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44)
2023(4704)
2022(4015)
2021(3583)
2020(3091)
2019(6746)
2018(6775)
2017(12953)
2016(7151)
2015(7971)
2014(7988)
2013(7816)
2012(7146)
2011(6398)
2010(6564)
2009(6358)
2008(6554)
2007(5950)
2006(5319)
2005(5114)
作者
(19993)
(16928)
(16618)
(16080)
(10759)
(8023)
(7607)
(6413)
(6389)
(6117)
(5772)
(5643)
(5528)
(5464)
(5384)
(5086)
(4923)
(4899)
(4818)
(4801)
(4306)
(4082)
(3931)
(3850)
(3839)
(3778)
(3772)
(3733)
(3354)
(3245)
学科
管理(29524)
(26704)
经济(26625)
(24432)
(22251)
企业(22251)
(12327)
(12308)
方法(9540)
(8169)
数学(7902)
(7876)
财务(7856)
财务管理(7835)
数学方法(7826)
企业财务(7490)
业经(7261)
体制(7162)
中国(7068)
(6944)
(6270)
银行(6263)
(5939)
(5670)
金融(5668)
(5439)
制度(5436)
(5432)
环境(4947)
(4912)
机构
大学(103792)
学院(102685)
(44274)
经济(43317)
管理(39625)
研究(34077)
理学(33383)
理学院(33053)
管理学(32664)
管理学院(32450)
中国(27590)
(25662)
(21647)
财经(19041)
科学(17902)
(17142)
(16810)
(16773)
中心(15717)
(14713)
研究所(14526)
财经大学(14090)
经济学(14059)
北京(13613)
业大(13198)
(12619)
经济学院(12544)
(12307)
(11569)
(11418)
基金
项目(64884)
科学(51970)
研究(49221)
基金(48502)
(41419)
国家(41083)
科学基金(35843)
社会(32971)
社会科(31253)
社会科学(31246)
基金项目(25331)
(24791)
教育(22668)
自然(22025)
自然科(21497)
自然科学(21492)
自然科学基金(21144)
(20686)
编号(19337)
资助(19330)
(19288)
成果(16858)
(15402)
重点(14601)
国家社会(14003)
(13810)
课题(13791)
教育部(13659)
(13555)
人文(13087)
期刊
(53156)
经济(53156)
研究(34143)
中国(24083)
(22911)
管理(16882)
(14250)
学报(13913)
科学(13631)
(12358)
金融(12358)
大学(11460)
学学(10853)
财经(10517)
教育(9933)
农业(8949)
(8922)
技术(8720)
业经(7807)
经济研究(7771)
问题(6801)
财会(5993)
会计(5779)
(5162)
理论(5123)
(5022)
(4884)
技术经济(4868)
现代(4791)
改革(4711)
共检索到164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东芹  王玉娜  王璇  
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由来已久,主要表现为农村妇女未能获得法律规定的完整的土地权利。尽管法律上男女早已获得了平等地位,但事实上这种平等并未完全实现,由于种种原因,妇女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时有发生。关于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红彩  杨睿  
1.婚姻变动致使土地权益受侵害。一是因结婚失去土地。一般情况下,因结婚嫁到外村的妇女在娘家的土地承包权全部或者部分被村委会收回,或者被娘家的父兄等亲人占有,而嫁入婆家往往却分不到土地,形成了"娘家土地带不走,婆家没有土地分"的局面。从发展的角度看,这部分农村妇女丧失的不仅仅是土地承包权,还失去了与土地权益相关的分红权、征用补偿权等。二是因离婚失去土地。据调查,因承包地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能灿  
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是国家向农户发放的,确认农民在集体所有土地上行使合法权利的法律凭证,是土地征收(用)补偿、房屋拆迁安置的重要依据,更是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实现农民住房转让、抵押、担保等行为的重要法律保障。理论上,这个以户为单位颁发的证书包括了农户家庭的所有成员。但现实中,集体土地确权对农村妇女合法权益维护不够,甚至忽视妇女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确权过程中应当将妇女的名字写在使用权证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巧玲  
本文利用对甘肃省农村妇女经济生活状况调查的资料,就贫困对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妇女的经济生活状况改善对其权益的实现有促进作用,但贫困依然是甘肃省大多数农村妇女必须面对的生活境遇。贫困不仅是制约农村妇女教育地位提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直接影响农村妇女各个方面权益的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兰  
土地是农村妇女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作者对非成文制度文化视野下的妇女土地权益缺失现象做了剖析,并从中国乡村实际出发,就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蔡作富  
