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2)
2023(6825)
2022(5248)
2021(4936)
2020(4014)
2019(9317)
2018(9479)
2017(18416)
2016(10328)
2015(11951)
2014(12131)
2013(11372)
2012(9713)
2011(8752)
2010(9070)
2009(8203)
2008(7911)
2007(6944)
2006(6210)
2005(5914)
作者
(28885)
(23913)
(23802)
(22941)
(15222)
(11289)
(10754)
(9273)
(9268)
(8530)
(8136)
(8029)
(7784)
(7733)
(7458)
(7364)
(7241)
(6927)
(6831)
(6816)
(6074)
(6044)
(5891)
(5575)
(5489)
(5459)
(5282)
(5262)
(4878)
(4689)
学科
(45700)
经济(45666)
(27430)
管理(26376)
方法(21384)
(20993)
企业(20993)
数学(19430)
数学方法(18948)
(14034)
中国(13405)
业经(10972)
农业(9177)
理论(9088)
地方(7888)
(7757)
(7432)
(7394)
(7007)
教学(6944)
(6503)
贸易(6498)
(6431)
(6294)
(6187)
银行(6180)
技术(6030)
(6027)
(5880)
(5828)
机构
学院(143481)
大学(140251)
(57916)
经济(56704)
管理(55161)
理学(47511)
理学院(47042)
研究(46302)
管理学(45795)
管理学院(45566)
中国(35650)
(30334)
科学(29396)
(25779)
(24188)
(23111)
业大(22425)
(22380)
中心(21233)
研究所(21122)
农业(20039)
财经(19364)
(18927)
北京(18826)
师范(18757)
(17787)
经济学(17648)
技术(17601)
(17583)
(16508)
基金
项目(96132)
科学(76123)
研究(70882)
基金(68457)
(59839)
国家(59377)
科学基金(51576)
社会(44123)
社会科(41919)
社会科学(41908)
(39378)
基金项目(35123)
教育(34649)
自然(33341)
自然科(32652)
自然科学(32648)
(32194)
自然科学基金(32053)
编号(30369)
资助(28913)
成果(23553)
重点(22133)
(21126)
课题(21121)
(20522)
(20116)
创新(18864)
国家社会(18421)
科研(17883)
教育部(17780)
期刊
(63345)
经济(63345)
研究(41654)
中国(31115)
(25012)
教育(21703)
管理(21417)
学报(21210)
科学(20868)
(18319)
技术(17147)
农业(17025)
大学(16941)
学学(15752)
(12368)
金融(12368)
业经(11722)
经济研究(10660)
(9640)
财经(9480)
统计(9126)
问题(8484)
(8247)
(8213)
技术经济(8188)
职业(7612)
决策(7452)
图书(7181)
(6961)
科技(6744)
共检索到213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冷晓  
生猪生产经营要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冷晓(中国民主建国会浙江省委)猪时是城乡居民“菜篮子”中的当家食品,是牵动人心、稳定市场的大事。1994年入夏以来,由于持续高温干旱,菜肉价格普遍上涨,经政府采取措施后,蔬菜价格巳趋稳中有降,但同步上涨的猪肉价格一直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彪  施亮  刘洋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在1990年以前主要以散养模式为主,年出栏生猪占比达到90%。近年来,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上升,养殖规模化驱动因素包括机会成本、周期洗牌、环保压力。从行业进入退出模式分析,未来生猪养殖行业格局将呈现龙头企业产能快速扩张,但同时粘性化散户并存。在公司与农户紧密结合型、公司与农户松散结合型、重资产型三种主流规模化模式中,紧密结合型是现阶段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烁  郭军  陶建平  刘苇  孙康泰  
推行规模化养殖是保障生猪生产供给、提升产业效率的重要措施。本文采用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HP滤波法测度生猪价格波动的基础上,运用普通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规模化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是否存在平缓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化养殖的确能平缓生猪价格波动且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规模化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的抑制作用随着生猪疫病指数的增加呈现边际递减的门槛效应特征;在规模养殖细分水平下,中规模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平缓作用最强、受疫病影响最弱。本文提出引导生猪养殖企业适度规模经营、大中小各类规模养殖企业有序发展、加快生猪产业链整合以平缓生猪价格波动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艳军  杨少华  王凯  王海涛  
环境规制是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环境事务管理权限的划分直接影响环境规制的作用效果,进而影响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规模化养殖是生猪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探究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驱动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0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环境规制、环境分权的角度分析其对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内在驱动机理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影响呈先负后正的“U”型特征,而环境分权、环境行政分权对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环境分权在环境规制对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影响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从地区及规模异质性来看,生猪重点发展区的环境规制不利于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而适度发展区的促进效果明显,分权作用显著降低了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规模化程度。同时,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在环境规制、环境分权对生猪养殖规模化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晶  张科静  丁士军  
理论界普遍认为养殖规模化具有缓解畜禽产量波动的作用。基于2000-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检验并估计养殖规模化对我国生猪产量波动的稳定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化水平的提高的确有利于降低生猪出栏量波动幅度,但这种稳定效应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规模化水平每提高10%,将使猪肉价格上行引发的出栏量正向波动显著降低1%,而养殖规模化对负向冲击因素造成的出栏量负向波动抑制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总体规模化水平偏低、规模养殖场规模经济效应优势不明显、纵向一体化水平偏低等内部因素和生猪价格剧烈波动、饲料成本上涨和疫病冲击等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是造成目前养殖规模化无法有效缓解生产负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园园  沙鸣  孙世民  
[目的] 2007年以来国家实施"一揽子"补贴政策,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但也呈现出明显的规模差异和省际差异。[方法]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生猪规模养殖指数详细透视了生猪养殖优势省份规模养殖的发展历程及规模化特征。[结果]生猪规模养殖呈现向华北和东北地区富集的基本趋势,但目前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层次仍较低;吉林、黑龙江、山东属生猪规模养殖特快发展区,辽宁、江苏、河南和广东属于快速发展区,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和四川属缓慢发展区,河北属约束发展区。[结论]在山东、江苏、河南和广东,重点推进年出栏50~100头的养猪场户向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转化;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应进一步鼓励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适当的扩大规模;而在河北,考虑产业布局和环境规制等因素,则有序退出生猪规模养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园园  吴强  孙世民  
