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80)
2023(7009)
2022(5957)
2021(5429)
2020(4451)
2019(10265)
2018(9869)
2017(19329)
2016(10734)
2015(11482)
2014(11328)
2013(11024)
2012(10214)
2011(9175)
2010(9460)
2009(8580)
2008(8452)
2007(7569)
2006(6888)
2005(6207)
作者
(30636)
(25434)
(25221)
(24266)
(16140)
(12123)
(11525)
(9751)
(9680)
(9262)
(8629)
(8392)
(8131)
(8105)
(7951)
(7950)
(7724)
(7698)
(7374)
(7258)
(6402)
(6285)
(6119)
(5965)
(5733)
(5633)
(5526)
(5497)
(5090)
(5083)
学科
(41005)
经济(40967)
管理(29609)
(28958)
(22426)
企业(22426)
方法(17136)
数学(15669)
数学方法(15379)
(13886)
中国(13442)
(11623)
(9603)
(9021)
地方(9019)
业经(9013)
农业(8866)
(8579)
贸易(8574)
(8376)
(8142)
(6884)
产业(6858)
银行(6858)
(6600)
(6575)
财务(6548)
财务管理(6537)
人口(6482)
及其(6261)
机构
学院(149452)
大学(147967)
(64557)
经济(63214)
管理(57103)
研究(53510)
理学(49332)
理学院(48761)
管理学(47916)
管理学院(47622)
中国(39820)
科学(31766)
(30588)
(30252)
(27277)
(26999)
研究所(24671)
中心(24037)
(23568)
财经(23318)
业大(22703)
(21228)
农业(21203)
经济学(19861)
(19723)
师范(19505)
北京(19216)
(19158)
(17953)
经济学院(17903)
基金
项目(99513)
科学(79218)
研究(72763)
基金(72682)
(63474)
国家(62931)
科学基金(54086)
社会(47048)
社会科(44793)
社会科学(44780)
(39307)
基金项目(37301)
自然(34481)
教育(33859)
自然科(33691)
自然科学(33684)
自然科学基金(33154)
(33106)
资助(30511)
编号(29196)
成果(24268)
重点(22540)
(22368)
(22129)
课题(20955)
(20379)
国家社会(19618)
创新(19063)
教育部(18963)
科研(18663)
期刊
(70921)
经济(70921)
研究(47038)
中国(30116)
(24251)
学报(22729)
科学(22154)
(21675)
管理(20957)
大学(17671)
学学(16825)
教育(16726)
农业(16346)
(15546)
金融(15546)
技术(12886)
经济研究(12033)
业经(11966)
财经(11313)
(9836)
问题(9281)
(8073)
(7915)
技术经济(7342)
统计(7227)
现代(6817)
(6801)
(6762)
国际(6679)
商业(6668)
共检索到225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管振  
厘清不同生育政策的经济影响对于优化中国生育政策和推动人口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和生育政策特征,构建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型,并结合中国现实参数,系统分析了自主生育、限制(计划)生育和鼓励生育政策对人口年龄结构和素质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以生育数量限定和超生罚款率刻画的计划生育政策显著降低了生育率和提升了人力资本增长率,也解释了中国近代人口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红利期再进入老龄化期的变动。第二,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期间,中国经历了养育成本、子女质量重视程度以及公共教育投入强度的提升,导致放松计划生育后,生育率没有出现明显提升。第三,以生育补贴门槛和生育补贴率刻画的鼓励生育政策能够提升生育率,但会降低人力资本增长率;而通过与公共教育政策的协调实施,可以在提升生育率的同时促进人力资本增长率提升。在中国当前的现实背景下,若将生育率提升至更替水平,中国人口将从老龄化期进入抚养负担重期再进入均衡发展期。文章扩展了生育政策对经济影响的分析视角,同时也为政府调整公共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维国  刘丰  胡春龙  
本文从生育率与预期寿命两个维度构建了世代交叠模型,探讨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及其效应。理论模型发现,生育率与预期寿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两种效应:一种是替代效应,另一种是收入效应。对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发达国家而言,生育率的下降和预期寿命的延长阻碍了经济增长,这正好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情形相反。这一理论发现在实证研究中得到了验证,生育率的正向收入效应与预期寿命的负向替代效应在发达国家中占据了主导力量,而生育率的负向替代效应与预期寿命的正向收入效应则在发展中国家起决定作用。过去40多年,中国生育率的下降和预期寿命的延长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年均2.7241个百分点。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育率下降与预期寿命延长的正边际效应正在消退,向负边际效应转变。鉴于此,本文认为当前是中国出台提高生育率政策和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一个较佳时期,既能对当前经济增长产生较小冲击,又能提高潜在的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邬沧萍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总和生育率在1962—1969年平均高达6.2,到80年代前期已降到接近更替水平,1986年虽然有所回升,估计仍在2.4上下。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生育率下降如此迅速,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空前的。正因为如此,我国的计划生育受到国内外普遍赞扬。但是,在一片赞扬声中,也听到一种对我国计划生育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苏苹,张洁芬  
生命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自然产物,而现在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在亿万年生命活动的参与下形成的,人类生存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又是环境的改造者和利用者。所以人类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极其复杂的关系。长期以来,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自己所需要的具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环境;但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飞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孟向京  
