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91)
2023(17709)
2022(14771)
2021(13817)
2020(11749)
2019(26937)
2018(26774)
2017(50602)
2016(27541)
2015(31611)
2014(31643)
2013(31015)
2012(28428)
2011(25355)
2010(25244)
2009(23668)
2008(23456)
2007(21052)
2006(18207)
2005(16614)
作者
(78698)
(66248)
(65748)
(62763)
(41811)
(31523)
(30095)
(25738)
(25018)
(23448)
(22458)
(22302)
(21038)
(20868)
(20597)
(20572)
(19793)
(19568)
(19113)
(18787)
(16395)
(16172)
(16117)
(15077)
(14861)
(14774)
(14684)
(14602)
(13268)
(13182)
学科
(111859)
经济(111692)
管理(81604)
(77017)
(63140)
企业(63140)
方法(50039)
数学(44038)
数学方法(43529)
中国(33604)
(32181)
(31989)
(26149)
业经(24843)
(22376)
(21636)
贸易(21625)
(21116)
农业(20422)
(19866)
财务(19798)
财务管理(19745)
地方(19371)
(19343)
银行(19297)
(18795)
企业财务(18581)
(18412)
(18329)
金融(18321)
机构
大学(394357)
学院(391604)
(165228)
经济(161933)
管理(149141)
研究(134756)
理学(128012)
理学院(126644)
管理学(124363)
管理学院(123651)
中国(103726)
(83651)
科学(80240)
(78532)
(67511)
(65709)
中心(62502)
财经(61967)
研究所(61180)
(58742)
业大(57290)
(56341)
北京(52647)
经济学(51771)
农业(51627)
(50363)
师范(49806)
(48439)
经济学院(46642)
财经大学(45961)
基金
项目(261287)
科学(206342)
基金(191697)
研究(190764)
(167888)
国家(166285)
科学基金(142245)
社会(122791)
社会科(116329)
社会科学(116302)
(100427)
基金项目(100386)
自然(90807)
自然科(88717)
自然科学(88688)
教育(88478)
自然科学基金(87123)
(85145)
资助(78784)
编号(76516)
成果(63257)
重点(59141)
(59030)
(55551)
(54068)
课题(53278)
国家社会(51988)
教育部(50842)
创新(50759)
(50312)
期刊
(180098)
经济(180098)
研究(116221)
中国(80574)
(63503)
学报(62498)
(60513)
科学(57127)
管理(55600)
大学(48031)
学学(45197)
教育(41947)
农业(40900)
(36441)
金融(36441)
技术(34783)
财经(31196)
经济研究(29511)
业经(28136)
(26856)
问题(24041)
(22599)
(20483)
(19794)
统计(18848)
技术经济(18770)
世界(18714)
国际(17974)
理论(17755)
图书(17580)
共检索到587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在中国城乡中低收入家庭较多、养老体系不完善、养老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主要依赖家庭养老的情况下,本文通过对生育行为的外部性进行界定、分析和推导得出以下结论:养老方式依赖家庭内部转移支付和政府承担抚养子女成本,二者导致的成本外部化会促使家庭决策下生育子女数量的增加,进而造成生育的"公地悲剧"。笔者使用2012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旨在为中国的生育政策改革提供新的观察视角,推动依赖子女转移支付的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体系进一步完善,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改变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以期有利于抵消政府承担生育成本导致的负外部性影响,防止生育政策放松后可能出现的农村生育率反弹和人口结构恶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在中国城乡中低收入家庭较多、养老体系不完善、养老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主要依赖家庭养老的情况下,本文通过对生育行为的外部性进行界定、分析和推导得出以下结论:养老方式依赖家庭内部转移支付和政府承担抚养子女成本,二者导致的成本外部化会促使家庭决策下生育子女数量的增加,进而造成生育的"公地悲剧"。笔者使用2012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旨在为中国的生育政策改革提供新的观察视角,推动依赖子女转移支付的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体系进一步完善,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09年10月12日,诺贝尔基金会宣布,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经济学及公共和环境事务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奥利姆·E·威廉森,以表彰他们对经济管理行为的卓越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湛志伟  
传统经济学通过对符合个体最优的n个家庭羊的总饲养量与符合社会帕累托最优的总饲养量 ,进行简单的静态比较 ,得出了公地被过度放牧的结论。这一分析忽视了农户在决定羊的饲养量时 ,彼此之间存在的相互约束和牵制机制 ,因而“公地悲剧”的结论是片面的。构建一个由A、B两个代表性家庭组成的博弈模型 ,从博弈论的角度 ,充分考虑农户间行为的相互约束和牵制 ,引进关联博弈的思想和可信的以牙还牙的策略 ,从而可得出与“公地悲剧”截然不同的结论 :在一定的条件下 ,农户们自觉限制羊的饲养量 ,是一个内生的博弈规则 ,它能够自实施 ,成为人们的共同信念 ,“公地悲剧”不再必然产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湛志伟  
传统经济学得出的“公地悲剧”的结论是片面的。需要从博弈论的角度 ,充分考虑农户间行为的相互约束和牵制。一定的条件下 ,农户们自觉限制羊的饲养量 ,是一个内生的博弈规则 ,它能够自实施 ,成为人们的共同信念 ,“公地悲剧”必然不再产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中仕  陈华  
赴港生子是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现的新的人口现象,且多是能领社会风习之先的富人所为,其中必具诸多预示性内涵。文章通过现象解析、模型推演,证明在存在性别偏好的条件下,孩子的数量质量替代率下降;放宽约束条件后,富人更具多生的潜能;进而对理性家庭最优生育选择必将导致的生育公地悲剧展开理论探讨;并佐以浙江省近年来人口发展资料,揭示出在目前我国人口发展新情境中,部分富人,尤其是民营企业主的生育意愿有被激活且渐行释放的迹象,经济发达地区的生育率似有持续走高之势,生育率反弹的势能似在不断增强。藉此,应该继续维持现有政策执行力,增强新型生育文化的引致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静锋  
