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0)
- 2023(17115)
- 2022(14750)
- 2021(13814)
- 2020(11667)
- 2019(26766)
- 2018(26235)
- 2017(49254)
- 2016(27243)
- 2015(30731)
- 2014(30793)
- 2013(30003)
- 2012(28032)
- 2011(25221)
- 2010(25055)
- 2009(23438)
- 2008(23034)
- 2007(20310)
- 2006(17436)
- 2005(15296)
- 学科
- 济(108005)
- 经济(107871)
- 管理(78925)
- 业(75437)
- 企(61063)
- 企业(61063)
- 方法(52449)
- 数学(46946)
- 数学方法(46390)
- 财(31264)
- 农(31217)
- 中国(29285)
- 学(22726)
- 业经(22540)
- 贸(22420)
- 贸易(22415)
- 制(21856)
- 易(21815)
- 地方(21343)
- 农业(20391)
- 务(19266)
- 财务(19200)
- 财务管理(19155)
- 企业财务(18188)
- 银(17931)
- 银行(17866)
- 融(17589)
- 金融(17581)
- 行(17017)
- 技术(16527)
- 机构
- 学院(384384)
- 大学(383777)
- 济(156480)
- 经济(153245)
- 管理(148679)
- 研究(130599)
- 理学(128696)
- 理学院(127296)
- 管理学(124940)
- 管理学院(124253)
- 中国(99346)
- 科学(81720)
- 京(79864)
- 财(73265)
- 农(73099)
- 所(66360)
- 中心(62473)
- 业大(62008)
- 研究所(60517)
- 江(58218)
- 农业(57944)
- 财经(57863)
- 经(52695)
- 北京(49455)
- 范(48944)
- 师范(48294)
- 经济学(47350)
- 院(47067)
- 州(45627)
- 经济学院(42934)
- 基金
- 项目(263678)
- 科学(206887)
- 基金(191926)
- 研究(186569)
- 家(169741)
- 国家(168341)
- 科学基金(143577)
- 社会(117757)
- 社会科(111634)
- 社会科学(111604)
- 省(103848)
- 基金项目(101241)
- 自然(95688)
- 自然科(93528)
- 自然科学(93497)
- 自然科学基金(91865)
- 划(88261)
- 教育(87109)
- 资助(79074)
- 编号(74779)
- 成果(60474)
- 重点(59885)
- 部(58240)
- 发(56105)
- 创(54845)
- 课题(52353)
- 科研(51580)
- 创新(51339)
- 计划(49879)
- 教育部(49478)
- 期刊
- 济(164529)
- 经济(164529)
- 研究(108237)
- 中国(74478)
- 学报(67077)
- 农(65030)
- 科学(58807)
- 财(57765)
- 管理(52397)
- 大学(49799)
- 学学(47297)
- 农业(43437)
- 教育(39418)
- 融(37486)
- 金融(37486)
- 技术(33388)
- 财经(28274)
- 业经(27643)
- 经济研究(27448)
- 经(24217)
- 业(23207)
- 问题(21787)
- 版(19829)
- 统计(19668)
- 贸(19422)
- 技术经济(18252)
- 策(17981)
- 科技(17780)
- 理论(17631)
- 商业(17411)
共检索到565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卓 李梦鹤
在少子化背景下,为深入探究生育支持政策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及其具体作用机制,以生育行为为分界,将生育支持政策细分为孕育支持政策和养育支持政策,并基于2021年成都市“人口生育政策配套措施效果评价”专项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孕育支持政策与生育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养育支持政策与生育意愿之间的关系则未得到实证支持;进一步探究生育成本观和生育偏好观在孕育支持政策对生育意愿影响中的差异化作用机制,可将育龄群体分为“敢生不愿生”型、“不敢生不愿生”型、“敢生愿生”型和“愿生不敢生”型4类,适用于不同类型育龄群体的政策指向不同。因此,构建长效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需要科学识别目标群体,精准施策,以提高政策效能,有效提升生育水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陈文琪
当前中国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与行为存在偏离,但少有研究关注生育性别维度和时间维度的意愿满足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低生育率背景下育龄家庭的生育机制与生育支持研究”全国抽样调查数据,从数量、性别和时间3个维度分析育龄夫妇生育意愿的满足情况及家庭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超过半数育龄夫妇想生但未满足生育数量意愿,四成未满足生育性别意愿,八成未满足生育时间意愿且主要表现为实际初育时间晚于意愿初育时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生育能力对育龄夫妇生育数量意愿的满足具有重要作用,家庭生育文化的影响不显著;性别偏好未满足的育龄夫妇有多生以实现生育性别意愿的倾向。建议针对不同类型育龄夫妇精准施策以助其实现生育意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乔雅君
本文旨在通过对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育龄群体的家庭状况、社会认知对其生育二孩意愿的影响。得出结论:已经有子女数、住房面积与二孩生育意愿具有正相关关系,企业男性与女性育龄群体对已经有子女数和住房面积因素相对更加敏感;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提高抑制了育龄群体的二孩生育意愿,且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育龄群体中更为显著;预计社会阶层向上流动促进生育二孩,且在企业的男性与女性育龄群体中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振燕 王中汉
