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3)
- 2023(9803)
- 2022(7611)
- 2021(6689)
- 2020(5403)
- 2019(11878)
- 2018(11662)
- 2017(21671)
- 2016(12284)
- 2015(13615)
- 2014(13219)
- 2013(12492)
- 2012(11167)
- 2011(9999)
- 2010(9749)
- 2009(8676)
- 2008(8531)
- 2007(7501)
- 2006(6745)
- 2005(6092)
- 学科
- 济(45826)
- 经济(45755)
- 管理(31502)
- 业(31190)
- 企(23456)
- 企业(23456)
- 方法(18245)
- 中国(16403)
- 数学(16011)
- 数学方法(15838)
- 农(15269)
- 业经(11832)
- 学(11456)
- 财(11229)
- 农业(10548)
- 贸(9510)
- 贸易(9506)
- 易(9260)
- 制(9129)
- 地方(8881)
- 理论(8495)
- 技术(7589)
- 产业(7418)
- 发(7368)
- 人口(7182)
- 银(7118)
- 环境(7078)
- 银行(7067)
- 融(6846)
- 金融(6846)
- 机构
- 大学(172688)
- 学院(171012)
- 济(67650)
- 经济(66334)
- 研究(64788)
- 管理(60319)
- 理学(52743)
- 理学院(52093)
- 管理学(50915)
- 管理学院(50655)
- 中国(45953)
- 科学(42499)
- 农(40274)
- 京(37303)
- 所(34607)
- 农业(32247)
- 业大(32198)
- 研究所(31925)
- 财(28895)
- 中心(28224)
- 江(26086)
- 财经(23534)
- 院(23428)
- 北京(23180)
- 范(22668)
- 师范(22237)
- 经(21653)
- 农业大学(21344)
- 经济学(21243)
- 省(20349)
- 基金
- 项目(122658)
- 科学(95391)
- 基金(88701)
- 研究(83050)
- 家(81777)
- 国家(81085)
- 科学基金(67559)
- 社会(53222)
- 社会科(50323)
- 社会科学(50306)
- 省(48495)
- 基金项目(46940)
- 自然(45636)
- 自然科(44632)
- 自然科学(44613)
- 自然科学基金(43868)
- 划(41869)
- 教育(38921)
- 资助(35051)
- 编号(31917)
- 重点(28773)
- 发(26722)
- 部(26184)
- 创(25962)
- 计划(24858)
- 成果(24771)
- 创新(24301)
- 科研(24009)
- 课题(23347)
- 国家社会(22747)
共检索到250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鲍思顿,顾宝昌,罗华
上海、北京和天津市在20世纪都经历了生育率急剧下降和预期寿命大幅度上升。生育率和死亡率的这些变化形成并将继续形成大量的老年人口。文章分析了这三大城市及中国的老年人口状况和未来的增长趋势,并就中国及这三个城市的人口趋势对老年抚养的影响进行讨论。
关键词:
生育转变 死亡转变 人口老龄化 老年抚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代志新 杜鹏 董隽含
使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数据,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进行分析。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且人口老龄化进程在未来将加速推进,走向老龄社会和超老龄社会,养老负担也将随之不断加重。同时,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都将不断提高。在人口质量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将健康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与年龄指标相结合、以人力资源总量替代人口数量估算的老年抚养比低于传统计算方式下的老年抚养比,且其提升速度也相对较慢,这意味着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的养老负担可能不会如以往预期的那样加速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人口老龄化需要用更加全面和适当的指标来衡量,以明晰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渭兵
文章通过建立精算模型对中国未来40年的理论抚养比和实际抚养比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发现,虽然中国人口老龄化会使老年人口抚养比逐渐增大,但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而导致少儿人口抚养比逐年下降,最终使得社会总抚养比在未来40年里保持稳定,增长幅度不会太大。由此作者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会过分加大未来在职职工的抚养负担,从而不会对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产生严重冲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姜向群
本文阐述了我国近些年和今后一段时间计划生育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作用,指出人口学的作用只能使老龄化加剧而不能减缓;提出计划生育并不导致老年人问题的产生;老年人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单纯是一个人口问题;老年人口抚养比不完全等于社会对老年人的抚养负担。因此,解决老年人问题不能从人口学或计划生育政策上寻找出路。试图调整生育政策来减缓我国人口老龄化进而解决老年人问题是不现实的。在社会发展中,我们正在并将继续试图缓解的是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或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而不是人口老龄化。那么,由人口老龄化不利影响所造成的老年人问题和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老年人问题,都必须通过社会发展的途径来解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魏宁 周绿林
目的:分析个体微观层面下年龄、临近死亡对医疗支出的影响。方法:利用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通过构建两步估计模型分析临近死亡对医疗支出的影响。结果:当临近死亡时,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医疗支出会出现先增长然后下降的趋势,即实际死亡年龄越高,其平均医疗费用支出反而越低。结论:临近死亡因素是影响医疗支出的显著因素,临近死亡时医疗支会出现显著的增加。具体到临近死亡时间,临近死亡1年和临近死亡两年对医疗支出的影响显著,临近死亡3年的影响不显著,而年龄对于医疗支出的影响不再显著。结
关键词:
老龄化 临近死亡 医疗支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博娟 黄志国 陈孝伟
人口老龄化导致的预期寿命增长和养老保险缴费率调整对生育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内生生育率的一般均衡世代交叠模型和参数校准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二者对经济增长和居民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预期寿命增长对生育率的影响受代表性消费者子代偏好程度的影响,当子代偏好程度较低时,预期寿命增长有助于提高生育率,反之则可能降低生育率;养老保险缴费率提高则始终会降低生育率。通过影响内生生育率,预期寿命增长几乎必然会使未来劳均产出上升,居民福利水平上升;养老保险缴费率提高则会使下期劳均产出下降,在可行费率范围内也会使居民福利水平下降。在人口老龄化难以逆转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的研究为预期寿命和养老保险缴费率变化如何影响生育率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生育率促进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模型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涌平
