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19)
- 2023(6292)
- 2022(5656)
- 2021(5201)
- 2020(4682)
- 2019(10959)
- 2018(11028)
- 2017(21506)
- 2016(12119)
- 2015(14236)
- 2014(14645)
- 2013(14690)
- 2012(14238)
- 2011(12865)
- 2010(13240)
- 2009(12789)
- 2008(13148)
- 2007(12296)
- 2006(10504)
- 2005(9559)
- 学科
- 济(54150)
- 经济(54079)
- 管理(33672)
- 业(32494)
- 方法(28308)
- 企(26108)
- 企业(26108)
- 数学(24884)
- 数学方法(24470)
- 农(14571)
- 财(13617)
- 中国(13380)
- 学(13155)
- 贸(10417)
- 贸易(10412)
- 制(10377)
- 易(10099)
- 地方(10021)
- 业经(9816)
- 农业(9390)
- 理论(8560)
- 和(8550)
- 务(8291)
- 财务(8262)
- 财务管理(8228)
- 银(8002)
- 银行(7973)
- 企业财务(7711)
- 融(7689)
- 金融(7687)
- 机构
- 大学(188841)
- 学院(185735)
- 济(74056)
- 经济(72262)
- 管理(68530)
- 研究(63956)
- 理学(58449)
- 理学院(57735)
- 管理学(56403)
- 管理学院(56063)
- 中国(48939)
- 科学(41588)
- 京(41146)
- 农(36244)
- 财(34774)
- 所(34576)
- 研究所(31279)
- 业大(30375)
- 中心(30121)
- 江(29461)
- 农业(29015)
- 财经(27376)
- 北京(26233)
- 范(24793)
- 经(24588)
- 师范(24519)
- 州(23144)
- 经济学(22870)
- 院(22300)
- 经济学院(20728)
- 基金
- 项目(117432)
- 科学(90292)
- 基金(83709)
- 研究(82739)
- 家(73692)
- 国家(73090)
- 科学基金(61016)
- 社会(50068)
- 社会科(47289)
- 社会科学(47267)
- 省(45947)
- 基金项目(43731)
- 自然(40562)
- 自然科(39619)
- 自然科学(39604)
- 划(39298)
- 自然科学基金(38870)
- 教育(38740)
- 资助(36277)
- 编号(34268)
- 成果(29173)
- 重点(26712)
- 部(26156)
- 发(24803)
- 课题(23579)
- 创(23225)
- 科研(23110)
- 计划(22628)
- 大学(21974)
- 教育部(21818)
共检索到280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朝晖
对生育进行分析,可用的方法和指标有许多种,孩次递进比方法是揭示生育水平变化的最重要方法之一。该方法提出已有40年,并获得了某些发展。但它依据的思想原则是什么,它和传统生育分析有何异同,以及其发展过程又是怎样?下文就此进行一些介绍和评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涂平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时期总和生育率虽然不受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但因未考虑育龄妇女的孩次构成,故当生育率较低并波动比较明显时不能准确地反映妇女的生育水平(查瑞传,1984,Feeney,G.等,1989,杨书章等,1991),而考虑了妇女的孩次构成,用时期孩次递进比法计算的总和生育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均优于用传统方法计算的总和生育率。中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措施主要是以控制妇女终身生育的子女数为基础表述的。因此,孩次递进分析对于准确评估妇女的生育水平、计划生育工作状况及其地区差异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书章 王广州
作为孩次递进方法论的新拓展,本文以新的理念和方法,创立了孩次性别递进比人口发展模型及孩次性别递进比指标系列;开创了独特的人口指标类型及其表达形式;给出了计算方法和实例,探讨了应用前景,论述了孩次性别递进比方法的应用前景和在出生性别比分析中的独特优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
文章就姜全保的商榷订正了根据普查数据计算年龄别孩次递进比公式,并进一步探讨了生育递进指标与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指标的应用。
关键词:
孩次递进比 总和生育率 进度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友华
一、引言 法国著名人口学家Louis Henry在对队列妇女生育率的研究中,于1953年首先提出了孩次递进比的概念,但由于缺少相应的统计数据,以后近30年间很少有人涉足这一领域。近十年来,由于中国的人口控制是按孩次与生育间隔进行的,因而刺激了这个研究方向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姜全保
文章主要针对郭志刚教授《关于生育政策调整的人口模拟方法探讨》一文,从普查数据计算年龄别孩次递进比、依据递进生育率推算的出生数和根据递进生育率进行预测三个方面讨论了郭志刚教授该文中的方法,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孩次递进比 递进生育率 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宏昌
本论文是关于时期孩次递进比的一个具体计算方法。某一年让年,从事件A到事件B(事件A的后续事件)的时期孩次递进比PB,A(t)的计算公式为,那么其中的比例qB、概率q0、q1…的定义及具体计算方法是什么?本文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同贵
