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9)
2023(13180)
2022(11121)
2021(10554)
2020(9245)
2019(21542)
2018(21089)
2017(39989)
2016(21536)
2015(24638)
2014(24413)
2013(24076)
2012(22221)
2011(19845)
2010(19491)
2009(18239)
2008(18027)
2007(15837)
2006(13278)
2005(11966)
作者
(60198)
(50578)
(50195)
(48226)
(32099)
(24099)
(23299)
(19839)
(19194)
(17750)
(17209)
(17004)
(15866)
(15734)
(15666)
(15600)
(15279)
(15045)
(14492)
(14483)
(12301)
(12211)
(12202)
(11473)
(11446)
(11439)
(11002)
(10883)
(10079)
(10004)
学科
(90186)
经济(90094)
(58859)
管理(58533)
方法(46071)
(45963)
企业(45963)
数学(41756)
数学方法(41292)
中国(28225)
(23487)
(22860)
(19050)
贸易(19042)
(18648)
业经(17435)
(17413)
(17099)
(16250)
银行(16222)
(15437)
(15095)
财务(15053)
财务管理(15015)
农业(14990)
(14899)
金融(14896)
企业财务(14238)
地方(13887)
(12853)
机构
大学(307413)
学院(303964)
(132901)
经济(130508)
管理(119326)
理学(103213)
理学院(102077)
研究(101941)
管理学(100262)
管理学院(99689)
中国(82418)
(64400)
(60705)
科学(60458)
(50187)
财经(49254)
中心(48729)
(48167)
研究所(45895)
(45096)
业大(43537)
经济学(42735)
(42714)
北京(40693)
经济学院(38794)
(38164)
农业(38135)
师范(37776)
财经大学(36968)
(36372)
基金
项目(206572)
科学(163839)
基金(154015)
研究(149384)
(134132)
国家(133073)
科学基金(114683)
社会(97315)
社会科(92295)
社会科学(92273)
基金项目(80782)
(77163)
自然(74067)
自然科(72449)
自然科学(72423)
自然科学基金(71147)
教育(68975)
(66390)
资助(64344)
编号(59370)
成果(47951)
(47463)
重点(46395)
(43297)
(42668)
国家社会(41668)
教育部(41137)
科研(40611)
创新(39994)
大学(39830)
期刊
(133901)
经济(133901)
研究(88760)
中国(55959)
(47093)
学报(46155)
科学(43222)
(42084)
管理(41367)
大学(35403)
学学(33436)
(31103)
金融(31103)
农业(28731)
教育(27056)
技术(26130)
财经(24251)
经济研究(23077)
(20804)
业经(19774)
问题(18184)
(16724)
统计(16704)
(16461)
技术经济(15326)
理论(14849)
世界(14570)
(14542)
国际(14280)
(14181)
共检索到440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祥松  彭良燕  
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提取出污染物公因子作为"坏"产出指标,并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我国各地区1999—2008年环境规制的规制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环境规制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样本期内全国环境规制效率整体水平呈现上升的趋势,各地区环境规制效率差异较大;人均GDP、利用外资水平、资本深化、工业发展水平以及环境保护力度对我国环境规制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琳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CHNS),实证检验了生育保险制度对中国女性工资、工作连续性和儿童照料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保险政策在我国当前显著加强了对女性的工资歧视,但也有在长期通过提高女性工作概率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连续性而改善女性就业的可能;同时,生育保险政策也带来了儿童非父母照料的显著增加和母乳喂养的不显著下降,而这二者可能对儿童发展不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琳  
工作和家庭双重责任的平衡是每个职业女性都必须面对的难题,这一冲突在婴幼儿的生育和抚养问题上达到顶峰。生育保险制度就是意在缓解这一矛盾的最主要公共政策,它虽然可能在短期内不利于女性就业,但同时也可能通过动态中女性人力资本的连续积累改善其在劳动力市场中表现。而女性产后较长时间的休假可能导致其人力资本的折旧和生产力下降,但是这也可能在长期有利于儿童发展,在现实中的影响则需要通过实证研究进行验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婉鑫  杨小军  杨雪燕  
在全面二孩政策的背景下,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倾向得分匹配等计量方法,探讨祖辈照料、正式照料两类儿童照料安排对中国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类儿童照料方式均对生育意愿产生显著影响但发生作用的方向不同:祖辈照料可以显著提升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而正式照料则对生育意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地级市人均幼儿园数量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削弱了正式照料对女性生育意愿的抑制效应,而地级市平均托育费用则发挥了负向调节作用,增强了正式照料对女性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基于此,认为加大托育服务供给,降低托育服务费用,为育龄女性提供普惠可及的婴幼儿照料支持是提升二孩生育意愿的有效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范红丽  辛宝英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0~2015年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工具变量方法,定量研究农村妇女从事家庭老年照料对其非农就业的阻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在缓解这一阻碍作用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研究发现,从事家庭老年照料对农村妇女非农就业有负向影响,这一负面作用随着妇女从事老年照料强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对30~52岁妇女和贫困家庭妇女非农就业的阻碍作用更为明显;此外,从事家庭老年照料也会影响农村妇女非农就业结构,限制其成为自我创业者;但是,养老院等养老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可获得性有利于缓解这一阻碍作用。本文的研究意味着现阶段农村仍然存在大量女性劳动力因为照料老人而从事农业劳动,养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能够释放这些劳动力,支持农村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园园   袁涛   周旭  
生育保险作为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女性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基于当前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走低的现实背景,采用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实证检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生育保险对已生育一孩女性的再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无任何生育保险待遇的女性,享有生育保险待遇的女性再生育意愿高出7.7%。拥有生育保险能更显著地提升具有传统生育观念、独生子女家庭、城镇户口以及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女性的再生育意愿。为此建议,应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强化生育保险的生育支持功能,加强农村地区生育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园园   袁涛   周旭  
