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743)
2022(2261)
2021(2298)
2019(4555)
2018(4807)
2017(9082)
2016(5062)
2015(5456)
2014(5488)
2013(5214)
2012(4680)
2011(4372)
2010(4418)
2009(4290)
2008(4388)
2007(3893)
2006(3663)
2005(3573)
2004(3425)
2003(3241)
作者
(13204)
(11003)
(10925)
(10683)
(7140)
(5269)
(5047)
(4491)
(4091)
(4089)
(3870)
(3752)
(3668)
(3654)
(3649)
(3553)
(3312)
(3257)
(3147)
(2889)
(2880)
(2736)
(2664)
(2645)
(2572)
(2528)
(2511)
(2323)
(2252)
(2214)
学科
(21154)
经济(21121)
管理(11400)
(9913)
方法(8791)
(8693)
企业(8693)
(8298)
数学(8192)
数学方法(8151)
中国(6515)
(6007)
(5611)
金融(5611)
体制(5423)
(5381)
(5359)
(5138)
银行(5133)
(5026)
市场(4581)
业经(4051)
(3646)
贸易(3642)
(3520)
(3482)
制度(3481)
理论(3111)
(3067)
税收(3012)
机构
大学(68244)
学院(66763)
(32884)
经济(32321)
研究(25801)
管理(24289)
中国(22493)
理学(19964)
理学院(19785)
管理学(19520)
管理学院(19378)
(18189)
(14868)
财经(13280)
(13134)
科学(12550)
(12163)
中心(11518)
研究所(11318)
(11098)
经济学(11048)
(11027)
财经大学(10046)
北京(9886)
经济学院(9799)
(8952)
(8865)
金融(8844)
农业(8472)
业大(8312)
基金
项目(37733)
科学(29967)
研究(28697)
基金(28156)
(24214)
国家(24009)
科学基金(20675)
社会(18680)
社会科(17746)
社会科学(17739)
基金项目(14085)
教育(13940)
(13313)
自然(12754)
自然科(12491)
自然科学(12488)
资助(12356)
自然科学基金(12292)
编号(11588)
(11503)
成果(10242)
(9224)
教育部(8377)
重点(8340)
课题(8222)
(8124)
(8086)
国家社会(8039)
大学(7818)
(7737)
期刊
(40038)
经济(40038)
研究(27083)
中国(19293)
(14419)
(12893)
金融(12893)
管理(10719)
(10068)
教育(9588)
学报(9011)
科学(8313)
财经(8054)
大学(7669)
学学(7101)
(6969)
经济研究(6839)
农业(6100)
业经(5624)
技术(5580)
问题(5110)
理论(4921)
(4379)
实践(4254)
(4254)
改革(4100)
(4100)
国际(4068)
世界(3717)
价格(3456)
共检索到119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兴华  
我国生猪市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从1985年生猪市场放开后所经历的各个周期看,猪价波动总体上呈波幅越来越大的趋势,即目前生猪市场的波动是一种扩散式的周期波动,这表明我国生猪市场的供给价格弹性较大(且大于需求价格弹性)。因此,要减缓生猪市场的波动,增加市场的稳定性,应主要在"供给侧"做文章,降低供给价格弹性。鉴于目前中国生猪以分散饲养为主的现状,应采取提高饲养规模和产业集中度的政策措施,具体包括逐步建立市场准入制度,适度扩大饲养规模,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进行制度创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传麟  周兵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炜  高帅雄  周潮  
2002年以来中国上游行业的价格水平大幅度波动,需求侧层面的外部冲击是引起上游行业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那么,来自供给侧层面的因素又在上游行业的价格波动中起到何种作用呢?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网络构建了包含多个生产部门在内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发现,上游行业内部存在较强的"价格自循环"效应,"价格自循环"效应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使得上游行业的整体价格水平对冲击的反应更加敏感。此外,上游行业拥有较强的市场势力。较强的市场势力与"价格自循环"效应相互叠加,进一步放大了上游行业价格对外部冲击的敏感程度,造成上游行业价格大起大落。价格的大起大落容易扭曲资源配置并对经济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政府通过清理过剩产能、市场退出等形式实现改革目标的同时,应当更加关注上游行业内部的市场势力变动,切实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防止上游行业市场势力重新增长,防止其与"价格自循环"效应重新叠加造成价格大幅波动,避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遭到破坏。同时,在应对价格波动方面,政府也应注重对供给侧的调节,弱化"价格自循环"效应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炜  高帅雄  周潮  
2002年以来中国上游行业的价格水平大幅度波动,需求侧层面的外部冲击是引起上游行业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那么,来自供给侧层面的因素又在上游行业的价格波动中起到何种作用呢?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网络构建了包含多个生产部门在内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发现,上游行业内部存在较强的"价格自循环"效应,"价格自循环"效应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使得上游行业的整体价格水平对冲击的反应更加敏感。此外,上游行业拥有较强的市场势力。较强的市场势力与"价格自循环"效应相互叠加,进一步放大了上游行业价格对外部冲击的敏感程度,造成上游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海波  薛英俊  
生猪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与居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然而,由于生猪生产的特殊性以及市场因素的变化,我国生猪市场价格呈现出较为频繁的波动特征,而且在近几年尤为明显。这不仅加剧了总体价格形势的复杂性,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深入探讨我国生猪市场的价格波动特征,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文彬  
