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19)
- 2023(20431)
- 2022(17507)
- 2021(16671)
- 2020(14046)
- 2019(32151)
- 2018(32180)
- 2017(61511)
- 2016(33889)
- 2015(38093)
- 2014(38347)
- 2013(37136)
- 2012(34158)
- 2011(30488)
- 2010(30946)
- 2009(28525)
- 2008(28209)
- 2007(24684)
- 2006(21814)
- 2005(19317)
- 学科
- 济(125910)
- 经济(125735)
- 管理(102247)
- 业(94391)
- 企(80520)
- 企业(80520)
- 方法(57386)
- 数学(49722)
- 数学方法(48856)
- 财(44340)
- 中国(35610)
- 农(35274)
- 制(31388)
- 业经(29192)
- 学(28210)
- 务(25408)
- 财务(25306)
- 财务管理(25239)
- 地方(24976)
- 理论(23980)
- 企业财务(23948)
- 银(22612)
- 农业(22583)
- 银行(22558)
- 贸(22209)
- 贸易(22200)
- 体(21800)
- 易(21593)
- 行(21423)
- 融(20823)
- 机构
- 大学(469517)
- 学院(469472)
- 济(183189)
- 管理(180894)
- 经济(179038)
- 研究(157791)
- 理学(155643)
- 理学院(153885)
- 管理学(150754)
- 管理学院(149880)
- 中国(118936)
- 京(100027)
- 科学(97778)
- 财(95112)
- 所(79872)
- 农(77166)
- 研究所(72133)
- 财经(72026)
- 中心(71770)
- 江(71695)
- 业大(70207)
- 经(65408)
- 北京(63137)
- 范(62058)
- 师范(61406)
- 农业(60190)
- 院(58013)
- 州(56678)
- 经济学(55216)
- 财经大学(53425)
- 基金
- 项目(316233)
- 科学(248029)
- 研究(231262)
- 基金(227941)
- 家(199304)
- 国家(197652)
- 科学基金(169283)
- 社会(143392)
- 社会科(135761)
- 社会科学(135728)
- 省(124088)
- 基金项目(119355)
- 自然(111035)
- 教育(108720)
- 自然科(108440)
- 自然科学(108411)
- 自然科学基金(106429)
- 划(104715)
- 资助(95142)
- 编号(94900)
- 成果(78800)
- 重点(71153)
- 部(69725)
- 课题(66872)
- 发(66422)
- 创(65478)
- 创新(61077)
- 科研(60521)
- 教育部(59874)
- 大学(59337)
- 期刊
- 济(202493)
- 经济(202493)
- 研究(141600)
- 中国(96980)
- 财(77739)
- 学报(76048)
- 农(69693)
- 科学(68340)
- 管理(68330)
- 教育(59749)
- 大学(58377)
- 学学(54903)
- 农业(47151)
- 融(43761)
- 金融(43761)
- 技术(42680)
- 财经(35701)
- 业经(33093)
- 经济研究(32462)
- 经(30515)
- 问题(25604)
- 业(24386)
- 版(22996)
- 图书(22199)
- 统计(21635)
- 科技(21632)
- 技术经济(21541)
- 理论(21418)
- 财会(20402)
- 现代(20227)
共检索到702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昱衡 韩晓宇
本文沿用Becker(1976)的方法,模型中将生育子女视为一种投资和消费行为,从而构建了一个内生人口增长和内生资本积累的"桥梁",用来解释我国当前资本市场、财政系统和社保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面临一个隐性的财政权衡:当前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放松不能立即改善老龄化社会面临养老的较大财政支出压力。同时,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显著影响了经济行为人的最优生育决策。因此,政策制定者要全盘考虑计划生育政策放松在一般均衡系统中的总体效应,最终实现全社会福利帕累托改进和全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双重目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时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的各种弊端逐渐暴露。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从现收现付制转换成基金积累制。文章在考虑转轨带来的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前提下,运用世代交叠模型来检验转轨后的收益。从理论上分析,在不影响代际分配的前提下,由现收现付制转型为基金积累制并不能产生任何收益,两个养老保险制度是等价的。在实证上通过Matlab软件模拟,结果显示在允许代际再分配的前提下,转轨会造成前面几代人消费水平的下降,之后每一代人的消费水平都会上升。加总各代人因转轨带来的收益和损失的贴现值,收益大于损失。因此,在允许代际再分配的条件下,转轨有利于整个社会收益的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霍钊
