62929)
- 教育(60091)
- 划(59250)
- 资助(55268)
- 编号(53256)
- 成果(42168)
- 部(40027)
- 重点(39872)
- 发(37577)
- 创(37533)
- 课题(35950)
- 科研(35040)
- 创新(34918)
- 教育部(34430)
- 大学(33868)
- 期刊
- 济(101651)
- 经济(101651)
- 研究(72232)
- 中国(43916)
- 学报(40844)
- 科学(38100)
- 管理(36560)
- 农(35068)
- 大学(30794)
- 财(30336)
- 学学(29014)
- 教育(26863)
- 农业(24952)
- 技术(21283)
- 融(17522)
- 金融(17522)
- 业经(16778)
- 财经(16684)
- 经济研究(16457)
- 经(14119)
- 图书(13957)
- 问题(13284)
- 理论(13062)
- 科技(12803)
- 技术经济(12453)
- 业(12303)
- 实践(12165)
- 践(12165)
- 版(11233)
- 资源(11202)
共检索到349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关爱萍 武洪琪 姚文鑫
生育水平变动会影响未来劳动年龄人口供给,但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相关性研究结论尚有争议。基于我国1970—2021年生育率水平和女性劳动参与率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后,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从宏观角度揭示生育水平变动与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化的动态关联性。研究发现,我国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相关性由1979—1990年的负相关转变为1991—2021年的正相关,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总和生育率与女性劳动参与率已总体呈现出一定的格兰杰因果关系;1991—2021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互动响应关系显著,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动对总和生育率变动的冲击影响呈现滞后性,且影响程度没有总和生育率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冲击影响大。因此,在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我国应充分重视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互动影响和冲击响应关系,有效保障女性生育和劳动权益,推进性别平等的生育支持体系建设,在提振社会生育水平的同时稳定女性劳动参与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美琴 祝平燕 王雅鹏
国际上的许多实证研究都发现女性生育子女的数量与其劳动力供给是负相关的,然而从统计数据看,我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与生育率呈现正相关关系。目前,我国理论界尚未给出为何会员呈现正相关关系的合理解释。本文的研究表明,在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期,我国女性生育率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正相关关系是由制度原因造成的,而在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初步形成条件下,正相关关系主要是由女性的议价能力提高造成的。
关键词:
生育 议价能力 女性劳动参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俊峰 苗迎春
本文利用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实证分析生育子女数对女性流动人口劳动参与率的影响,采用第一胎孩子性别作为工具变量来消除生育子女数与就业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将变量是否有需照顾的6岁及以下学龄前儿童同时引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生育孩子数在乡城流动人口样本回归中有内生性,而在城城流动人口中不存在内生性,孩子数量对女性流动人口就业产生负效应,相比无学龄前儿童照顾的女性,2~6岁的儿童、2岁及以下幼童更容易消耗母亲的精力而使其放弃全职工作甚至退出劳动力市场。政府、企业、家庭成员应三管齐下,提供政策支持、成本支持、照料支持,以此来减少生育孩子数以及照顾幼小孩子对女性劳动参与带来的负效应。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顾和军 吕林杰
当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增加包括女性在内的适龄人口的劳动参与是缓解当前人口红利降低的重要手段。提高生育率则是缓解未来人口红利下降的重要手段。然而,适龄女性在生育和工作之间可能面临着权衡取舍,类似的社会在当前人口红利和未来人口红利之间也会面临着权衡取舍。本文在对现有文献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分别从女性劳动参与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和生育对女性劳动参与行为影响两个方面展开,并对上述行为改变的人口红利效应进行评述,指出既有研究成果的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女性劳动参与 生育行为选择 人口红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熊永莲 谢建国
本文采用2001—2013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贸易开放对中国生育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对中国的生育率有显著抑制作用。此外,收入水平的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提升以及城镇化的发展都显著的降低了中国生育水平。结果表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城镇化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中国未来的人口生育率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在生育率下降、人口红利消散的今天,如何维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是中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女性劳动收入 生育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冯其云 朱彤
基于2001—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重点探讨了贸易开放的作用。在实证分析中为了有效控制变量的内生性,依据地理特征构造了工具变量。实证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具有显著并稳健的负向效应,导致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主要因素还包括资本产出比的提高、城镇失业率的上升及步入婚姻,而增加职工平均工资和提高技术女性劳动力的比重则会促进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高。从某种程度上说,女性作为弱势群体较难被包含在贸易开放利益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抑制贸易开放的发展,而是要趋利避害,综合实施各种措施,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因此,增加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及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女性劳动力 劳动参与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静文
从"双独二胎政策"到"全面二孩政策",近年来生育政策逐渐放宽,生育率小幅回升。生育率水平变动对未来劳动参与率及劳动力供给有积极的影响,但对当下的劳动参与率影响的研究结论尚有较大争议。文章提出生育率变动对当下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机制,并通过1978—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计量模型验证了假设:生育率提高对当下男性劳动参与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对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则有一定的抑制。总体上,我国生育率对当前的总劳动参与率有负影响。