趋于更替水平时内在抚养系数的变化和相应的人口生育方针与政策李涌平自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以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由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2.6,下降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2.3。最近的38万人抽样调查数据表明,1991年中国的总和生育...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荣荣 郝磊
结合健康与劳动力供给格局分析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探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健康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理论机制。以此为基础,通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5年的全国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反映中老年人力资本最基础的因素——健康,对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克服变量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得出以下结论:良好的健康状况会增加劳动供给时间;健康与劳动供给时间存在交互影响,劳动供给时间增加能够改善健康;不同户口状态下,健康对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健康 中老年劳动供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鹤 刁力
老年失能人口测算是养老服务产业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文章引入迁移向量改进人口预测模型,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测算2010—2060年老年失能人口的变动特征。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老年失能人口先期快速增长,2028年城镇老年失能人口首次超过农村,2030年前后趋于稳定,在2043—2045年间达到峰值,呈现出增长快、高龄化、城乡和性别差异的趋势。
关键词:
老龄化 失能老人 长期护理 人口结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鹏
本文提出中国人口老龄化本身并不一定就是问题,伴随着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而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在初期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在1950~1990年的人口年龄构成变动中,生育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远远大于死亡率下降的影响;生育率的下降是中国这一时期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低生育率条件下,由于不同队列人口规模的差异和人口惯性的存在,仍然会使中国人口向老龄化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昌彩
面对日趋紧迫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加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之策。要尽快完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解决好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主导作用,加大老年人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力度,发挥中医药在养老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积极发展为老服务产业,有区别、分步骤地提高退休年龄,尽快研究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的生育调整政策。
关键词:
应对 人口老龄化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丽敏 刘士良
一、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卫生部门的影响在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各部门带来的诸多影响中,首当其冲的当属对卫生部门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量加大。国内外许多调查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邓明文 宋之辉
人口老龄化,特别是"未富先老",给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当前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还不能很好地解决老年医疗和护理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我们要利用"人口机会窗口"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保障和老年护理问题,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改革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建立社会化老年护理制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昌忠泽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有何影响呢?通过梳理人口老龄化对储蓄和消费、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形成、资本流动、贸易平衡以及实际汇率影响的研究文献,并对这些研究文献进行评述,以揭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人口老龄化经济影响的研究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展开,即世代交叠模型和生命周期假说为基础的路径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为基础的研究路径,前者侧重描述人口老龄化如何对储蓄、消费等经济行为产生影响,后者主要讨论了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在开放经济中,人口老龄化通过对储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惠
积极老龄化理论认为,人口老龄化象征着人类社会的成熟,老年人口是社会的重要资源,他们的经验、智慧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应促进其身心健康,充分发挥其潜能,参与社会建设,并保障其各项权利和机会。为此,老年教育工作应该在该理论指导下实现几个方面的转变:福利救济观转向适应与潜能开发教育观;从兴趣爱好培养转向促进"健康、参与和保障";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等。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 老年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