公地的悲剧指出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量存在的有关社会协调的问题。个体理性和社会理性的矛盾冲突是公地的悲剧存在的理论前提,公地的悲剧是理性人假设必然结果。放宽完全自利的理性人假设,个体存在的公平偏好所具有的道德考量能够避免公地的悲剧,通过参与人的相互协调而达到社会和个人最优的帕累托最优的结果。道德是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峰  
“反公地悲剧”是与“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悲剧”的产生也与产权的界定有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并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 ,很多领域都由于产权的支离破碎而带有明显的“公地”特性 ,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反公地悲剧”。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模式重新整合产权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避免“反公地悲剧”的重演。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俊  孙雁  刘友兆  
"公地悲剧"及其局限:产权形式与资源利用没有固定对应关系1968年,美国学者加利特·哈丁首次提出了"公地悲剧"观点——"任何一种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稀缺资源都会发生过度利用和环境退化"。他认为,造成公地悲剧的原因在于"每个人从过量的畜群中获得了全部利润而只承担了小部分草场超载的成本,结果使社区所有的牧人都遭受灾难性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小洁  聂文洁  刘鹏程  
探究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助力人口转变升级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文章置身中国具体情境,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GSS2017),从信息成本视角和家庭代际视角两个维度考察互联网使用对个体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使用频率越高的个体,其生育意愿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已育史对于互联网使用频率影响个体再育意愿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对于已育个体而言,上网频率越高对再育意愿的抑制作用越加显著;代际"数字鸿沟"对于互联网使用频率影响个体生育意愿也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当子代和父辈存在较大的代际"数字鸿沟"时,对于互联网使用频繁的个体,父辈沿袭下来的传统育儿经验和子代通过网络获取的育儿知识相冲突可能会引致更多的家庭矛盾,进而抑制个体生育意愿。反之,当代际"数字鸿沟"较小时,互联网使用频率对个体生育意愿的抑制效应亦有所减弱。文章的发现对于提升个体生育意愿以及生育率的研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以"公地悲剧"理论为分析的起点,阐释了地方政府在分权体制下的行为选择对城市扩张带来的影响。由于各地区的策略选择趋于一致,结果最优点个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各地区纳什均衡所确定的城市扩张面积总和大于全国最优的城市扩张面积,导致了城市过度扩张。采用System-GMM法对我国1999—2008年分省份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回归后证实,分权对城市扩张起到正向影响,在影响程度上支出分权大于收入分权,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努力也推动了城市扩张,需要中央政府通过"做对激励"和"做对协调"的相关政策措施来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向,从而实现合理的城市扩张。同时,还发现滞后一期的城市扩张对当期的城市扩张存在正向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葛伟  
随着中国逐渐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比较优势对女性劳动者的生产消费行为影响加大。构建比较优势和女性劳动参与影响家庭生育子女数量的理论模型,并利用地理数据构造工具变量,研究比较优势出口行业中女性劳动参与对家庭生育行为的影响及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比较优势和女性劳动参与显著增加了家庭的生育行为,具有比较优势出口行业中越密集使用女性劳动力,家庭生育子女数量越多;比较优势和女性劳动参与通过工资收入和工作强度机制综合提高家庭的生育行为;比较优势出口行业中女性劳动参与对处于生育年龄的女性和户主生育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大,而且相较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而言,对在民营企业就业员工的正向影响更大。在优化行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中,通过缩减劳动时间、增加劳动收入,进而促进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以构建和谐幸福的育儿家庭环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北明  雷蓉  
我国遗产旅游地几乎同时存在"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现象。"公地悲剧"现象造成了遗产资源的极大破坏,使得遗产资源的保护目标没得到更好实现。"反公地悲剧"现象的存在是造成我国遗产旅游地开发不足、资源利用受限,遗产资源展示价值的目标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本文分析了我国遗产旅游地"反公地悲剧"表现形式,并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提出了改革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三勋  王宏武  李智强  
运用“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的理论,分析了高校校办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难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难等现象的根源,指出了校办产业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产业管理体制、加强资产委托管理及完善学校产业投入撤出机制等校办产业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阳晓伟  杨春学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在产权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公地悲剧是一种由于排他性产权缺失或太弱造成竞用性资源被过度使用的悲剧;而反公地悲剧则是指资源或产权过度分割以致破碎化,导致资源排他性过强,进而造成资源使用不足的悲剧,它在产权结构上与公地悲剧存在明显区别。虽然在数理模型上可以推导出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对称的结论,但是该结论在实验经济学领域存在较大争议——在两种不同博弈情境下,被试者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社会心理学反应,结果导致反公地悲剧造成的福利损失比公地悲剧更加严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