基于妇女福利的视角,通过对生育福利,劳动就业保障,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以及儿童福利等现有妇女福利政策进行梳理,对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得到以下结论:生育津贴和产假、求职中的性别偏见、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妇幼保健医疗水平、儿童照料和学前教育是阻碍城市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增加在妇女福利设施和服务上的投入,促进家庭养育成本社会化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振燕 王中汉
基于妇女福利的视角,通过对生育福利,劳动就业保障,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以及儿童福利等现有妇女福利政策进行梳理,对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得到以下结论:生育津贴和产假、求职中的性别偏见、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妇幼保健医疗水平、儿童照料和学前教育是阻碍城市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增加在妇女福利设施和服务上的投入,促进家庭养育成本社会化等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婉鑫 杨小军 杨雪燕
在全面二孩政策的背景下,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倾向得分匹配等计量方法,探讨祖辈照料、正式照料两类儿童照料安排对中国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类儿童照料方式均对生育意愿产生显著影响但发生作用的方向不同:祖辈照料可以显著提升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而正式照料则对生育意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地级市人均幼儿园数量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削弱了正式照料对女性生育意愿的抑制效应,而地级市平均托育费用则发挥了负向调节作用,增强了正式照料对女性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基于此,认为加大托育服务供给,降低托育服务费用,为育龄女性提供普惠可及的婴幼儿照料支持是提升二孩生育意愿的有效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阿里米热·阿里木
生育意愿与行为的偏离被视为一个常态化现象,但其偏离程度和家庭生育支持的影响机制尚未取得共识。利用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构造"偏向度""偏向类型""无偏层次"等概念,实证分析中国育龄女性生育意愿与行为偏离的现状及家庭生育支持的作用。研究发现,育龄女性生育意愿与行为的偏向度平均约为0.14个孩子;生育意愿与行为无偏离的育龄女性在样本中所占比例高达85.45%;超过40%的育龄女性生育意愿与行为符合调查时正在实施的全面两孩政策的数量要求。各类家庭生育支持均有助于显著提升育龄女性生育意愿大于行为的可能性,尤其是有利于生育趋近完成态的育龄女性完成其未满足的生育意愿。建议全面加强家庭生育支持,从而提高育龄女性生育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并降低其处于低意愿水平的可能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邱幼云
本文实证分析了不同个体资本的育龄夫妻生育意愿的年代差异及内在机制,并检验了成本与效用假说的中国适用性。在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后的六年多时间,生育意愿的演变趋势与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一致,即呈现弱化之势;但不同年代以及个体资本育龄夫妻的生育意愿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影响的年代差异较大,而文化资本影响的年代差异较小;生育子女的内在机制由经济资本而非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决定;在我国,经济资本的影响机制与成本与效用假说一致,而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却与其相悖。最后,本文对研究发现进行了相应讨论并指出了今后需要研究的课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园园 袁涛 周旭
生育保险作为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女性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基于当前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走低的现实背景,采用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实证检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生育保险对已生育一孩女性的再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无任何生育保险待遇的女性,享有生育保险待遇的女性再生育意愿高出7.7%。拥有生育保险能更显著地提升具有传统生育观念、独生子女家庭、城镇户口以及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女性的再生育意愿。为此建议,应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强化生育保险的生育支持功能,加强农村地区生育保障体系建设。
关键词:
生育保险 再生育意愿 生育支持 生育保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园园 袁涛 周旭