以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为方针的计划生育,无疑会对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及早预见到它的未来,防患于未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年龄结构优化的标准是什么,究竟怎样的年龄结构才算最优,如何实现年龄结构的优化?这些问题无论在定性还是定量上,还都缺乏统一的、明确的认识。由于它关系到我们今后人口发展战略方案的选择,因此,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段成荣  
一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们必须为之奋斗的目标。即将到来的第三次生育高峰使控制人口增长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大家极为关注。同时,对提高人口素质问题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仁言  
长期内,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性不显著。中国对外贸易出现持续顺差的重要原因是人口赡养率下降、国民储蓄增加及消费需求不振刺激了出口增长;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强化了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和出口竞争力。未来15年内,国民高储蓄率和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可望维持,对外贸易即使出现短期波动,顺差的大格局也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因此,汇率政策不必过于考虑汇率水平对进出口的影响,汇率的形成应更加市场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慧玲  
本文以我国生育政策变迁为背景,运用2000-2016年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及中、东、西部地区数据分别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居民消费变动机制,并得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沈峥嵘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转变,人口年龄结构类型也从年轻型转变为成年型。由于生育率和死亡率下降的曲折性和不同步性,使得我国人口年龄金字塔表现出兼有草垛型和波浪型的特征(图1)。由于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作用,使我国复杂的年龄结构在某种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澍卿  
我国的人口素质研究起步虽晚,但方兴未艾,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口质量研究将成为我国人口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目前,集中精力研究人口素质的专家学者逐步多起来,这是人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人口数量多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矛盾,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人口质量低与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矛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人们往往认为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数量问题。这反映在人口科学研究上,亦有类似现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面临着人口生育失控,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光宗  
1.依笔者管见,关于“人口素质”的研讨,涉及两个基本理论问题:其一是如何界定人口素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其二是如何建立一套衡量人口素质高低或强弱的指标体系。迄今为止,人口学界关于“人口素质”的研讨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概念论争的初级阶段。虽然我和许多人一样并不主张在“概
[期刊] 改革  [作者] 盖骁敏  耿君  
采用我国省际宏观面板数据对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率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本期消费率与滞后一期的消费率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老年人数量的增多会降低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少儿抚养比与消费水平正相关,老年抚养比与消费水平负相关。对人口年龄结构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的研究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会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且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普遍大于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我国应在控制人口数量和应对老龄化程度之间寻找平衡点,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建立覆盖面更广的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兆媛  周少甫  
利用2004-2014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基于含有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城镇化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负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的负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不显著,若只考虑直接效应而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将低估城镇化及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旺实  邢斯达  
我国连续30年实行强制计划生育后,人口总量增加的问题得到了缓和,但是出现了人口年龄结构问题:新生儿减少的同时,老年人增加,我们快速地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如前文所述,新时期新的人口规律开始接力并且已经发挥出了强劲的作用。这样,前30年"强制一孩"带来的人口年龄结构上急剧收缩问题,会在今后年轻人"自愿一孩"的趋势中持续和严重化。相对于那些发达国家缓慢地进入老龄化,我国是快速和持续地老龄化。首先是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带来的"快速延寿""增加"了人口,其次是新生儿数量的"政策性减少"和"规律性减少"接续发生,由此造成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亚东  许燕平  
将教育同人类发展和女性问题结合起来 ,对我国女性受教育程度和人口素质的现状及其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进一步探寻出影响人口素质更深层次的重要原因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 ,来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