基于2007~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本文首先利用生猪规模养殖指数分析了13个生猪养殖优势省份的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状况及其省际差异,然后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生猪规模养殖整体上呈现向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富集的基本趋势,但目前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仍较低;第二,农民文化程度越高,城镇化水平越低,工资性收入比例越高,猪肉消费能力越大,猪肉价格指数越低,交通通达性越好,生猪出栏能力越大,环境规制强度越大,省域的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会越高;第三,由于土地承载力、城镇化水平、工资性收入比例、消费市场潜力、猪肉消费能力、交通通达性、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环境规制强度这8个影响因素产生了外溢效应,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升存在空间依赖性。因此,发展生猪规模养殖需充分考虑空间相关性和外溢性,既要提高工资性收入比例、消费市场潜力和猪肉消费能力,改善交通通达性,增强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同时也要考虑土地承载力和城镇化水平的抑制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耀文   王明利  
在使用生命周期法测算2007-2020年省际生猪碳排放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对生猪碳排放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生猪碳排放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聚集效应,即一个地区的生猪碳排放与周边地区密切相关;第二,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对生猪碳排放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规模化发展对生猪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当生猪产业规模化率保持在45.1%以上时,规模化发展可有效促进生猪产业碳减排;第三,小规模生猪养殖占比与生猪碳排放是显著的单调递增关系,而中规模和大规模生猪养殖占比与生猪碳排放之间表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第四,聚集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是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影响生猪碳排放的主要作用途径。建议合理规划生猪产业的空间布局,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发挥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稳妥实现生猪产业碳减排与规模化发展的“双赢”目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耀文   王明利  
在使用生命周期法测算2007-2020年省际生猪碳排放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对生猪碳排放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生猪碳排放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聚集效应,即一个地区的生猪碳排放与周边地区密切相关;第二,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对生猪碳排放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规模化发展对生猪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当生猪产业规模化率保持在45.1%以上时,规模化发展可有效促进生猪产业碳减排;第三,小规模生猪养殖占比与生猪碳排放是显著的单调递增关系,而中规模和大规模生猪养殖占比与生猪碳排放之间表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第四,聚集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是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影响生猪碳排放的主要作用途径。建议合理规划生猪产业的空间布局,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发挥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稳妥实现生猪产业碳减排与规模化发展的“双赢”目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玉梅  乔娟  
随着规模化养殖成为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生猪规模化养殖用地也日趋紧张。本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界定规模化养殖用地利益相关主体,并分析各利益主体行为。得出结论:中央政府为满足社会效益提出保障必要的规模化养殖用地需求;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基于经济和生态效益严格审批养殖用地,将逐步退出生猪产业。据此提出拟通过生猪生产权限的交易及循环农业的发展,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解决生猪规模化养殖用地难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炬明  高筱卉  
在总结和分析美国近30年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SC reform)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推动我国大学教学研究科学化、学科化和专业化的工作框架。大学生发展研究和学习科学研究是大学教学研究的两个重要科学基础,应该把课程专门化设计研究作为大学教学研究的基本学科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设计师的培养计划,以便大批培养教学设计师来帮助一线教师进行课程设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邬春夫  
论生猪的规模经营和产销一体化邬春夫(浙江省商业厅)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小生产者转变,开始有了交换,产生了市场,形成了商品经济的初级阶段;从千家万户小生产者,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转变,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交换是市场的基础,而产品和要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泽虎  
随着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高校的内部管理更加复杂化、更趋专业化。高校应科学地组织、协调和使用学校内部、外部的各种因素,以保证学校持续、稳定、高效的运转;应逐步实现学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为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提供组织保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明利  李鹏程  马晓萍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的主旋律。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界定为实现“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目标,即要实现产品质量安全性高、生产效率高、环境友好和疫病防控能力强。以生猪为例,本文实证分析了单体养殖规模的扩大对生产效率、粪污治理与疫病防控等的影响,进一步模拟了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下生猪养殖规模结构调整对社会经济福利变动的影响,发现重点提高中等规模养殖场(户)的比例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因此,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需要走重点发展中等规模养殖场(户)的道路。本文最后探讨了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包括聚焦传统观念的转变来提升生产效率、建立和完善粪污肥料化利用的相应机制以及全面提升疫病防控能力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风田  
全球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形成规模化、特色化与专业化的产业区。这种新的资源组织形式在我国沿海地区已得到快速发展。我国传统的农业结构往往是大而全 ,重复建设 ,缺乏特色。未来的农业结构调整应该借鉴产业区的发展经验与组织方式 ,重新进行资源整合 ,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集聚 ,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