首先建立一个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假设存在风险厌恶的生命周期型消费者,面临异质性风险和加总的一般风险。随着经济的内生波动,房地产信贷宽松水平和交易成本水平会对价租比产生影响:当房地产交易成本上升信用收紧时,价租比会下降。采用1998~2012年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和北京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发现银行信用总量上升时,价租比同步上升;而当经济增长放缓时,金融紧缩、房价下降,从而得出结论:房价的波动其实质是投资品风险溢价的改变,这内生取决于房地产信用规模的周期性变动冲击;而降低交易成本、扩大信用规模会导致房地产泡沫和居民财产分配的不平等。
关键词:
房地产信贷 交易成本 世代交叠 价租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楠
世代交叠模型(Overlapping-generations model,OLG),又称叠代模型、代际交叠模型、戴蒙德模型,是以微观分析为基础的动态经济增长模型,是经济学诸多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析工具。该模型由阿莱、萨缪尔逊提出,戴蒙德(Diamond,1965)将其与Solow模型进行融合加以发展。模型假定经济个体具有有限期界,即人们只存活于不变数目的离散时期之中,比如说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一个世代的青年人与上一世代的老年人在同一时间段内相互交叠同时存在,该模型的通用名称正是由此而来。它将消费者设定为若干不同的代际,允许不同代际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存在差异性,同时对消费者的效用函数进行设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凯 段誉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机制采用以社会养老保险为基础的多渠道养老保险机制,家庭成员赡养、个人金融投资和养老保险就成为了三种主要方式。这一结论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然而我国不同养老渠道之间的比例和关系尚缺乏实证研究。家庭自主的金融资产投资、家庭成员之间的赡养效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检验。文章基于2008年和2009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首次运用2005年政策调整后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养老金财富、个人金融投资以及家庭成员赡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根据传统的世代交叠模型,针对现有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新亮 左雅璇 冯霄汉 李倩 于文广
受累于繁重的家庭照料负担,女性的劳动参与意愿、工作时间和收入水平长期受到抑制,在职业选择和工资待遇等方面也容易遭遇多重歧视。文章建立了包含老年照料和长期照护保险的世代交叠模型,发现长期照护保险不仅能够促进劳动力供给,而且能够提高劳动力收入。文章利用2010-2018年中国196个城市面板数据,基于济南市长期照护保险典型试点实践,首次采用合成控制法量化评估了长期照护保险对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照护保险对女性就业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长期照护保险的实行使得女性就业率提升了5-15个百分点,月收入增加了426-556元,日工作时间提高了0.3-0.6小时。长期照护保险在试点期间主要是通过减轻女性家庭老年人照料负担来提升其劳动力供给,而通过发展养老护理及其相关产业进而增加女性劳动力需求这一作用的路径仍很微弱。进一步研究表明,长期照护保险在促进男女就业率平等和城乡女性收入平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长期照护保险的实行使得女性与男性就业率比提高了5-7个百分点,农村女性与城市女性收入比提高了15-36个百分点。文章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激励女性劳动参与和促进就业权益均等化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余红艳 沈坤荣
基于1994年效率缺失的财政背景,效率型财政体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梳理近20年来分税制改革的推进历程,客观审视分税制改革所带来的经济绩效,结果表明:分税制改革后,伴随着经济和财政总量的累积,体制改革的"效率"目标得到了良好地诠释,经济发展对体制负面效应的融合度渐进饱和,"效率"路径的惯性持续将降低中国分税制的经济公平绩效和公共福利。鉴于此,体制公平与效率面临重新的评价与权衡,公平型财政体制将是下一轮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诉求。
关键词:
分税制 经济绩效 财政体制 国家治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阳