关键词:
生育政策调整 总和生育率 劳动参与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宁 李永杰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女性在家庭、就业等方面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女性劳动参与率反映了一国或地区女性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也是对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平等问题的衡量。文章利用1990~2012年82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贸易全球化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贸易发展对女性劳动参与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相对于出口贸易,进口贸易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在不同年龄段,女性劳动参与率受到的影响不同,具体表现为贸易开放度对55~64岁女性的劳动参与影响为正,促使该年龄段妇女"退而不休",而对15~24岁、25~34岁、35~54岁的女性劳动参与则存在负面影响,说明贸易对这些年龄段的女性劳动参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贸易 劳动参与率 女性 全球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张诚
中国家庭的高储蓄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女性劳动参与的角度对中国家庭的高储蓄给出解释。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女性劳动参与和家庭储蓄率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为克服内生性的影响,采用同一社区、同一年龄段的其他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作为家庭中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的工具变量,实证检验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已婚女性劳动参与显著增加家庭储蓄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对20岁到30岁女性家庭、大学及以上教育水平和有二孩意愿家庭的储蓄率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已婚女性劳动参与促进家庭储蓄率增加的原因是,家庭的收入水平显著增加,而家庭消费水平未发生显著性改变。同时,现阶段中国女性劳动参与没有显著降低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反而进一步提升了家庭储蓄率。本文为理解中国家庭的高储蓄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以为未来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已婚女性 家庭储蓄率 劳动参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杜凤莲 张胤钰 董晓媛
由于祖父母在儿童照料中的作用,延迟退休和全面二孩政策在实施上存在冲突。本文使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CHNS)1991—2011年数据,研究祖父母和正规儿童照料对0—6岁儿童母亲劳动参与率的影响。通过两阶段残差回归法(2SRI)发现,祖父母参与儿童照料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要大于正规儿童照料,家中有一个健康的奶奶是祖父母参与儿童照料的重要决定因素。结果表明,祖父母特别是祖母,在维持母亲劳动参与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儿童照料 劳动参与率 两阶段残差回归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庆行 孙慧君
劳动参与率是衡量劳动力就业状态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生命周期规律及城乡差别,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不利于经济持续增长,加重女性社会保障系统负担;农业领域的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农业女性化趋势日益明显。政府要采取措施削弱伴随而来的负面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美琴 王雅鹏
自我国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女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发生了显著下降,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是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重要变量,既有促进女性参与市场劳动的一面,也有降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一面。一方面教育能够增加女性的工资收入,提高女性的健康水平,增加女性的预期工作时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另一方面随着女性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议价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这又使女性乐于享受家庭生活,倾向于不参与市场劳动。
关键词:
议价能力 劳动参与决策 教育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婷
本文从家庭收入的角度对女性劳动参与率进行研究,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6年数据,实证检验配偶收入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表明,配偶收入与女性劳动参与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即配偶收入增加1%,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会增加1.7%,且当配偶收入达到当地人均收入9.88倍或人均支出11.58倍时,随着配偶收入的增加,"收入效应"会导致女性逐步退出劳动力市场;区分低、中、高配偶收入组发现,随着配偶收入的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会经历先快速上升之后缓慢上升再到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地,配偶收入的提高对低技能、家中有1个子女、无学龄前子女以及农村女性的劳动参与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配偶收入 已婚女性 劳动参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青青 李宏彬 施新政 吴斌珍
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劳动参与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女性劳动参与率低于男性,其中低教育、已婚和与儿童同住的女性受市场化程度影响劳动参与下降最为明显。结合Connelly(1992)提出的女性劳动供给模型和共同偏好模型,本文建立了家庭各成员劳动供给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地区市场化程度与城镇女性劳动参与呈显著负相关,影响途径主要是家务服务价格的提升。
关键词:
市场化 劳动参与率 性别差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青青 李宏彬 施新政 吴斌珍
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劳动参与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女性劳动参与率低于男性,其中低教育、已婚和与儿童同住的女性受市场化程度影响劳动参与下降最为明显。结合Connelly(1992)提出的女性劳动供给模型和共同偏好模型,本文建立了家庭各成员劳动供给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地区市场化程度与城镇女性劳动参与呈显著负相关,影响途径主要是家务服务价格的提升。
关键词:
市场化 劳动参与率 性别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