生育保险作为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女性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基于当前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走低的现实背景,采用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实证检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生育保险对已生育一孩女性的再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无任何生育保险待遇的女性,享有生育保险待遇的女性再生育意愿高出7.7%。拥有生育保险能更显著地提升具有传统生育观念、独生子女家庭、城镇户口以及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女性的再生育意愿。为此建议,应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强化生育保险的生育支持功能,加强农村地区生育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新华  江河  
子女照料与家庭负债对已婚女性的就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在Becker家庭决策模型基础上,建立资产负债约束下已婚女性"子女照料—闲暇—就业"效用最大化决策模型,利用2016年CFPS数据分析发现:子女照料对已婚女性就业概率及周工作时间存在负向影响,且家庭的银行负债对子女照料与已婚女性就业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因此,在鼓励女性生育的政策背景下,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子女照料负担与家庭负债约束,制定更加有效的已婚女性就业保障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枫  甘犁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医疗消费的微观数据,利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作为"准社会实验",研究我国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严重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后,建立起需求方费用分担机制,强化患者的费用意识。通过建立样本选择差分模型,过滤医疗服务供给方因素对医疗支出的影响,考察医疗保险对参保人群医疗消费行为的净效应。研究发现,医疗保险改革后门诊自付比例提高,参保人群就医的概率和门诊医疗自付支出没有显著变化,但门诊医疗总支出相对减少了28.6%~30.6%。两个安慰剂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费用分担与医疗支出的负向关系,这说明我国劳保医疗存在较为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通过费用分担一定程度上遏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解宇  孙维峰  杨朝晖  
把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分为水平效应和滞后效应两个方面。利用2009-201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发现,从整体上看,创新与就业水平显著负相关;但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仅存在小企业里。创新对就业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的滞后效应,并且这种滞后效应的影响要大大高于当期效应,使得从长期来看创新有助于促进就业增长。但这种显著的滞后效应依然仅存在小企业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军  陶建平  
文章基于山东、安徽和江西500个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农业保险排斥诱因及影响程度。研究认为,农户年龄对农业保险排斥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对政府的信任、对保险公司的信任、从事职业和保险险种是否适合等因素有显著负向影响。提高农户农业收入和农户教育水平,扩大农业保险投保范围,保证政府和保险公司农业政策的公平公正,提高信誉度是解决农业保险排斥的有效方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帆  王琳  
文章基于多源数据分析中国05岁学龄前儿童家庭照料安排状况及主要特征。不同来源的数据都反映出家庭的儿童照料赤字过大、母亲照料负担过重、母职与父职关系失衡、祖辈的替代照料比重高等特点。这些现实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女性的就业与发展、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到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实。导致这些问题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缺乏对儿童照料安排的制度支持,尤其是3岁以下正规照料供给的严重短缺。"工作—家庭"平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刚性的社会需求。从宏观上看,儿童照料是人口再生产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从家庭政策的视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卢洪友  余锦亮  杜亦譞  
多代直系家庭成员之间紧密的社会经济联系是我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特征,因而老年人在家庭照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文章利用2010年、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并实证分析了老年父母的隔代照料及料理家务活动对子女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发现,老年父母的隔代照料显著提高了子女的劳动供给,其中男性劳动参与率提高了6.3%,女性提高了14.3%,并且女性的工作时间增加幅度远大于男性。此外,隔代照料对农村居民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大于城市居民,而对城市居民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作时间上,公共服务不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卢洪友  余锦亮  杜亦譞  
多代直系家庭成员之间紧密的社会经济联系是我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特征,因而老年人在家庭照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文章利用2010年、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并实证分析了老年父母的隔代照料及料理家务活动对子女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发现,老年父母的隔代照料显著提高了子女的劳动供给,其中男性劳动参与率提高了6.3%,女性提高了14.3%,并且女性的工作时间增加幅度远大于男性。此外,隔代照料对农村居民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大于城市居民,而对城市居民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作时间上,公共服务不均等以及就业能力和工作性质的差距是异质性产生的重要原因。文章从老年人影响青年人劳动力供给的角度,验证了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女性为何有条件更加“勤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春芳  
本文以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儿童看护、老人照料对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传统的家庭分工对发达地区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具有较深远的影响,已婚女性更多地承担了抚养孩子、赡养老人等家庭生产的责任,降低了她们非农就业的可能性和劳动时间。随着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加大和农村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已婚女性家庭与就业的矛盾将更突出。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相应的公共产品供给,使农村女性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促进其非农就业,以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