中国人口问题为全世界所关注,人口学界多次敲响警防“人口溃堤”的警钟,党和政府已将计划生育列为基本国策,为什么中国人口仍呈膨胀之势,农村一些地区人口生育严重失控呢?就此,我们对湖北省江陵县农村妇女生育情况进行了调查,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制约农村人口控制的原因进行微观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朱楚珠  
变革中的乡村妇女参与和人口控制新机制李树茁,朱楚珠一、引言中国农村正处在一个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这个变革以国家的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为主导,使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人口等领域发生着或即将发生不同程度的急剧转变。这种转变必将对农村人口控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阿勒米热·塔衣尔  杨晓萍  
文章通过对样板区维吾尔族农村妇女的权利认知调查,权利的保护意识与意愿调查,权利支配现状的调查,对维吾尔族农村妇女权利意识的缺乏和家庭地位偏低进行分析。以乡村社会治理为视角,进一步挖掘维吾尔族农村妇女权益缺乏保障的根源,提出革新乡村治理方式,联动乡妇工委、妇联、村委会、驻村工作组等力量来培养,唤醒维吾尔族农村妇女的权利意识,并切实维护她们的权利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永安  
伴随着取消农业税乃至直补农业、以及承包期长久稳定化政策,农村土地从"不值钱"到财产属性得到彰显。但有着"随夫居"传统的农村女土地权益问题反而更加突出。为此,必须构建具体到个人(包括妇女在内)的土地确权登记制度,形成农村妇女的自我组织,以及畅通农地市场化流转渠道,从而形成农村女土地权益保护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姜美善  商春荣  
发达农村地区家庭承包制演化为社区性股份合作制,土地承包权演化为"准土地股权",村民的土地承包权演变为股份分红权及享受其它集体福利的权利。上世纪90年代末,股份合作制开始了股权固化及向公司化方向改革。在股份合作制的实施与发展中,不同妇女群体的权益状况不同,但在保护妇女权益方面,股份合作制的产权制度总体上比家庭承包制有进步,但它仍承袭了集体成员共有土地产权的一些特征,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部分妇女被排斥的可能。股份合作制产权固化与公司化改造,则使股份合作制的演进方向与保护妇女权益相一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鑫  
我国目前的生育保险制度存在着参保率享有率低、男性责任不突出、地方政府不重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它不仅关系着育龄女性的生育利益,还和她们是否能够得到公平的就业机会密切相关。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劳动力不足势必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生育保险制度的完善不仅关系到女性利益,而且和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认识到男性在生育保险制度中的主要作用,才能使女性真正获得制度的保障,进而保护妇女平等就业的权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竹青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极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村规民约对女性土地权益的剥夺与限制。这一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因此以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有助于地方政府、立法和司法部门明晰男女平等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实现对农村妇女权益的保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小映  王得坤  
随着人口流动程度的提高,农村出现了集体经济组织个体成员的家庭成员身份与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处不同农户的"权户分离"现象。这种现象比较集中地存在于农村婚嫁妇女群体中,造成农村婚嫁妇女尤其是外嫁妇女的土地权益不同程度地流失,并加大了对这些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保护的难度。为了更好地保护处于"权户分离"状态的婚嫁妇女的土地权益,有必要在国家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家庭承包土地在家庭分户、结婚、离婚等情形下的分割规定,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列举式的界定,并进一步完善新增人口优先承包土地等规定,进而对婚嫁妇女的土地权益实行更为积极的保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义文  刘富  张齐  
土地是农民特别是农村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土地承包权益是她们最为关切的经济权利,通过对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现状、类型和原因的分析,从法学的视觉提出了界定农村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条件,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组成人员中实行"男女比例"制度,实行家庭承包土地"按份分割"制度,明确无过错归则原则、追究侵害人法律责任等立法建议,以期对减少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有所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