文章建立52期世代交叠生命周期税负归宿模型用以研究税制改革的税负在不同年龄人群之间的归宿。也即在考虑完全预期因素和消费者偏好的情况下,通过构建包括家庭、生产和政府三部门在内的方程组模型,来描绘出整个经济的均衡路径,并用此模型对我国税制改革对不同年龄人群福利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计算我国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和税制由流转税为主体税种转为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两项最重要的税制改革对不同年龄人群福利的影响。
关键词:
税负归宿 生命周期 税制改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继波 吴柏钧
本文以每个家庭有三代人为例,即少年(受教育期)、中年(工作期)和老年(退休期),通过世代交叠模型,利用1998—2011年数据探讨中年期在有限收入约束下权衡进行前向型代际品子女教育和后向型代际品养老保险的投资,在利己动机和利他性动机同时作用的前提下,分析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对家庭代际品投资的影响,进一步讨论政府加大公共教育支出对不同收入家庭的代际投资决策产生的效果。实证发现,公共教育支出的增加对低收人家庭子女教育的挤出效应更加明显,但同时公共教育支出增加会促进家庭加大代际养老保险的投资。理论和实证结果引导政府在公共教育支出方面应该加强对低收人家庭的补贴,这不仅解决了低收入家庭子女教育的资金问题,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询 孟望生
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源泉,探求两者的变化关系对增长理论的补充与完善至关重要。基于世代交叠模型视角,建立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回报率的关系模型,通过数理推导得出人力资本投资与预期物质资本回报率呈反向变化关系,与国民消费偏好和人力资本的劳动量生成弹性呈正向变化关系。用中国1 978-201 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需要引导民众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增强经济发展潜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岁磊
本文在一个动态框架下,丰富了两阶段世代交叠模型(OLG),描述了最优退休年龄政策,并从出生率变化中分离出个体老龄化的影响。模型分析显示,在判断选择"延迟退休年龄"是否符合现实的最优选择时,主要取决于社会贴现率的发展态势。这个模型特别适用于去研究混合退休制度,在允许人们自由选择退休年龄的同时达到社会最优状态。这对我国政府在变革退休制度的政策制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岁磊
本文在一个动态框架下,丰富了两阶段世代交叠模型(OLG),描述了最优退休年龄政策,并从出生率变化中分离出个体老龄化的影响。模型分析显示,在判断选择"延迟退休年龄"是否符合现实的最优选择时,主要取决于社会贴现率的发展态势。这个模型特别适用于去研究混合退休制度,在允许人们自由选择退休年龄的同时达到社会最优状态。这对我国政府在变革退休制度的政策制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楠 洪兴建
本文运用世代交叠模型,通过讨论我国经济的动态无效率问题,为政府采取宏观政策调控消费寻找理论依据,研究认为,我国政府调控消费的职能仍需要加强。同时,在该模型框架下,本文测定我国居民消费比率与利率间的相关关系,通过讨论中国居民相对风险规避系数θ值对上述相关关系的影响,解释政府1998~2002年间降低利率刺激消费政策失效的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本文讨论个人生命分为三时期的世代交叠模型。该模型是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型与人口模型、新古典生产与分配理论、索洛增长模型的有机结合。对于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型来说,通过这种结合,实现了个人初始资产的内生化。对于索洛增长模型来说,通过这种结合,实现了社会储蓄率的内生化。
关键词:
世代交叠模型 消费决策 预期 储蓄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元生 杨澄宇 李建军
本文在引入异质性个体的世代交替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税收收入中性约束,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讨论简化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级和二元所得税课税模式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级设置在收入、财富分配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取舍关系。一个七级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与单一所得税的对比模拟实验表明,政府能通过调整单一所得税的免征额达到与累进税一样的收入分配效果,同时保持增长率几乎不变。本文通过基尼系数之比、增长率之比和税率与免征额之间的关系,展示了政府的单一所得税改革的政策选择空间。二元所得税课税模式相比综合所得税课税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