生育保险作为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女性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基于当前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走低的现实背景,采用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实证检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生育保险对已生育一孩女性的再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无任何生育保险待遇的女性,享有生育保险待遇的女性再生育意愿高出7.7%。拥有生育保险能更显著地提升具有传统生育观念、独生子女家庭、城镇户口以及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女性的再生育意愿。为此建议,应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强化生育保险的生育支持功能,加强农村地区生育保障体系建设。
关键词:
生育保险 再生育意愿 生育支持 生育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凤鸿 伊文君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育意愿不可避免地会随之变化。本文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太原市的总体生育现状以及不同群体的生育意愿做出回答,并对影响当前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育龄人口 生育意愿 调查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乾 范子昂
文章基于2013和2017年企业—员工匹配数据,实证研究了企业实施生育假、生育补贴、工作—家庭平衡计划3种政策对育龄女性员工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各项政策均显著提升了女性的生育意愿,其中工作家庭平衡计划的效果最明显,但政策效应在国际上仍处于较低水平;(2)各项政策效应存在异质性,生育假对未育、29岁及以下、高学历、大城市女性员工作用更大,生育补贴对29岁及以下、40岁及以上、中小城市女性员工作用更大,工作—家庭平衡计划对已育、高收入、高工作强度、大城市女性员工作用更大;(3)不同的生育支持政策通过产生“成本效应”或“和谐效应”,进而提升生育意愿;(4)不同政策之间能产生良性互动,政策组合对女性生育意愿的促进效应大于单项政策。文章研究结论深化了学界关于生育支持政策效果及作用机制的认识,为“全面三孩”时代的配套支持政策改革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军 王广州
文章利用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和2012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原始数据,对中国育龄人群目前的生育意愿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现有人口总量和结构估计若生育意愿得到满足可能对中国出生人口规模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2012年的平均意愿生育水平为1.86,其95%置信区间范围是[1.84,1.88]。从长期来看,随着城镇化和教育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育龄人群生育意愿将趋近于1.80左右。如果将生育意愿转化为实际生育行为,2010~2020年最多将导致中国每年出生人口规模增加510万人左右,其中城镇350万人,农村160万人。此外,意愿生育水平每提高0.10,中国每年出生人口规模将再增加100万人左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雅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税玥 徐定德 崔诗雨 刘恩来 刘邵权
[目的]基于对成都市女性农民工的实地调查数据,探究代际视角下女性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山区劳动力转移及促进山区人口市民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调查成都市女性农民工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比老一代农民工更倾向于留在城市,有6岁以下小孩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留城有负向影响,但有6岁以下小孩对老一代农民工留城有正向影响。[结论]对女性农民工整体而言,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留城意愿增长趋势越显著;有融入城市信心的女性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成都市的实证分析
农民集中居住方式的意愿调查与分析——以成都市郫县为例
宅基地退出意愿分析及其政策启示——以成都市双流区为例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农民意愿及对策研究——基于成都市的分析视角
基于SI&CU分析的成都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评估
女性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生态与就业实现机制研究——基于成都市调查数据的分析
组织学术职业支持是否影响博士生就业意愿——基于2019年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的实证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基于成都市两个县的实证分析
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实证分析——基于成都市17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
城市化进程中西部地区农户的迁移意愿分析——对成都市农户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