文章将CFPS2010数据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合起来,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法对乡城流动人口与农村本地人口进行样本匹配后,分析了两者在时期孩次递进比指标上的差异,并进一步计算了分孩次的生育率。研究发现各孩次生育均在流入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一孩递进生育延迟;一孩生育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二孩递进生育与三孩递进生育延迟;一孩、二孩生育均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三孩递进生育延迟。人口流动对生育水平影响的进度效应存在,这些可以用中断理论来解释。各孩次生育均在流入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与一孩生育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同贵
文章将CFPS2010数据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合起来,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法对乡城流动人口与农村本地人口进行样本匹配后,分析了两者在时期孩次递进比指标上的差异,并进一步计算了分孩次的生育率。研究发现各孩次生育均在流入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一孩递进生育延迟;一孩生育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二孩递进生育与三孩递进生育延迟;一孩、二孩生育均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三孩递进生育延迟。人口流动对生育水平影响的进度效应存在,这些可以用中断理论来解释。各孩次生育均在流入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与一孩生育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二孩与三孩生育水平均低于农村本地人口;一孩、二孩生育均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三孩生育水平低于农村本地人口。人口流动对生育水平降低有着因果关系,人口流动对生育水平影响的数量效应存在,融合理论在我国相关问题的研究中适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书章 王广州
文章以生育率下降和出生性别比升高为背景,创立了孩次性别递进理论和方法。作者以全新的理念和形式建立了孩次性别递进人口发展模型及其指标体系,详细介绍了计算步骤和分析过程,概述了它们在人口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友华
编制一个好的人口发展计划,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估计;二是人口预测模型及其参数的选取要恰当。至于人口预测模型,中外人口学家已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从各种不同角度建立了很多人口预测模型,但同中国生育政策的特点与人口控制的实际要求相比,还不尽如人意。因而迫切需要建立考虑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婚姻结构、孩次结构及生育间隔等因素在内的人口发展预测模型。本文所建立的孩次──类龄别递进人口发展模型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友华
孩次─—类龄别递进人口发展模型陈友华(江苏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编制一个好的人口发展计划,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估计;(2)人口预测模型及其参数的选取必须恰当。至于人口预测模型,中外人口学家已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虞沈冠,陈友华
孩次递进比的概念是法国人口学家亨利(L·Henry)于1953年首先提出的。它表示在生育了i孩次(i可以是0,1,2,……的任何整数)的同批妇女中,至少生育了(i+1)孩次以上妇女所占的比重。由此,我们可把在一定时间内递进到同一孩次的妇女称为同孩次妇女群。妇女通过生i孩进入该群“人口”,通过生(i+1)孩退出该群“人口"。但如果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德兴,解振明
我国的生育政策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鼓励和提倡只生一个,严格控制并有计划地安排一部分已有一个孩子的夫妇生育第二胎,除少数民族外坚决杜绝三个以上孩子的多孩生育。在执行上述政策时,人们不禁要问:本地区育龄妇女中,每年究竟有多少无孩已婚妇女生了第一个孩子?又有多少一孩妇女生了第二个孩子?已经生育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的妇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冬平
现代农业发展是建立在农业科技进步与技术扩散基础之上,是对采用现代农业科技程度的体现;农业科技发展的阶段性和递进性,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性和层次递进性。本文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层次递进理论进行了阐述,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层次递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