为使宏观经济调控能更有效地体现预警性并引导合理预期,本文从典型的生猪规模养殖案例出发,分析了当前经济分析理论中狭义猪粮比价理论的不足,并以定额权重为基础提出了广义猪粮比价优化模型、预警区间和预警点价格。本文从微观看宏观的角度探视价格预警,有效避免了价格预警信息的同质化。广义猪粮比价优化理论的推广运用对进一步优化和细化我国生猪市场宏观调控理论,提升宏观调控质量和效果有一定的引鉴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顺友  张金龙  
生猪生产波动的成因及对策陈顺友,张金龙近年来养猪生产的发展呈现出在起伏中推进和适应市场经济转变的新特点。无论是生产规模、技术和产品结构调整,还是产量、质量和效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从宏观态势上分析养猪生产现状,主要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明利  肖洪波  
本文把生猪生产波动的成因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因素,包括生猪价格、玉米价格和能繁母猪数量;二是外部冲击,包括GDP增长率、相关政策及重大疫病等。实证分析各因素对生猪生产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能繁母猪对生猪生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玉米价格和生猪价格,GDP增长率和疫病的影响较小,但疫病的持续影响较大;大部分影响因素的时滞二年模型的模拟效果最佳。建议生猪业宏观调控要充分考虑到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时滞,并在养殖基础设施、养殖科技进步及疫病防控等支撑体系建设上加强扶持,进而全面提升生猪产业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减缓波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晓辉  
由于猪肉在构成我国CPI的所有规格品中所占权重最高,因此猪肉价格波动成为近年来物价变动的重要推手。本文分析了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的周期规律,探究了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平抑生猪价格波动幅度、营造宏观调控良好物价环境的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清泉  周发明  
利用描述性统计和ARCH类模型,研究了我国1997年~2012年生猪价格波动及其对生猪价格运行的影响。结论表明,生猪价格波动是生猪价格高位运行的重要原因,生猪价格波动受到通货膨胀和季节性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平滑性特征,但非对称性特征不显著。因此,保持货币政策稳定、加强产销对接管理、防范生猪价格大起大落、统筹价格上升和下跌调控措施,是稳定生猪市场、抑制其价格高位运行的重要举措。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董婷婷  
目前,我国二线城市发展尚处于爬升期,该阶段二线城市的社会舆情和群众生活包括二线城市价格均应以稳定为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在于优化供求关系,实现市场有效疏通。在分析当前我国二线城市价格波动趋势的基础上,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二线城市价格波动的联动关系。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彪  林琳  吴俊锋  
构建了包含家庭、厂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四部门的DSGE模型,设置了企业生产行为、产能利用水平、商业银行金融支持行为和经济波动等变量,对我国企业产能水平和经济波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中,一是考虑了跨期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二是增加了金融支持要素考察产能水平与经济波动的关联。得到以下结论:技术进步将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原始动力;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行为能够影响企业产出,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在初期将经过沉淀积累过程,产能水平和产出在沉淀积累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供给结构失衡条件下的技术进步将引发过剩产能和经济失调;在没有新技术和产业调整的初始阶段,盲目增加信贷供给,会引发产能过剩;货币政策调控只能增加短期产出水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邵志高  吴立源  
本文从业绩波动视角论证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制造业为什么要轻资产转型。笔者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是通过调结构以提升效率,这对制造业而言主要是调整资产配置结构以提升企业价值。本文以1990—2016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业绩纵向标准差和业绩横向离散度两种方法度量业绩波动和固定资产占比衡量轻资产运营程度,考察了轻资产运营对业绩波动的单独影响,以及轻资产运营和收入波动对业绩波动的联合影响。研究发现,保持收入波动不变条件下制造企业固定资产占比与业绩波动正相关,且固定资产占比越大,业绩波动对收入波动的反应越敏感。结果表明,制造业轻资产运营降低了企业业绩波动,从而提升了企业价值;制造业调减固定资产配置以实现轻资产转型既契合了供给侧改革"调结构以提升效率"的政策要求,也因为减小业绩波动而提升了自身价值。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彪  林琳  吴俊锋  
构建了包含家庭、厂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四部门的DSGE模型,设置了企业生产行为、产能利用水平、商业银行金融支持行为和经济波动等变量,对我国企业产能水平和经济波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中,一是考虑了跨期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二是增加了金融支持要素考察产能水平与经济波动的关联。得到以下结论:技术进步将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原始动力;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行为能够影响企业产出,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在初期将经过沉淀积累过程,产能水平和产出在沉淀积累过程中呈下降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